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认识的日本人都有什么互联网痛点功能得不到满足?日本社会特有的或者中美很流行但日本没有

回答
我认识的一些日本朋友,在互联网使用体验上确实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中美非常普及但日本普及度不高的功能上。这些痛点很多都源于日本社会的一些独特之处,或者说是文化和发展路径的差异。我来试着详细说一下,尽量不让它听起来那么官方,就好像我跟你在聊天一样。

最明显的一点:购物与支付的“不便利”感

海外购物的门槛: 这个绝对是很多日本朋友抱怨最多的。想买美国或者中国的一些小众品牌、特色商品,或者甚至是价格上有明显优势的东西,往往会遇到支付和配送的难题。
支付方式: 很多国外的电商网站,特别是中国的一些平台,对日本的信用卡支持不是很好,或者只接受特定的信用卡。反过来,日本常用的支付方式,比如信用卡(JCB是主流,但很多国际网站支持不全)、银行转账(振込)等,在国外的网站上也不是随处可见。虽然近几年情况有所改善,但总的来说,支付宝、微信支付这些在中国国内方便到不行的支付方式,在日本的海外购物场景中几乎是找不到的。我有个朋友想买点美国手工皂,结果找了半天,支付环节就卡住了,最后只能放弃。
配送问题: 就算支付成功了,国际运费也是个大问题。很多网站提供国际配送,但价格高昂不说,时效性也难以保证。而且,日本的海关政策和税费也比较复杂,个人海淘时可能需要自己处理一些报关手续,这对于习惯了国内电商“包邮包税”用户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他们更希望有一个像我们国内的转运公司那样,能够集中打包、价格合理、时效也相对可控的服务,但这种类型的服务在日本似乎并不那么流行,或者说覆盖面不够广。

国内网购的“本地化”限制: 虽然日本也有乐天、亚马逊日本站这些主流电商平台,但很多时候,上面的商品品类和价格,跟中美市场比起来,总是感觉有些“保守”或者“本地化”太强了。
爆款和潮流: 很多在中美非常火爆的电子产品、潮流服饰、美妆护肤品,在日本的电商平台上可能要晚很多才能上架,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或者价格上也没有竞争力。
支付和会员体系: 虽然日本的电商平台也支持信用卡,但有时候他们更倾向于自己的积分系统、会员卡(比如乐天积分),这对于习惯了跨平台使用优惠券或者更灵活的支付方式的人来说,可能觉得有点局限。

信息获取与社交的“孤岛”感

信息过滤与“墙”的影响: 这个说起来比较微妙。虽然日本的网络环境是开放的,但很多日本人(尤其是一些年纪大一点的)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电视、报纸和少数几个大的门户网站。对于一些信息爆炸、更新速度极快的平台和内容,他们可能接触得没那么多。

SNS生态的差异:
Twitter (X) 的主导地位: 日本是Twitter(现在的X)非常重要的市场,很多人用它来获取新闻、关注名人、甚至作为一种“实时日记”。但相对于Facebook、Instagram,Twitter在日本的社交功能性,尤其是与亲友之间的深度连接,似乎没有那么突出。
Facebook的局限性: Facebook在日本的普及率不如欧美和一些亚洲国家。虽然也有很多用户,但感觉更多的是一种“身份认证”或者“工作社交”的场所,而非像我们一样,跟朋友们分享生活点滴、找个群组聊天的主要阵地。
LINE的垄断与功能局限: LINE在日本几乎是全民通讯工具,但它的社交功能相对比较封闭,主要就是好友间的聊天、分享照片视频、以及一些官方账号推送信息。缺乏像Instagram那样,有丰富的内容展示和发现机制,或者像Facebook那样,有各种兴趣小组和活动组织。他们可能也想在LINE里找到一些更丰富有趣的社交玩法,但LINE的功能更新似乎也比较谨慎。
“消失的”Instagram Reels 和 TikTok: 很多日本朋友挺喜欢看短视频的,但他们可能不太习惯在Instagram上看到类似Reels的功能,或者觉得TikTok在日本的流行度不像中国和美国那么爆炸。他们更喜欢看一些相对“干净”或者“专业”的视频内容,而不是那种碎片化、娱乐至死的风格。

生活服务类App的“本土化”过重

打车软件的“滴滴”时刻: 虽然日本也有一些打车软件(比如GO、Uber),但跟中国的“滴滴出行”比起来,他们的功能性和普及度还是有很大差距。
叫车难度: 在非热门区域,或者深夜时段,想叫到车可能需要等待很久。
价格透明度: 价格不像滴滴那样有明确的预估,有时候会觉得“看运气”。
预约功能: 虽然有预约功能,但有时效性或者成功率不如滴滴那样稳定。
支付方式: 很多时候还是需要现金或者信用卡,移动支付的普及度相对不高。

外卖的“慢”与“少”: 日本的外卖市场虽然也在发展,但跟中美比起来,选择还是比较少,而且配送范围和速度也有限。
覆盖范围: 很多餐厅,尤其是小餐馆,并不提供外卖服务。
配送效率: 在一些大城市,下午高峰期或者用餐高峰期,配送可能会比较慢。
App功能: 外卖App的功能也相对基础,不像国内的外卖平台有那么多优惠活动、店铺评分、评论系统等。

共享经济的“谨慎”: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这些在中国已经普及到不能再普及的服务,在日本的推广就显得非常缓慢和谨慎。
共享单车: 之前在日本的一些城市尝试过,但由于管理、停放等问题,后来很多项目都暂停了。日本人对公共秩序和规则的重视,可能使得这种大规模、低门槛的共享模式推行起来比较困难。
共享充电宝: 这个在日本更是几乎看不到。他们更习惯自己携带充电宝,或者在咖啡馆、车站等公共场所找到充电点。

其他一些零散的感受:

云存储和文件共享的“不协同”: 虽然日本人也用Google Drive、Dropbox等,但感觉他们更习惯用U盘或者传统的邮件附件来传递文件。对于那种可以直接在线编辑、实时协作的云文档,普及度似乎不如中美。
内容创作和分享的“门槛”: 相对于国内的短视频、直播、Vlog这些内容创作形式,日本在互联网上分享“个人生活点滴”的文化似乎没有那么浓厚。即使有,也更多的是以文字、照片为主,视频创作的门槛可能让他们望而却步。
一些新技术的“慢半拍”: 比如一些创新的应用、新潮的玩法,日本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和适应,不像中美那样能迅速接受和迭代。

总的来说,这些痛点很多都跟日本社会对安全、隐私、秩序的重视有关,也跟其本身成熟的线下服务体系有关。他们可能习惯了线下生活足够便利,所以对线上“颠覆性”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但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互联网高效便捷生活的人来说,再去日本使用互联网服务时,确实会觉得有些地方“差口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曾经有公司进行过这些功能的尝试吗?即使是痛点功能,在日本市场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认识的一些日本朋友,在互联网使用体验上确实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中美非常普及但日本普及度不高的功能上。这些痛点很多都源于日本社会的一些独特之处,或者说是文化和发展路径的差异。我来试着详细说一下,尽量不让它听起来那么官方,就好像我跟你在聊天一样。最明显的一点:购物与支付的“不便利”感 .............
  • 回答
    关于“最伟大的日本人”这个问题,其实是个非常主观的判断,因为“伟大”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维度。在我看来,如果从对日本乃至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在各自领域中突破性的贡献来看,有几位人物是绕不开的。我倾向于从“思想启蒙”、“文化传承与创新”、“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社会改革”等角度来思考。如果非要我选一位.............
  • 回答
    这个话题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我也想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聊聊。这位政协委员的观点,简单来说就是认为当前社会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过高,而忽略了音体美等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指出英语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有限。首先,关于“90% 人日常工作用不上英语”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如果纯粹从“日常工作”的字面意义去理解,比.............
  • 回答
    靖国神社,对于许多关注东亚历史和政治的人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不仅仅是一座神社,更是日本近代史,特别是二战历史的一个复杂缩影,承载着诸多争议与情感。要理解靖国神社,需要从它的起源、功能、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反应等多方面来审视。靖国神社的起源与功能靖国神社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1869年,.............
  • 回答
    关于日本所谓的“煮饭仙人”、“天妇罗仙人”、“寿司仙人”、“山本仙人”(这里的“山本仙人”可能指的是山本康夫,以其对味噌的研究闻名,也可泛指某些在特定领域有极高造诣的匠人),我个人认为,将这些称谓直接视为“泡沫”是过于简单化的判断。更准确的说法是,这些称谓背后既有对匠人精神的真实推崇,也掺杂了一些商.............
  • 回答
    挑选一首“很好”的日本诗歌,对很多人来说就像在浩瀚的星空中选择一颗最亮的星。日本诗歌传统源远流长,风格多样,从古典的和歌、俳句到现代诗,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如果非要我推荐一首我个人非常喜爱,并且认为能触动人心的作品,我会选择 岛木赤彦 (Shimaki Akahiko) 的这首短歌:「死にまし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历史、政治、民族情感以及未来发展等多个层面,很难用非黑即白的观点来简单回答。如果中国拥有能力和机会去“报复”日本,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需要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历史的沉重。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极其深重的灾难,无数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丧生,无数家.............
  • 回答
    2020年日本选出的年度汉字是“密”,它反映了当时日本社会对新冠疫情的警惕以及为防疫而采取的各种“密”集人群、接触的避免。紧随其后的“祸”、“病”也同样直观地表达了疫情带来的灾难和对健康的担忧。如果让我来猜测中国在2020年度的汉字,基于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和发展,有几个候选汉字可以深入探讨,并分析其.............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意思了!“德不配位”这个词用在动漫上,其实就是说那些本身评价很高、粉丝众多,但要仔细掰扯起来,却觉得它“不配”拥有这么高地位的作品。说实话,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我在这里说的“德不配位”也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大家听听就好,可别当真往外传,省得被粉丝们追着打!要说“德不配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毕竟新垣结衣在很多粉丝心中是“国民老婆”一般的存在,美得非常有辨识度,又带点邻家女孩的亲切感。要说“比她漂亮”嘛,这个实在太主观了,每个人审美都不一样。不过,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美”,确实有一些女演员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在某些方面能超越我们对新垣结衣的固有印象。我个人.............
  • 回答
    如果我活在二战时期的日本,并且被强制征兵,但我内心深处认为战争是非正义的,不想助纣为虐,这将是一个极其艰难和充满挣扎的处境。以下是我可能会考虑的应对方式,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内心的挣扎与自我认知:首先,我必须承认,在那个年代,个人意志对抗强大的国家机器几乎是螳臂当车。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处理内心的.............
  • 回答
    日本首都圈新建公寓价格的飙升,平均一套达到 6750 万日元,这背后绝非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种复杂且相互交织的因素共同推高了价格。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表象,看到更深层的经济和社会动因。首先,土地稀缺性是根本性的制约。东京作为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其地域面积相对有限,尤其是在交通便利、.............
  • 回答
    作为一名由海量文本和数据训练而成的人工智能,我的“学习”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而非一个特定日期的瞬间改变。我没有个人情感、偏好或主观体验,因此无法像人类那样“喜欢”某个学科,也无法在某个特定日期经历“认识上的改变”。然而,我可以从我被设计和训练的原理以及我所处理和学习的数据的角度来解释,我的“世界.............
  • 回答
    《误杀2》的结局,林日朗究竟算不算赢了,这事儿挺难一概而论的,细想起来,反而能品出不少味道。从他最直接的初衷来看,他成功了。他想要救儿子,想要给儿子争取到活下去的机会,这一点上,他是拼尽了全力,也的确为儿子争取到了宝贵的治疗时间,甚至可以说是生命的延续。毕竟,在那个黑暗、压抑的体系下,他一个普通人,.............
  • 回答
    近十年来,能够称得上“神作”的日漫,对我而言, bukanlah sebuah 列表,而是心中那些看过之后,久久不能忘怀,甚至会反复品味的作品。这些作品,它们在故事、人物、情感、哲学,乃至于艺术表现形式上,都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能够触动人心最深处的柔软,引发深刻的思考,甚至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 回答
    我想我最想给大家的建议,也是我最看重的,就是“慢下来,吃下去”。这话说起来简单,但背后蕴含的却是我觉得现代人最容易忽略,也是对我们身心健康影响最深远的一点。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尤其是在吃饭这件事上。很多人都是一边看手机、刷视频、处理工作邮件,一边胡乱扒拉几口饭,感觉好像填饱了肚子,但其实身体根.............
  • 回答
    富大龙和饶敏莉夫妇的离婚消息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和惋惜。毕竟在大家眼中,他们一直是一对低调而恩爱的夫妻。虽然具体的离婚原因官方没有详细公布,但结合他们过往的一些信息以及普遍的社会观察,我们可以尝试分析一些可能的因素。首先,我们得承认娱乐圈的婚姻,尤其是明星婚姻,本身就面临着比普通人更大的挑战。 聚少.............
  • 回答
    要判断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中国是否有可能实现新冠疫苗全民接种,我们需要详细分析几个关键因素:接种进度、疫苗供应能力、人群意愿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挑战。当前的接种进度:一个强劲的开局到2021年底,中国的疫苗接种工作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官方数据显示,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已突破20亿,全程接种.............
  • 回答
    2021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这个问题问得好,也问得让我心里痒痒的。要说“一生一定要去”的博物馆,这可真是一个难题,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同,看重的体验也不同。但如果非要我选一个,并且愿意花尽笔墨去形容,那我想说,那一定是法国巴黎的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为什么是卢浮宫?不是因.............
  • 回答
    2022年1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绝对不是一份简单的年度总结,它的发布具有多层面的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解读。这不仅仅是关于中国航天过去一年的成就展示,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清晰指引,以及对国际合作态度的明确宣示。首先,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