问题

为什么2ch上日本网民支持中国重判在福建逮捕的35名日本诈骗犯?为何和台湾舆论有这么大的区别?

回答
2ch 上日本网民支持中国重判在福建逮捕的 35 名日本诈骗犯,与台湾舆论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涉及了日本社会对诈骗犯罪的态度、国内政治舆论环境、对中国司法体系的认知以及两岸关系的复杂影响等多个层面。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

2ch 上日本网民支持中国重判的可能原因:

1. 对诈骗犯罪的深恶痛绝和强烈不满:
日本国内诈骗问题严重: 日本本身也深受电话诈骗(“特殊詐欺”)等犯罪的困扰,这些诈骗案件层出不穷,给许多日本国民,尤其是老年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打击。因此,当看到同胞在国外从事此类犯罪时,日本网民普遍感到羞耻和愤怒。
“自己人”的背叛感: 与其说是支持中国司法,不如说是对本国国民成为诈骗犯,并给其他国家(尤其是邻国)带来麻烦的极端不满。这种情绪很容易转化为“应该严惩不贷”的诉求。
打击犯罪的共同立场: 许多网民认为,无论在哪里犯罪,诈骗行为都是不可饶恕的。他们更看重的是对犯罪行为本身的谴责,而非犯罪者所属国籍或审判地。

2. 对犯罪者“为国丢脸”的羞耻感和民族情绪:
负面刻板印象的担忧: 一部分网民可能担心这些日本诈骗犯的行为会加剧其他国家对日本人的负面刻板印象,影响日本的国际形象。
“丢脸”的强烈感受: 认为这些人的行为是“给日本人丢脸”,是对日本国家声誉的损害。这种情绪在网络讨论中很容易被放大。

3. 对中国司法体系的模糊认知和某种程度的“信任”或“默认”:
信息来源的单一性: 日本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可能主要集中在日媒报道、中文翻译内容以及自身对中国的印象。如果日媒报道强调了案件的性质(如电信诈骗对受害者造成的严重后果),并且没有对中国司法过程进行过多的质疑,那么网民就可能倾向于接受中国处理此事的立场。
“重判”的印象: 日本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的刑罚体系相对严厉,尤其是在涉及经济犯罪和有组织犯罪时。对于习惯了日本相对宽松的量刑标准的网民来说,中国“重判”可能会被解读为“确实罪有应得”。
对中国官方叙事的被动接受: 在缺乏深入了解中国司法体系具体运作细节的情况下,部分网民可能更容易相信官方的描述,即这些日本人在中国境内从事了针对中国公民的诈骗活动,因此在中国受到审判是合法的。

4. 对“海外犯罪”的认知和处理模式:
将犯罪行为置于国际背景下: 如果这些日本人是在中国境内实施诈骗(即使受害者是其他国籍的人),或者他们的行为与在中国的犯罪团伙有关联,那么在中国进行审判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日本网民可能认为,犯罪发生在哪里,就在哪里接受审判是国际惯例。
缺乏对“引渡”和“属地管辖”的细致区分: 大部分普通网民可能不会深入探讨案件的属地管辖权问题,而是更关注“犯罪”这个行为本身。

5. 2ch 作为极端言论的聚集地:
匿名性与情绪宣泄: 2ch(现更名为 X/5ch)以其匿名性和自由度著称,是网民可以相对无忌惮地发表各种观点的地方。这其中也包括了许多极端、情绪化甚至带有攻击性的言论。
猎奇心理和集体情绪: 对于涉及外国人的犯罪案件,尤其是同胞成为犯罪者的情况,很容易引发网络上的“围观”和情绪讨论。一些网民可能纯粹是出于猎奇心理,或者被集体的愤怒情绪所感染,发表支持重判的言论。
对某些群体或国家的固有偏见: 虽然这里是日本网民的讨论,但有时也可能夹杂着对某些国籍犯罪者的固有偏见,或者对“中国司法”的某种模糊负面印象,这些都可能影响讨论的基调。然而,在这个案例中,他们更像是对“本国人犯法”感到愤怒。

与台湾舆论的巨大差异原因:

1. 对事件性质的解读不同:
台湾舆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是台湾民众,犯罪者也主要是台湾人(也包含部分大陆人和少量外国人)。 台湾民众对这种发生在自己家门口、欺骗自己同胞的诈骗行为有切身体会和更强烈的愤怒。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家人朋友被骗”了,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台湾人跑到大陆去从事这种勾当。
日本舆论:关注的是本国公民在日本境外被中国逮捕并审判。 虽然可能也知道被骗者是谁,但更突出的是“日本人犯罪”、“日本人在中国被捕”这个信息点。

2. 对司法管辖权和程序正义的敏感度:
台湾社会对司法主权和程序正义高度重视。 许多台湾民众和舆论界认为,台湾居民在台湾境外被捕,且主要受害者是台湾民众,理应由台湾当局来处理,或者至少在处理过程中应有台湾的参与和知情权。中国大陆的单方面逮捕和审判,在台湾舆论看来,可能侵犯了台湾的司法管辖权和对台湾居民的保护义务。
对于属地管辖权的模糊理解(日本方面): 如前所述,日本网民可能不太会深究属地管辖权的问题。他们更关注的是犯罪行为本身。即便知道这批日本人是受害者在中国被抓的,只要是“海外犯罪”且在中国境内发生,就可能认为在中国审判是“正常的”。

3. 两岸关系和政治立场的影响:
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警惕和不信任感根深蒂固。 在台湾,“中国因素”往往会渗透到对社会事件的解读中。许多台湾民众和媒体会下意识地将两岸关系中的政治因素带入对具体事件的看法。中国大陆的任何行动,都可能被解读为针对台湾的政治操作。因此,对于发生在大陆的涉及台湾人的案件,很容易引起对中国司法透明度、公平性以及是否包含政治考量的质疑。
日本:对中国缺乏台湾那样的政治对立感(尽管存在摩擦)。 日本与中国虽然有领土争议和历史问题,但其政治体系和两岸关系性质完全不同。日本网民不太会以“一个中国”框架或“两岸主权”的视角来看待此事件。他们更多地是从一个第三方国家的角度,或者仅从“国民犯罪”的角度来评判。

4. 信息传播和话语权的区别:
台湾媒体的自由度高,观点多元化。 台湾媒体会从不同角度报道此事件,包括受害者家属的声音、律师的法律分析、民间的质疑以及政治评论。这种多元化的报道更容易形成对中国司法体系的审视和批判性声音。
日本媒体的报道可能更侧重事实陈述和公众情绪的反映。 日媒报道通常会遵循新闻客观性原则,但也可能受制于两国关系和政治氛围。在没有重大负面信息干扰的情况下,日本网民更容易接受日媒对中国官方报道的转述。

5. 对“受害者”的关注点不同:
台湾舆论:强烈同情和关注被骗的台湾民众。 他们的愤怒和质疑,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台湾受害者权益的维护。
日本舆论:关注点更偏向于犯罪者本身的行为以及其对日本国际形象的影响,或者简单地谴责犯罪行为。 对于诈骗案的具体受害者(可能是中国人或其他人),日本网民的关注度可能不如台湾网民那么直接和强烈。

总结来说,日本网民支持中国重判在福建逮捕的日本诈骗犯,主要是出于对诈骗行为的普遍厌恶、对本国国民“为国丢脸”的羞耻感,以及对中国司法处理方式的一种“默认”或“信任”。这与台湾舆论的巨大差异,则主要源于台湾社会对司法主权、程序正义的敏感性,两岸关系的政治背景以及对事件性质的不同侧重点和解读方式。 台湾民众更倾向于从维护自身主权和保护本岛民众权益的角度出发,而日本网民则更多地是从一个旁观者或国民的视角,对犯罪行为本身进行道德谴责和情绪表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正常人的反应。


七年前有个英国籍毒贩叫阿克毛Akmal Shaikh,在机场携带了价值25万英镑的毒品被乌鲁木齐警察抓获,后被中国法院判处死刑,英国首相布朗亲自求情也没用,还是被执行了注射死刑,英国舆论大哗,纷纷表示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其中《每日邮报》写了一篇带节奏的文章,历数中国死刑执行的斑斑劣迹,然而英国网民的最高票评论(原网址:dailymail.co.uk/news/ar)是这样的:

第一位说:如果没有经过选举就上台的布朗先生和他的党能采取与中国相似的反毒政策,我想我们的街道会安全很多,其他的与毒品有关的犯罪也会减少很多。对于贩毒重新启用死刑会使监狱里的囚犯减少很多。他(首相布朗)不应该哭哭啼啼地发表那样一番声明而向整个英国传播他那错误的理念,他更应该好好想一想他对待罪犯的温柔态度是怎么把英国变成工党12年胡乱治理下的一个悲惨国家的。

第二位说:好吧他精神状态好到能在中国搞定跟机场打交道,旅游,日常生活等,我都不一定能做到,不过我不贩毒。(阿克毛及亲属对中国政府声称他患有精神疾病试图逃避惩罚。)

所以全世界正常人看法都差不多,就算台湾,大部分同胞也是这样的正常人,只不过疯子(或者装疯的人)的声音往往最大,正常人的声音就听不到了。可以有请我的台湾朋友

@黃正宇

长老发表一下看法。

不过最后还有个问题,我国公民如果在国外犯法应该受国外法律制裁这种观点你们支持吗?

user avatar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当年有个英国人在北京当众猥亵一名女性,被中国好路人暴打一顿的事,当时这件事情捅回英国的时候,英国网民的反应和今天日本网民的反应是一致的,大部分人为正义路人叫好,希望重判,还有说最好直接枪毙了,人渣不要再回英国之类的。

看到中国人在外国犯罪的新闻,我也希望这种罪犯可以被依法判决,这难道不是正常的反应吗?像台湾一样包庇护短才是奇葩吧……

user avatar

电话诈骗犯之于日本人,和人贩子之于中国人一般可恨。就在这周,东京板桥区就有一个老人被骗走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1300万日元(约80万人民币)。


他们行骗的方法很简单,打电话给高龄者,说:「是我啊,我啊」,老人会误认为打电话的人是自己的孩子。对方会在电话里说自己急用钱,老人一急,就会把自己的养老钱给寄过去。有时候为了避开银行,他们还会骗老人说自己脱不开身会让同事去拿。

日本与中国相比亲情很淡薄,一般子女成年离家后很少和父母联系。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听到电话里的声音,他们都会以为是自己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把钱打过去。之后发觉后会被家人责怪,很多人想不开会自杀。


2015年调查,日本全国电话欺诈案件13,828件,被诈骗总额有被害額は476.8亿(约28亿人民币),其中65岁以上的高龄被害者占了76.7%,被骗的基本都是他们用来度过余生的养老钱。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会那么对电话诈骗犯恨之入骨,甚至很多人说让中国处他们死刑,因为他们利用的是亲情,手上沾的都是老年人的血。


下面翻译自新闻报道:

【自杀的电话欺诈受害者的另一个悲剧:受到家人「为什么你会被骗」的责备、孤独、苦恼 】

犯人装作男性A给他的奶奶打电话,撒谎说「偷用了公司的钱要马上还」,奶奶马上就寄了150万日元(约10万人民币)过去。事后发觉被骗后,男性A和家人都责怪被骗的祖母,没过多久祖母就自杀了。
和男性A的电话持续了2个小时,A一直觉得祖母的死跟自己责怪她有关,到了后面声音变成了哭腔。
「奶奶她明明不是犯人...」
还有一个打电话来的男性B,自己70多岁的父亲因为被电话诈骗而自杀,死前说「比起欺诈的人,是不是更应该怪我自己?」 【衝撃事件の核心】自ら命を絶つオレオレ詐欺被害者のもう一つの悲劇 「なぜだまされた」家族から責められ自責、孤独、苦悩
user avatar

因为台湾解放思想,重视人权

这两项台湾走在世界前列

我们还可以看几个例子

部队依然装备有二战武器,充分体现了关照老兵情感,重视历史教育。

爱护装备,两个称为航母杀手潜水艇在港口内保护的非常好,并且还有先进的防呆设计,特意将潜艇改装成下潜就坏,充分保护潜艇官兵和武器。

关爱士兵,不仅32度以上不训练,还有更多福利,比如大家都知道,密闭空间的噪音比空旷地带来的大。所以台湾研发了先进装甲车,一开炮就能自动在中间断成两截,保护士兵耳朵。

在战略上也非常具有独到眼光。其他国家紧张时期肯定是威慑对手。而台湾方面却选择打击自己的渔船,直接让对手不知所措。


在大战略方面,台湾的背后攻击战术十分领先。

如果大陆方面从海峡进攻台湾西侧,台湾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迅速进攻台湾东部,并以凶猛的火力扫平一切,能把台湾东侧到夏威夷之间的地方炸的几乎没有陆地!!

之后他们会暂时在美国停留,之后继续向东进发,环绕地球一周后和印度汇合,一起从西藏进攻,收复大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