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没有很多经历并且之前没有显示出突出的写作能力的人,能坐在家里写出一本精彩的小说吗?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触及了创作的本质。答案嘛,并非简单的“是”或“否”。一个缺乏经验、之前写作能力也不出众的人,能否坐在家里写出一本精彩的小说? 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条路注定充满挑战,需要非凡的毅力、学习和转变。

首先,我们要明白,所谓“精彩”是一个相对且主观的概念。它可以是情节跌宕起伏、人物鲜活饱满、语言精妙绝伦,也可以是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思考,甚至只是一个能让读者沉浸其中、忘却烦恼的故事。所以,即使是初出茅庐的作者,只要能打动一部分读者,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已经写出了“精彩”。

那么,为什么说“可能性存在”?因为小说创作,说到底是一种技艺和心灵的表达。技艺是可以学习和打磨的,心灵的表达则源于内在的驱动和对世界的观察。

1. 内在的种子:故事和渴望

很多人即便没有写作经验,心中也可能藏着一个故事。这可能是童年时听过的故事,可能是经历过的一件小事,也可能是长久以来在脑海中构思的一个奇妙世界。这种内在的故事火花,就是小说的萌芽。更重要的是,是否有强烈的渴望去表达它?如果一个人坐在家里,被一个故事深深吸引,并产生了“我一定要把它写出来”的冲动,那么,即便起初的笔触笨拙,这股内在的驱动力也会成为他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

2. 学习与模仿:天才并非凭空而来

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作家,并非生来就是文坛巨匠。他们同样经历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一个缺乏经验的作者,完全可以利用现代社会触手可及的资源来学习。

阅读,阅读,再阅读: 这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仔细阅读那些被认为是“精彩”的小说。分析它们是如何构建情节的,人物是如何塑造的,语言是如何运用的,节奏是如何把握的。学习大师们是如何处理对话、描写场景、营造氛围的。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类型入手,逐步拓展阅读范围。
写作指南和教程: 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写作书籍和在线课程,从基础的语法、词汇到高级的叙事技巧、角色发展,应有尽有。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
分析影视作品: 电影和电视剧也是极好的故事载体。分析它们的叙事结构、人物弧光、冲突设置,同样能带来很多启发。
参加写作社群: 在互联网时代,找到志同道合的写作爱好者并不难。加入线上写作小组,可以互相交流经验,获得反馈,甚至可以找到一起打磨作品的伙伴。

3. 坚持与迭代:从笨拙到精湛

坐在家里写作的最大优势在于,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但是,这种自主性也可能成为惰性的温床。这里的关键在于“坚持”和“迭代”。

“写就对了”的心态: 不要一开始就苛求完美。第一稿往往是粗糙的,充满瑕疵的。重要的是先将故事完整地写出来,让想法落地。写出一个开头,写出一个结局,然后填满中间的部分。
反复修改: 小说的生命在于修改。第一稿完成后,休息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审视。问自己:情节是否合理?人物是否可信?对话是否自然?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每次修改都是一次学习和提升。每一次的修改都是在一点点将石头雕琢成玉的过程。
寻求反馈(关键但需谨慎): 当你觉得作品有了一定的雏形后,可以找一些信得过的、有一定鉴赏能力的朋友阅读并给出意见。但要注意甄别反馈,不要被一味地否定打垮,也不要被过度的赞美冲昏头脑。接受建设性的批评,但最终的决定权在于你自己。

4. 内在的观察与感悟:小说的灵魂

技巧是骨架,而故事的灵魂则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即使没有惊心动魄的经历,普通人同样拥有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

关注生活细节: 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意义。一个路人的眼神,一次意外的相遇,一段平淡的对话,都可能成为小说创作的灵感。学会观察人性的复杂,学会感受情绪的起伏。
共情能力: 即使没有亲身经历过某些事件,也可以通过阅读、观看电影、与人交流来培养共情能力,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不同人物的动机和感受。
诚实地表达: 用真诚的态度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即使你的文笔不够华丽,这份真诚也能打动读者。

挑战与可能的陷阱:

当然,这条路也充满了巨大的挑战:

缺乏外部的激励和监督: 自己一个人在家,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或者因为缺乏压力而懈怠。
难以发现自身盲点: 没有旁观者的视角,很难发现自己写作中的逻辑漏洞、人物塑造上的不一致等问题。
容易陷入“瓶颈期”: 写作过程中,遇到卡壳是常态,如何突破瓶颈需要极强的自我调整能力。
对“精彩”的定义可能偏差: 初学者可能更关注表面的华丽,而忽略了故事的内在逻辑和情感深度。

总结:

一个没有很多经历、之前写作能力不突出的人,绝对有可能坐在家里写出一本精彩的小说。但这绝非易事,它需要:

一个值得讲述的故事和强烈的表达欲望。
不懈的学习和模仿,将技巧内化。
超乎寻常的毅力、耐心和反复打磨的决心。
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生活和人性的真诚感悟。

成功并非必然,但只要那个坐在家里的“人”拥有足够的内在驱动力和愿意为之付出的努力,他就有可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尝试者,成长为一个能够用文字触动人心的创作者,写出那本属于他的“精彩”。这就像在荒野中播下一粒种子,需要悉心照料,风雨无阻,最终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一个并没怎么做过菜而且之前做菜也并不好吃的人,能在家里鼓捣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小当家式”料理吗?

你猜?

能。

嗯.....你再猜。

不能。

再猜?

(╯‵□′)╯︵┻━┻还有什么可猜?!难道不是除了能就是不能么?

当然不是啦。还有一种可能性叫虽然能,但是戏不大。戏不大不代表完全没戏。看你怎么操作了。问题是“啥叫色香味俱全的小当家式料理?”而且所谓在家里鼓捣,有的人是闷头自己来回来去做,有的人是查食谱看美食相关的视频和书以后反复改进做,还有人虽然窝在家里,但是他老爸是厨神每天教他怎么做→_→(别闹!!!)

写作也是一样。最好的当然是阅历丰富而且还有天赋,又有特别好的导师,机遇又好,天时地利人和,想不精彩都困难。但是这些都没有怎么办?后天的努力,我见过不少孩子跟我抱怨说他们写东西总有人说没劲不好看,可是他们又没有那么多阅历,怎么写得出好东西啊?

我表示我也没有经历过什么特别惨绝人寰的事情,但是照样能写东西。原因在于素材的积累。多看书,电影电视剧,多观察多积累多记录,这是基本的吧?我认识一个孩子,我问他看过多少本,他居然十个手指头就能数过来,而且还说一看书就头疼,一拿笔就想睡....

然后他想写好小说,还扬言要成为第二个唐家三少。我还认识一个孩子,看电影看电视剧看完就忘了,什么人物关系什么剧情设定从来不记不研究,然后和我说要写创世纪的西方魔幻小说....要盖过JK罗琳,秒杀《哈利波特》....

还有个别话都说不利索的,非要写古白话,想要创作出“第五大名著”。我就想说....要是想写“那么精彩的小说”,还不想付出一点努力,不想学不想积累的话,我只有一句话,现在就去睡觉还来得及,梦里或许能实现。

如果是肯努力的人...那么坐在家里写出一本精彩小说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大量的阅读,观影,从别人的作品中汲取养分,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故事(我指的是桥段和梗的破坏重组,不是抄袭),分析身边人物的特点,研究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常年宅的亲戚朋友都是很好的分析素材),倾听别人的故事,自己没故事不要紧多听别人的,哪怕是牢骚抱怨,也可以转化为写作的素材。

每天写,坚持写作,培养写作的感觉和码字的速度。持之以恒。偶尔出门要记得多收集素材。路上发生的小事,路边大妈们随便几句寒暄,都可以成为自己作品里面的场景。事不在大。好文不一定要波澜壮阔,把寻常的事写出自己的味道来,也是极好的。

P.S.没有天赋,名师,好的家庭背景,宽广的视野做加持,要写出好作品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努力,还要做好写出来没准也会被埋没的心理准备。当然,如果是特别好的作品,总有一天会发光的。

共勉祝好。

【我是还有别的问题先戳后面链接再邀请的分割线

无需提问,也能回答 - 知乎专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