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未来有条件普京会复活苏联吗?

回答
普京是否有能力或意愿在未来复活苏联,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理清“复活苏联”在不同层面的含义,然后结合普京的政治哲学、当前俄罗斯的内外环境,以及历史的惯性来分析。

“复活苏联”的多种解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我们谈论的“复活苏联”是指什么?

字面意义上的复活: 恢复苏联这个国家实体,其政治体制、经济模式、社会结构、国界以及国际地位。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因为苏联解体是历史发展的大势,其内部和外部的条件都不复存在。
政治和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复活: 建立一个以俄罗斯为主导、拥有强大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包含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政治或军事联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复兴”或“重建”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但与完整的苏联概念仍有距离。
意识形态和文化意义上的复活: 重新强调苏联时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大国荣耀感,以及对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抵制。这是一种文化和政治话语的重塑,意在凝聚国内认同,并在国际上塑造俄罗斯的形象。

普京的政治哲学与苏联情结

普京本人对苏联解体一直持有强烈的否定态度。他曾多次公开表示,“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深厚的历史观和对俄罗斯民族命运的考量。

对国家主权和强大中央政府的追求: 普京上台以来,一直致力于重塑俄罗斯的国家主权和国际影响力。他认为,苏联时期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至少确保了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其安全和利益。
对民族主义和国家荣光的强调: 在普京看来,苏联时期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辉煌时期,是国家强大、民族自豪感爆棚的时代。他试图通过回顾和歌颂苏联时代的某些方面,来激发俄罗斯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以此巩固其统治基础。
对西方扩张的警惕: 普京将苏联解体后,北约东扩和西方民主价值观的传播视为对俄罗斯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的威胁。他相信,重建俄罗斯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其“近邻”地区,是抵御西方渗透的必要手段。

实现“复活苏联”的条件与挑战

如果普京真的有此意愿,那么实现“复活苏联”需要哪些条件,又面临哪些挑战呢?

潜在的有利条件(或说推动因素):

1. 对俄罗斯国内民意的潜在支持: 一部分俄罗斯民众,特别是年长者,对苏联时期的某些方面(如社会稳定、国家实力、国际地位)怀有怀旧之情。如果俄罗斯在经济或军事上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再次感受到外部压力,这种怀旧情绪可能会被放大。
2. 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内部不稳定: 如果某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出现严重的政治动荡、经济危机或民族冲突,可能会为俄罗斯提供干预的机会,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其在该区域的影响力。
3. 国际局势的变化: 如果西方世界出现严重的内部分裂、经济衰退,或者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转移,俄罗斯可能会获得更大的战略空间,来推行其区域政策。
4. 军事和经济实力: 俄罗斯需要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相对稳定的经济基础,才能支撑其在区域内推行更具侵略性的政策,并吸引或胁迫其他国家加入其影响范围。

巨大的挑战与障碍:

1. 前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大多数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独立后,都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和国家意识,对俄罗斯的干预和控制抱有高度警惕。乌克兰、格鲁吉亚、波罗的海三国等国家,更是积极拥抱西方,对抗俄罗斯的影响。试图强行将它们拉回“轨道”,只会激起更激烈的抵抗。
2. 经济模式的不可行性: 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早已被证明是低效且僵化的。现代世界是一个高度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世界,简单地恢复计划经济是不现实的。俄罗斯自身也需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尽管其方式有其独特性。
3. 国内政治和经济的制约: 俄罗斯自身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高度依赖能源出口。长期以来,俄罗斯经济承受着西方制裁的压力。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支撑起一个更大范围的政治和经济联盟,将面临巨大的财政和资源压力。
4. 国际社会的反对: 任何试图恢复苏联式影响力的行动,都将面临来自西方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强烈反对和制裁。这会进一步孤立俄罗斯,并对其国内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5. 历史的记忆和教训: 苏联时期并非只有光鲜的一面,其压迫、饥荒、政治迫害等负面记忆依然存在。强行复辟,可能会唤醒这些痛苦的回忆,导致国内不满情绪的蔓延。
6. 缺乏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愿景: 现代国家更强调多元化和自主性,而非统一的意识形态。很难说服不同国家的人民,让他们再次为了一个模糊的“苏联理想”而奋斗。

普京的真实策略:是“复苏”还是“复辟”?

更准确地说,普京的目标可能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复活苏联”,而是“重建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影响力和主导地位”。这是一种地缘政治上的“复苏”或“复兴”,而非政治体制的“复辟”。

他的做法更像是:

建立以俄罗斯为主导的区域组织: 比如通过欧亚经济联盟、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来加强与前加盟共和国的经济和军事联系。
输出俄罗斯的影响力: 通过媒体、文化、教育等多种渠道,来传播俄罗斯的叙事,塑造俄罗斯的正面形象。
利用地缘政治机遇: 在某些地区出现不稳定时,俄罗斯会抓住机会加强其军事存在和政治影响力。

结论:现实的可能性很低,但影响不可忽视

从理性的角度看,普京在未来“字面意义上”复活苏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历史的车轮一旦向前,很难轻易倒退。前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以及现代世界的复杂性,都构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普京不会在政治和地缘政治层面“借鉴”甚至“模仿”苏联的某些模式,以实现其巩固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他可能会继续利用“复兴俄罗斯”的叙事,加强对前苏联空间的影响,并努力削弱西方在该地区的存在。

因此,与其说普京会“复活苏联”,不如说他试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塑”一个以俄罗斯为核心的、拥有更大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地缘政治区域。他能否成功,以及这种“重塑”会以何种形式出现,将取决于未来的国际局势、俄罗斯自身的国力,以及前加盟共和国的政治选择。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对于苏联时期国家强大叙事的迷恋,将持续深刻地影响着他处理国内外事务的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普京出兵哈萨克斯坦,乌克兰问题持续发酵以后,现在“再造苏联”这个事很热。

白俄和俄罗斯要一体化。

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展现极强影响力。

再加上乌克兰即将发酵的局势。

确实给人一种感觉,普京正在再造小苏联。

这方面,互联网上有一句流行的“废话”:

“说半死不活的毛子才是好毛子。”

这么说其实是错的。

搞清楚中俄关系之前,先要理清楚世界帝国的悲剧是什么。

壹:美苏的教训

绝大多数世界帝国崩溃,都是死于两点:

1、过度扩张。前面吃的还没有消化,后面就又开始强行塞食物了,往往是引发反胃效果,最后全部吐出来了。

2、帝国膨胀以后管理水平跟不上,最后导致内政和财政崩溃。

说一组数字资料:

截止二战结束后至1989年,苏联共向12个社会主义国家和49个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约1490亿美元贷款,相当于苏联8%的生产总值。

细看苏联援助有多么的大手笔?

古巴288亿美元、朝鲜约101亿美元、伊拉克120亿美元、利比亚46亿美元、阿尔及利亚47亿美元、阿富汗105亿美元、蒙古112亿美元、埃塞俄比亚48亿美元、越南94亿美元、叙利亚98亿美元、也门53亿美元、莫桑比克20亿美元、巴基斯坦50亿美元、南斯拉夫43亿美元、坦桑尼亚20亿美元、赞比亚10亿美元...

大多数被苏联贷款援助的国家,最后债务都是不了了之了。

其中说几个例子,伊拉克、古巴、朝鲜。

2008年伊拉克对俄罗斯喊话,苏联都解体这么久了,要不我当初借的120亿美元就算了吧?

2011年,面对朝鲜欠的110亿美元,俄罗斯看了看,说算了,也不指望你还了...

2013年俄罗斯无奈宣布,苏联借古巴300亿美元债务不了了之。

以上援助贷款,整体最后基本等于白送。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苏联要烧这么多钱?

因为苏修想在全球热点地区都具有话语权,但是苏联辐射范围根本无法覆盖全球,于是苏联就采取了援助的方式去认小弟。

过度扩张,以至于根本没有考虑扩张的意义和成本。

其实今天的美国也一样。

美国成为全球帝国以后,美国领导层的基本盘就从国内的人,变成了全世界割韭菜。

今天美国对全世界搞事情很在意。

唯独对美国国内的建设、失业、疫情、毒品泛滥等等内政,基本不怎么上心。

比如美国国内蓝领失业又如何?

对美国资本家来说,虽然制造业转移出去会造成美国产业空心化,但是资本家赚了啊,转移以后生产成本更低了。

美国资本家靠美国崛起的实力去殖民全世界。

而当他们殖民全世界以后,他们发现本土什么样不重要了,他们在意的只是自己能不能维持对殖民地的收割。

这种模式现在也正在走向崩溃。

贰:欧亚大陆的情况

美国抛弃本土,苏联赔钱买掌声。

双方的病根是一样的。

就是他觉得,世界应该是一个超级大国说了算。

现实是什么?还是看地图:

地球人类文明由三个大陆组成,欧亚大陆、美洲大陆(暂且美洲算一个整体)、非洲大陆。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欧亚大陆。

欧亚大陆总面积约55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0%;总人口近50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0%。

你就看看上图这个“欧亚大陆”的地图。

这是中国或者俄罗斯一个人能把握的吗?

从下图地形图来看,中俄背靠背的地带天生被大量的山脉切断,也就刚好切分了两个最重要的欧亚市场。

俄罗斯领土横贯欧洲,途经中亚,东邻东三省、朝鲜半岛、日本。

俄罗斯看似海岸线很多,实际上大部分港是冻住的,不能全年使用,整体是一个内陆国家,是陆权国。

而很少人意识到,陆地面积庞大的中国,却是一个典型的海权国家。

看下图,我们西北部分全部是山脉屏障,形成了绝对防御。而这个东部富饶地区,全部面朝东南亚的大海,有大量优质的海岸线。

中国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个陆地面积很大的半岛。

看下图,我们海岸线门口什么情况?

第一个圈:东三省下面是:朝鲜、韩国、日本,接近二亿人口。

第二个圈:云南、广西下面是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接近三亿人口。

第三个圈:就是东南亚诸多岛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差不多也是三亿人口。

以上必须全部拿下,好好解放一下。

整合好以后,就是一个亚洲的超大规模市场,是比肩欧盟,甚至超越的存在。

看下图,因为是海,所以跳跃比陆地容易多了,整合东南亚以后,下一步再去彻底整合澳洲、新西兰几乎就是手到擒来。

以上范围不是吹牛,而是这就是现在已经落实的RCEP范围。

目前全世界,以核心国家来辐射的话,就是下图状态。

俄罗斯真正可以辐射的范围就是东欧+中亚五国,而整合这些以后,他下一步肯定就是往欧盟发展。

至于俄罗斯的远东西伯利亚,我后面单独说。

中国辐射范围就是RCEP的范围,东亚+东南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美国,目前是德不配位的死撑控制全世界,但是如果回归美国本土建设的角度来说,整个美洲没人能挑战美国。

中东方面,看下图,中东+非洲北部都是伊斯兰文明区域,很多时候非洲的北部,是更多被算中东的一个延伸。

这整个文明内,目前就还剩两个能打的,一个土耳其,一个是伊朗。

其他都是被整合的趋势,最后鹿死谁手还不知道。

欧盟自己是一个脆弱的整体,这就不说了。

非洲就不说了,世界博弈他们还没有入门。

印度其实也是有自己理论上的文明辐射范围的,就是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国文化、习俗、人种上是千丝万缕的。

但是印度实在是不入流,就比非洲强一点。

叁:三强时代

目前全世界分个档次的话,就是:

第一档:美国

第二档:中国、欧盟、俄罗斯(实际上第二档下面都没意义了)

第三档:中东板块(区域霸主目前争夺中)

第四档:印度、非洲

实际上面分类中,就中美俄三个人有价值。

欧盟二战以后被美国驻军,本土在白左化下,武力值早就废了,如果没有美国,俄罗斯完全有可能逐步蚕食欧盟。

国际民调机构盖洛普2020年年底对全球45个国家超过4.2万人所做的一项民调显示,全球40%的人认为,2030年俄罗斯将是超级大国。

这一比例紧随中国和美国之后,位列全球第三,高于欧盟、日本、英国和印度。

我认为这个报告是完全靠谱的,因为俄罗斯很穷,但是武力值并没有丧失。

从这次哈萨克斯坦行动来说,瞬间投放大量实战部队是一气呵成。

欧盟就好像一个金库,是很有钱的,甚至部分北欧国家生活水平远高于美国。

我相信俄罗斯知道自己的“财富密码”在哪里。

以后欧盟最有可能是俄罗斯和美国瓜分。

如果乌克兰开打,一部分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大部分苏联领土就回来了,一个小苏联就诞生了。

这时候俄罗斯下一步目标百分百就是欧盟。

只要拿下欧盟,俄罗斯缺其他产业技术和钱的事情,就完全解决了。

而中国方面,请问亚洲谁可以遏制中国崛起呢?

现在整个东南亚经济有一个能打的吗?

只要驱逐了美国,中国整合东南亚就如探囊取物一样,然后再以东南亚为跳板整合好澳洲和新西兰,这就是极限了。

中国整合亚洲,俄罗斯基本能控制住欧洲+部分中亚,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除了中东地区以外,面对欧亚大陆:

——中俄实际上具有了划中亚而治的能力。

中俄的影响力分界线,刚好就位于哈萨克斯坦中心,哈国位于欧亚大陆中心。

你可以这样理解,哈国西北方向基本就是俄罗斯可以建立稳定秩序的方向。

哈国东南部分,就是中国可以建立的经济秩序范围。

中东部分方面,实际上目前是真空期。

中国离中东太远,也没有经营中东本土的经验,中国长期都不会深度介入中东本土事物,我们没什么兴趣。

而俄国人钱不多,他们要花在刀刃上,现在重点是收复东欧和稳定中亚,然后挺进欧盟。

真正能让俄国人赚钱发财的方向还是欧盟,所以他们对中东兴趣也不大。

至于美国人,阿富汗之后就遁了。

对中东,趋势是中俄比较支持伊朗。

中东除了土耳其,伊朗就是最能打的,其他都实在是太弱了,但是伊朗也只是一个中等强国,只能说最多松散的整合一下中东,力度不会太强,不过总体来说应该可以保持中东稳定。

这倒不是说伊朗有多强,而是中东没人了...

你看懂上面全盘这个情况以后,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就算俄罗斯重建苏联,实际上对中国也没什么影响了。

因为欧亚大陆的局势事实就是,俄罗斯的辐射范围根本影响不到东亚这边。

而中国的影响力也到不了中亚过远,到哈萨克东南部就是极限。

至于东欧和欧洲,我们基本是完全没有发力点。

二元大国才能稳定欧亚大陆,这就是现实。

相互支持对方,把美国挤出去以后,欧亚大陆就是中俄共治和平。

美国是以美洲霸主身份,控制全球海域要道来干预全世界的。

就算中俄把美国从欧亚大陆驱逐出去,美国也不会怎么样,无非就是从超级大国变成美洲霸主,实际上还是全球前三。

之所以很多人会说警惕俄罗斯重建苏联,就是害怕俄罗斯强大以后又来抢中国领土。

但是,实际上这不就是又回去了?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就是完全回到当年苏联那个局面吗?这样三国杀里面,中美就势必再度联合。

当年中苏交恶,然后中美建交,开启了中美蜜月期,最后苏联被联合绞杀致死。

而今天的中国还是当年的中国吗?今天的俄罗斯还是当年的苏联吗?

确实,俄罗斯重建苏联,然后去欧盟寻找财富密码以后确实可能变的很强。

但是这段时间中国不会什么都不做。

如果乌克兰开打,俄罗斯将背负整个西方阵营的焦点,美国不得不把重心放在欧洲。

而到时候亚洲这边就不是什么台湾省的问题了,而是远在马六甲的新加坡已经做好了认祖归宗的准备了。

如果俄罗斯为了重建苏联和美国发生纠缠。

到时候整个东亚、东南亚就会存在重大战略真空时期,等美国和俄罗斯纠缠完以后,他会发现,这不是俄罗斯重建苏联的问题。

——而是中国已经重建汉唐的差不多了。

而这个“汉唐”,并不是往荒无人烟的中亚发展,而是往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发展,最远可达新西兰。

届时的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拥有超强陆军的海权大国,我们整合的全部都是有大量海港的富饶土地。

而中国重建汉唐,就是俄罗斯重建苏联的底气。

因为中俄是以哈萨克为分界线背靠背的,是互不侵犯的、捍卫世界和平的。

只要中国继续经济崛起,俄罗斯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输血,这就是普京为什么不害怕西方的原因,因为看起来俄罗斯是一个人,实际上他背后有高人。

而且美洲桃花岛岛主美国是不会死透的。

就算美国在全球崩溃,他只要回到肥沃的美洲,好好痛定思痛整顿一下,再多苦一苦南美洲,他重新起航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毕竟美国出海太方便了,孤悬海外。

整个美洲无力反抗美国,这种情况下,相当于美洲就是一个岛。

美国他在孤立的一个岛上,看见欧亚大陆有矛盾,就可以见缝插针搅混水去摸鱼,这种情况一定会成为历史常态化的。

如果以后俄罗斯飘了,中国一样可以随时重新联合美洲桃花岛岛主去对抗俄罗斯。

至于很多人伤心的远东,我觉得时间在中国这一边。

虽然中国面临人口问题,但是俄罗斯也存在。

而俄罗斯是不会发展远东的,因为整个西伯利亚中心是空的,就远东和东亚国家接壤的地方有几个俄罗斯城市。

俄罗斯是不愿意看见远东发展起来。

如果俄罗斯远东发展起来,类似海参崴、库页岛等城市,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下,一定会黄种人化的。

目前已有这个趋势了,现在库页岛有很多黄种人混血,如果经济交流频繁,俄罗斯远东是百分百无力抵抗东亚黄种人经济、文化、通婚影响的。

同时远东城市和俄罗斯中央离得太远,如果远东崛起,那么事实上俄罗斯也就会被东西撕裂,一个虚弱的远东,符合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利益。

俄罗斯远东一定是长期空滞的状态,差不多是无人区,这种局势,远东就仿若是在等待他真正的主人一样,只要足够耐心,时间不再对方那边。

而相比一个寒冷、空荡荡的远东,还不如中国先去深耕好RCEP。

比起担心俄罗斯再造苏联,不如思考俄罗斯成为焦点的这段时间,我们应该做好什么事?这才是更重要的。

欧亚大陆足够大,不要看见对方崛起就眼红,这是内卷思维。

相互支持对方崛起,划中亚而治,则是更好的增量思维。

面对俄罗斯再造苏联,真正的强者思维就是:

他造他的,我们造我们的,我们还要比他们造的更大,这样就不用担心了!

我们都需要对方强起来,共同驱逐美国、分担压力、创造机会。双方相互支持,这样欧亚大陆才不会出现更多的玩家,二个就差不多得了。

对大清来说,半死不活的毛子才比较好,因为大清不会崛起,他只要思考如何活下来。

对今天的中国来说,苏联再来又何妨?!

用汉唐的钢铁洪流对冲苏联的钢铁洪流即可。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user avatar

你认为爱新觉罗会重建大明么?

对,我也觉得他们不会。

user avatar
2021年10月1日,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诺夫发表声明,宣布抗议这种行为并宣布将上诉联邦政府和在刚刚选出的第八届 国家杜马 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调查动议。声明全文如下:

今天,莫斯科的警察对俄共的围攻(осада)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在这一周中,他们持续恐吓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积极分子、在国家机构的代表、第七届国家杜马代表。数十名共产党人和党的支持者已经被捕并被罚款。我们认为,执法人员的这种行为是现政府软弱的表现。她明白她在今年9月17日至19日的选举中的实际落败。为了压制支持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十个步骤》的纲领的不满选民的声音,使用了大规模镇压的方法

今天,莫斯科市杜马共产党党团领导人、第七届国家杜马代表Н·祖布林尼在特维尔内务分局被逮捕。在此之前,第七届国家杜马代表、俄共中央书记处书记С.奥布霍夫两次被拘留。莫斯科市杜马代表、国家杜马当选代表Е.雅涅楚克被逮捕,另一位第七届国家杜马代表С.库尔干斯基被罚款。

我想在此提醒热心的“执法人员”,直到 10 月 12 日第八届国家杜马的第一次会议开始之前,第七届国家杜马代表是有着法律豁免权的。只有在获得总检察长同意的特殊情况下才能进行拘留。如果没有这样的许可证,就意味着执法机构所做的一切都是纯粹的任意和无法无天。而现实就是这样的。

执政当局正在对共产党的积极分子采取越来越严酷的非法行动。今天,俄罗斯联邦共产党莫斯科市委员会第二书记、主管抗议活动的伊万诺夫也被拘留。俄共莫斯科市杜马代表С.楚卡索娃已经被罚款两次共42 万卢布,并被判处10天监禁。俄罗斯联邦共产党莫斯科市委员会的法务部门负责人别德热夫因宣布不承认远程电子投票结果而在法庭上被判处赔款40万卢布,并被宣判监禁10 天。俄共莫斯科市杜马代表 E. 叶戈里切夫在莫斯科市杜马大楼被留置谈话三天,之后他收到传票,威胁要将他逮捕 30 天。乌达里佐夫和拉祖沃萨耶夫因为在网络上妄议关于代表与选民的帖子,被逮捕并被判处10天徒刑。

莫斯科警方甚至还组织了对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大楼和俄共莫斯科市委大楼的前所未有的为期三天的查封,我们的法务部门已经记录了违规行为并准备提起诉讼。

联邦安全局甚至还封锁了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梅列尼科夫的办公室。那些这样做的人应该明白他们正在犯刑事罪。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的办公室,以及其他任何国家代表的办公室、车辆和住房均享有豁免权。显然,“热心的执法人员”忘记了这一点。

我想再次声明:我们并没有违反法律,包括根据莫斯科市政府的行政规定。暴力活动,在我们这里从来没有生存的地方!我们所有的活动都是以代表与民众的座谈的形式举行的。这是国家杜马代表和莫斯科市杜马代表的合法工作形式,因此应予以对莫斯科警方的惩处。

我们要求制止目前的警察系统的无法无天并将其活动限制到现行的法律框架中。在俄罗斯国家杜马的第一次会议上,我们将要求成立一个委员会来调查国家杜马当选代表受政治迫害的事实。

巧合的是,在1993年 10 月 3 日至 4 日,冲突也是莫斯科警方首先故意挑起的,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叶利钦的支持者以暴力镇压了人民代表大会以及最高苏维埃。今天,我仍然呼吁我国联邦政府领导人、总统办公厅、总检察长办公室、内务部和其他护法机关和强力部门的领导人立即制止肆意妄为的莫斯科警方、莫斯科安全分局等莫斯科护法机关的负责人的行为并将他们绳之以法。

俄共中央委员会主席

根纳季·安德烈耶维奇·久加诺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普京是否有能力或意愿在未来复活苏联,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理清“复活苏联”在不同层面的含义,然后结合普京的政治哲学、当前俄罗斯的内外环境,以及历史的惯性来分析。“复活苏联”的多种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我们谈论的“复活苏联”是指什么? 字面意义上的复活:.............
  • 回答
    设想一下,当人类的脚步真正踏入星辰大海,在太空建立起能够自给自足的生产制造体系时,哪些产业会因此迎来爆炸性的发展,甚至超越地球上的同类呢?这绝非科幻小说里的空想,而是基于物理定律和人类进步的必然推演。首当其冲,超高精度、超纯净的材料制造将是太空制造业的王者。在地球上,我们引以为傲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其.............
  • 回答
    青岛的研究成果为新冠病毒的溯源和传播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这对于我们未来应对疫情具有深远的影响。我来详细解读一下,并尽量用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来说明。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青岛研究的“证据链”。过去,关于新冠病毒是如何开始在全球传播,存在很多猜测和讨论。一种重要的假说就是病毒可能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类(.............
  • 回答
    我生于东汉灵帝去世前十年,也就是公元164年。身处这风雨飘摇的时代,我身怀现代全部记忆,深知未来的走向,自然会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而选择一位明主投奔。经过深思熟虑,我最愿意投奔的,是未来的曹操。原因如下:1. 曹操的政治远见与战略眼光: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最成功的政治策略之一。我明白汉室.............
  • 回答
    孩子在音乐上的确是块璞玉,这让人既高兴又犯愁。面对“艺考”和“正常升学”这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确实需要咱们家长好好捋一捋。这可不是件小事,关系到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得慎之又慎。咱们先来说说“艺考这条路”。艺考之路:优点与挑战并存这条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音乐专业的考试,考入音乐学院、师范大学的音乐系.............
  • 回答
    黑社会是否会在未来消失,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等多个层面,很难给出绝对的肯定或否定答案。但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存在的可能性和演变趋势:一、 黑社会存在的根源与历史演变要预测黑社会的未来,首先要理解其存在的根源: 人类社会中的“灰色地带”和“无监管领域”.............
  • 回答
    浩吉铁路,即浩勒图至吉安铁路,自2019年12月1日全线贯通运营以来,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并且在未来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其意义深远而多维,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 打通南北经济大动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浩吉铁路连接了内蒙.............
  • 回答
    蓬佩奥的政治前途,尤其是他是否有机会问鼎美国总统宝座,以及我们对他的评价是否“合适”,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更是关于美国政治的格局、选民的情感,以及评价政治人物的尺度。蓬佩奥的总统竞选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要评估蓬佩奥未来竞选总统的希望,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
  • 回答
    piano is a special skill, is it useful in the future?In the past, the piano was considered a luxury item, a hobby for the rich. However, with the deve.............
  • 回答
    成都与重庆,这两座位于中国西南的璀璨明珠,它们的发展潜力,尤其是能否比肩甚至超越“南天一柱”广州与深圳,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看看这两座城市身上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能量。首先,我们得承认,广州和深圳能够成为一线城市,它们拥有不可替代的先发优势和战略地位。广.............
  • 回答
    .......
  • 回答
    贵州经济的腾飞,这几年大家有目共睹,也确实是令人瞩目。要说能不能在未来赶上东三省,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不能一概而论,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得先看看东三省的家底和现状。东三省,也就是辽宁、吉林、黑龙江,过去那可是共和国的工业重镇,脊梁骨。它们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特别是在装备制造、石化、汽车、航空.............
  • 回答
    飞行上下班,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如今正逐渐照进现实。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正在加速渗透到我们日常通勤方式变革的讨论之中。那么,这种“飞着去上班”的模式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它又将以何种形态出现?这背后又涉及哪些挑战与机遇?场景的描绘:打破地平线的通勤想象一下这样的早晨:你不用再挤进拥.............
  • 回答
    阿凡达里的涵道飞行器,那种看起来像巨型喷气式直升机,又有着独特推进方式的载具,在现实世界中,它的技术可行性以及未来能否实现,是个相当有趣也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聊这个,咱们得先拆解一下它在电影里是咋工作的,然后再看看咱们现有的技术离它还有多远,或者说,哪些技术方向有可能让类似的飞行器出现在我们眼前。.............
  • 回答
    根据目前已知剧情,我们可以对萧元时未来的表现与他身前两代帝王(即他的父皇和祖父)进行一番比较和推测,并展望他可能创造的功绩。要做到详细,我们需要结合已知的历史背景、萧元时的性格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他目前展现出的能力来分析。一、 与身前两代帝王(祖父与父皇)的比较要进行比较,首先要明确祖父和父皇的统治.............
  • 回答
    魔兽世界玩家们大家好,最近暗影国度爬塔剧情中安度因和希尔瓦娜斯那场堪称史诗级的对决,可真是让咱们这些老伙计们激动了好一阵子。尤其是在爬塔的最后阶段,安度因从当初那个优柔寡断、一心想感化所有人的“小狮子”,蜕变成了能够直面自己内心痛苦,甚至主动出击,向希尔瓦娜斯发起质问和对抗的形象,这变化之大,简直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引发思考。咱们不妨从头聊聊,为什么像梵高、杜甫这样的大师,他们的价值在生前往往不为人知,甚至饱受诟病,却在身后被捧上“神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这是否意味着如今不被看好的作品,未来真的有可能“打脸”所有人?咱们先说说梵高和杜甫,这俩虽然领域不同,一个是画家,一个是诗人,.............
  • 回答
    在遥远的未来,宗教是否会成为撕裂中国社会的导火索,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心理等诸多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跳出当下,以一种更具前瞻性和批判性的视角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宗教在中国社会中的特殊地位。长期以来,中国官方奉行的是无神论,但同时又承认和保障公民的宗.............
  • 回答
    折叠屏手机能否在未来彻底取代平板电脑,这绝对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讨论,而且答案远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我们得一点点地剥开这个问题的层层包裹,才能看到它背后真实的潜力与挑战。首先,我们得承认,折叠屏手机正在做的事情,正是许多人对平板电脑的核心需求。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的是一部尺寸适中的手机,既能轻松.............
  • 回答
    关于沙漠能否在未来被彻底改造以适应人类居住,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引人入胜的问题。在我看来,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更像是一个“如果条件允许,且技术足够先进,理论上可以,但过程会极其复杂,并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和代价”。我们先从乐观的角度来想象一下,如果人类真的有能力大规模改造沙漠,那会是怎样一番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