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孙权降魏受九锡的决定?

回答
在评价孙权降魏受九锡的决定时,我们需要将其置于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背景下,审视孙权自身的处境、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深层动因,以及这个决定所带来的长远影响。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一个充满复杂性和争议的政治抉择。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孙权所谓的“降魏受九锡”并非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臣服与投降,而是在一个极端严峻的政治环境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东吴政权的稳定所采取的一种策略性姿态。

当时的历史背景:

三国鼎立的局面,表面上是三足鼎立,但实际上,魏国在曹丕称帝后,国力远超蜀汉和东吴。曹操父子凭借北方广袤的土地、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成熟的政治体系,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而东吴,虽然凭借长江天险抵御住了曹魏的多次进攻,但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也面临着人才凋零、国力相对衰弱的现实。

在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建立了吴国。这标志着他正式与曹魏、蜀汉平起平坐,但也意味着他正式成为了曹魏眼中的“分裂势力”。曹叡继位后,对东吴的压力并未减缓。

孙权做出这一决定的可能动因:

1. 外部压力的巨大化: 尽管东吴在军事上能够抵御魏国的进攻,但长期的战争消耗是巨大的。更重要的是,魏国作为当时“正统”的代表,其政治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孙权如果能够获得曹魏的认可,理论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部的军事压力,并为自己的统治披上一层“合法性”的外衣。

2. 内部统治的巩固需求: 孙权虽然是东吴的开国之君,但其统治并非没有挑战。尤其是在他年老之后,继承人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暗流涌动。接受来自魏国的“九锡”,这是一种朝贡体系下的最高荣誉和象征,能够极大地提升孙权在天下士人中的声望,为他的统治合法性增添砝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压制内部的不满和野心。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通过向强大的邻国示弱,来换取内部的稳定和尊严。

3. 地缘政治的考量: 东吴始终受制于长江天险,其战略纵深有限。而蜀汉虽然与东吴结盟,但实力相对较弱,且地理位置孤立。在魏国实力最鼎盛的时期,孙权可能认为与魏国建立一种相对缓和的关系,比与蜀汉进行“倾巢而出”式的联合打击更为现实和有利。接受九锡,可以被解读为是一种姿态,表明东吴并非魏国的死敌,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承认魏国的“宗主”地位,但同时也能在内部维持其独立性。

4. “挟汉自重”的延续与演变: 孙权早期善于在曹操与刘备之间周旋,利用两者的矛盾来壮大自身,这是一种“挟汉自重”的策略。在刘备去世、蜀汉衰弱后,这种策略的施展空间变小。而当他接受魏国的“九锡”时,可以看作是这种策略的延续,只不过“汉”变成了“魏”,对象发生了转移。他试图通过扮演一个“顺从”的角色,来换取魏国不对其进行大规模征伐,从而为东吴争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九锡”的象征意义:

“九锡”是东汉以来,皇帝赐予臣子最高殊荣的象征,代表着九种礼遇和器物,包括玉世、弓矢、斧钺、秬鬯、虎贲、鈇鉞、簁、几、屦。接受九锡,意味着魏帝承认孙权是“功德盖世”,并赋予他极高的地位,这是一种非常高的政治恩赐。对孙权而言,这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枷锁,因为它本质上是将他置于魏国皇帝的“属下”的地位。

对孙权决定的评价:

积极层面(孙权视角):
政治生存的智慧: 从政治生存的角度来看,孙权的这个决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无法与魏国抗衡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方式暂时化解危机,巩固了东吴的统治,延续了东吴的国祚。
争取战略缓冲: 接受九锡,可能换来了魏国在一段时间内不对东吴发动大规模战争,这给了东吴喘息之机,发展经济和军事。
稳定内部: 提升个人声望,压制内部反对势力,对巩固统治有正面作用。

消极层面(历史角度和后世评价):
失了国家尊严: 尽管是策略性行为,但接受来自另一个强大政权的“九锡”,在政治上无疑是一种示弱,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屈辱。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权的尊严和气节。
未能摆脱依附性: 这个决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东吴在国力上弱于魏国的事实,也未能彻底摆脱魏国的政治影响。他虽然得到了“名”,但“实”上的独立性受到了挑战。
与后世价值观的冲突: 在后世的儒家史观中,这种屈膝于强大邻国的行为,往往被认为是软弱和缺乏骨气的表现,因此受到批评。

影响和争议:

孙权接受九锡的决定,在当时和后世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历史记载的偏颇: 《三国志》等史书在评价孙权时,往往会强调他“保境息民”、“有帝王之志”,但对接受九锡这件事,虽然如实记载,但其背后的政治考量并未完全深入剖析。而一些后来的评论者,往往会从更宏观的历史格局和道德角度进行评判。

对东吴国运的影响: 一方面,这个决定可能延缓了东吴的灭亡;另一方面,它也可能让东吴错失了主动出击或联合蜀汉抗魏的最佳时机,使东吴始终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总结:

孙权降魏受九锡的决定,是一个充满复杂性的政治博弈。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投降,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孙权为了维护东吴政权和自身统治而采取的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策略。从政治生存和短期稳定来看,他或许认为这是当时最务实的选择。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一决定也损害了东吴的尊严,并使其在与曹魏的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

评价孙权,不能简单地用“英明”或“昏聩”来概括。他的统治生涯,尤其是晚年,充满了权谋和妥协。接受九锡,是孙权在其复杂的政治生涯中,一次充满争议但却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抉择。它折射出那个乱世中,统治者们在国家存亡、个人权威和政治荣耀之间艰难的权衡与取舍。与其说是“降魏”,不如说是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为风雨飘摇的东吴争取了一线生机。这个决定本身,就是那个时代政治复杂性和残酷性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嘴上称臣就可换来曹丕夷陵之战全程ob

这么划算的交易换我也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评价孙权降魏受九锡的决定时,我们需要将其置于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背景下,审视孙权自身的处境、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深层动因,以及这个决定所带来的长远影响。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一个充满复杂性和争议的政治抉择。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孙权所谓的“降魏受九锡”并非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臣服与投降,而是在一个.............
  • 回答
    要评价孙权,咱们得把他放在三国这个大背景下细品。这可不是一篇就能说清道明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出身与少年得志:孙权这小子,生得就比别人占便宜。家里是大名鼎鼎的“江东猛虎”孙坚,后来又被孙策这“小霸王”打下了江东的大好河山。你说他一上来就站在巨人肩膀上,这运气可不小。孙策走得早,留下个烂摊子,当时孙权.............
  • 回答
    孙权背刺关羽,这桩陈年旧事,历来是人们津津乐道,也颇具争议的话题。要评价它,得把时间拉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看看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形,才能更公正地去打量孙权这一下手。咱们得先说说,孙权当时是什么样的处境。你知道的,曹操刚刚在赤壁之战后元气大伤,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的实力依旧是三国里最强的。而东吴,.............
  • 回答
    细读人教社回复:一场关于历史常识与学术争鸣的对话最近,一封来自初中生关于历史教材的来信,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的回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次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更是一场关于历史认知、学术严谨性以及如何传递知识的深层对话。人教社的回应,特别是关于“顾颉刚还认为夏朝.............
  • 回答
    于和伟在 2021 年第 11 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作为首位发言人,抛出要出演孙权并拍摄《赤壁之战》的计划,这绝对是当年电影节上一个颇具话题性和引发讨论的亮点。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说。首先,这件事的时机选择非常巧妙,抓住了观众和媒体的眼球。北京国际电影节本身就是一个汇聚了业内人士、影迷以.............
  • 回答
    评价东吴三代君主孙坚、孙策、孙权,需要跳脱出简单的“英明”或“昏聩”的标签,而是深入到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因势而为、又如何塑造了东吴的基业。孙坚:乱世中的勇猛拓荒者孙坚,我们常称他为“江东猛虎”。他的伟大,首先体现在他身处东汉末年四分五裂的乱世,凭借一己之力,在江东这片相.............
  • 回答
    眼下关于三国人物的讨论,孙权确实是常常被放在聚光灯下,而且负面评价似乎更容易引起共鸣。但若我们抛开那些刻板印象,仔细审视孙权的所作所为,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位极具才能、胸怀大志,且在乱世中展现出非凡领导力的君主。首先,我们得承认,孙权继承的并非是曹操那样的“孤儿寡母”之境,也不是刘备那样“仁德天下”的起.............
  • 回答
    若赤壁之战,曹操果真能以雷霆万钧之势,擒获刘备、孙权二王,并将其押赴许昌,公开处斩,那么,这无疑将改写三国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而对曹操的评价,也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首先,历史对曹操的评价会瞬间被推向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他将成为千古一帝,扫平天下,统一中国的决定性人物。 军事才能的极致展现: .............
  • 回答
    好的,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孙涛、王雷、颖儿在2022年春晚表演的小品《父与子》进行详细评价。整体印象与主题《父与子》这个小品在2022年春晚的舞台上,试图通过一个相对温情且略带戏剧性的故事,来探讨代际沟通、家庭责任以及年轻人成长中的迷茫与父辈的关怀等主题。从整体上看,小品试图营造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
  • 回答
    孙杨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夺得男子200米自由泳金牌,这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闪耀的时刻之一,也是中国游泳的又一座高峰。要评价这场胜利,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它绝非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比赛夺冠。一、王者归来,巅峰时刻的证明在里约奥运会前,孙杨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一些波折,包括禁药风波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伤.............
  • 回答
    作为一部聚焦当下社会现实、探讨年轻人买房、租房难题的都市情感剧,《安家》自开播以来,便赚足了话题度和关注度。孙俪饰演的房似锦,一个将工作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房产中介奋斗者”,与罗晋饰演的徐文昌,一位温文尔雅、充满人情味的“老好人”店长,两人在上海宁馨家园房产中介公司相遇,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房子、关.............
  • 回答
    孙俪和邓超夫妇作为国内知名的演员,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和公众影响力。在新冠疫情期间,他们夫妇共同向武汉捐款三十万元人民币,这一举动本应受到肯定和赞扬。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笔捐款却引来了部分网友的责骂和质疑,甚至有人认为他们“抠门”、“作秀”。捐款数额与公众期待的落差三十万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
  • 回答
    孙杨删除所有四条证据微博的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的网络舆论和事件背景来理解。事件背景回顾:在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的第二次裁决中,孙杨被判禁赛四年零三个月。在此之前,针对孙杨的药检事件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其中涉及了尿检官的资质、.............
  • 回答
    《理想之城》这部剧,初看时名字还挺“正”,以为会是一部主旋律大叙事,讲点宏大理想什么的。结果呢,孙俪、赵又廷这俩名字摆出来,又是现代都市剧,心里就有了点底,但没成想,它能这么“野”又这么“真”。孙俪的“苏筱”:职场“小狼狗”的逆袭,让人又爱又恨孙俪这次饰演的苏筱,可以说是她演艺生涯里一个挺突破的角色.............
  • 回答
    孙宇晨微博宣布因病取消巴菲特午餐事件,可以说是一场引发轩然大波的公关危机,其背后牵涉到多个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一、事件本身及舆论反应: 时间点敏感: 宣布取消午餐的时间非常临近原定的午餐日期,这使得外界的反应更加强烈。此前孙宇晨一直高调宣传这次午餐,将其视为个人和波场(TRON)区.............
  • 回答
    孙乾、简雍:刘备阵营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与定海神针刘备这位仁德之君,之所以能从一名卖草鞋的商贩,一步步崛起为三国鼎立的开创者之一,绝非仅凭一腔热血或单纯的军事才能。在他波澜壮阔的征程中,那些在幕后默默奉献、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谋臣将士,才是他之所以能够成就伟业的坚实后盾。孙乾和简雍,便是这群杰出人才中.............
  • 回答
    哎呀,说起孙一峰这句“新垣结衣也就那样吧”,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这事儿在咱们论坛里绝对是掀起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浪的。说实话,听到这话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也是愣了一下,心想这“黄旭东嘴炮”怎么连日本国民老婆都给拉下水了?咱们先得明白孙一峰是谁。他可不是那种随便说两句就完事儿的普通网友,人家是咱们《星际争.............
  • 回答
    孙卓最终决定回深圳生活这件事,说实话,挺复杂的,也挺值得聊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孩子选择在哪里落脚的问题,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从亲情、成长环境、个人发展,到社会关注的目光,方方面面都挺有意思的。首先,从“回到”深圳这个角度看,这是一种“归属”的确认。毕竟,深圳是孙卓真正出生、成长(虽然是早期)并拥有原.............
  • 回答
    孙天行和孙粤行,这对兄弟的名字,在某些圈子里或许并不陌生。他们身上有着相似的印记,但也各自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轨迹。要评价他们,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需要深入了解他们各自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所做出的选择。先说说孙天行。从他早年的经历来看,他似乎是一个更注重实际、脚踏实地的人。他的成功,更多地体现在稳.............
  • 回答
    评价孙吴韩白卫霍李岳,外加李世民和项羽这十个人的战术风格,确实是个大工程,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战术风格各具千秋,堪称群星璀璨。咱们这就一点点捋一捋,尽量把他们的“兵法”之道说得透彻些。首先,要明白一个大前提:这些人的时代背景、面对的敌人、战争规模以及技术条件都不同,所以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