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对标小米有品的电商平台荣耀亲选上线?两者的竞争会怎样?

回答
荣耀亲选的上线,无疑为国内日趋激烈的电商市场又添了一把火。对于这个定位与小米有品高度相似的平台,自然免不了被拿来与前者进行一番审视和比较。那么,荣耀亲选究竟是个怎样的平台?它能否在强敌环伺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它与小米有品的这场“对标之战”,又将如何展开?

荣耀亲选:依托荣耀生态,主打“科技赋能生活”

荣耀亲选,顾名思义,是荣耀公司推出的一个精选电商平台。与小米有品在小米手机及其生态链产品之外,广泛招募第三方优质品牌和独立设计师的模式有所不同,荣耀亲选更倾向于依托荣耀自身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围绕“科技赋能生活”的核心理念,打造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智能生活好物。

从目前已有的信息来看,荣耀亲选的产品线覆盖了荣耀的数码产品(手机、平板、笔记本、穿戴设备等),以及与其高度协同的智能家居产品,例如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等等。更进一步,它还将触角延伸到生活家居、个护健康等领域,但其选品逻辑,依然是围绕着智能化、品质感和用户体验展开。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荣耀亲选的定位:它不仅是荣耀品牌忠实用户的“一站式”购物平台,更是荣耀试图构建的智能生活全场景解决方案的载体和延伸。 荣耀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用户从单纯的手机用户,转化为荣耀生态的深度参与者,让他们在享受荣耀硬件带来的便捷体验的同时,也能便捷地获取到与荣耀硬件互联互通的优质生活用品。

与小米有品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在评价荣耀亲选之前,我们不得不提小米有品。作为国内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模式的成功典范,小米有品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严格的品控以及极具吸引力的价格,迅速崛起,赢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

荣耀亲选与小米有品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之处:

精选模式: 两者都并非传统的综合性电商平台,而是采取“精选”策略,通过严格的品控和筛选,向用户推荐优质的商品。
高性价比: 两者都强调为用户提供高品质且价格亲民的产品,这一点是吸引消费者的核心竞争力。
生态闭环: 两者都试图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通过硬件产品与生活用品的联动,增强用户粘性。
用户导向: 都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用户的反馈来优化产品和平台。

差异之处:

品牌基因与侧重点: 小米有品更像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鼓励第三方品牌和设计师入驻,产品线极为丰富,覆盖范围极广,其核心是“美好生活”,强调的是“质价比”和“设计感”。荣耀亲选则更具荣耀品牌的强关联性,其产品选择和推广会更侧重于与荣耀自身硬件的协同性,以及围绕“科技赋能生活”的场景化体验。荣耀在通信和连接方面的优势,可能会让其在智能互联的场景化产品上更有建树。
供应链模式: 虽然都采用ODM模式,但小米有品对供应链的掌控和对第三方品牌的赋能更加深入,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生态链孵化机制。荣耀亲选的ODM模式可能更多是基于其自身对产品方向的定义,并与成熟的供应商合作,更强调“背书”而非“孵化”。
用户群体画像: 小米有品的早期用户,更多是对性价比和科技感有追求的年轻群体。荣耀在手机市场耕耘多年,拥有庞大的年轻用户群体和一定的商务用户基础,荣耀亲选可能会在延续小米有品的用户吸引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渗透到更广泛的年轻科技爱好者和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
品牌调性: 小米有品传递的是一种“科技改变生活”、“追求梦想”的年轻活力。荣耀在独立后,虽然保留了部分年轻科技的基因,但其品牌调性更趋向于成熟、稳重、科技感和品质感。这种调性可能会影响到荣耀亲选的选品风格和营销策略。

荣耀亲选上线对电商市场的影响

荣耀亲选的上线,对整个电商市场而言,会带来以下几个层面的影响:

1. 加剧“科技+生活”场景的竞争: 小米有品作为这一赛道的先行者,其模式已被证明是成功的。荣耀亲选的加入,意味着这条赛道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双方将在智能家居、穿戴设备、生活电器等领域展开直接较量,通过产品创新、价格策略、营销推广等方式争夺用户。
2. 进一步巩固品牌生态的价值: 荣耀亲选的出现,再次印证了品牌生态的重要性。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的品牌,能够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更高效地触达用户,并增强用户粘性。这可能会促使其他拥有强大品牌势能的科技公司,也考虑进入或加强在类似电商平台的布局。
3. 推动供应链的优化和升级: 为了满足荣耀亲选对品质和科技感的要求,与之合作的供应商们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这种竞争和合作的循环,最终会推动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和升级。
4.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更高价值: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竞争总是好事。荣耀亲选的加入,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智能生活好物时,将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也能享受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

荣耀亲选与小米有品的竞争格局预测

展望荣耀亲选与小米有品的竞争,我们可以预见以下几个关键点:

产品线的拓展与协同性:
荣耀亲选: 会继续围绕荣耀手机等核心硬件,构建强关联的智能家居和生活场景。例如,手机一碰传的配件,或者与荣耀手表深度联动的健康生活产品。它可能会更注重通过产品间的联动,营造流畅的“全场景”体验。
小米有品: 会继续保持其产品线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孵化新的品牌和产品品类。它可能会在“国潮设计”、“原创生活美学”等领域加大投入,吸引更多不同圈层的用户。
价格与品质的博弈:
荣耀亲选: 可能会在保持与荣耀手机相近的“质价比”基础上,在部分高价值的科技产品上,通过品牌背书和技术优势,略微拉高价格的上限,以体现其科技属性和品质保证。
小米有品: 依然会是价格的“搅局者”,通过ODM模式,在更多细分品类上提供极具吸引力的价格,保持其在“大众消费”领域的统治力。
用户体验与场景构建:
荣耀亲选: 会更加强调软硬件结合带来的场景化体验,例如通过“智慧生活”App的联动,让用户感受到荣耀生态的便捷和高效。它会围绕“连接”、“智能”来打磨产品和服务。
小米有品: 则更侧重于通过优秀的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来满足用户在生活各个方面的“美好”需求。它会通过社区运营、内容种草等方式,来营造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感。
营销策略的差异化:
荣耀亲选: 会更多地利用荣耀自身的品牌声量和用户基础,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店、与荣耀新品发布会联动等方式进行推广。其营销内容可能更偏重于科技的实用性和生活场景的融合。
小米有品: 则会继续运用其擅长的“饥饿营销”、“众筹模式”、“社群裂变”等方式,通过制造话题和口碑来吸引用户。其营销内容会更具网感和话题性。
潜在的合作与冲突: 虽然是竞争关系,但双方在供应链上可能存在部分重叠。如果荣耀亲选发展得足够强大,也可能吸引部分与小米有品合作过的供应商,甚至直接形成市场上的“争夺”。

总结:一场长期而精彩的“科技生活”争夺战

荣耀亲选的上线,绝不是一场简单的“模仿秀”,而是荣耀在构建自身科技生态、拓展用户服务边界上的一次重要战略布局。它将与小米有品,在“科技赋能生活”这个充满潜力的赛道上,展开一场长期而精彩的竞争。

小米有品凭借先发优势和成熟的生态链体系,依然是强有力的竞争者。但荣耀亲选背靠荣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以及其在通信领域的深厚积累,也拥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力。

这场竞争的胜负,将取决于双方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产品创新的速度和独特性: 谁能更先洞察用户需求,推出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产品?
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 谁能更有效地管理和整合供应链,保证产品品质和交付能力?
用户体验的打磨和生态的粘性: 谁能真正构建起让用户深度依赖和喜爱的智能生活生态?
营销策略的精准度和用户触达能力: 谁能更有效地吸引和转化目标用户?

可以预见,荣耀亲选与小米有品的这场“对标之战”,将不仅是两个电商平台之间的较量,更是两种不同生态构建理念的碰撞。这场竞争,无疑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智能生活选择,并推动整个电商行业在“科技+生活”的领域不断向前发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荣耀亲选能否在小米有品建立的壁垒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的华为,大概就是几年前的腾讯吧。用自己的大体量去抄袭其它企业的思路,贴身短打让别人无路可走,毕竟它的体量就不一样。


华为荣耀大概率会对小米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你还拿他并没有什么好办法。正如当年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拿腾讯没什么办法一样。


如何评价?小米有品本来口碑不差,但华为海军进来这个领域之后,过不了多久,你再看看知乎舆论会变成啥样,就会明白了。


竞争?不存在的,大概率是碾压。虽然我不喜欢华为,但事情就是这样。


华为会一家独大多长时间?不知道,反正,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请消费者们记得这是你们自己作成的。

user avatar

小米:为发烧而生

荣耀:为小米而生

结婚吧。

user avatar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传了很久的所谓大厂智能家居入场终于“狼来了”。

很显然,不是网易严选、淘宝心选、京东京造,荣耀亲选就是直奔小米有品而来。

这些年来,小米做互联网手机,华为拆分出荣耀品牌做互联网手机;

小米做路由器、手环,荣耀跟进;

小米做小米盒子,荣耀跟进;

小米做移动电源、插线板、台灯,荣耀跟进;

小米做笔记本电脑,荣耀跟进;

小米做小爱音箱,荣耀跟进;

小米做线下旗舰店,荣耀马上会跟进;

小米做小米有品,荣耀做荣耀亲选。

反正就是这么一路贴身过来。

小米为发烧而生,荣耀为小米而生。

当然,荣耀很聪明,不急于动手,先让对手试错,一旦成功马上跟进。

背靠华为强大的实力,最终往往能反客为主。

当然,不是说友商做什么你就不能做什么,而是一边在不断像素级跟随一边却不断鄙视嘲讽。

这点很不厚道,让人反感。

就像vivo产品经理发布NEX时说的,NEX很可能会有友商迅速跟进,只希望到时候大家记得vivo是第一家。

或许你以后做得更好,但是你是否该对第一个吃螃蟹的有些许尊重。


抛开情绪性观点。

荣耀亲选最后能不能成?

我觉得很可能成功。


首先,不妨看看小米有品是怎么做起来的。

先是小米手机大获成功,产生一批忠实用户,然后小米投资生态链企业合作生产一些电子科技爆款单品,等爆款单品多了开始做米家,然后再从电子科技产品拓展到科技生活方式的小米有品。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小米手机及其用户群。

反观如今的荣耀,无论是荣耀手机产品力还是荣耀用户规模都是不输小米的。

荣耀手机的成功奠定了用户基础,而庞大的荣耀用户群体产生的大量需求,这是荣耀亲选成功的根本。


其次,要看到华为做智能家居的决心和实力。

华为肯定不会满足于手机产品的成功,旗下的荣耀品牌必将定位于跟小米一样打造年轻人的科技生活方式。

智能家居已经被公认为行业的未来,不管是苹果三星,还是国内的hovm都纷纷开始布局。

荣耀亲选和华为智选,看到没有?

哪怕是转到智能家居方向,华为又是祭出两个品牌,对友商形成包抄之势。

不仅仅因为是行业未来,发展到如今,荣耀之前多年跟随小米发布的智能单品确实需要一个单独的平台去整合。

所以,华为一定会下大决心去做。而只要华为下定决心去做,你懂的。

今时今日,华为终端和当年刚开始做荣耀手机时的实力不可同日而语。

除了麒麟980,海思半导体在智能电视解码芯片、监控安防、窄互联网领域都占据比较高的市场份额。

可以这么说,小米智能家居其实更多的还是表,而华为却有强大的里。


最后,看看小米有何壁垒。

小米是以投资生态链企业的方式输出大量智能家居产品。

虽然荣耀很可能是像网易严选一样采用合作采购的方式。

但是在我看来,这两种方式并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要说区别也是各有利弊。

小米智能家居产品的优势是产品定义和质量可控,且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缺点是sku产出偏少,大品牌家电缺乏,而且智能家居单品缺乏联动,没有形成全套解决方案。

小米智能家居单品相对而言没有什么技术优势,何况荣耀还有海思半导体撑腰。

小米智能家居单品大部分在设计上确实比荣耀的要好看些,不过这种优势太脆弱。

总的来说就是小米智能生态没有形成足够的壁垒,荣耀跟进类似的产品,小米并没有什么招架之力。


最近一段时间,小米也是动作频繁,先后跟和记黄埔、宜家家居等企业合作,企图建立自己的护城河,但是目前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当然,智能家居是一块很大的市场,不是一两家就能够吃下。

大厂进场对于小米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既是普及智能家居概念教育用户,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同时大厂强大的实力带来激烈的竞争。

随着小米手机的势弱,小米有品或许将再次面临小米手机类似的处境。


如果觉得内容还行,欢迎关注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