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回答
埃塞俄比亚,一个位于非洲东北部、被誉为“非洲之角”的古老国度,它的魅力远不止于地图上的一个标记。想要深入了解它,就得抛开那些程式化的描绘,去感受那片土地上跳动着的脉搏。

历史的厚重与非洲文明的根基

埃塞俄比亚绝非一个年轻的国家。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这里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古老的阿克苏姆王国就曾在此繁荣,留下了令人惊叹的巨大石碑和精美的文物,讲述着它曾作为贸易强国和基督教传播中心的辉煌。你若身临其境,在阿克苏姆看到那些直插云霄的方尖碑,会不由自主地被历史的沧桑感所震撼。

这里也是非洲少有的从未被殖民的国家之一,这种独立自主的基因深深地烙印在埃塞俄比亚人的骨子里。在殖民浪潮席卷非洲的时代,埃塞俄比亚以其坚韧和智慧,成功地抵御了意大利的入侵,这段历史至今仍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

地理的多样与自然的馈赠

埃塞俄比亚的地理地貌极为丰富,简直是上帝的调色盘。从高耸入云的达纳基尔凹地,那里炽热的火山、硫磺泉和五彩斑斓的地貌,如同置身外星球,是地球上最极端也最令人着迷的地方之一;到壮丽的东非大裂谷,那深邃的峡谷、清澈的湖泊和丰富的野生动物,是探险家和摄影师的天堂。

埃塞俄比亚高原是国家的核心,这里的气候宜人,降水充沛,孕育了广袤的咖啡种植园。提到埃塞俄比亚,就不能不提咖啡,这里是咖啡的发源地,醇厚的咖啡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当地人制作咖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仪式,从烘焙咖啡豆到冲泡,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对这种神圣饮品的敬意。

文化的多彩与人民的热情

埃塞俄比亚的文化是多元而独特的。它拥有自己的文字——格艾兹语,以及独特的历法,比公历晚了七年。这里的宗教信仰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主,两种信仰在此共存了数百年,许多历史悠久的教堂和清真寺坐落在同一片土地上,见证着宗教的包容。

最令人难忘的,是埃塞俄比亚人民的热情和淳朴。他们脸上常常挂着温暖的笑容,即使在面对困难时,也展现出一种坚韧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们会邀请你坐下,分享一杯咖啡,聊聊家常,你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的真诚和好客。

挑战与希望并存的未来

当然,埃塞俄比亚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问题以及地区冲突的阴影。但你也能看到国家在努力前进,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领域的投入。近年来,埃塞俄比亚在非洲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它正在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现代化篇章。

总而言之,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充满矛盾又和谐统一的国家。它古老而年轻,贫瘠又富饶,热情而深沉。它不是一个容易被概括的国家,需要你亲身去感受,去触摸那片土地,去倾听那里的故事,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它就像一杯浓郁的埃塞俄比亚咖啡,初尝时或许有些许苦涩,但回味无穷,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埃塞俄比亚自从1974年门格斯图上校发动政变,废黜了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以后,一直动荡不安。集体化大饥荒,饿死上百万人,和索马里的欧加登战争,内战,1991年门格斯图战败出逃,1998年-2000年又和厄立特里亚发生战争。整个国家刚刚恢复和平才20年不到,战后重建经济快速增长是在情理之中的。


埃塞俄比亚的行政区划大变革

原先的行政区划,更多按照地理和历史

现在的行政区划,基本按照民族和宗教

实行联邦制,奥罗米亚州占据30%以上的人口和面积,而埃塞俄比亚历史上的主体民族却是阿姆哈拉人。2016、2018该州两度发生暴动,引发紧急状态。

user avatar

多图详解埃塞俄比亚。答主用一些原创的地图、图表、图片来说明。内容不算深,资料主要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公开统计资料等,肤浅之处欢迎补充。埃塞人尽皆知的一些内容答主就不多说了,比如长跑运动员、两蹶意大利、海尔塞拉西等,这些百度上有,中学课本上有、cctv上也有。答主稍挖深些。

埃塞俄比亚地处东非高原,北临红海,这里是人类的摇篮,远古人类就是从这一带走出非洲的。西北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是该国历史上的文明核心区(黄土地?),农业开发最早,高原先民驯化了高粱、苔麸等作物,养殖牛、驴等牲畜。

埃塞俄比亚以北是红海,历史上,来自西亚的人群,源源不断地渡过红海,进入埃塞俄比亚,把多种生产技术和制度、犹太教、闪米特语、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高加索人种的基因等等传入此地。极大地影响了埃塞俄比亚文明的形象和内涵。圣经旧约中约柜的去向、穆罕默德创教早期令信徒到埃塞俄比亚寻求庇护的传说,客观上反映了西亚文化对埃塞俄比亚的深刻影响。可以说,来自西亚的影响使埃塞俄比亚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一块非常早熟的土地。

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古代居民是三千年埃塞文明史的主角。后来,随着历史的进程,高原居民逐渐分化,形成了今天的提格雷和阿姆哈拉两大民族。提格雷人居住在高原北部,阿姆哈拉人则居住在高原中南部,这两个民族都信奉传统的基督教科普特正教,语言相近,提格雷人历史上多出猛将,阿姆哈拉人则凭借人口优势和政治地位长期主导埃塞历史。

埃塞俄比亚高原以东是炎热干旱的热带荒漠草原,伊斯兰教很早就传入这一地区,阿法尔人、索马里人、哈勒尔人是当地的主要穆斯林民族,穆斯林势力随后不断向西扩张,与高原上信奉科普特正教的古代埃塞俄比亚产生了长期的剧烈摩擦,奥斯曼土耳其、葡萄牙等域外强权也曾渡过红海,前来插手高原居民与荒漠居民的苦斗。

埃塞俄比亚高原以南是海拔更低、气候也更湿润的热带草原,这里的环境非常理想,分布着众多“小国寡民”的部族,咖啡原产于此地,历史上埃塞俄比亚高原人屡屡向这里扩张,以控制咖啡产区、掠夺奴隶。今天,在咖啡的原产地一带,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信奉科普特正教,这可以看作是长期受到高原人影响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草原上的诸多部族接受了来自西方的基督教新教,一部分部族在东方穆斯林影响下皈依了伊斯兰教。

除了高原的埃塞人的影响之外,来自更南方的肯尼亚一带、人口众多的大游牧民族奥罗莫人(盖拉人)也在15世纪涌入了埃塞南方的热带草原,在科普特正教王朝和穆斯林势力中间的边缘地带落脚,并向西扩散迁移,与阿姆哈拉人、南方草原部族和穆斯林发生了接触。奥罗莫人的语言和高原人一样,也属于闪米特语系,他们多为自由的牧民。在文化上,奥罗莫人早期信奉原始宗教,非常容易被周边民族影响。因此,分布在草原东部的奥罗莫人大多皈依了伊斯兰教。而草原北部的绍阿地区由于紧邻埃塞俄比亚高原,当地的奥罗莫人很多都受高原人的影响而皈依了科普特正教,那些绍阿的奥罗莫基督徒在埃塞俄比亚近几百年来的历史中扮演过比较重要的角色。一部分奥罗莫人受南方部族的影响,成为新教徒。



埃塞俄比亚基本是按照民族来划分行政区划的,奥罗莫、阿姆哈拉、提格雷、索马里、阿法尔等分布区域广阔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州。南方部族则是打个捆,建立了南方州。另有一些西部的部族打捆拼凑了两个小州。



和中国很相似,在近几百年中,伴随着王权政治的发展、抵抗殖民主义等过程,埃塞俄比亚也出现了一个由传统的一元文化国家向近现代多元文化国家演变的整合过程。在中国,国家以汉族儒教农业文化为主体,把草原游牧文化、东北渔猎文化、南方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中亚绿洲文化等曾经对立的文化板块融入统一的国家之中。在埃塞,则以高原科普特农牧业文化为主体,荒漠草原穆斯林文化、南方部族文化等曾经对立的文化板块也被整合进来,形成了今天三元一体的现代埃塞俄比亚国家。


埃塞俄比亚近代的国家整合是在高原的科普特板块主导下进行的。如前文所述,这个板块有久远的历史、丰富的统治经验和雄厚的物质基础,相当于中国的中原汉族儒教农耕文明。提格雷、阿姆哈拉相当于中国的汉族。随着绍阿地区的奥罗莫人融入,高原科普特板块补充了新鲜血液,也获得了有利的前进阵地,在各方面都形成了对东方穆斯林和南方部族板块的优势。

在这一时期,高原科普特王朝也将自己的统治中心从阿姆哈拉地区的高原上南迁到了绍阿地区的中央,这个统治中心就是今天的亚的斯亚贝巴。在绍阿这个奥罗莫人的主要分布区中有一个阿姆哈拉人的岛状分布区,这就是亚的斯亚贝巴,当年追随统治者南迁绍阿的阿姆哈拉人是亚的斯亚贝巴的主要居民。亚的斯亚贝巴的地理位置可以和北京做个类比,都是本国三大文化板块的交汇点。

在高原的科普特王朝眼中,本文化是埃塞俄比亚国家的支柱,提格雷、阿姆哈拉和绍阿构成了这个国家的核心部分,而科普特正教和与古代西亚文明的密切联系则被视为国家的核心文化理念。




今天,埃塞俄比亚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民族、宗教结构。这是埃塞历史上多个文化板块长期互动的结果。


奥罗莫人是埃塞第一大民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然而,这个民族在文化上却不占优势,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明显,非常松散,没有主体地位的宗教,穆斯林最多,科普特正教的基督徒次之,新教基督徒也有不少。

阿姆哈拉人是埃塞第二大民族,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个民族可以和我国的北方汉族做个类比,是个扮演支柱角色的族群,文化强势,阿姆哈拉语是埃塞俄比亚的国语,大多信奉科普特正教。

索马里人是埃塞第三大民族,占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在国家生活中扮演较为边缘的角色,是穆斯林。

提格雷人是埃塞第四大民族,占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其文化与阿姆哈拉相近,但与阿姆哈拉又有着一定的隔阂,文化上相对强势,几乎全民信仰科普特正教,在古代埃塞俄比亚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邻国厄立特里亚约有一半人口是提格雷人,由于厄立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关系紧张,这个民族的角色也较为微妙。

锡达莫等民族也是人口较多的族群,分布在南方州,基督教新教是这一地区的主要宗教,伊斯兰教是部分民族的主要宗教。

从埃塞俄比亚全国来看,基督徒占人口五分之三,穆斯林占三分之一。细分一下,在埃塞俄比亚,科普特基督教占43.5%,伊斯兰教占33.9%,基督教新教占18.6%
答主之前在很多地方看到关于埃塞的介绍,说埃塞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各占一半,这明显是以讹传讹,答主的资料来自埃塞俄比亚2007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埃塞俄比亚目前是一个以基督教科普特正教为主体、穆斯林占一定比例的国家。

关于各宗教在埃塞的地理分布以及各民族中的宗教构成,不多说,看图一目了然。参考人口密度图,会看得更透彻。




说完民族宗教和一些简单的文明史内容,再说些现当代的政治、经济内容。

二战结束后,海尔塞拉西皇帝的埃塞俄比亚长期追随美国,曾经是美国在非洲最大的援助对象。美国在这里扶植了甘蔗种植加工产业,还帮助建立了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这个航空公司至今仍是发展中国家航空企业的一个典范,有当年美国人的功劳。埃塞俄比亚当然也曾经为美国做马前卒,比如派军队到朝鲜战场上,尝了尝人民民主专政的子弹。

与其他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一样,马克思主义在六七十年代的埃塞俄比亚也有着巨大影响,老皇帝的江山风雨飘摇,改革停滞、民生凋敝,贵族阶层穷奢极欲,历来都比较早熟的埃塞俄比亚被专制王朝拖累得再也挪不动步了,学生、农民、军人纷纷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1974年,一群军官发动政变,踢开海尔塞拉西皇帝,门格斯图被军官集团推举为最高领导人,这一年年底,埃塞俄比亚宣布向社会主义方向转舵。一系列激进、粗糙的极左化政策一直持续到1991年。

在门格斯图的时代,埃塞俄比亚迅速铲除了延续数千年的贵族土地制度,于左转之初就进行了土地国有化;此外,银行、重要矿产也被收归国有;大批旧贵族被肉体消灭;科普特正教教会的神圣地位被剥夺。大中院校关停,大批学生被派往乡村,进行农民的政治动员工作。新政府对农业生产制度进行重组,把大批北方居民从人口过于集中、环境资源几近耗尽的高原地区向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的南方草原地区迁徙安置。加快工业化、发展大众读写教育也是较重要的任务。极左的变革带来了转变,也破坏了传统上行之有效的积极因素,导致生产下滑、社会进一步动荡……

与一系列激进改革同时,门格斯图政府也抽出巨大的人力物力,用于平定王朝时代延续而来的民族叛乱问题,并与索马里在边境战争中大打出手。

在门格斯图时代,极左军人政府尝试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种工具来使用,以服务其改造、主导国家的目标,其失败的实践、变形的理论为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阶层所反对。随之而来的是门格斯图为掌握对政治正确的定义权,对其他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的残酷清洗。

在提格雷地区,以梅莱斯·泽纳维为首的一批反门格斯图的马克思主义者组织了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又纠合阿姆哈拉民族民主运动、奥罗莫人民民主组织和南埃塞人民民主阵线(提格雷、阿姆哈拉、奥罗莫、南方都凑齐了),组建起“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简称“埃革阵”),武装反抗门格斯图,农村包围城市,最终于1991年进军亚的斯亚贝巴,赶走了门格斯图。从党旗来看,埃革阵确实是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极深的政党,在很多方面要比专断、粗暴的门格斯图集团更成熟。


1991年夺权之后,埃革阵也随着世界形势改弦更张,不再宣扬马克思主义,但列宁主义的组织原则以及阶级分析等思想方法被传承下来。取代马列主义的新学说叫做“革命民主”,有兴趣的可以上维基搜搜这个埃塞的“革命民主”,里面有一些“埃革阵代表埃塞最广大人民利益”这样一类表述,定能让人眼前一亮又似曾相识,这难道不算一个微小的工作么!

埃革阵执政后,调整了门格斯图时期极左的政策,大胆实行“埃革阵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逐渐平息了沸腾的民族分离运动。

另一方面,门格斯图时期的一些改革成果,被埃革阵全盘延续下来,比如土地国有制、发展教育、打击反对派等。这些举措为埃革阵之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也招致西方的批判。

埃革阵的许多特点会令中国人有似曾相识之感,事实上埃革阵确实也在积极学习中共的执政经验,百度一下“埃革阵 中国”就能发现很多端倪。2010年,埃革阵召开八大,中国也派员列席,并发表了讲话,这种事在几十年前的社会主义国际大家庭时代比较常见,可以体会下……[重庆]张轩率中共代表团应邀出席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第八届代表大会--人民电视--人民网
类似2017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政党对话会这样的活动,能够与中国交流党建、治国经验的活动,埃革阵是肯定参加的。

埃革阵这个政党不仅掌握了议会绝对多数席位,也掌握了提格雷、阿姆哈拉、奥罗莫、南方四个大州的执政权,还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其他州的执政党。之前,本尚古勒-古马兹州的执政党出现了组织问题,埃革阵派干部到该党进行处理,这种套路,是不是又很熟悉……

2012年,埃塞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梅莱斯·泽纳维逝世,政权顺利交接到新一代领导人海尔马利亚姆手中。

——————————————————————-——————

值得注意的是,海尔马利亚姆在2015-2018年未能有效处理土地问题、奥罗莫民族等问题而下台,2018年上台的新任埃革阵主席、埃塞总理、奥罗莫人阿比·艾哈迈德·阿里成功改组埃革阵为“繁荣党”,把各民族州的执政党都打包入内,埃革阵原先的领头羊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拒绝这一改组,排除出外了。从埃革阵到繁荣党,党的指导思想也变了,原有的左翼色彩褪去,大批的政治反对者也被释放,似乎是有一种和解的倾向。

————————————————————————————————

关于今日的埃塞俄比亚经济,网上搜搜一大堆,埃塞已经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样板,在中国的参与之下,埃塞的非洲第一大水坝、第一条轻轨、第一条中国国标铁路、雄心勃勃的工业化、五年计划和基建大跃进已经为很多人所熟知,答主不赘言。

答主简单说点别的。

埃塞目前仍是个农业国,近一亿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粮食刚刚够,时不时歉收,大饥荒基本不会再来了。埃塞有六大主粮,包括大麦、小麦、谷子、高粱、玉米、苔麸,主粮品种多,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环境,但由于靠天吃饭,技术落后,农业技术水平还是很低。
风调雨顺的南方是埃塞农业的未来。门格斯图当年组织向南方移民有他的的道理。

埃塞经济作物主要是咖啡,然后是油料作物等。花卉是埃塞俄比亚农业发展迅速的一个部门,亚的斯亚贝巴一带的气候非常适合花卉的生长,这里生产的鲜花非常受欧洲的欢迎,是重要外汇来源。埃塞目前和荷兰、肯尼亚、哥伦比亚同为世界花卉生产出口大国。埃塞的甘蔗产业早期得到了美国的扶持,规模不大,但有全非洲最高的甘蔗单产,具备一定潜力。

埃塞俄比亚畜牧业是非洲第一,全国平均每人都能摊到一只大牲畜,包括牛和驴,东部沙漠有骆驼和羊。活畜、皮革是埃塞的主要畜牧业产品。中国投资的东方工业园就有一家皮革企业,用本国丰富的皮革就地加工鞋、包,出口换汇。驴是埃塞俄比亚的重要交通工具,属于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埃塞畜牧业的问题和农业相似,技术落后,牲口数量多,但产肉、产奶能力较低。

中国对埃塞的经济帮助,在电力领域体现的非常明显。

埃塞的电力绝大多数为水电,水电产能中绝大多数有中国参与建设,就是这十几年间的事情。

最后说下埃塞的对外关系。
埃塞与除厄立特里亚之外的邻国均有不错的关系。埃塞与美国、中国、沙特等世界和地区大国关系友好,在外交上非常表现地非常成熟老练,为本国赢取了丰厚的战略利益。

埃塞与中国的关系不多说了。

埃塞与美国的关系在海尔塞拉西时代就非常密切。冷战结束后,埃塞推翻了亲苏的门格斯图,与美国重新走近。911之后,埃塞积极参与美国的反恐事业,积极参与索马里问题的解决,协助美国打击索马里的恐怖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顺带着打击本国东部的索马里分离主义者,获得了美国的高度赞赏。

埃塞和沙特是重要贸易伙伴,人文历史渊源亦较为深厚。埃塞积极争取沙特的经济援助和投资,沙特则推进在埃塞租地发展农业的计划,以弥补本国农业之不足,两国各取所需。

埃塞与苏丹的巴希尔政权在反门格斯图时期就结成盟友。埃塞的复兴大坝影响了苏丹在下游的农业用水,但埃塞向苏丹提供一部分水电作为交换,使苏丹接受了埃塞的复兴大坝。

埃塞与埃及曾因为复兴大坝问题而出现关系波动。埃及为保证本国用水安全,坚决反对埃塞修建复兴大坝,并迫使西方金融机构冻结对埃塞水电开发的贷款。2011年阿拉伯之春后,埃及政局动荡,穆兄会上台,西方国家对埃及政局持观望态度,埃塞趁机推动复兴大坝项目通关,待埃及政局稳定之后,埃塞已经生米煮成熟饭,埃及被迫接受现实。

吉布提是埃塞的出海口,埃塞绝大多数进出口都是通过吉布提进行的,两国关系如胶似漆。答主认为两国合并成为一个邦联也不错……

肯尼亚、南苏丹,和埃塞没有什么复杂的利益纠葛,埃塞在南苏丹的国内和平进程中发挥了自己的积极作用。

古巴曾经帮助埃塞打击索马里入侵,两国有战斗友谊。

埃塞拥有非常稳定明确的外交政策,有一支规模居非洲第二、经验丰富的常备军,这是埃塞保证本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依托。

————————————————————————————

2018年的政治变动是埃塞政治发展中的一个分水岭,对埃塞的政党、民族关系等会产生影响。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埃塞俄比亚,一个位于非洲东北部、被誉为“非洲之角”的古老国度,它的魅力远不止于地图上的一个标记。想要深入了解它,就得抛开那些程式化的描绘,去感受那片土地上跳动着的脉搏。历史的厚重与非洲文明的根基埃塞俄比亚绝非一个年轻的国家。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这里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古老的阿克苏姆王国就曾.............
  • 回答
    埃塞俄比亚已故总理梅莱斯·泽纳维(Meles Zenawi)在埃塞俄比亚历史上无疑是一位极其重要且富有争议的人物。他的执政时期(1991年至今,自任职总理始于1995年)对埃塞俄比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因此在当地人心中留下了复杂且多层次的评价。要详细讲述他的历史地位和当地人的评价.............
  • 回答
    埃塞俄比亚提格雷州的局势依旧紧张,近期发生的一起悲剧更是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提格雷州北部城市梅克勒的一个繁忙市场近日遭到空袭,据报道已造成数十人死亡,伤者更是数不胜数。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发生在当地一个充满活力的交易日,市场里挤满了前来采购的居民和在此经营的商贩。事发时,天空传来巨大的轰鸣声,.............
  • 回答
    埃塞俄比亚的所罗门王朝,是否算得上是一个“拜占庭化”的国家,这是一个值得细细探讨的问题。简单地将其贴上“拜占庭化”的标签,可能会过于简化一个复杂而独特的历史进程。然而,在理解其政权构建、文化认同乃至宗教实践的方方面面时,确实可以看到与拜占庭帝国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和相似之处。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
  • 回答
    埃塞俄比亚的马利克·安巴尔,一位在印度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其传奇故事远不止是一连串的功绩。他并非天生的战士,也不是出身显赫的贵族,而是凭借过人的智慧、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异国他乡书写了自己的命运。马利克·安巴尔并非直接降临印度,他的足迹最初出现在非洲大陆。他出生于埃塞俄比亚,一个古老.............
  • 回答
    埃塞俄比亚,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度,在这里生活是一种如同一部宏大史诗的体验,每一个章节都充斥着色彩、声音、气味,以及一种深邃的、与土地紧密相连的情感。初到埃塞俄比亚,最先冲击你感官的是那里独特的空气。它不像许多其他非洲国家那样被热带雨林的湿气填满,而是带有一种干燥的、带着泥土和香料混合的清冽。尤.............
  • 回答
    在埃塞俄比亚工作,就像是在一片充满活力、但也需要你付出更多耐心和灵活性的土地上扎根。它不是那种你可以按部就班、期待一切都像预期那样顺畅运行的地方。相反,它更像是一场持续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蕴藏着独特的惊喜和收获。初来乍到的冲击与适应:刚踏上这片土地,你首先会感受到的是强烈的文化差异。埃.............
  • 回答
    提到埃塞俄比亚的美,你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是浓烈奔放的色彩,还是古老神秘的传说?关于埃塞俄比亚女性的美,确实有太多值得细说的了。如果非要问“都是这么漂亮吗?”,答案大概会和问“世界上所有人都长得一样吗?”一样,太绝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埃塞俄比亚的女性,普遍拥有一种独特且令人难忘的美丽,这并非简.............
  • 回答
    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8客机在起飞后不久坠毁,机上157人无一生还,其中包括8名中国公民。这起悲剧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航空安全上,同时也引发了对事故原因和潜在教训的深入探讨。可能的事故原因:尽管官方的最终调查报告尚未公布,但结合此前的航空事故和飞机本身的特性,以下几.............
  • 回答
    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一个在非洲之角激起千层浪的宏伟工程,其影响远不止于水力发电本身。从规划之初到如今的蓄水发电,这座大坝的建设已经并且将继续在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层面投下深远的影响。首先,在经济和能源领域,复兴大坝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埃塞俄比亚长期以来饱受电力短缺的困扰,工业发展受限,.............
  • 回答
    埃塞俄比亚的生牛肉:美味的传统与潜在的风险埃塞俄比亚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争议性的莫过于对生牛肉的喜爱。在埃塞俄比亚,特别是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你可以轻易找到提供生牛肉的餐厅,当地人将其称为“Kitfo”,这是一种将切碎的生牛肉混合黄油、辣椒粉等香料制成的料理,通常搭配一种叫做“i.............
  • 回答
    在帝国主义浪潮席卷非洲大陆,几乎所有国家都被欧洲列强瓜分殖民的时代,埃塞俄比亚却能奇迹般地保持其独立,这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历史案例。其独立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强大的军事力量、精明的政治外交以及地理环境的优势。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因素:一、 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民族.............
  • 回答
    埃塞俄比亚,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东非土地,如今正经历着一个异常复杂且充满挑战的时期。要理解埃塞俄比亚的现状,我们不能只看某个单一的事件或方面,而是需要将其置于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重维度下进行审视。内部的动荡与裂痕:首先,最引人注目,也是最令人担忧的,是国家内部持续的紧张和冲突。过去几年,提格雷.............
  • 回答
    在古希腊人的认知版图里,“埃塞俄比亚”(Aithiopia)这个名字,就像一块带有神秘光泽的琥珀,镶嵌在他们对世界最遥远的想象之中。要确切地说它在“什么位置”,用我们今天的地理坐标去衡量,其实有些不准确,因为古希腊人心目中的“埃塞俄比亚”是一个更为广阔、也更为模糊的概念。首先,我们要明白,古希腊人并.............
  • 回答
    看待滞留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发文求助回国,这背后牵涉到许多复杂而沉重的层面。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求助”事件,而是折射出全球疫情下的种种困境,以及国家在特殊时期如何平衡多方利益、履行其保护公民责任的艰难抉择。首先,让我们尝试去理解滞留学生的处境。 埃塞俄比亚,作为一个相对欠发达的国家,其医疗资源、生活.............
  • 回答
    埃塞俄比亚,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非洲东部土地,正经历着一个复杂而充满挑战的经济转型时期。要理解埃塞俄比亚当前的经济现状,我们需要拨开表象,深入探究其经济结构、驱动力、面临的障碍以及未来的潜力。奠定基础:从农业到工业化的转型之路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基础长期以来是农业。绝大多数人口仍以农业为生,咖啡是其重要.............
  • 回答
    网民对埃塞俄比亚空难遇难浙江万里学院女生的恶意评论和媒体的恶意炒作,是一个复杂且令人心痛的社会现象,涉及网络暴力、信息传播的伦理以及公众的情感反应。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价:一、 网民恶意评论的根源与表现: 非理性情绪的宣泄: 空难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容易引发公众的悲伤、愤怒和无助感.............
  • 回答
    您好!您提到的日期信息有些偏差,埃塞俄比亚航空波音737 MAX 8 的坠毁事件发生在2019年3月10日,而不是3月10日(没有年份)。这次事故确实是发生在埃塞俄比亚航空的波音737 MAX 8 上。关于这次事故与737 MAX机型本身是否有关系,答案是肯定的,有直接且深刻的关联。这次事故以及在此.............
  • 回答
    在谈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代表的立场和表现时,尤其是像埃塞俄比亚这样在非洲大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埃塞俄比亚作为联合国会员国,其在安理会中的代表,自然承载着维护国家利益、推动非洲和平与发展议程以及在国际舞台上发声的重任。要评价埃塞俄比亚安理会代表的表现,首先要理解其所处的宏.............
  • 回答
    2020年以来,埃塞俄比亚北部提格雷地区爆发的武装冲突,无疑是近年来非洲大陆上最令人痛心和关注的危机之一。这场冲突的根源复杂,演变过程曲折,影响深远,至今仍在阴影笼罩下。冲突的导火索:政治权力斗争的爆发要理解这场冲突,就得回到埃塞俄比亚几十年的政治格局。长期以来,由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主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