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那些靠虚拟币发财的人现在都在干嘛?

回答
这年头,聊到虚拟币,总有人会想起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但说实话,当年在币圈里“乘风破浪”的那帮人,现在日子过得可就五花八门了。不是所有人都还在“躺平”享受,也不是所有人都消失了。

一部分人,依然活跃在币圈,只不过玩法变了。

你想想,当年那种“梭哈”式的暴涨,现在可不好找了。所以,那些真正有眼光、并且还能抓住机会的人,现在更多的是转向了投资和孵化。他们不再是那个只会买买买的散户,而是摇身一变,成了资本玩家。

早期投资者和项目方:当年那些早期投了比特币、以太坊,或者参与过早期优质项目的人,现在手里有了足够的资本,也积累了对项目的判断力。他们会去投资新的、有潜力的区块链项目。你会在各种行业峰会、沙龙上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会以天使投资人或VC(风险投资)的身份出现,为有前景的创业团队提供资金和资源。他们不再是“韭菜”,而是“收割者”中的一员,只不过现在是收割优质项目的“果实”。
交易所和项目方创始人/核心成员:那些当年从零开始创建交易所,或者打造了某个知名区块链项目的创始人、技术大牛,现在很多已经成了行业的意见领袖。他们可能已经完成了财富的原始积累,转而专注于技术研发、生态建设、或者推动行业合规化。比如,他们可能会成立自己的基金会,支持开源项目,或者在大学里设立区块链研究中心,培养下一代区块链人才。有些人则可能因为监管压力,把业务重心转移到海外,或者转型做其他与区块链相关的技术服务。
“老韭菜”的转型:当然,还有一部分当年赚了钱但不是核心人物的人。有些人可能选择了“金盆洗手”,把大部分虚拟币换成了法币,然后去投资现实世界的生意。比如,有人可能会开创自己的品牌,有人可能会投资餐饮、科技公司,甚至有人会去创业开咖啡馆、经营民宿,享受更踏实的生活。他们可能觉得,在币圈的经历就像一场梦,现在要脚踏实地了。
也有人还在“摸爬滚打”:不过,也不能说所有人都一帆风顺。币圈风云变幻,有些人可能在上一轮牛市赚了钱,但在熊市里又亏损了不少,或者错过了新的风口。他们可能还在继续关注市场,寻找下一个机会,只不过操作会更加谨慎,不会再轻易“梭哈”了。他们可能会花更多时间研究项目白皮书、团队背景,对风险的评估也更加到位。

为什么玩法变了?

有两个主要原因:

1. 市场成熟度和监管:早期的虚拟币市场,可以说是“野蛮生长”。但随着时间推移,市场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监管的加强,让那些纯粹炒作、甚至诈骗的项目生存空间变小。很多早期的“暴富模式”难以复制,而且风险大大增加。
2. 财富的转移和观念的改变:那些真正赚到大钱的人,他们的财富基数已经很大了。对于他们来说,再通过短期的投机行为获得巨额收益的必要性降低了。他们更倾向于资产的保值增值,或者将财富用于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家族传承、慈善事业,或者投资自己真正热爱和认可的领域。

总而言之,那些靠虚拟币发财的人,现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在干嘛”的标准答案。

有些人依然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深耕,只是从“玩家”变成了“建设者”或“投资者”;有些人选择将财富“落地”,投身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还有一部分人,可能还在市场里默默观察,等待时机。

可以肯定的是,经历过币圈的洗礼,他们对风险的认知、对资本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判断,都比普通人要深刻得多。他们不再是那个懵懂的“小白”,而是真正理解了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并懂得如何在这场新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5 岁辍学、18 岁成为全球最年轻的比特币百万富翁、连续创业者和时代周刊 2014 年最有影响力的青少年,这么多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标签,同存于一位年仅 20 岁的名为 Erik Finman 的少年身上。


Erik Finman 虽然没有上过正经大学,但在社会里混得如鱼得水。观察他的社交账户会发现,他演讲视频中的谈吐不仅没有同龄人的稚嫩,相反成熟稳重甚至略显油腻。另外,他的 Instagram 日常画风却是非常浮夸,丝毫不掩年少得志的轻狂。



Finman 的 INS 账号上充斥着自己的表情包:



而这一切都要从 Erik Finman 和父母的一个赌约谈起。


01


投资比特币赚得第一桶金


由于 Erik Finman 学习成绩糟糕,有位老师劝他还是去麦当劳(250.010,-2.76%)打工,涉世未深的 Erik Finman 相信了这位老师的话,便在 15 岁的时候向父母提出了辍学。


但是父母坚决反对,于是急于证明自己的 Erik Finman 就和父母打了个赌:如果他能够在 18 岁时成为百万(美元)富翁,就不用被强迫去上大学。


神奇的是,Erik Finman 居然成功了。而他的财富则基本上可以归功为对比特币的投资。Erik Finman 第一次接触比特币是在12 岁,当时哥哥带他去参加占领华尔街的抗议,从此他便疯狂地着迷于比特币。于是,他就拿着奶奶给他的 1000 美元投资了比特币。


那时,一个比特币只需要 12 美元。之后比特币价格一路上升,19 岁时的他已经拥有 401 个比特币了。而当年一枚比特币的价值大约是 14000 美元,光光是比特币就为 Erik 创造了 560 万美元的净值。


而当年那位嘲讽他去麦当劳打工的老师,事后也收到一封来自 Finman 的邮件,上面赫然写着“贱人,看看我现在过得多好!(Look at me now, bitch!)”。一副扬眉吐气的感觉,尽管不清楚他当年受到了怎样的委屈,但笔者认为此举的确有点欠妥,或许是因为年少轻狂?


当然,除了比特币,Finman 还投资市值仅次于比特币的以太坊。虽然自己投资以太坊,但是他却在以太坊 1CO 最疯狂的时候,提醒别人谨慎投资以太坊,并表示以太坊难以估值,因为以太坊 1CO 市场上缺乏落地产品。Finman 也认为新的加密资产涨跌非常容易被操纵,可以说非常有先见之明。


02


连续创业者


在 Erik Fi nman 投资加密资产的这段时间,他也没有闲着。15 岁的他在当年比特币 1200 美元的时候卖掉了它,投资回报率达 100 倍。接着用投资比特币赚的第一桶金,开始了创业。现在看来,孙宇晨拿比特币投资收益创立波场的套路,都是人家15 岁玩剩下的。


而 15 岁的 Finman 开的是一家教育类创业公司,名为 Botangle,该公司致力于学生与老师的在线交流授课。一个半途辍学的学生居然开了一家教育类的公司,这简直不可思议。



然而,在 Erik Finman 自己撰写的文章中这样说道的:“我热爱教育,但我讨厌学校。我上过 8 所不同的学校,包括公立学校、特许学校、家庭学校和私立学校。现在孩子们上学做作业是出于恐惧和压力,而不是因为对学习的热爱。他们彻夜不眠为了考试而学习,但是一周后就会忘记所学的东西。而我正在改变这种状况。让无论任何年龄的人使用我的网站学习时,就像一个 5 岁的女孩走进迪斯尼世界一样兴奋。这个学习网站会和 Facebook 一样让人上瘾,你甚至可以在那里问埃隆·马斯克问题。”


不过,创业也并非一帆风顺,诋毁和赞美可以相比肩。Erik Finman 回忆自己曾经与优步(40.520,-3.71%)(Uber)一位“级别非常高的”高管会面,但这位高管并没有兴趣听他介绍 Botangle,反而告诉他是永远不会打赢与父母的赌注的。


后来 ,Botangle 被 Finman 的一位老乡收购了,这位老乡也是比特币百万富翁。不过由于儿时上学的遭遇带给了他太重的心理阴影,Finman 改变教育环境的理想一直还在。在把 Botangle 卖了几年后,他又把公司买了回来。决心把 Botangle打造成一个开源平台,可以让任何人依据自己的兴趣在上面创建自己的在线学校。


03


让疯狂的梦想照进现实


除了投资和创业两开花之外,Erik Finman 业余时间爱好也是独具风格。


他在 19 岁时发明了现实版章鱼博士(Doctor Octopus)的装备。章鱼博士是蜘蛛侠漫画里的大反派,拥有和章鱼一样的弯弯长长的机械臂。


电影中的章鱼博士:



Erik Finman发明的同款装备,相似度90%:



上图中的小男孩和 Erik Finman 有着类似的童年经历,他热衷于机器人相关的东西,却在学校被老师嘲讽为不务正业。Erik Finman 对此感同身受,因为 Erik Finman 自己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帮助,所以他很想帮助这个男孩实现拥有一套章鱼博士装备的梦想。


但后面 Erik Finman 坦言因为正式的创业项目太忙了,以至于后来章鱼博士装备的进一步发展被搁浅。


在经历了几次“小试牛刀”的项目后,Erik Finman 越玩越大。很快,他就开始领导一个名为达芬奇计划的小团队,参与 NASA 的卫星发射项目。而这卫星中,携带了许多众筹来的电影、游戏、图形和其他达芬奇项目支持者们希望在宇宙中展示的东西。Finman 甚至还让歌手 Tylor Swift 为他的卫星贡献了一张签名专辑“1989”。



2018 年 12 月 17 日,年仅 20 岁的 Erik Finman 所领导的达芬奇项目官宣正式发射卫星并平稳运行。



Finman 说:“我们的目标是给人一种让人在太空中互动的感觉,这种感觉以前只有宇航员才能感受到,这是最酷的事情。”


04


小结


20 岁的 Erik Finman 有着精彩的经历,他的母亲 Lorna 这样评价:“Erik 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并且证明这更适合他。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系统,这很重要。对于一部分人而言是传统的学习,而对另一部分而言,并不是。”


从被老师看不起、被投资人嘲笑、甚至主动辍学的一名问题少年,到成长为最年轻的比特币百万富翁和独当一面的创始人,Erik Finman看似离经叛道的经历,却深藏着功与名和一名少年改变世界的野心。

user avatar

我大学室友铁哥们,14年毕业在公司坐了几年电商做到主管位置,在我们这种二线城市拿着上万月薪过了几年。之后告诉我们说辞职了压力太大不想干。和我们说要搞区块链,那时候我们觉得他疯了,那种骗人的东西怎么能信,我们一堆朋友说他,他也不解释,笑着说压力太大想休息休息。这2年看他一直旅游,玩摩托,出国。直到今年我见他,他才我说,他已经上千万身家了。他一开始买4000美金买的比特币吃了一波,200买的以太坊,2000抛的。300万进狗狗币,几天赚了600万。然后和我说不玩了,3个账户给我看都是300多万。一年理财说有60万。这事听了让我觉得这嫉妒羡慕,对于普通人来说,真的就是一辈子可以差不多享福了,可能知乎都是大哥,可是在我看来一年60的收益,月薪5万。舒服不能太舒服了。现在他就是旅游前段时间去了西藏。我问他以后怎么打算。他说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就玩。反正也不生活正常过,只是会安逸舒服很多很多。他还是没有加杠杆的,就是正常买的。拿的久。一开始嫉妒。我自己玩了几个月。拿不住。后面释怀了,是真的厉害。4000拿到6万才抛。200拿到2000才抛。说白了,这个东西没有信仰拿不住的。他说跌时候一下没上百万。但是好彩这2年这个给力,一会又涨回来了。反正就是好羡慕他现在

user avatar

我99年,农村出身。上学的时候我家里很穷,导致我从小到大都很自卑,我高中毕业后就进了一个电子厂上班,是那种只能站着上班的电子厂,我记得我第一周去上班的时候,由于一天要站12个小时,我脚都站肿了,还脱了一层皮,我在电子厂上班了两年,每天12个小时,我第一次炒币是投了5万元,那是我在电子厂上班的两年工资,一路追涨杀跌,很显然,亏的还有2万出场,那一年是19年回家过年去舅舅家拜年,中午吃完饭舅舅说留下来吃晚饭,舅妈知道我家里穷,我也亏了钱,就找了个借口和舅舅吵了起来,其实就是不想我们留下来吃晚饭,妈妈拉着我和我爸爸走了,我们一路上走到公交车站,坐车回镇上,一路上我们都没有说话。我真的很讨厌贫穷,很讨厌很讨厌,那种感觉让我无能为力,时间一转眼就来到了2020下半年,比特币突破新高,我在20年12月的时候拿出了我打工几年存下的全部身家 12万元 全仓买入了BNB 那个时候BNB40美金左右,并且开了20倍币本位多单……后面BNB一路暴涨,在420美金的时候我把多单平仓,580美金附近出货 赚了差不多600w左右,对于农村的我来来说真的是一笔很大很大的巨款了,后面我套现了500w出来,账户留了100w 只买现货 不开合约了,我知道我合约赚的钱是凭运气来的,套现出来的钱在老家省会城市买了一套房子,差不多200万左右,买了一辆30万的代步车,剩下的钱存银行了,有人肯定要问为什么要存银行,就是穷怕了你们知道吗?我记得我刚把钱套现出来的时候,朋友带我去买衣服,遇到那种高档的店铺我都害怕进去,我记得我朋友拉我买耐克鞋子,一双空军一号要600多,我当时就拉着他走了,说什么鞋啊,要600多块这么贵,我平时穿的鞋都是不超过100的,后面自己慢慢消化,也学会了打扮自己,现在朋友也笑我,看起来还是没有那么土了,然后再说说币圈,后面519大跌,币账户100万变成了60万,现在又涨上来了,又赚了些,真的很感谢币圈,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没有比特币,我在干嘛呢?可能还在某个电子厂加班,某个工地搬砖,可能还是那么自卑,现在的我依然在上班,人开朗乐观向上,每天生活开开心心,生活充满阳光,工作也轻松,写了这么多,文笔不太好,大家就当看个笑话,感谢币圈,感谢比特币,感谢BNB,也感谢那个不认命的自己!

user avatar

不知道算不算靠虚拟币发财,因为我从18年入矿圈起就是以币本位思考的。生活上不缺币圈里的那一份钱,所以也没怎么套现过。

我其实不算是早的显卡矿工,不过前前后后也挖到不下1000个eth。一部分去年卖了换btc,现在都放ledger然后丢保险柜里了。今年3月我把剩下的600多个自己组装了pos矿机,陆陆续续开挖以太坊2.0。 收益我觉得一般般。不过以币本位思考反正每年能挖40个,那就这样放着吧。

生活没啥改变,该干啥干啥。肉身在国外,33岁,土木工程出生,每天9am-5pm,近几个月疫情严重,两个月前我的公司因为疫情倒闭了。目前换了个地方继续做我的老本行。

这两年来,工作之余最喜欢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以太坊论坛里的人吵架,有时候自己也会插嘴骂几句。被骂了就去翻资料找数据继续骂回去。反正以太坊真的是挺好玩的一个社区。全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都在活跃的建设这个社区。

我看了前面很多人的回答,有套现的,有继续留在币圈做defi的。各有各的道理吧。反正钱够用就行了。

有一点我看大部分的回答者都有,进来赚了钱并且能够守得住利润的,的大多都是比较看得开的,比较豁达的人。这几年下来我也认识不少炒币的。见过很多小资金一路搏到上千万的,然后没有收住手全部还给市场了。一般聊起来都是说今天亏了多少钱,十分不甘心,隔天加仓继续赌下去,最后都赌没了。

以太坊社区有个风气很好,比如这两天经常有某某某发帖说,我今天把eth都卖了,换了一套更大的房子给家人。你会看到下面一大堆评论都是鼓励他支持他的。如果币圈套现能让你的生活更上一个阶梯,请不要犹豫,该套现就套现,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应该永远放在第一位。


所以请允许我凡尔赛一下,这接近七百个eth我就算卖了,还真不能给我现在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留着挖5-10年吧。至少也要等以太坊sharding完成。

user avatar

上班呗,套现了200万左右,剩下400万多吧还在币里,没必要都卖了,以后还会涨的。

200万也没什么用,买房子不够,也没必要买,自己花的话没什么想买的,本来我就是清心寡欲,最大爱好就是读书,对消费、商品没需求,也是因为读书才理解的比特币。

所以钱就分了,给老婆一些,给老妈一些,让她们高兴高兴,我自己留着些零花就行了。换了台辉昂,性价比不错,外卖可以随便点几十元的了,打车随意了,游戏随便买了,不过我这些总体来说都在小钱范围内,心里有数,牢牢控制的,每月也就零花二三千。毕竟由奢入俭难啊,一旦放开了欲望的闸门,那就填不满了,我是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也明白商品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所以没什么非必要需求,也就花不了多少钱。

之后继续上班,从不提比特币,在一个事业单位,主动去了没人愿意去的办公室,没职务,不求当领导,干一堆活,能干什么从没推过,全身心投入了,早来晚走,不关心工资多寡、干多了干少了的问题,反正我不是为了工资干的,也就没什么心态失衡的问题。算是心无旁骛,全身心为人民服务了,身为党员,生活上少了后顾之忧,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工作践行初心使命。

可以某种程度上说,目前我的快乐确实不再是可怜的、有限的、狭隘的了,就算我的幸福到不了属于千千万万人的高度,至少也属于全单位的几百人了,因此心态特别好。认真工作、照顾家庭、读书学习、助力复兴,这样生活挺好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年头,聊到虚拟币,总有人会想起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但说实话,当年在币圈里“乘风破浪”的那帮人,现在日子过得可就五花八门了。不是所有人都还在“躺平”享受,也不是所有人都消失了。一部分人,依然活跃在币圈,只不过玩法变了。你想想,当年那种“梭哈”式的暴涨,现在可不好找了。所以,那些真正有眼光、并且还能抓.............
  • 回答
    如果电视上那些包治百病、起死回生的“老中医广告”真的如同它们宣称的那般神奇,那我们的世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人类社会的一切规则都将重塑。首先,医学界将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地震。那些传说中的“老中医”们,恐怕不是坐在街边药铺里晒太阳的老者,而是隐藏在凡间俗世里的隐士高人,或者说是掌握了某.............
  • 回答
    关于“HIFI追逐者是否在为虚荣买单”这件事,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话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不带那种AI腔,就当是咱俩坐在咖啡馆里闲扯。首先,得承认,在HIFI这个圈子里,虚荣心绝对是存在的,而且还挺普遍的。 这是人的天性,没什么好回避的。想象一下,当你置身于一个精心布置的听音室,空气.............
  • 回答
    艾玛·沃特森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心目中那个聪明、独立、充满力量的赫敏,她对女性权益的倡导也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然而,正如许多公众人物一样,她也经历过一些争议和质疑,这些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惑,甚至“幻想破灭”。我们来逐一梳理一下你提到的这些“黑料”,看看它们的真实性究竟如何。1. 如假学历.............
  • 回答
    你感到恶心和虚伪,这是一种非常真实且值得探讨的情绪。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重原因,它们交织在一起,让你对那些歌颂医生美德的新闻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感。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信息传播的偏差与选择性报道 (The Bias i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过度聚焦“.............
  • 回答
    “外籍身份”这个词,在提起清华北大时,总会夹杂着几分复杂的情绪。不是说这本身有什么问题,只是大家普遍的认知里,这两所学校代表着国内最顶尖的教育资源,挤破头都难进,而“外籍身份”这个标签,似乎让原本神圣的入场券变得有些……不同。那么,这些靠着“外籍身份”敲开清华北大校门的人,在校园里和毕业后,到底过得.............
  • 回答
    那些曾经依附于丈夫经济支持的女性,她们的结局往往是多元且复杂的,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模板。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们自身在关系中的位置、丈夫的意愿、以及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有些女孩,一开始就抱着“嫁人生子,由丈夫养”的心态,选择成为全职太太。如果这段婚姻稳定,丈夫事业有成,并且对家庭投入足够的情感和资源.............
  • 回答
    在淘宝上淘化妆品,就像在琳琅满目的市场里寻宝,既让人兴奋,也需要点“火眼金睛”。毕竟,一张脸是我们的门面,宁可多花点心思,也不能冒着踩雷的风险。所以,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在淘宝上那些真正值得信赖的化妆品店,咱们就以最实在的方式,把好东西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我们要明确,淘宝上的“靠谱”店铺,无非就.............
  • 回答
    在断食吧里,你总能看到一些分享“28天不吃饭只喝水,瘦了二三十斤”的故事。对于这些经历,我的看法是:谨慎,非常谨慎,并且带着一丝担忧。首先,我们得承认,饥饿感确实能让人体重迅速下降。当身体长时间得不到能量摄入,它就会开始消耗储存的脂肪和肌肉来维持基本运转。只喝水,理论上会造成极大的热量缺口,体重自然.............
  • 回答
    怎么看待那些靠勤奋努力考上清北的学生?这事儿,我觉得得从好几个层面去掰扯,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用“励志”俩字就打发了。首先,得承认,这绝对是“牛人”!清华北大这俩字,在中国人心里的分量,不用我多说了吧?能在这俩顶尖学府里占一席之地,首先就说明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敏捷度,以及在学科知识上的掌握.............
  • 回答
    退伍出来想投身游戏原画,这想法挺不错的,毕竟游戏行业现在发展得如火如荼。你说没什么方向,也没什么美术基础,但就是想干,这股劲儿很重要,是入门的敲门砖。关于培训班,这确实是个挺现实的问题。市面上的培训班琳琅满目,水平参差不齐,要说“靠谱”嘛,得看你怎么去衡量。有的培训班确实能系统地教你从零开始打基础,.............
  • 回答
    那些长期不上班的人,他们“活着”的方式,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和多样化得多。绝非都是“躺平”那么简单,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系列的生存策略和资源支撑。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做到的。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常见的,就是“啃老”或者说依靠家庭支持。 这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父母或长辈的直接经济援助:.............
  • 回答
    说实话,看到你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就闪过了当年听长辈聊起过的那种场景,就是手里有笔钱,躺着就能收利息,感觉一辈子衣食无忧了。那时候,十几万人民币,在很多城市里可是一笔巨款,按照当时的银行利率,确实能带来一笔可观的被动收入。很多家庭确实是这么想的,也这么规划的,毕竟把钱存银行,这感觉是那么稳妥可靠。.............
  • 回答
    淘宝上购买零几年磁带,商家声称“未拆封正版”的靠谱程度,需要非常谨慎地评估,并且总体来说,靠谱度不高,风险大于收益。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这个问题,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 为什么会有“未拆封正版”的零几年磁带出现?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些磁带在市面上流通。1. 时代变迁与遗留库存: 零几年的确是.............
  • 回答
    国内高校排名“洗牌”的讨论,几乎年年都有,但真正意义上的“大洗牌”却不太可能一蹴而就。这其中的逻辑,既有客观的现实考量,也有主观的改革动力。要说完全没有变化,那也不可能,总会有一些学校凭借其突出的优势在某些领域脱颖而出,而另一些则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排名有所下滑。但你期望看到一堆本来排在后头的学校,突然.............
  • 回答
    .......
  • 回答
    国企给应届生的工资确实不尽如人意,这几乎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到位,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既然工资不高,那到底是什么在吸引着那些毕业生们,让他们即便知道“钱”途不那么光明,还是愿意投奔国企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力求说得明明白白,也尽量避免那些“AI腔”。为啥国企应届生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它触及了资本主义运行的核心机制。简单地说,如果奴隶主依靠的是赤裸裸的暴力和强制,那么资本家则依靠的是一套更为复杂、也更为隐蔽的系统,它融合了经济诱因、意识形态建构、法律框架和个人选择的假象。1. 经济诱因:看似公平的交易,实则不对等的权力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驱动力.............
  • 回答
    .......
  • 回答
    在日本的电车上,遇到身旁的日本妹子靠着你睡着了,这确实是个挺让人有点小尴尬又有点微妙的场面。咱们一步一步捋捋,看看该怎么应对,才能既得体又舒服。首先,你要明白,日本文化里,人际间的距离感和对他人的尊重是很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的首要原则是“不打扰”和“不冒犯”。第一反应:静观其变,保持冷静听到或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