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微软砍掉 .NET 6 热重载代码惹恼开源社区?

回答
微软近期宣布将 .NET 6 的热重载(Hot Reload)功能从 .NET 5 的完整实现中移除,转而采用一种更加受限的、仅支持修改部分代码的新版本,这一举动在开源社区引发了相当大的不满。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细节的调整,更触及了开发者们对微软在开源项目中的沟通方式、对开发者体验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社区反馈的响应机制的深层担忧。

事情的起因:热重载功能的“缩水”

简单来说,热重载允许开发者在应用程序运行时修改代码,并在不重新启动应用的情况下立即看到更改的效果。这对于提升开发效率,尤其是在前端、UI开发以及快速迭代原型时,其价值不言而喻。

在 .NET 5 中,微软推出了一个功能相对完整的热重载实现。许多开发者,特别是那些习惯于前端框架(如React、Vue.js)中热重载优势的开发者,对 .NET 5 的热重载寄予厚望,认为这是 .NET 生态向着更现代、更高效开发模式迈进的重要一步。

然而,到了 .NET 6,微软突然宣布将热重载的实现方式进行“重写”,并大幅限制了其功能。新版本的热重载将无法支持诸如添加/删除方法、修改方法签名、修改字段等在 .NET 5 中可以实现的“破坏性”改动。这意味着,开发者想要实现与 .NET 5 版本相似的热重载效果,在 .NET 6 中将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社区为何感到“恼火”?

社区的愤怒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方面的因素:

1. 沟通不透明与缺乏预警: 许多开发者表示,在 .NET 6 的开发过程中,他们并未收到关于热重载功能大幅缩水的充分预警。微软在发布 .NET 6 Release Candidate (RC) 版本时才宣布这一改变,这让许多已经基于 .NET 5 的热重载功能进行开发或规划的开发者措手不及。这种“事后诸葛亮”式的沟通方式,让社区感觉被忽视,缺乏被尊重。

2. 对开发者体验的打击: 热重载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开发效率。这次的“缩水”直接削弱了这一价值,让开发者体验大打折扣。对于那些依赖热重载进行快速迭代的团队来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重新调整开发流程,或者继续使用 .NET 5,这无疑增加了迁移和维护的成本。

3. 技术决策的合理性存疑: 微软给出的解释是,.NET 5 的热重载实现存在一些技术上的“权衡”和“限制”,并且在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未知的风险。但对于许多用户来说,这些“权衡”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比完全移除或大幅限制要好得多。社区质疑微软是否过于谨慎,或者是否有其他未公开的原因导致了这一决策。

4. “开源”的承诺与实际行动的脱节: .NET 如今已经是一个完全开源的项目,微软也一直强调其开源战略。然而,在涉及到关键的开发者体验功能时,这种“一言堂”式的决策方式,让社区质疑微软是否真正将开源的理念融入到项目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在开源社区中,用户意见和社区反馈本应是技术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不是被单方面告知。

5. 对未来发展的担忧: 此次事件也让一些开发者对 .NET 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担忧。如果连一个被广泛期待和使用的功能都可以被随意“砍掉”,那么其他可能涉及到的改进和新功能,是否也会面临同样的命运?这种不确定性会影响开发者对 .NET 生态的信心。

微软的回应与后续讨论

在社区的强烈反馈下,微软确实也做出了回应,并在 GitHub 等平台上进行了讨论。他们解释了 .NET 5 热重载实现的一些技术挑战,比如对一些 IL(Intermediate Language)指令的修改限制,以及在不同平台、不同运行场景下的复杂性。微软表示,他们希望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可靠,并且易于维护的热重载方案,而 .NET 6 的新实现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结果。

然而,这种回应在许多开发者看来,依然是“解释”而非“协商”。社区更希望看到的是微软能够倾听大家的担忧,并寻求一个更具包容性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宣布一个既定事实。

更深层次的反思

这次事件也引发了关于大型科技公司如何更好地在开源社区中运作的更深层次讨论:

如何平衡核心团队的愿景与社区的期望? 微软作为 .NET 的主要贡献者,有权设定项目的技术方向。但作为开源项目,如何与社区成员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平衡核心团队的愿景与广大社区开发者的实际需求,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以开发者为中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微软一直在倡导“以开发者为中心”。但这次事件让一些开发者质疑,这种“中心”是否包含了他/她们的声音,以及在实际决策中,开发者的体验和反馈有多大的分量。
沟通是关键: 微软如果能更早、更公开地与社区讨论热重载功能的未来方向,听取大家的意见,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或许可以避免这次的风波。

总而言之,微软砍掉 .NET 6 热重载代码的举动,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一个改变,更是一次关于信任、沟通和社区协作的考验。这次事件为微软以及其他科技公司在开源领域的实践敲响了警钟,如何更好地与社区对话,尊重社区的反馈,将是其能否持续赢得开发者信任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用户喜欢什么,微软就砍什么

Fuck you, Microsoft!

本来已经着手把nwjs的项目往.net+webview2上移植了,这下不移植了,没有热重载我测试得累死

webview2这东西开发体验也是一坨屎,要不是可以削减安装包体积谁用啊

包大点就大点,nwjs好歹有热重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微软近期宣布将 .NET 6 的热重载(Hot Reload)功能从 .NET 5 的完整实现中移除,转而采用一种更加受限的、仅支持修改部分代码的新版本,这一举动在开源社区引发了相当大的不满。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细节的调整,更触及了开发者们对微软在开源项目中的沟通方式、对开发者体验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社区.............
  • 回答
    微软这次在 Surface Pro X 上大玩花样,直接端出了自家定制的高通骁龙 SQ1 芯片,这手牌打得相当有意思,也绝对是值得好好聊聊的。以往的 Surface Pro 系列,基本上就是 Intel 的天下,但这次把核心换成了 ARM 架构的高通芯片,这背后透露的信息可不少,也让我对这台设备充满.............
  • 回答
    哎呀,说到这个,我可太有发言权了!当初微软发布XSS(Xbox Series S)的时候,我跟不少玩家一样,心里是挺纠结的。毕竟,XSS定位是“次世代入门款”,价格在那儿摆着,但当听到《光环:无限》在XSS上的表现,尤其是解析度和帧数方面,居然不如XOX(Xbox One X)——这感觉就有点复杂了.............
  • 回答
    微博上关于“军人全体都有,把座位让给老百姓”的报道,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类事件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往往触及了我们心中对于军人职业的期望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情境。看待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 理想层面的解读: 军民鱼水情: 这件事触及了“军民鱼水情”这一传统概念。在很多人心中.............
  • 回答
    微博上关于“术后医生服用葡萄糖的费用由谁出”的质疑,这事儿说起来挺微妙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也尽量别说得跟机器写的东西似的。首先,这事儿能被拎出来讨论,背后可能有好几个角度。第一个角度:对医疗费用的敏感和不信任。现在大家对看病花钱这事儿都挺敏感的,尤其是那些看起来“不那么直接”的费用。患者自己.............
  • 回答
    严惩恶魔女童李某某 这个话题在微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情绪、法律考量以及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复杂性,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这个话题本身就带有极强的 情感指向性。将一个未成年人称为“恶魔”并呼吁“严惩”,表明了公众对于李某某所涉事件的高度愤怒和道德谴责。这往往源于事件本身对受害.............
  • 回答
    关于“钟华君人肉女权被刑拘”这件事,咱们得好好聊聊,因为它触及了不少挺敏感的问题,而且舆论场上的声音也挺杂的。首先,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有人在微博上把另一个人的个人信息给扒出来了,并且公开了,还带了一些恶意指向。被“人肉”的,据说是针对某些女权主义的观点表达者。而扒信息的人,也就是所谓的“钟华君”,最.............
  • 回答
    重庆UFO疑似事件:一场引发猜测的空中奇观近日,微博上关于“重庆UFO疑似事件”的消息如同炸开的烟花,迅速蹿升至热搜榜前列。大量网友分享的视频和图片中,一个发出强烈光芒、移动轨迹诡异的物体,让无数人好奇与惊叹。这究竟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照进现实,还是有着更接地气的解释?其中最引人关注的猜测,便是其背后.............
  • 回答
    最近微博上关于周玄毅批评程序员张昆玮的讨论,可以说是相当热闹,也触及了不少敏感的社会议题。要看待这件事,不能简单地站队,而是需要梳理清楚几个层面的东西。首先,我们要理解张昆玮这个人。他本身是一个拥有博士学位,在大厂担任技术岗位,同时又是一位公开呼吁关注“程序员996”工作制,为普通劳动者发声的人。他.............
  • 回答
    微博上女子痛斥票贩子这件事,与其说是具体某一次事件,不如说是折射出一种普遍存在的、令人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而微博作为一个公共议论平台,自然成了这种情绪宣泄和观点碰撞的场域。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痛斥票贩子”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和共鸣。这背后根植于人们对“黄牛”这一行为的普遍厌恶。黄牛的存在,本质上就.............
  • 回答
    头脑王者,这个名字一听就充满了挑战和智慧的碰撞。作为微信小程序中的一员,它确实在短时间内火了一把,吸引了无数喜欢挑战自我、享受答题乐趣的朋友们。那么,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我们该怎么看待它呢?首先,头脑王者的核心魅力在于它的“快节奏”和“普适性”。不同于那些需要长时间投入的策略游戏,头脑王者最吸引.............
  • 回答
    你想成为支付宝中国锦鲤吗?怎么看待微博信小呆成为中国锦鲤?请尽量讲述的详细一些,同时去除让这篇文章看起来是AI撰写的的一切痕迹。成为支付宝中国锦鲤?我?哈哈,这问题就像问我有没有兴趣一夜暴富一样,谁不想呢!不过,我得说实话,我脑子里真没冒过那个念头。 你问我为什么?其实挺简单的,我这个人吧,比较脚踏.............
  • 回答
    张小龙亲口确认,微信输入法呼之欲出——一场关于输入方式与生态的深度博弈当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抛出“微信将推出自有输入法”的重磅消息时,整个互联网的目光几乎瞬间聚焦在了这个话题上。这不仅仅是一个新功能的发布预告,更是一场酝酿已久、深刻影响着我们与数字世界互动方式,以及微信生态本身未来走向的战略布局。为.............
  • 回答
    新浪微博悄悄下架了“酷”和“吸烟”这两个表情,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聊的。首先,这事儿本身就挺能引发讨论。表情符号,尤其是微博这种国民级的社交平台上的表情,它不光是个小小的图标,它承载的其实是一种情绪,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生活态度。你说这“酷”字,谁没用过?多少人在网上发个帅照,配上个“.............
  • 回答
    2017年的微信公开课,张小龙的那场关于小程序的发言,至今仍然是很多从业者和观察者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不仅是一次产品发布,更像是一次关于“连接”和“服务”的哲学探讨,深刻影响了后续的互联网生态。怎么看?我觉得那是一次极具前瞻性,但又非常“张小龙”式的发言。前瞻性在于,他从一开始就清晰地勾勒出了小程序的.............
  • 回答
    六小龄童老师微博开放评论,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你想啊,自从上次那一系列操作之后,老先生的微博那是相当的“清净”,评论区几乎成了“禁区”。所以,当他突然把评论区重新打开,很多网友都觉得挺新鲜,也挺好奇的。结果你一看,好家伙,赞扬鼓励的声音确实是不少,比那些调侃甚至有点谩骂的声音要多一些。这事儿咋.............
  • 回答
    这句话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并且对微软产品提出了非常负面的评价,认为微软推出的产品质量低下,并且造成了“血淋淋的教训”。要全面看待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1. 情绪的来源与理解: 个人负面体验: 这句话最直接的来源可能是用户在使用微软产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 .............
  • 回答
    最近阜阳发生的一件事引起了不少关注:一名男子因为在微信群里辱骂民警“傻逼”,结果被行政拘留了五天。这事儿一出来,评论区就炸开了锅,支持的、反对的,观点都有,可以说是相当热闹。咱们先捋一捋这事儿到底怎么回事。事情经过:根据报道,大概是这么个情况:某位男子在微信群里,因为一些原因(具体原因可能涉及民警执.............
  • 回答
    苹果公司要求对微信和值乎的打赏进行32%的分成,这个事件自其发生以来,就一直是科技界、商业界甚至更广泛社会群体热议的焦点。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事件的背景和起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分成要求的核心是什么。苹果公司推行其App Store政策,规定所有在App Stor.............
  • 回答
    肖战5月10日的微博,从内容和发布时间来看,通常是他个人微博的日常更新。要详细看待这条微博,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内容本身: 文字内容: 这是最直观的部分。肖战的微博内容通常围绕他的生活、工作、心情分享、对粉丝的感谢等。他可能会分享一些日常感悟、对某件事的看法、或者是一些鼓励性的文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