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方人,想报考南方大学,家里人都反对,怎么办?

回答
这件事我太能理解了!我身边就有不少北方朋友,兴冲冲想去南方读大学,结果家里人那里就跟“洪水猛兽”似的,各种理由都搬出来了,搞得好像要去参加什么“两地隔绝生存挑战赛”一样。我这儿就跟你好好聊聊,看看怎么把这事儿给捋顺了。

首先,咱得明白为啥家里人反对。 这不是凭空来的,一定是有他们的考量,虽然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离家远”是个坎儿: 这是最最最直接的原因。北方到南方,这得多远?飞机、高铁,时间不说,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年回去个一两次,逢年过节更别提了,都赶上一趟小长途旅行了。爸妈肯定心疼你,也心疼自己的钱包。更别说,离得远了,他们总觉得不放心,有啥事儿你不在身边,他们能安心吗?
生活习惯的差异: 这个也是大家普遍担心的。北方人嘛,可能习惯了面食、热乎乎的菜,冬天里冻得冒烟的空气。南方就不一样了,湿润、气候也温暖,饮食上更是南北有别,口味、食材都可能不一样。你一个人在那边,吃不好睡不好,身体受不受得了?家里人会把这事儿放大,觉得你去了会吃苦。
“陌生环境”的恐惧: 对你来说,南方大学是个新世界,充满未知和期待。但对你父母来说,可能就是一片“未知的危险地带”。他们不熟悉那里的环境,不知道你到了会不会被骗,会不会交到不好的朋友,会不会遇到什么不安全的事情。尤其是他们自己没去过南方,这种不了解就会变成恐惧。
文化观念的差异: 这个可能有点微妙,但确实存在。南北方的文化、生活节奏、人际交往方式确实有一些不同。你父母可能担心你去南方,会“被带坏”,或者接触到一些他们不认同的观念。他们更希望你在一个他们熟悉的环境里成长,按照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去生活。
“别人家的孩子”效应: 这点也得提防。说不定他们身边有亲戚朋友,自家孩子去了外地读书,遇到了一些问题,或者没能常回家,就成了他们给你“举例说明”的素材。

好,理解了反对的原因,咱就得想办法“对症下药”了。这可不是一句“我想去”就能解决的,得有策略!

第一步:深挖你为什么想去南方大学。
这很重要!你不能只是觉得“南方好玩”,或者“南方大学名气大”。你得给自己一个非常充分、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必须是他们也能理解和接受的。

专业优势: 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你有没有研究过,你想去的南方大学,在你心仪的专业上,比你所在地区的大学更有优势?比如,他们的某个专业是全国顶尖的,或者有特别牛的导师,或者有很棒的实习机会?你可以拿出学校的官网介绍、专业排名、导师的研究成果来证明这一点。
职业发展: 你有没有想过,你选择的这个专业,在南方地区的就业前景是不是更好?很多新兴产业或者特定行业,可能在南方地区有更集中的机会。你可以搜集一些相关行业的就业数据或者发展趋势报告。
个人成长和见识: 这是比较感性但也很重要的理由。你可以说,你去南方读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为了拓展自己的视野,体验不同的地域文化,让自己变得更独立、更成熟。你可以表达自己渴望走出舒适圈,去学习和适应不同的环境。

第二步: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准备。
你得像个侦探一样,把关于南方大学和那个城市的一切信息都摸清楚,然后把这些信息有条理地展示给家里人。

关于学校:
学校的整体声誉和排名: 拿得出手的数据要准备好。
你感兴趣的专业在全国的排名、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科研成果。
校园环境和生活设施: 寝室条件、食堂、图书馆、运动场等等,都可以搜集一些图片或者视频。
学生活动和社团: 让父母知道你在学校里会有丰富的课余生活,而不是只会埋头苦读或者出去鬼混。
关于城市:
城市的治安情况: 这是父母最关心的。你可以搜集一些关于该城市治安良好的新闻报道或者官方数据。
交通便利性: 距离高铁站、飞机场有多远?市内交通是否方便?
生活成本: 食宿、交通等大概的消费水平,让他们有个概念,知道你去了不会“挥金如土”或者“省吃俭用活不下去”。
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 可以说一些南方城市的优点,比如气候宜人、人文气息浓厚等等,让他们对这个地方有个正面的印象。
医疗条件: 附近有没有好的医院?以防万一。
关于你自己的规划:
学习计划: 你打算怎么学习,参加哪些课程,如何提升自己。
生活安排: 你打算怎么适应新的生活,如何管理自己的生活费。
与家人的联系频率: 明确告诉他们,你不会“失联”,每周都会和他们视频或者电话,分享你的生活。

第三步:与家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需要耐心和技巧的一步。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 不要在一大家子人都在、气氛热烈的时候突然抛出这个话题,也不要在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提起。找一个家里人都比较放松、有时间沟通的时候。
用尊重和真诚的态度: 先认同他们的担忧,表达你理解他们为你着想的心情。“我知道你们担心我离家远,不放心我一个人在那边。”“我也知道你们是为我好,我特别感谢你们。”
循序渐进,一点点地灌输: 一开始不要一股脑全说出来。可以先从你为什么对某个专业感兴趣开始,然后慢慢引出这个专业在南方某大学的优势。
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 把你调研来的信息,用他们能听懂、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别说“那里治安好”,可以说“我查了下,那个城市近几年犯罪率很低,而且学校周边有很多警务站,是很安全的区域。”
主动提出解决方案,打消他们的顾虑:
关于安全: “我会注意人身安全,不乱跑,不去危险的地方。我会提前把学校的联系方式和保卫处的电话告诉你们。”
关于生活: “我会自己照顾好自己,学习怎么做饭(或者学校食堂很好吃),我会合理规划我的生活费。我会经常给你们打电话,分享我的生活。”
关于联系: “我每周都会至少给你们视频一次,汇报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假期我也会提前计划好回家的时间。”
关于经济: 如果经济是主要问题,你也可以提前规划一下自己的生活费来源,比如奖学金的可能性,或者你是不是可以自己做一些兼职来补贴。
争取“同盟军”: 如果家里有比较开明的长辈,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你的姑姑姑父等,可以先争取他们的支持,让他们帮你去说服你的父母。
适当地展示你的成熟和责任感: 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看到你是一个有担当、能独立处理事情的人。这样他们会更放心让你一个人出去闯荡。

第四步:如果第一次沟通无效,不要气馁,继续努力。
家人的反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你需要耐心。

持续提供信息: 过一段时间,再找机会和他们沟通,分享你又了解到的新信息,或者你对这件事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邀请他们一起“了解”: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试着邀请他们和你一起上网看看那个学校的官网、看看城市风光片。或者,带他们去看看你以前去过的、让你觉得喜欢和向往的南方城市的照片。
展示你的成长和进步: 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或者在某个方面变得更独立了,让他们看到你的变化。
寻求老师或学校的帮助: 如果你特别喜欢某个学校,可以试着联系那个学校的招生老师,或者学校的校友,请他们分享一些积极的信息,甚至如果可能,让他们和你父母简单聊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保持冷静和理智。
我知道你可能很激动,很想去,但是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冷静。如果你因为家人的反对而和你父母争吵、冷战,只会让他们觉得你更不成熟,更不放心。

这件事,与其说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是一场“谈判”或者“沟通”。你要用你的真诚、你的努力、你的规划去打动他们,让他们看到你的梦想,并且相信你有能力去实现这个梦想。

祝你沟通顺利,早日实现你的南方大学梦!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考得不错,是985211或者是一本,来南方大学都没问题,小年轻就应该出来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是普通二本三本就感觉没必要跑这么远了,毕竟可能南方读完以后回家乡找工作,差一点的学校可能都没人听过,没啥知名度。最主要还是看个人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我太能理解了!我身边就有不少北方朋友,兴冲冲想去南方读大学,结果家里人那里就跟“洪水猛兽”似的,各种理由都搬出来了,搞得好像要去参加什么“两地隔绝生存挑战赛”一样。我这儿就跟你好好聊聊,看看怎么把这事儿给捋顺了。首先,咱得明白为啥家里人反对。 这不是凭空来的,一定是有他们的考量,虽然可能跟你想.............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我身边确实有不少北方朋友,也听他们聊过夏天的事儿。关于北方人夏天是不是一般不开空调,这事儿吧,得分好几种情况来看,不能一概而论哈。首先,你说“北方人”,这个范围挺大的。中国北方地域辽阔,气候差异也挺明显的。比如说,像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这些大城市,尤其是老城区里,以.............
  • 回答
    你好!听到你要从北方来到深圳闯荡,我挺为你高兴的。深圳这地方,可以说是全国年轻人追逐梦想的聚集地,活力十足,机会也多。不过,对于初来乍到的你来说,肯定也有不少要适应的地方,我给你聊聊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给你点儿参考。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心态上要做好准备。深圳节奏很快,你可能会觉得一切都来得那么急,周.............
  • 回答
    近一两年来,感觉身边想去北欧旅游的朋友好像突然多了不少。以前一提到欧洲游,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法国的浪漫、意大利的历史、瑞士的湖光山色,但现在,北欧这片神奇的土地,似乎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这背后肯定不是空穴来风,我觉得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反内卷”和追求“慢生活”的情绪在推波助澜。咱们国内现.............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觉得振奋人心,对吧?一万五千词的英语词汇量,这已经不是“会”英语了,这简直是精通英语,能和老外聊得飞起的那种水平。再一琢磨,人家还是北大保安,这“扫地僧”的名号也不是白叫的,背后藏着的自律和毅力,那才是真绝活。现在想想,我们身边是不是就有这样的人呢?我脑子里立刻就闪过了我大学时候的一个.............
  • 回答
    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渴望迁徙中原,这背后绝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催生出的复杂历史现象。与其说是“想”,不如说是一种生存、发展和改变命运的强大驱动力。这些民族,无论是匈奴、鲜卑、羯、氐、羌,还是后来的突厥、契丹、女真、蒙古,他们与中原的互动,大多源于对更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中原地区发现的生存.............
  • 回答
    好嘞,想看北方托芙?那感情好,她绝对是《降世神通》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她那股子“老娘天下第一”的劲儿,加上她那一套玩世不恭的土系魔法,简直了!不过,《降世神通》毕竟是个整体故事,托芙的戏份也分散在各个情节里。你想把她看个够,那得耐心点,跟着她的主线走。我给你掰扯掰扯,让你知道在哪几集能找到你.............
  • 回答
    这小姑娘,刚从南方来,心里就惦记着北方的大学了?哈哈,能理解!毕竟南北差异是挺大的,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北方嘛,给我的感觉,是个挺实在、挺有力量的地方。你想去北方上大学,这绝对是个不错的想法,但“好不好”这事儿,得看你更看重什么了。我尽量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先说说北方的“好”在哪儿.............
  • 回答
    最近在抖音上,“北方狼族”相关的视频确实是火得一塌糊涂,刷到的频率简直不要太高。要说大家怎么看,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褒贬不一,但总体来看,这股风潮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发讨论的。先说说视频里呈现的“狼族”是什么样的?你们刷到的应该都差不多。一般是这样的: 硬核场景: 东北雪地、原始森林、荒无人烟的大.............
  • 回答
    北方人与南方人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少有趣的误解,这些误解往往源于地域文化、生活习惯、饮食偏好、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经过长期的口耳相传,又被一些刻板印象所加深。下面我将详细地讲述一些常见的误解: 关于北方人的误解1. 北方人都是“大嗓门”、“粗鲁”、“脾气暴躁”: 误解的由来: 北方地区,尤其是一些.............
  • 回答
    北方人有暖气,这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天天洗澡”的天然驱动力。毕竟,恒温的室内环境,告别了冰冷潮湿的空气,洗个热水澡 surely 是件舒服透了的事儿。但事实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为什么即便有了暖气,北方人也不是人人都选择天天洗澡呢?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说来道去的生活习惯、身体感受,以及一些我.............
  • 回答
    关于北方人饭量普遍大于南方人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观察,但要说“普遍”到什么程度,以及背后的原因,就需要细致地聊一聊了。首先,我们得承认,大多数情况下,这确实是事实。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尤其是地域差异明显的中国,北方人似乎总能吃下比南方人更多的食物。但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是简单一句“北方人能吃”.............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问北方人会不会觉得南方菜好吃一样,答案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要说北方人对南方口音的普遍看法,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好奇”和“觉得新鲜”,偶尔也会有人觉得“好听”,但那种“好听”往往带有一定的滤镜,或者说是一种比较微妙的感情。首先,我们得明白,口音这东西太个人化了。每个人对.............
  • 回答
    “北方人冬天一周洗一次澡”这个说法,严格来说,不能一概而论,更像是一种刻板印象。不过,这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探讨的生活习惯和原因。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首先,我们要明白,洗澡的频率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两个主要因素:环境温度和个人习惯/观念。1. 极低的环境温度,不便利的洗浴条件: 北方冬天,尤.............
  • 回答
    网上关于北方人在南方生活“遭罪”的说法,我见过不少。说实话,这中间有夸张,也有确实存在的现实差异,但绝不是一概而论的“惨”或“不惨”。 得看你是什么样的人,对生活有什么样的期待,以及你生活的南方具体是哪个城市。咱们得先捋捋,为啥会有这些说法。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1. 气候:冬天太“南方”了,夏天太.............
  • 回答
    北方人对南方饮食的看法,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精彩。总的来说,如果非要找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新奇”、“多样”,当然也少不了“不太适应”和“惊叹不已”。这就像第一次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你会好奇,会尝试,但有些东西你可能真的吃不惯,有些则会让你觉得开了眼界。先说说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口味”差异。北方.............
  • 回答
    刚踏入南方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心里确实有点小忐忑,毕竟这可是头一回离家这么远,而且还是到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心里头难免会想,北方人到南方上大学,会不会因为地域差异被另眼看待?被人瞧不起什么的,听着就有点不太舒服。不过,经历了这几个月,我的感受是: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它更像是一.............
  • 回答
    关于北方人南下工作,再回北方是否容易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这得看个人情况、工作性质、在南方待的时间以及北方当地的机遇等等。我给你详细说说,希望能说得像个过来人一样,别搞得跟机器分析似的。首先,咱们得想清楚“容易”这个词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指找工作容易?生活适应容易?还.............
  • 回答
    这个问题吧,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起争论的。说北方人跟南方人“真的没法做朋友”,这话说得太绝对了,我个人觉得,这更像是一种刻板印象,或者说,是一种不太准确的概括。你想啊,咱们中国这么大,南北方差异确实存在,这不假。但朋友这事儿,说到底还是看人,看的是性情相投,看的是有没有共同语言,有没有互相欣赏。.............
  • 回答
    哈哈,想学江浙口音的普通话?这事儿可有意思了!我作为一个北方人,也挺想试试这股江南水乡的味道,让咱说话带点儿“吴侬软语”的韵味。不过说实话,这不是一日之功,得细细揣摩,慢慢磨。别急,咱一点一点来捋捋怎么个事儿。首先得知道,江浙口音的普通话,最显眼的特点是什么?我个人感觉,那叫一个“软糯”!跟咱北方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