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孙吴韩白卫霍李岳,外加李世民和项羽这十个人的战术风格?

回答
评价孙吴韩白卫霍李岳,外加李世民和项羽这十个人的战术风格,确实是个大工程,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战术风格各具千秋,堪称群星璀璨。咱们这就一点点捋一捋,尽量把他们的“兵法”之道说得透彻些。

首先,要明白一个大前提:这些人的时代背景、面对的敌人、战争规模以及技术条件都不同,所以他们的战术风格自然会有差异。不能用同一个标尺去衡量,要结合他们的时代来理解。

“孙吴韩白卫霍李岳” 这七位,加上李世民和项羽,基本涵盖了春秋战国到唐朝的军事大家。

孙武(孙子):

核心: “孙子兵法”的集大成者,战术思想的核心是“全胜”、“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并非一个具体战役的指挥官,而是军事思想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
战术风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是孙子最核心的理念。他强调情报的重要性,对敌我双方的实力、地形、士气等都要有深入的了解,以此来制定战略。
庙算为先,慎战: 战前一定要有周密的计划和计算,不是冲动地发起战争。他反对穷兵黩武,认为战争是国之大事,万不可轻举妄动。
奇正相生,出奇制胜: “奇”是指出乎意料的、灵活的战术,“正”是指堂堂正正、正面交锋的战术。孙子认为,应该以“正”面对敌人,以“奇”取胜。这是一种虚实结合、变化无穷的战术思想。
兵贵神速,避实击虚: 强调行动迅速,抓住敌人防御薄弱的环节,避免与敌人强大的力量硬碰硬。
以战养战,不后勤: 尽量利用敌人的资源来支持战争,减少自身损耗。
形人,而非被人形: 要主动塑造战场形势,而不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评价: 孙子是战略大师,他的思想影响深远,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指导,更是关于战争性质和战争成本的深刻洞察。他的战术风格是高度理性的、预设性的,强调的是“未战而胜”。

吴起:

核心: 实战派军事家,以严明的军纪、严苛的训练和灵活的战术著称。
战术风格:
以治为胜,治军严明: 吴起非常重视军队的训练和管理,强调“明赏罚”、“严令行”。他的“吴子兵法”中很多篇幅都在讲治军之道。
阵法精妙,因敌变化: 吴起精通各种阵法,但并非拘泥于死板的阵法,而是能够根据敌情和地形灵活运用,达到“因敌制胜”的目的。
勇猛善战,身先士卒: 作为指挥官,他以身作则,冲锋陷阵,极大地激励了士气。
善于攻坚,长于突袭: 他的战术中经常包含出其不意的突袭和对敌人坚固阵地的攻击。
后勤保障,人性化关怀: 吴起也注意到士兵的疾苦,在行军作战中关注士兵的饮食和伤病救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评价: 如果说孙子是战略家,那吴起就是能将战略付诸实践的实战家。他的战术风格是务实的、严谨的,而且充满人性化关怀,这在古代战场上是非常难得的。

韩信:

核心: 兵仙,用兵如神,以其在汉初灭赵、破魏、降燕、灭齐等一系列经典战役而闻名。
战术风格:
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是韩信最著名的战术之一,通过将士兵置于绝境,激发其战斗潜力,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
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擅长用虚实结合的战术迷惑敌人,抓住敌人松懈的时机发动致命一击。
迂回包抄,断敌后路: 善于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迂回到敌人侧翼或后方,形成合围之势。
因势利导,借力打力: 能够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弱点和战场上的有利条件,发挥出最大的作战效果。
战略部署,全局观强: 韩信不仅擅长战术,更懂得战略布局,比如他劝刘邦不要攻打项羽,而是集中力量先取关中,这个战略眼光非常重要。
评价: 韩信的战术风格充满了创新和出人意料的惊喜,他能将兵法理论发挥到极致,而且他的战术是高度以战役胜利为导向的。他真正做到了“兵者,诡道也”,让敌人防不胜防。

白起:

核心: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以其残酷高效的歼灭战而闻名,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0万是其代表作。
战术风格:
以战求存,坚决歼灭: 白起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最大限度地削弱敌人,尤其是要歼灭其有生力量。他的战术是奔着“全歼”去的。
攻心为上,威震敌胆: 通过威慑和恐惧来瓦解敌人的斗志,比如长平之战前的“围而不攻”,就极大地消耗了赵军的士气。
深入敌后,分割包围: 擅长在敌国腹地发动大规模的歼灭战,通过分割包围、合围聚歼的方式消灭敌人。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秦统一战争中): 在他指挥的战役中,几乎未尝败绩,而且往往是决定性的胜利。
效率至上,不留隐患: 他的战术风格是效率极高,一旦获胜,就会彻底摧毁敌人的抵抗能力。
评价: 白起是古代战场上最令人胆寒的将领之一。他的战术风格是冷酷无情、高效致命的,虽然在人道主义层面存在争议,但从纯粹的军事角度看,他是绝对的“战神”。他注重的是彻底消灭敌人,而不是保存自己。

卫青:

核心: 西汉名将,以其稳健的指挥和对匈奴作战的辉煌战绩而闻名。
战术风格:
稳健持重,步步为营: 卫青的战术风格比较稳健,不会冒险去打没有把握的仗。他更擅长利用战前的准备和周密的部署来确保胜利。
正面牵制,侧翼迂回: 善于在战场上找到合适的时机,利用主力牵制敌人,然后派出精锐部队迂回到敌人的侧翼或后方进行打击。
坚守阵地,等待时机: 在面对匈奴骑兵的冲击时,卫青会采取坚守阵地的策略,等待匈奴骑兵的疲惫或寻找其空隙。
兵贵精不贵多,训练有素的军队: 他带领的军队经过严格训练,装备精良,战斗力强。
大局观强,协同作战: 卫青注重整个战局的推进,能够与其他将领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评价: 卫青是典型的“稳赢型”将领,他的战术风格不花哨,但极其实用和有效。他能把汉朝的军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并且有效地克制了匈奴的骑兵优势。

霍去病:

核心: 西汉名将,以其年轻有为、勇猛无畏和辉煌的匈奴作战经历而闻名,一生未尝败绩。
战术风格:
锐意进取,敢打敢拼: 与卫青的稳健不同,霍去病以其年轻人的锐气和勇猛著称。他敢于深入敌境,进行大规模的骑兵突袭。
长途奔袭,直捣黄龙: 霍去病的战术特点是出其不意地进行长距离的骑兵奔袭,直接攻击匈奴的腹地和主力,追求一战而功成。
以战养战,机动灵活: 他在深入敌后时,也懂得利用敌人的资源,并且能够根据战况灵活调整策略。
孤军深入,以少胜多: 霍去病多次以相对较少的兵力,深入到远离后勤的地域,却能击溃匈奴的主力。这需要极高的军事素养和胆识。
不拘泥于常法,创造性战术: 他的许多战术都打破了常规,比如在漠北孤军深入数千里,这种魄力在古代军事史上是罕见的。
评价: 霍去病是古代的“闪电战”大师,他的战术风格充满了冒险精神和进攻性,是典型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实践者。他的胜利往往是决定性的,并且极大地削弱了匈奴的势力。

李牧:

核心: 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以“居边”、“养士”、“以攻为守”而闻名,曾大败秦军和匈奴。
战术风格:
坚守与反击相结合: 李牧的战术不是一味进攻或一味防守,而是善于根据敌情来运用。他对匈奴采取“养寇自重”,积蓄力量,然后出其不意地发动大规模反击,将其击溃。
以农促兵,厚积薄发: 李牧在边境长期经营,发展农业,稳定民生,同时训练军队,为战争做长远准备。
坚城待援,诱敌深入: 在面对强大的秦军时,李牧会采取坚守城池的策略,消耗敌人,同时等待援军。
诱敌深入,然后聚而歼之: 他在面对匈奴时,会故意示弱,让匈奴深入,然后在合适的地点进行伏击和围歼。
料敌从宽,虑敌周详: 李牧的战术非常注重对敌人情况的详尽分析和预判,确保自身处于有利地位。
评价: 李牧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典范,他的战术风格是审慎、耐心、且充满智慧的。他善于利用时间、空间和敌人心理来达到胜利的目的,是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完美结合。

李世民:

核心: 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其战术风格灵活多变,尤其擅长骑兵作战和野战。
战术风格:
灵活机动,骑兵优势: 李世民尤其擅长发挥骑兵的机动性,通过快速的迂回、包抄、冲击来打乱敌人的阵型。
声东击西,奇谋迭出: 他善于运用各种计谋来迷惑敌人,比如“围魏救赵”式的思路,或者利用地形进行伏击。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在他的许多战役中,都展现了以劣势兵力战胜优势敌人的能力,这得益于他对战机的准确把握和战术的灵活运用。
决战思想,集中优势兵力: 李世民不惧怕打硬仗,他擅长在关键时刻集中优势兵力,发动决定性的一击。
以人为本,军心士气: 他非常重视军队的士气和士兵的福祉,能够激励军队拼死作战。
战略眼光,知人善用: 除了战术,李世民的战略眼光也十分超卓,他能够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并且善于任用有才能的将领。
评价: 李世民是将领和君主的完美结合体。他的战术风格充满活力和创新性,能够在复杂的战场上找到制胜之道。他不仅有勇猛的一面,更有谋略的一面,是全能型的军事天才。

项羽:

核心: 西楚霸王,以其勇猛无双、个人武力爆表而著称,是战场上的绝对核心。
战术风格:
勇冠三军,以勇服人: 项羽最大的特点是他的个人勇武和强大的领袖魅力,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以他的勇气激励士气,震慑敌人。
集中兵力,野战决胜: 项羽擅长在野战中凭借强大的冲击力和数量优势,一举击溃敌人。他的战术是“集中优势兵力,一战而定乾坤”。
破釜沉舟,背水为阵(虽然韩信更出名): 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极少的兵力击溃秦朝数十万军队,充分展现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和勇气。
战术上的鲁莽和冲动: 尽管勇猛,项羽在战术上有时也显得较为鲁莽,缺乏韩信那样的精妙布局和长远谋划。他更倾向于用气势压倒敌人。
孤军深入,缺乏后援: 他的许多战役都是孤军深入,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胜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后勤和政治支持,难以持久。
评价: 项羽是古代战神,他的战术风格是“勇”的极致体现。他能够以个人魅力和强大的武力带领军队取得惊人的胜利,但他的战术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过于依赖个人勇武和战场上的正面搏杀,而缺乏战略的深度和战术的灵活性。

总结一下这十位的战术风格:

战略思想家: 孙武(奠基者),李世民(实践者与创新者)。
实战派将领: 吴起(严谨高效),韩信(神鬼莫测),白起(残酷歼灭),李牧(审慎耐心),卫青(稳健持重),霍去病(锐意进取)。
个人英雄主义战神: 项羽(勇猛无匹)。

一些共通点和不同点:

知己知彼: 绝大多数军事家都强调这一点,只是侧重点不同。孙子是理论化,韩信是实践化,李牧是系统化。
战场机动性: 骑兵作战的李世民和霍去病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以少胜多: 韩信、霍去病、李世民、项羽(巨鹿之战)都有过精彩表现。
军事哲学: 孙子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项羽强调“勇”的“力”,吴起则在“智”与“力”之间找到了平衡。
战术创新: 韩信和霍去病是最具创新精神的两位,他们常常能打破常规,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战术。
对军队的管理: 吴起和李世民都非常重视军队的纪律和士气。

总的来说,这十位人物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实践的最高成就。他们或以战略取胜,或以战术制敌,或以勇猛征服,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军事画卷。理解他们的战术风格,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智慧和勇气的学习。他们的思想和实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不讲什么兵形势之类云山雾绕的东西了。

孙武子军事理论水平就不用讲了,国外直接翻译成战争的艺术十分贴切,其中许多道理完全可以实用于我们生活中种种博弈去。实操水平对楚国更像降维打击,楚国自始至终被玩弄于股掌,对越国是直接导致勾践卧薪尝胆的棋手。理论上所有战争艺术他都能玩转,实操战术风格喜欢讲究性价比,喜欢用假情报诱骗对手,喜欢用精兵以小博大,喜欢因粮于敌,总而言之他倾向于控制战争成本,属于是老板最喜欢的员工类型(但是如果有需要,我认为如下几位会的他依然会,毕竟孙子兵法属于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军事思想,维度碾压了属于是)。

吴起政治家属性要超过军事家甚多,这也是他为什么才高而命运多舛的原因,而这也能解释他为何能得士卒之心却又杀妻薄情,因为对一个政治生物来说脸面名声道德都没有心中抱负重要,而这也最终导致他虽然变法强楚而最终被群起而攻之最终尸体被车裂的原因(不过把射中自己的箭插到楚王尸体上导致谋杀他的贵族最终被团灭这也太骚了,狠人,狼灭)。吴起倾向于从制度和思想上强化军队,从而达到军队素质碾压夺取胜利,他对自己绝对自信,也能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与其说吴起是军事家,他更像法家做派思想,先强化自身再谋求胜利,没有远见的老板会很讨厌这类员工,因为前期投资大,见效慢,但是收获绝对丰厚,其能力也能保证收获,可惜世间多数人就像楚国贵族,吴起变法最终随着吴起身死而彻底失败。

韩信作为兵仙,“多多益善”其实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和上两位不同,韩信对军队素质要求不高,他更倾向于通过军官素质碾压来取得胜利,简单来说他自信自己能各方面碾压对手,所以军队素质对他来说优先度低于数量,你的想法我能猜到,弱鸡我有办法让他们爆发,强敌我有办法削弱。这种员工对老板来说就是有毒的蜂蜜,因为他对公司的贡献,你很难找到人取代他,他本分还好,一旦他有想法,你先只能寝食难安。事实上韩信也死于此,虽然他的功劳毫无疑问,但是其人本身就是个核弹,军队反倒属于是单纯的起爆器了,你不想做上位者,上位者都想做了你。

白起近年人气很高,因为杀人多让人觉得很厉害,估计他自己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毕竟他自己都曾感叹自己杀人太多要遭报应。属于是爱豆想法无关紧要,粉丝只喜欢自己需要的了。回到正题,白起用兵确实一般人学不来,他喜欢用绝对优势做最快速度决战,这导致他作战规模和消耗都非常巨大,最终即便胜利也很容易伤筋动骨,缺粮缺兵不得已选择屠杀俘虏,浪费大量物力人力,但是其本身才能足以支撑起这种决战打法,F2A顶级选手。属于是决战大杀器,用在局部冲突属于杀鸡用牛刀,只有两国决战级别的战争建议才启用他。当然如果你也是昭襄王这种家里几代人积攒了大笔积蓄随便霍霍,那你可以频繁启用这种员工。

卫霍是要一起讲的,他们战法类似,喜欢用骑兵发挥机动性直取要害,战争嗅觉敏锐,前期都喜欢迂回作战,但卫青官重后证明了自己堂堂正正决战也能在缺少迷路援军的情况下大胜匈奴,而且自汉初以来首次大胜匈奴的含金量无可碰瓷。霍去病因为英年早逝没有留下更彪炳的战绩实在太可惜了,如此年轻前途不可限量,但是生前战绩是不如卫青的(不恰当的比方就是艾森豪威尔和巴顿,虽然后者都属于天才将领履历闪耀,但是其战争规模体量都无法和前者相比,不过和巴顿不同的是霍去病天赋毫无疑问,没有英年早逝超过卫青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李靖用兵规律其实很简单。找到敌人弱点,出其不意,用小股精兵直取要害一战而定,就和大象和冰箱的梗一样,你学会了吗?

岳王爷用兵虽无军阀之名,但岳家军军事构架齐全,文官武将众多,轻重骑兵轻重步兵水军一应俱全,而且经济军需足以自给自足,整个岳家军势力其实已经完全可以自成一方势力了,但是,唉!忠臣禁受住了考验,但是这个忠臣做的值吗!

岳飞用兵类似吴起,喜欢用制度练就强军保障后勤,同时也喜欢野战,爱用奇,能得将士死力,就是一个开国明君模板的名将。这样的员工现在肯定是没有了,如果有,他老板上辈子没拯救世界最低也是救了这员工前世了。

李世民战术风格其实也挺明确的,喜欢防守反击。先巩固自身阵线,让敌人不得不进入对峙阶段,然后寻找敌人破绽主动出击一锤定音,虽然自己非常浪,但是用兵都是先求处于不败之地,然后再伺机寻求战机,比较离谱的是他总能稳住阵脚,然后又总能找到抓住战机,最后又经常能一击毙命奠定胜局。至于这样的员工,别想了,这种人只可能给他爹当员工,更大可能自己当老板,碰到了考虑抢先机入股当元老吧。

项羽其实更简单,利用自己的战争嗅觉和自己逆天的武力,直接莽穿敌人…作为兵形势代表人物,他经常在战斗中找到战胜之法。但是由于其在战略上的短视,贪恋江东放弃关中,最终败亡于历史进程的车轮下。

至于兵家四势其实没有那么玄。爱用盘外招的就是兵权谋,爱随机应变见招拆招就是兵形势,爱用地形天气打仗的就是兵阴阳,喜欢通过制度武器装备兵员素质甚至战术等达到优势的就是兵技巧。划分派别越晚越难,像岳王爷勤修内政打造精兵改革战术毫无疑问属于兵技巧,但是他作战中经常根据形势改变作战方略重视战术应对属于兵形势,又喜欢野战又爱利用地形属于兵阴阳,你说他是哪派代表人物?

user avatar

非要挑一个打,我选李二。

打不过还能去长安跳舞,不至于国灭身死。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太大,我自认为没有能力说得详细,所以就简单说几句当个乐呵。

孙武更多的成就是在理论上,他带兵多数是和同时代的伍子胥一起带的,二者一并指挥的柏举之战吴军表现出了很好的机动性,是早期水路补给+长途奔袭敌军首都的经典战例。

吴起则强在立法和练兵,他的战役对战术的记载较少,只知道其训练的魏武卒是战国早期数一数二的精兵强将。

白起是早期大兵团野战第一人,他在野战中对修筑工事的重视和利用是划时代的,这一点直到后来的南北朝才又重新被重视;其指挥的大兵团作战,追击、歼灭战无人能出其右,他的战术多以进攻为主,但具体指挥诡谲多变,又伊阙之战的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又有长平之战的后退诱敌然后伺机分割反包围歼灭等等。

韩信号称兵仙,是因为他的指挥风格是白起之后的又一个巅峰,不拘泥形式,神仙操作无数,而且他的练兵能力同样堪称顶级,就拿背水一战来说,能让自己的军队背水作战,面对敌军的猛攻还保证士气不崩溃,这一点足以说明他的练兵能力。

项羽是指挥骑兵作战的代表,战术主要以骑兵突击敌军后路或侧翼等薄弱之处为主,配合其与其部下历史级别的勇猛和作战能力,有点类似乔峰一力降十会的感觉。

卫青和霍去病是在重骑兵和马镫出现之前将大兵团骑兵突击战术发挥到顶峰的两位将领,卫青用兵更多的是以正制胜,霍去病更多的是以奇制胜,前者适合指挥大兵团正面决战,后者适合指挥偏师长途奔袭攻破敌方指挥机构或者侧翼包抄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李靖和李世民其实战术风格类似,都属于沉稳疲敌,后发制人,一击毙命,比如李世民指挥的第二次浅水原之战,柏壁之战,以及李靖指挥的灭东突厥之战,灭吐谷浑之战,都属于静若处子,动若猛虎,先不出击等待敌军暴露弱点,一旦发现便以雷霆万钧般的进攻迅速解决问题的作战。战术风格李世民与项羽类似,喜欢指挥骑兵突击对方薄弱之处,李靖则类似韩信,稳坐钓鱼台,同时变招较多,比如南灭萧铣的作战,采用俘虏的船只迷惑敌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当然李世民也有洺水之战水淹刘黑闼这样的经典战术操作,但二者的总体战术思路是类似的。

岳飞不敢多说,两宋战史读得不多,只知道岳武穆擅长练兵,步兵克骑兵。

user avatar

主要是这些人的定位不同,所处的领域也不易呀,没办法放到一起去评价这个东西

比如孙子的定位,军事战略理论家,吴国的总参谋长,军事思想家

姜子牙的定位本质上也和孙子差不多的

这一类群体的定位,我把他们划归到开创者的级别,这些人属于某一领域的开创者,先行者,比如姜子牙的司马法,算是中国有史可查的文献里,第一本兵书,也是第一本操典类书籍,还包括了战略和战术的讲解。孙子兵法则是在周朝末期的社会变革大背景下的又一次战略思想上的变革,由此,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军事战略思想。

==========================================================

吴起的定位,更多时候是掌管军政大权的统帅,相对于军事,他本人的定位更多还是政治家,经济学家,改革家。更多还是行政的定位。属于国防部部长的级别了。

这类人的定位,属于是综合型的统御人才,属于战略家和政治家的范畴,不单纯是军事家。这群人属于是能够决定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的政策转变和体制转变,本质上也是沿着孙子兵法的路径走的。在局部领域的开创者。

李靖的定位和吴起差不多了,虽然没有政治上的成绩,但是军事改革上,李靖在中国历史上也有浓厚的一笔。也就是说,如果不算政治成就,单算军事领域,李靖和吴起的成就难分伯仲的。

----------------------------------------------------------------------------------------------------

韩信的定位也还是比较简单的,刘邦的总参谋长,战略家、很多的战役计划基本都是韩信制定并执行的。

韩信的定位主要是统筹、谋划和执行,属于是参谋长的典型,这类人主要是负责制定战略方阵和战役计划,以及规划补给路线和运输模式,同时坚决执行最高统帅的意志。同时也设计排兵布阵的战术规划者。属于是负责全局统筹的,地位类似与拿皇的总参谋长贝尔蒂埃元帅,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本质上并非是讲韩信多么会带兵打仗(虽然韩信自己也擅长在前线带兵打仗),而是指统筹和规划的好。能够做出非常妥当的安排。要知道,统筹这种活,最麻烦的事就是日常管理和平日的生活安排,确保能把队伍管理的井井有条,别出乱子,还得制定战役执行计划和设计排兵布阵,总之,参谋长的活不是那么好干的。

----------------------------------------------------------------------------------------------------

白起的定位就简单一些了,职业军人,从低级军官干起来,身经百战拿到大良造的爵位,属于军事统帅,类似大元帅的地位了。

这个定位就是典型的军事家了,主要业务就是扑在军事上,主要就是管怎么打仗的,而且一般都是各个战争的战役发起人,而且也是国防部部长的人选。林彪也是这类定位。

岳飞的定位也类似,也是著名的军事统帅,也是卓越的战略家。实际上岳飞这类将领还是不太好定位的,因为这个人除了政治以外,也是干很多领域的活的。既要当战略家还得当战术家。但是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受国家现有的管理体制的节制的。

----------------------------------------------------------------------------------------------------


项羽的定位和白起既相同,但是又不同。不同之处在于,项羽他往往还是一个军事贵族集团的利益代理人,一般都是属于军政府首脑。这点上和服从健全的国家体制管理的白起还有本质差别。这类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军头了,自己带兵练兵,自己考虑给军队筹集军队活动资金(横征暴敛+抢劫),有自己的一套班底。一般来讲,各地的军阀都是这类人,只不过项羽还有战术的开创性,比如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骑兵奔袭战就是项羽指挥的。因此,项羽这类人要是在正常的国家体制管理下,是伟大的统帅,但是在乱世,项羽就是个兵头了。

----------------------------------------------------------------------------------------------------

卫青的定位则是属于由国家最高决策机构选出来的军事执行者了,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负责具体的战役指挥和战术指挥的。属于敌前高级军官,类似于纵队司令,以及野战集团军司令的存在。

霍去病的定位也是如此,由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委任的某一集团军最高负责人,相对于卫青这种前线集团军群司令是差不多的定位。

本质上也是沿着第一层定位的路线走的。




因此,各个军事家所涉及的领域都是不一样的,没办法对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评价孙吴韩白卫霍李岳,外加李世民和项羽这十个人的战术风格,确实是个大工程,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战术风格各具千秋,堪称群星璀璨。咱们这就一点点捋一捋,尽量把他们的“兵法”之道说得透彻些。首先,要明白一个大前提:这些人的时代背景、面对的敌人、战争规模以及技术条件都不同,所以他.............
  • 回答
    2019年亚洲杯1/4决赛,韩国队对阵中国队的比赛,绝对是那届亚洲杯上非常引人关注的一场焦点战,尤其是在国足逐渐展现出一些竞争力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这场比赛的期待值很高。而说到这场比赛,孙兴慜的表现,用“决定性”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比赛一开始,中国队踢得非常投入,防守也很积极,一度给韩国队造成了不小的.............
  • 回答
    好的,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孙涛、王雷、颖儿在2022年春晚表演的小品《父与子》进行详细评价。整体印象与主题《父与子》这个小品在2022年春晚的舞台上,试图通过一个相对温情且略带戏剧性的故事,来探讨代际沟通、家庭责任以及年轻人成长中的迷茫与父辈的关怀等主题。从整体上看,小品试图营造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
  • 回答
    孙杨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夺得男子200米自由泳金牌,这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闪耀的时刻之一,也是中国游泳的又一座高峰。要评价这场胜利,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它绝非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比赛夺冠。一、王者归来,巅峰时刻的证明在里约奥运会前,孙杨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一些波折,包括禁药风波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伤.............
  • 回答
    作为一部聚焦当下社会现实、探讨年轻人买房、租房难题的都市情感剧,《安家》自开播以来,便赚足了话题度和关注度。孙俪饰演的房似锦,一个将工作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房产中介奋斗者”,与罗晋饰演的徐文昌,一位温文尔雅、充满人情味的“老好人”店长,两人在上海宁馨家园房产中介公司相遇,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房子、关.............
  • 回答
    孙俪和邓超夫妇作为国内知名的演员,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和公众影响力。在新冠疫情期间,他们夫妇共同向武汉捐款三十万元人民币,这一举动本应受到肯定和赞扬。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笔捐款却引来了部分网友的责骂和质疑,甚至有人认为他们“抠门”、“作秀”。捐款数额与公众期待的落差三十万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
  • 回答
    孙杨删除所有四条证据微博的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的网络舆论和事件背景来理解。事件背景回顾:在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的第二次裁决中,孙杨被判禁赛四年零三个月。在此之前,针对孙杨的药检事件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其中涉及了尿检官的资质、.............
  • 回答
    《理想之城》这部剧,初看时名字还挺“正”,以为会是一部主旋律大叙事,讲点宏大理想什么的。结果呢,孙俪、赵又廷这俩名字摆出来,又是现代都市剧,心里就有了点底,但没成想,它能这么“野”又这么“真”。孙俪的“苏筱”:职场“小狼狗”的逆袭,让人又爱又恨孙俪这次饰演的苏筱,可以说是她演艺生涯里一个挺突破的角色.............
  • 回答
    孙宇晨微博宣布因病取消巴菲特午餐事件,可以说是一场引发轩然大波的公关危机,其背后牵涉到多个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一、事件本身及舆论反应: 时间点敏感: 宣布取消午餐的时间非常临近原定的午餐日期,这使得外界的反应更加强烈。此前孙宇晨一直高调宣传这次午餐,将其视为个人和波场(TRON)区.............
  • 回答
    孙乾、简雍:刘备阵营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与定海神针刘备这位仁德之君,之所以能从一名卖草鞋的商贩,一步步崛起为三国鼎立的开创者之一,绝非仅凭一腔热血或单纯的军事才能。在他波澜壮阔的征程中,那些在幕后默默奉献、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谋臣将士,才是他之所以能够成就伟业的坚实后盾。孙乾和简雍,便是这群杰出人才中.............
  • 回答
    哎呀,说起孙一峰这句“新垣结衣也就那样吧”,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这事儿在咱们论坛里绝对是掀起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浪的。说实话,听到这话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也是愣了一下,心想这“黄旭东嘴炮”怎么连日本国民老婆都给拉下水了?咱们先得明白孙一峰是谁。他可不是那种随便说两句就完事儿的普通网友,人家是咱们《星际争.............
  • 回答
    孙卓最终决定回深圳生活这件事,说实话,挺复杂的,也挺值得聊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孩子选择在哪里落脚的问题,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从亲情、成长环境、个人发展,到社会关注的目光,方方面面都挺有意思的。首先,从“回到”深圳这个角度看,这是一种“归属”的确认。毕竟,深圳是孙卓真正出生、成长(虽然是早期)并拥有原.............
  • 回答
    孙天行和孙粤行,这对兄弟的名字,在某些圈子里或许并不陌生。他们身上有着相似的印记,但也各自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轨迹。要评价他们,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需要深入了解他们各自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所做出的选择。先说说孙天行。从他早年的经历来看,他似乎是一个更注重实际、脚踏实地的人。他的成功,更多地体现在稳.............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孙杨的兴奋剂事件,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媒体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体育、法律、舆论以及民族情绪等诸多层面。事件的爆发与初期媒体反应:孙杨的兴奋剂事件,尤其是2018年那次与检测人员的冲突,最早是在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的审理过程中逐渐浮出水面的。在此之前,.............
  • 回答
    在评价孙权降魏受九锡的决定时,我们需要将其置于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背景下,审视孙权自身的处境、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深层动因,以及这个决定所带来的长远影响。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一个充满复杂性和争议的政治抉择。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孙权所谓的“降魏受九锡”并非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臣服与投降,而是在一个.............
  • 回答
    孙艺洲关于哈尔滨污染的微博,说实话,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个演员,他在微博上表达对社会事件的看法,本身就是一种“发声”,这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他表达的方式、内容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孙艺洲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彼时哈尔滨确实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发布微博,并且用了一种比较直接、.............
  • 回答
    要评价孙权,咱们得把他放在三国这个大背景下细品。这可不是一篇就能说清道明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出身与少年得志:孙权这小子,生得就比别人占便宜。家里是大名鼎鼎的“江东猛虎”孙坚,后来又被孙策这“小霸王”打下了江东的大好河山。你说他一上来就站在巨人肩膀上,这运气可不小。孙策走得早,留下个烂摊子,当时孙权.............
  • 回答
    说起孙俪的演技,用“深入人心”这四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她不是那种一开始就以惊为天人的演技横空出世的演员,但她每次的作品,都能让你在看完后回味无穷,让你觉得这个角色就是她本人,又好像她只是一个高明的灵魂附体者。孙俪的演技,最大的特点就是她的“真”。这份“真”,体现在她对角色的理解和投入上。她不追.............
  • 回答
    孙可转会天津权健,这事儿搁在当时,绝对是炸开了锅,说是“闹剧”一点不为过。它不仅仅是一次球员的转会,更像是一场牵扯了俱乐部、球员、足协,甚至球迷情绪的复杂大戏。回想一下,那时候孙可还是舜天(后来的江苏苏宁)的绝对核心,球迷心中的“孙大圣”。他在球队效力多年,贡献了无数精彩瞬间,是球队的旗帜性人物。正.............
  • 回答
    孙权背刺关羽,这桩陈年旧事,历来是人们津津乐道,也颇具争议的话题。要评价它,得把时间拉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看看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形,才能更公正地去打量孙权这一下手。咱们得先说说,孙权当时是什么样的处境。你知道的,曹操刚刚在赤壁之战后元气大伤,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的实力依旧是三国里最强的。而东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