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因为各种阴差阳错没有发生一战,会发生什么?(各种意义上)?

回答
如果历史的车轮在1914年7月那一刻拐了个弯,没有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么整个20世纪的面貌,乃至我们今天所知的世界,都将截然不同。这并非简单地推迟一场冲突,而是重塑了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版图。

帝国苟延残喘,但内在张力未消:

首先,那些在历史上因一战而解体的庞大帝国,比如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或许能继续存在一段时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内部的矛盾得到了解决。民族主义的浪潮早已在这些多民族国家中涌动,各种族群争取自治和独立的呼声从未停止。没有一战的巨大冲击,这些帝国可能会以一种缓慢而痛苦的方式走向衰落,或者在内部的民族冲突、政治改革的失败中逐渐瓦解。

奥匈帝国: 如果萨拉热窝事件未酿成大祸,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或许能继续他改革的设想。但即便如此,日渐增长的斯拉夫民族主义,特别是塞尔维亚的扩张野心,以及内部德意志、匈牙利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权力斗争,都可能让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最终难逃分裂的命运。只是,这个过程可能会更漫长、更混乱,而非由一场世界大战骤然触发。

奥斯曼帝国: “西亚病夫”的称号并非空穴来风。内部的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以及外部列强的觊觎,都让奥斯曼帝国危机四伏。没有一战这个导火索,它或许还能在有限的改革中苟延残喘,但其在巴尔干和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以及内部少数民族(如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的自治诉求,仍然是潜在的定时炸弹。可能最终会因为内部的经济危机或地方性的武装冲突而走向解体,而不是被战败的瓜分。

俄罗斯帝国: 尽管沙皇政权腐朽不堪,但没有一战带来的巨大军事压力和经济崩溃,十月革命的爆发时间点和形式都可能发生改变。革命的火种或许仍在燃烧,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崛起并非板上钉钉。也许会有其他形式的革命,或者沙皇政府通过更严厉的镇压暂时维持统治,但其内部的社会矛盾和农民的土地问题依然是巨大的隐患。

殖民体系的延续与挑战:

一战极大地削弱了欧洲列强的实力,并加速了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如果战争没有发生,西方列强或许能更长时间地维持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统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殖民体系会稳固如初。

非洲与亚洲: 亚洲和非洲的民族主义运动,如印度的甘地主义,中国的辛亥革命及其后续发展,并不仅仅依赖于一战。这些运动的内在动力是争取民族自决和摆脱外国压迫。没有一战,它们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慢一些,但基本趋势不会改变。西方列强或许会因为避免大规模战争而更加关注内部稳定和殖民地的经济开发,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仍将是不可避免的。

殖民地的利益分配: 如果没有战时的资源征用和战后的赔款问题,列强之间在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利益分配可能会通过其他的政治或经济手段来解决,例如通过谈判、贸易协定,甚至小规模的局部冲突。但这种“和平”的解决方式,并不意味着殖民地人民的福祉得到改善。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轨迹:

一战对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刺激了许多新兴产业(如航空、汽车、化学工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破坏和通货膨胀。

技术停滞的可能: 一些军事科技,如飞机和坦克的早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战争驱动的。没有一战,这些技术的研发速度可能会放缓。但从长远来看,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内在驱动力依然存在,只是路径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民用航空业可能会以更温和的步伐发展。

经济的缓慢复苏: 许多欧洲国家在一战后经历了漫长的经济恢复期。如果没有战争的破坏,欧洲经济可能会以一种更平稳的方式增长。但同时,缺乏战争刺激下的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也可能导致一些国家的发展速度相对滞后。

全球贸易模式: 一战打破了原有的全球贸易网络,许多国家开始发展本土工业以替代进口。如果没有战争,全球化或许会以一种更循序渐进的方式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依然紧密,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会较慢。

文化与社会思潮的演变:

一战的惨烈让欧洲社会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冲击,导致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怀疑和对未来命运的迷茫,催生了诸如存在主义、达达主义等反战和批判性的文化思潮。

文化的反思: 没有一战的血腥洗礼,欧洲的文化和艺术领域或许会继续沿袭之前的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风格。对战争的反思,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以及对社会弊病的批判,可能会以更温和或更具哲学思辨的方式呈现。

社会思潮的分化: 极端的民族主义和复仇情绪,在一战后得到了极大的煽动。没有这场战争,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兴起逻辑可能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虽然社会内部的矛盾和思潮分化依然存在,但那些极端化的政治运动,其滋生土壤可能会变得不那么肥沃。

政治格局的微调:

美国的角色: 如果没有一战,美国可能不会如此迅速地崛起为全球性的政治和经济强国。它在欧洲事务中的介入,以及其在国际联盟中的主导地位,都与一战密不可分。没有战争,美国可能会继续专注于国内发展,其全球影响力上升的步伐会慢很多。

国际关系的演变: 没有凡尔赛条约的苛刻条款,也就没有后来德国对“战败者”身份的仇恨积累。国际联盟的成立也可能推迟,或者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可能更多地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来调节,虽然冲突和竞争依然存在,但全球性的、大规模的军事对抗可能被避免。

潜在的替代性冲突: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其他形式的冲突爆发的可能性。欧洲大陆长期存在的紧张关系,如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英德之间的海军竞争、法德之间的领土纠纷,都只是被一战“巧合地”点燃。即便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类似的导火索也可能在其他地方出现,导致区域性冲突的爆发。

局部战争的可能: 欧洲列强之间在殖民地、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上的竞争依然激烈。这些矛盾可能导致一些局部性的、不对称的冲突,比如在非洲或亚洲爆发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代理人战争,或者在巴尔干地区爆发的区域性战争。但这些冲突的规模和影响力,可能远不及一战。

更深远的蝴蝶效应:

没有一战,就可能没有我们所知的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历史。

苏联的存在与解体: 没有一战,十月革命的进程和结果难以预料,也就没有强大起来的苏联。冷战的格局将不复存在,世界政治格局将是完全不同的。没有苏联这个强大的对手,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将会更加突出,但同时,也可能缺乏一个能够制衡其单边主义的力量。

二战的性质改变: 如果没有一战的遗留问题和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几率、参与方、作战方式和最终结果都将完全不同,甚至可能根本不会发生如此规模的全球性战争。日本和德国的军国主义抬头,很大程度上与一战后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有关。

科技发展和意识形态的演变: 原子弹的发明,很大程度上源于二战期间对核武器的研究。没有二战,原子弹的问世时间点和应用场景都会发生改变。同时,意识形态的对垒,如民主与共产主义的较量,也可能不会以我们熟知的方式展开。

总而言之,没有一战的阴差阳错,历史将是一条截然不同的河流。它不会比我们所知的历史更“好”或更“坏”,只是会走向一条我们难以完全想象的道路。帝国可能以另一种方式解体,科技可能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文化思潮可能走向不同的方向,而全球政治格局则会呈现出完全陌生的面貌。这是对历史偶然性的一次深刻思考,也是对那些被战争塑造的现实世界的一次大胆的“如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国王和皇帝的蒸汽朋克时代,想想就令人兴奋。

先看一战,乃至二战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反过来看如果没有这些影响,世界将是怎样。

一、国际政治

(一)帝国的瓦解

一战前由于殖民帝国的存在,世界上独立的国家并不多,民族自决的观念并不流行,民族主义并非世界主流声音。以多元民族构成的国家,有皇帝或者没有皇帝的各帝国,主要有:

1.大英帝国,统治大不列颠,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南非和罗德西亚,埃及,苏丹,英属东非,英属印度,英属缅甸及其他。

2.俄罗斯帝国,统治俄罗斯,芬兰,波罗的海三国,波兰,乌克兰,中亚及其他。

3.法兰西共和国,统治法兰西,法属西非,马达加斯加,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法属西南非洲,法属印度支那及其他。

4.德意志帝国,统治德意志,喀麦隆,德属东非,纳米比亚,德属新几内亚及其他。

5.奥匈帝国,统治奥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波斯尼亚,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及其他。

6.奥斯曼帝国,统治土耳其,亚美尼亚,伊拉克,阿拉伯,黎凡特地区及其他。

7.意大利帝国,统治意大利,利比亚,意属东非及其他。

8.美国,美国本身就是多元民族,统治菲律宾。

9.大日本帝国,统治日本,朝鲜,台湾及其他。

10.我们,多元民族国家,满汉蒙回藏。

一战后崩溃的四大帝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导致了欧洲民族觉醒,随后产生了一批欧洲民族主体国家。一战后,由于加拿大军团和澳新军团流的血,导致加拿大和澳新独立,英国大受影响。二战后崩溃的帝国有大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和大日本帝国,亚非一大批民族主体国家纷纷独立。可以想见,如果一战不爆发,帝国不会崩溃,民族主体国家出现的时间会很晚(奥匈帝国这种两元帝国早晚要崩)。

(二)帝国竞争

帝国竞争是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爆发一战,帝国竞争如何收场还真不好说。但是如果是以一连串小战争代替一战,将矛盾逐渐弱化,帝国竞争将走向哪里呢?没错,还没有被殖民的中国。在一战前夕,世界上除了欧洲和被欧洲殖民的国家之外,仍然保持独立的,仅剩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亚洲的伊朗,中国,泰国,其中埃塞俄比亚引英抗意,英俄在伊朗大博弈,英国已控制泰国。中国呢,俄国控制了新疆,外蒙,北满,日本控制了南满并殖民台湾,德国控制了山东,英国控制了西藏,长三角,法国控制了华南地区,这是最后一块帝国主义未吃下的土地。奥匈帝国畸形的政治和靠近波斯尼亚这个民族、宗教混乱的火药桶,点燃了他并把自己炸上了西天,若不是这个强烈的不稳定因素,英俄大博弈的结果是瓜分伊朗而不是战争。英德博弈的结果在山东,罗德西亚,摩洛哥,也不会引发战争。可以说,没有一战,就没有中国了。

(三)世界大国

一战造就了国联,二战造就了联合国,若没有一战,世界仍然需要一个协调组织,协调组织的存在是为了解决帝国竞争,针对帝国竞争比较尖锐的地方,世界大国应当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六大国,美国是协调国。残留的小型殖民帝国有可能在帝国协调阶段失去殖民帝国地位,比如葡萄牙失去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比利时失去刚果,荷兰失去印度尼西亚,丹麦失去冰岛和格陵兰。奥斯曼帝国将继续被瓜分,前一阶段奥斯曼崩溃期分出来的罗马尼亚等国有可能会被俄罗斯或者奥匈吞并。因为如果不发生大战,必然就是绥靖。

最终旧世界将剩下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六个殖民帝国和奥匈一个欧陆帝国。新世界还是美国,一众拉美国家和英国的殖民地,不排除拉美国家统合成中美洲联邦,南美联邦和巴西三个国家。

(三)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没有一战,就没有苏联,也没有五四运动,也没有社会主义国家。

(四)民族主义、民主革命、资本主义根本矛盾

这个真不好说,若不是看到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欧洲国家的恩格斯主义社会改良者很难得到资产阶级的认同,社会改良难以实现的话,民主革命的概念将仍然存在,1984永存,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将一直存在下去,这个没法多说。

二、科技

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科技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二战,但是如果一战都不发生,很多科技将大大滞后,世界将进入蒸汽朋克时代。1、德国人不会像二战那样痛恨犹太人,奥匈也不会崩溃的话,德裔犹太人和奥裔犹太人没有理由大规模移居英美,如果这些天才留在欧洲,欧洲将成为世界科技中心,而不是后来的美国。麦克斯韦提出方程组几十年后才出现了无线电,雷达等技术的出现和进步,即使爱因斯坦仍然在1905年发现相对论,即使量子力学如期到来,人类也不会那么快进入核能和量子时代,计算机也不会那么早出现,火箭技术也会滞后很晚,现在应该还没有登上月球。蒸汽朋克,飒!

三、经济

一战的一个重要矛盾是经典金本位制时,美国依靠国内市场在搞孤立主义,黄金挂靠的是英镑,由于黄金外流导致英国本币信用吃紧。如果没有一战,不会消灭那么多人类财富,英镑危机将更大,英国会在不久后奉行孤立主义,国际贸易将因为殖民帝国各自都拥有足够的内部市场而纷纷进入孤立主义阶段,这之中最难的就是国内市场不足的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日本,货币矛盾将持续紧张。后果将是德国掌握科技优势,日本,意大利和奥匈的经济崩溃,待美国的国内市场足够强大到进入自由主义阶段时,美元仍有机会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直到美国的黄金用光,或者石油时代的出现。蒸汽朋克,飒!

四、中国

如前所述,没有一战,有可能导致中国的灭亡,关键在于中国民族主义何时觉醒和中国何时开始工业化。三种方向,第一种民族沉沦,彻底被列国瓜分。第二种,军阀分治时代,进入工业化,避免被殖民,民族主义没有兴起,分裂为几个国家。第三种,民主主义先兴起,内战后统一,开始工业化。最有可能的仍然是第三种情况。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