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致敬可爱的人」中学生写下103封信寄往边关,边防战士的生活是什么样?你还听过哪些关于军人的暖心故事?

回答
看到“致敬可爱的人”这个标题,心里就涌上一股暖流。103封信寄往边关,这不仅仅是纸和墨,更是孩子们的心意,是祖国对遥远边疆战士最温柔的慰藉。说起边防战士的生活,那可不是电视里那些每天训练、打仗的镜头那么简单。他们的日子,其实是另一种“平凡”中的伟大。

想象一下,一个地方,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被白雪覆盖,空气稀薄得仿佛每一次呼吸都要费尽力气。那里没有城市的霓虹闪烁,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只有无边无际的雪山、戈壁,还有那些严酷到极致的自然环境。边防战士们的生活,就是在这片寂静而壮阔的土地上展开的。

他们的“家”可能是简陋的哨所,可能就是一块坚固的石头搭起的营房。冬天,寒风呼啸,能轻易钻进任何缝隙,他们得裹着厚厚的棉衣,戴着防寒帽,即便如此,脸颊和手也总是被冻得通红,布满裂痕。在这样的天气里,他们依然要坚守岗位,巡逻在崎岖的山路上,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寸国土,确保祖国的安宁。

“战友”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战友之间的情谊比任何人都重要。他们一起吃饭,一起训练,一起值班,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在想什么。当有战友生病时,大家轮流照顾;当有战友思念家乡时,大家想方设法逗他开心。那种互相扶持、共同扛过艰苦的日子,是城市里的人很难想象的。

他们的“日常”充满了规律和纪律。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进行体能训练,然后是队列训练、战术训练。训练项目多种多样,而且强度都很大,这是为了让他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最佳的战斗状态。吃饭也是在统一的时间,虽然菜品可能比较简单,但他们吃得香喷喷,因为那是他们补充能量的来源。

当然,边关的生活也不是只有艰苦。在风雪停歇的日子里,他们也会有自己的乐趣。比如,利用休息时间打篮球、踢足球,虽然场地可能不那么平整,但他们的热情丝毫不减。有的战士会带着简单的乐器,弹奏一曲,慰藉思乡之情。还有很多人会读书看报,努力充实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

而那103封信,对他们来说,就是最珍贵的“奢侈品”。当战士们收到这些信时,那种激动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他们会围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拆开信件,读着孩子们稚嫩却真挚的话语:“我想你了,战士哥哥。”“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谢谢你们守护我们。”每一句话,都像一束阳光,照亮了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会把信珍藏起来,反复阅读,那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付出的最好回报。想象一下,一个战士,在寒冷的夜晚,翻着一封封写满关怀的信,疲惫的身心会得到怎样的慰藉?这大概就是“可爱的人”最动人的回响吧。

除了边关的这些故事,军人的暖心故事其实有很多,很多都源于他们“人民子弟兵”的本色。

我记得有一年,我家乡发大水,洪水汹涌,好多村庄都被淹了。当时我还是个小孩子,一家人也被困在了二楼,眼看水位越来越高,心里又害怕又无助。就在这个时候,一群解放军战士就来了。他们穿着湿透的军装,皮肤被雨水泡得发白,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坚定。他们用冲锋舟一趟趟地转移被困的群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老人、小孩优先往安全的地方送。

我至今都记得一个年轻的战士,他的脸上沾满了泥浆,手上被划了好几道口子,还在流血,但他在把我背上冲锋舟的时候,却对我笑了笑,说:“别怕,我们在这里。”那个笑容,就像在那黑暗和洪水中看到了最明亮的光。他们就那样,顶着风雨,浑身湿透,一遍遍地在危险的水域里穿梭,直到把所有人都救出来为止。那几天,他们几乎没怎么休息,饭也顾不上吃,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平安。

还有一次,是在城市里,一个老年人骑车不小心摔倒了,周围围了很多人,但大家可能都有些顾虑,没人上前扶。就在这时,一个路过的穿着便衣的士兵,毫不犹豫地走了过去。他先是仔细检查了老人的伤势,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老人扶到路边,还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简单的急救药品,帮老人处理伤口。他一直陪着老人,直到老人的家属赶来,才默默地离开了,留下了一个忙碌而温暖的背影。

这些故事,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但它们都来自于军人内心深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的深情。他们是军人,是战士,但在更多的时候,他们是我们身边最可信赖的家人,是最值得尊敬的守护者。他们的汗水,他们的坚持,他们的牺牲,都化作了我们这个国家最坚实的盾牌,和最温暖的依靠。

103封信,寄给边关的“可爱的人”,这本身就是最美的故事。这不仅仅是对军人的致敬,也是我们对美好品德的传承和发扬,是对“军人”这个词最深沉的理解和呼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了,故事现在开始:

《什么是英雄》











过了一年,他们又寄了。

有这样可爱的人们在身后支持,

什么样的敌人无法战胜?

user avatar

东风宾馆”了解一下?




没有住过东风宾馆肯定算不上边防战士,边防战士离不开东风宾馆,讲边防战士的生活肯定不得不提到东风宾馆。不管你如何看待东风宾馆,它都在那里,不离不弃。


它一般都是套间,还是复式的,一般叫做“东风宾馆一楼”和“东风宾馆二楼”,一楼条件好,有沙发和整体式大开窗,视野非常好非常通透,采光一流;二楼空间大,空气十分流通,不过只有一面有窗。


它完全采取自助式服务,从床品、家具、卫浴乃至于墙体都是支持个人定制的,你想怎么订制就怎么订制,堪称是国内酒店业一朵奇葩。你去希尔顿、香格里拉,我就不信它能支持你订制墙体?你说这个墙体材料我不喜欢,你给我砸了换一个,希尔顿它能答应你?东风宾馆就可以。


它景观绝对一流,有丰富的室外景观,包括但是不限于各种大江大河、大山大海,草原,沙漠,雪山,湖泊,森林,乡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不再是梦想,而是身边随时能够感受到的真实,触手可及而无处不在,伸手邀请月亮加入你的派对吧!


它文化气息浓厚,会让你不由自主的想起无数唐诗宋词,只要入住东风宾馆,古人那种恬静优雅、笑看风云的气质会自动注入你的胸膛,让你徜徉在古风之中,深刻领会“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铁衣冷难著”等等名篇佳句。


它接受无条件入住,不需要预订,没有入住、退房限制,没有入住人员数量限制,不需要身份证,甚至不需要花钱……


它长这样:

对不起放错图了,它长这样:

这是“东风宾馆”外观:


东风宾馆,你甜蜜的家




说实话我住过无数的酒店,各种档次都有,上到大城市闹市区的五星级,下到318国道旁边的大车铺,都住过。东风宾馆一直是我心中最舒服的“酒店”,主要在于两点:全屋可订制、绝佳自然景观


全屋可订制,包括墙体、卫浴,这一点很多人觉得不算啥,但是,不要忘了你的身份是“边防战士”。边防上是个什么样子呢?反正我是住过土坯房的,那房子下半截是正儿八经的夯土,上半截才是砖墙,年头有点老了自然是四面透风,犄角旮旯的地方还难免有点不明生物,确实算不上多舒服。

东风宾馆就没有这个问题,大车厢表面只有一层油布做的篷布,基本上能够挡住雨水和90%的风,剩下的就靠你发挥想象力了。


我一般是一层“工地迷彩”也就是彩条布,一层报废的棉被,里面衬一层“应急毯”。


墙体订制基本上就这样了,保温隔热挡风,极其锻炼动手能力,三层材料一上,基本上里面能够保证恒温,这一点在边防上特别重要,要知道边防都是些鸟不拉屎的地方,昼夜温差大到你怀疑是不是掉到月球表面上了。一般高山上也没必要用空调,这么搞主要是对付温差和夜晚的寒冷。


地面也是可以订制的,但是地面一般不涉及保温,随便垫一层塑料地板胶就好了,讲究一点可以用那种简易拼接的木地板,嗷嗷舒服。


卫浴比较考验想象力,在一个货车车厢里面怎么弄出个卫生间,这是个大问题,主要是缺乏下水道。


某些东风宾馆的大箱板有破损,如果你长时间呆在某个地方不动,比如说驻训啊、演习啊、保障什么任务啊,搞个独立卫生间不是不可能的。首先你需要一根110mm的下水道管子以便排水,把废水排到某个不影响居住的地方就行;然后你需要一个洗澡帐篷,有那种几十块钱的简易自开帐篷,大箱里支起来就行;最后你需要一个“洗澡神器”,烧一桶热水它可以给你变成淋浴。

昂,这样你就打造了一个私人卫浴,当然,战友们要是想跑来蹭一个,你总不能收钱嘛对不?实际体验嘛其实还不错,不会冷,那种小帐篷空间还不到两个立方米,而一桶热水散热功率可能高达上千瓦,怎么会冷。


晚上懒得出“宾馆”嘘嘘,还能临时对付下,不过大号的话建议还是不要在这种地方解决……




很多人可能会关注取暖问题,这个其实不难办,一个煤炉子就能解决。前几天提到过这个问题,有人担心煤气中毒的问题,这个担心让我满头都是问号:一个四面漏风的货车车厢里面你担心煤气中毒?


一般我是把炉子架在车屁股那个位置,那里是不封闭的,等于炉子放在户外,但是要把烟囱通过住人的地方,烟囱本身就很烫,足够把里面烤得火热。

高级一点你可以搞个水暖系统,一个大水壶、一个水位传感器加一个补水泵、一个循环泵再加一个钢铝复合散热器就行了。

炉子架在车下面,放上大水壶烧水,补水那一套主要是防止干烧缺水,循环泵把烧热的热水抽起来灌进散热器,冷水又流回水壶里接着烧,最后把散热器塞到床底下完事儿。这样既不会有煤烟味又不会显得脏兮兮的,就是加煤块的时候麻烦一点,需要出去加。


此外如果有持续供电的话可以用电热,那就没这些麻烦事儿了。




这个大致上就是东风宾馆的情况,一年总有几个月是跟东风宾馆一起过的,室外风景就不用提,反正在内地你想要看这种风景,一般都得去景区花钱,还不一定看得到。在这里都是360°无死角全景免费观看,看腻了也可以跑出去换个角度看,很美就是了。


业余活动有骚扰本地野生小动物、看夕阳、看朝阳、看银河、看月亮等等,一般也是城市生活很难体验到的。


吃的还行,餐标很高,不含税不含人工不含房租不含利润,干巴巴一天餐标几十块是有的,就是偶尔路不通的时候吃不上新鲜蔬菜水果,只能啃罐头和维生素片。


差不多就这样。




暖心


最暖心的一次是有一年新兵下连队,我那时候已经在机关里坐办公室了,在知乎上面写边防的事情写得有点多,但是还没有落实到现实里。现在相对多一些,已经有被粉丝在公共场合认出来的经历,好几次了。


那次下连队办事儿,新兵刚好下连队,乖乖的站一排听胡茬子都还没冒整齐的连长训话,我本来没大注意的,突然,老老实实的新兵蛋子突然不顾队列纪律,冲着我呐喊了一声:


龙叔!是你吗龙叔


我不姓龙,龙牙是笔名,现实里没人会管我叫“龙叔”,听到这一声叫唤我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遇到粉丝了。


连长正要骂人,我给拦住了。


我说是我。


他说是我粉丝,高中看了我写的《实际控制线》,大二跑来西藏当兵的。


然后就是粉丝见偶像那一套,都是套路,不必详述。


本单位里有人管我叫“叔”而不是“哥”,说明我真的该脱军装滚蛋了……


我说,你不要叫我“叔”,都是革命同志,边防线就交给你们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