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微博上看到的牛蛙刺身。。。牛蛙还是活的,看着自己的身体被吃掉。。。
__________(分割线)__________
那个什么大家不要在评论里面说带攻击的话啊!(比如某某某好圣母啊什么的)看到杠精就拉小黑屋,评论里面有人的说了,第一刀就死了,只是神经还在。。具体看下面哈
嗯,谢谢大家♡
顺便小声bb一句,为什么评论数量是点赞的两倍,迷茫(ㅍ_ㅍ)
名叫三吱儿
好像是夹的时候会吱一声
然后放到酒里面的时候会吱一声
最后进口里面吱一声
有点不忍直视
https://www.zhihu.com/video/982421412379860992咬掉头就可以吃了
提名潮汕牛肉,现宰下来的牛肉,鲜到还在抽搐!
当然,不一定每个菜市场都有这种,但一般也都是几个小时前刚屠宰的,非常新鲜,部位也很多可选!
脂白,是判断肉是否新鲜的最重要标准之一。不新鲜的肉一般脂肪会变暗黄或带红。
下锅两秒,就变成这样了。。。
以上是自家去菜市场买的牛肉,以下就见真功夫了。
在牛肉好,以及新鲜的前提下,刀工就至关重要了,一般牛肉火锅店的刀工是优于菜市场的,例如潮阳的七老牛肉,连刀不切断,一片牛肉可以这!么!长!而且一口刚刚好!可想而知切得有多薄!
这么新鲜的牛肉,这么好的刀工,不亲临潮汕很难吃到。虽然现在各地也有开很多潮汕牛肉火锅,但就广州而言,我吃到的最好的牛肉,都还是远不及潮汕本地的馆子。
可惜现在身在异地,不能常吃。。。看图舔屏了只能。。。
会动的肉很神奇?不不不,其实很常见,只要食材新鲜很多刚死的肉,都是会动的,随手再贴两个: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2485538112286720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2485561537306624很多人提到说,这个肉没排酸,不健康,容易引起痛风,也会有寄生虫风险,风味也不好。
(1)先讲寄生虫。没错,很多肉都有寄生虫问题,但肉类寄生虫也是细分的。
例如猪肉绦虫,危害很大,生命力非常顽强,普通冷冻难以致死,冷冻只能让其暂时停止生态活动,等温度升高后就恢复活性了,而高温可以轻松杀死猪肉绦虫,所以猪肉一般不会有生吃这种烹饪手法(评论区里说少数地区会有,但仍是不安全的)。
牛肉则不一样,寄生虫牛带绦虫等,一般冷冻足以致死,因此牛排有五成熟三成熟的吃法,甚至日本还有和牛刺身,法国有牛肉塔塔等生吃的做法。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经过冷冻,不能说完全没风险,但可以说寄生虫的风险非常低。
但!排酸≠低温冷冻,大概只是0°C—4°C范围内而已,所以对于寄生虫问题,排酸与否,半毛钱关系没有。
那回到潮汕牛肉上,不冷冻,新鲜肉直接切有没风险,可以说比牛排风险还要小。首先,牛带绦虫80°C左右足以致死,而潮汕牛肉是肉片,且是切得非常薄的肉片,没有夹生的可能,每下2秒左右,三上三下大约7~8秒涮熟了吃,肉都蛋白质变性成那个颜色了,何况是寄生虫虫卵?
然后还有脑回路特别清奇的:
芽孢是寄生虫?水熊长在牛身上?能不能先了解下牛的主要寄生虫再说?
牛带绦虫80°C就致死了,吃个100°C火锅不安全?
抱歉,我高中生物水平实在跟不上你的幼儿园的逻辑思维以及English词汇量,是我老了。
只不过你回的第二句话半句实质性的反驳都给不出,怎么还好意思让人谦虚接受?好意思说别人是半瓶?借你的话问你一句:你这到处咣当是想干嘛呢?
好了,上面一个说100°C都不死,这回又来个新同志,说60°C就可以杀死了?而且牛带绦虫不会寄生人?
勤快点,自己百度一下都可以查到“人是牛带绦虫的唯一最终宿主”这句话了,前几天微博还有个哥们拍了个从体内取出牛带绦虫的视频你咋不去搜一下?开杠之前先搜搜资料,别犯这种常识性错误,好吗。
还有,60°C能杀死寄生虫,那是按分钟计算的好吧,80°C能杀死那是按秒计算的,能一样吗?
还这么脸不红心不跳的说“谁规定要按秒,我就是按分钟啊!”……大哥,这个回答写的是牛肉火锅,不是炖牛肉啊!你确定自己不是来杠的?涮牛肉时间是按分钟计的吗,你涮牛肉的手法怎么这么清新脱俗呢?我前面写的涮7-8秒你直接视而不见就开杠?
建议你下次开杠之前,还是得先分清楚涮牛肉跟炖牛肉的区别,别脑子一热张嘴就杠,像“牛带绦虫不会寄生在人身上”这种常识性错误,以及在涮牛肉的回答下说出“60°C按分钟计算就能杀死寄生虫”这种逻辑性错误,答应我,下次别犯了。
另外,你怎么还好意思让我给你找出处?还说别人狗屁道理,你自己开口之前都不搜一下看看自己说的话有没问题,毫无根据没过脑一样随便丢句话,我就去给你翻书找出处啊?你还有理了?幽默了点吧……
(2)再讲健康。排酸肉能够降低痛风风险,这个100%谣言。这个随便百度下"痛风 误区 排酸肉"就可以搜到了:http://www.qhwjw.gov.cn/ywgl/ganbj/gzdt/2018/04/25/1524646643465.html。
另外痛风主要也是嘌呤碱摄入过量引起的,也包括了次黄嘌呤,这个知乎下也有很多人提到的。至于排酸肉,本身就有熟成的作用,将三磷酸腺苷转化成次黄嘌呤等,所以最后人体因此摄入的嘌呤,只多不少,谁比谁健康,还真不好说。
(3)最后讲风味。很多人提到排酸的作用,以及提到熟成,这件事要两看。所有肉品屠宰后的若干小时后,都会经历一段僵直期,排酸肉主要是考虑尸僵期后肉品的熟成,而潮汕牛肉是赶在僵直期发生之前就先吃掉了,所以处理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短时间的排酸,其实对于风味的加成作用不大,只有长期的熟成才是比较有用的。
简单说,暂不论长时间的熟成情况下,如果只是几天时间的熟成或排酸,与新鲜的牛肉相比,个人认为后者更好吃,这也是潮汕牛肉目前突然火起来的原因,当然,跟本地还是没法比,也欢迎来潮汕试试。
关于熟成、冷冻、牛肉的食用安全,可以看下之前13K赞的答案:识食务者:为什么淘宝网上的这些牛排很便宜?另外可以去哪里买靠谱的牛排?
这些肉会动,是因为屠宰之后的肌肉失去了中枢神经控制,但肌肉内的ATP还有残余,因此发生了肌肉痉挛,这块肉会不会痛呢?并不会,这个与痛感无关。
所以平时大家吃的肉,在屠宰场刚割下来也很多是这么动的,只不过拿到市场上时间比较久了,ATP已经消耗完了,就不动了,仅此而已。
如果你觉得恶心或者不适,这也很正常,毕竟大家不是屠户,并不会经常见到这样的画面,我也是很少情况下,去到屠宰场附近的牛肉店,才会看到这样的牛肉。
这些都是属于正常屠宰的范畴,潮汕地区的牛也是人道屠宰的,目前人道屠宰包括了电晕、击晕和气晕(气体致晕,不是找熊孩子来气晕)等方式,潮汕地区用的一般是击晕,是完全符合人道屠宰规范操作的。而至于肉跳与不跳,其实跟大家吃进嘴里的都是同一种肉,差别只在你隔了多久才见到而已,也并不因为立刻吃还是隔一会再吃,牛感受到的痛感有什么差别,因为已经没有中枢神经与大脑了,这就是一块再正常不过的肉,仅此而已。
真要说残忍,各位怎么不想想大家平时活生生清蒸个大闸蟹或者炒个活虾呢?可比吃这肉“残忍”多了好吗。
如果你认为本身屠宰就很残忍,那对不起,我表示无法沟通。借用评论区里的一句话,人类祖先用几十万年的时间爬到了食物链顶端,就是为了给你们在这讨论正规屠宰一头养殖的肉牛是否残忍的?
我只能说,很多你也能搜到的潮汕牛肉火锅店,汕头福合埕(老牌老大)、玉兰(十年前算是非常不错,但评论区说现在已经不行)、八合里海记(五年前老大)、杏花吴记(近几年新贵)、潮阳的七老(多年前常吃,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潮州官塘兄弟牛肉,以上这些都不差,其他潮州揭阳等地的我不熟哈,欢迎各位胶几人补充。
为什么推荐这些人尽皆知的?因为这些是大店,即使外地人去吃,也有足够的好肉可以供应。
但如果你要去一些小众的店,例如你要深入到屠宰场附近的店去吃,我建议你还是得找当地人带,否则不一定能够拿到品质超过上述店的肉。
另外,后起新秀一般优于老店,老店因为没落了,所以拿不到好肉的也比比皆是,例如很多就在说福合埕、玉兰等现在已经不是很行了。
至于超出潮汕范围内的店,我还是不推荐了,目前真没吃到潮汕地区以外有同样水平的。例如评论区有人提到的广州陈记顺和,或者跟汕头同店名的八合里海记广州店,我认为跟潮汕地区还有一段距离。原因还是在于肉源与产业链上,潮汕地区已经有相当成熟的牛肉产业链,所有牛在贵州、四川等地饲养后,到潮汕还要继续育肥一段时间(没错,跟牛排里的谷饲是一个概念),然后潮汕地区的屠宰场,屠宰的时间也基本是配合火锅店来的,早上屠宰供中午,下午屠宰供晚上,所以才能做到这么新鲜。
而离开潮汕,抛开有没谷饲育肥之外(其中这点也很重要),屠宰时间也不一定能保证。广州屠宰场据说一般是一天一屠宰,因此新鲜程度与潮汕地区的相比会差些。
而即使育肥了,屠宰也保证新鲜,但很多地方屠宰是流水线作业,采用电击屠宰,肉质也会有所不同。
而且,潮汕那边牛肉如果隔夜了,是可以回收回去打成牛肉丸的(当然是亏钱回收,所以开店还是要评估好每天进货量),一斤四五十的牛肉丸每天也要消耗很多(换外地基本都是那些掺粉低价肉丸的天下,卖不动这个价),因此潮汕地区整条牛肉产业链非常成熟,可以良性循环,因此当地的火锅店,用于火锅的肉只用好肉,新鲜肉。而整个潮汕地区的消费量也足以支撑起这么一个产业。
最后,即使育肥、屠宰、供货等都做到一样,要找到这么多这么好刀工的师傅,也并不容易,毕竟在别的菜系里,很少需要这么多专门供职于切肉的师傅,很多别的火锅店的肉,都是机器刨片就可以了。
因此,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这些差距难以追平,不一定是店家问题,主要还是整个产业链问题。所以如果你想吃最正宗的,还是亲自来一趟潮汕吧。
附潮汕美食打卡攻略:
附上潮汕牛肉火锅的绝妙搭配——沙茶酱的做法:
可能上面讲到的排酸还没怎么讲清楚,所以还是有很多人质疑:
既然是学食品安全的,或者说自己是烹饪专业的,学厨N年的,应该不至于对尸僵及熟成的作用,存在在这大的误解吧?
下面我们一个个来说。
首先,不管是不是红肉,大部分肉都会有酶的分解作用,鱼肉鸡肉都有,但这不代表熟成一定优于鲜肉,我不相信有任何专业烹饪书籍敢这么写,或者哪个靠谱老师敢这么说。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食戟之灵》中主角的深度熟成秋刀鱼,也没pk赢过叶山亮的新鲜秋刀刺身不是?
而目前潮汕火锅在各地都爆火且口碑这么好的情况,也是印证了这一点,大家可以看看评论区里说吃过潮汕牛肉的,各个地方都有,来潮汕吃的或者当地新开潮汕牛肉馆去吃的,看看他们的评价:
如果说排酸肉甩鲜肉十万八千里,那现在国内遍地都是屠宰后排酸的牛肉,潮汕这种鲜肉做法能打进现在各地市场?单就这点就没法解释了。
我想说科班出身的几位,你们一定对尸僵期/僵直期存在什么误解。一般尸僵期都是在屠宰后一段时间后才开始的,老师难道没跟你们说?
其实随便菜市场买两条鳜鱼就可以做实验了,按粤式清蒸做法,一条回家直接上炉蒸,另一条留着观察下:
(1)刚杀死的柔软度;
(2)大约4~5小时左右的柔软度(1斤出头的鳜鱼大概是这个时间到达僵直期峰值);
(3)还有尸僵期过后的柔软度。
以上三个时间柔软度上手对比下,最后再把留着的这条鱼上炉蒸,对比下跟直接宰杀后蒸的鱼的口感,区别是非常非常大的。
尸僵,不是死了立刻就开始的,别的菜系不敢说,粤菜广府清蒸鱼全部都是鱼宰后,尸僵期开始之前就上炉蒸的(潮菜部分海鱼做法除外),所以成为粤菜里经典菜式,如果尸僵期后才是最好吃,那为何不大清早的我直接把鱼杀了等晚上饭点再烹饪?
另外吃过潮州菜的,都知道有一道菜叫“打冷”或者“鱼饭”,这菜是怎么来的?潮汕靠海为生,鱼获是非常重要的日常食材,我们一般会把新鲜的海鱼叫“就捞鱼”,意思就是刚捞上来的鱼的意思。但出海捕捞,很多时候不是在近海的,如果出海比较远,回到岸上时鱼已经死了一段时间了,如果等到这时候再拿回家煮往往就没那么新鲜了。而鱼饭的做法就是将刚捕捞上来的海鱼,直接在船上进行煮熟或蒸熟,再放凉后到岸后售卖,也是追求在最最最新鲜的时候直接烹饪,这就是打冷菜成为潮菜经典的原因。
再说到搬专业书籍,作为硬核吃货+美食作者,家里几个柜子都是食品、烹饪、美食书籍,聊聊原理我还是在行的,这里摘一段:
“动物死后,短时间内肌肉是放松的,此时如果立刻切割烹煮,肉质会特别柔嫩。不过肌肉很快就会紧缩,发生所谓的尸体僵直,如果这个阶段煮,肉会非常硬。僵直作用会在肌肉纤维耗尽能源时开始(牛肉大约是屠宰后2.5小时,羊肉、鸡肉和猪肉则在1小时以内).....”
出自哈洛德的《食物与厨艺——奶蛋肉鱼》187页。论科学烹饪,哈洛德算是全世界顶级的大神了,而这套书就是他的经典之作,如果各位要推翻,也可以找找有没更权威的作者不一样的阐述。
一言蔽之,僵直期不是屠宰后立刻开始的,在僵直期发生之前,肉质都是特别好特别嫩的。如果说自溶阶段口感优于僵直期阶段的口感,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如果说自溶阶段优于刚宰下来的鲜肉口感,这就是混淆两个概念了。
而潮汕牛肉控制的就是在尸僵开始之前,所以,用哈洛德原话来说就是:
首先,肥瘦比例不是靠天气就能决定的,不然地处热带和温带的澳大利亚,怎么可能年年全球牛排比赛(主要就是看肥瘦花纹)拿冠军呢?还有乌拉圭、阿根廷、英国这些国家的牛肉也都很有名,但其实都不是寒温带。
其次,提到的几个地区,除了日本在全球能排上名号,韩国蒙古东北,在国际上基本属于排不上号的。而至于日本,日本最好的牛肉,或者说全世界最好都不为过的牛肉,是神户牛,产于日本兵库县,南北纬度跨31′08″,处于温带,纬度也就跟中国南京差不多而已。
牛肉好坏,两个因素是最主要也是最基础的。
第一是牛种,例如和牛、安格斯、利木赞、海福特、西门塔尔、夏洛莱、黄牛等等,像精瘦的西门塔尔牛,你就算育肥到了极限,也是没法跟和牛比的,因为这是基因决定的,有些就是容易肥,有些就是非常瘦。所以很多牛肉厂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选育品种,澳大利亚牛肉也是因为引进日本和牛并与安格斯成功杂交育种后,才有了现在高端牛排市场的地位的,不然单靠原来的安格斯牛,基本没戏。
第二是喂养方式,草饲还是谷饲,谷饲多久,国内就是因为谷饲成本太高,所以育肥方面一直跟国外牛有很大差距。不谷饲的话,靠气候是没办法育肥的,天气再冷不吃转化率高的饲料,膘也不会自己贴上,如果气候就能决定品质的话,在冷冻肉上,国产牛就不会一直被进口牛按在地上摩擦了。
最后肉质还跟阉割与否、公母、牛龄等等因素相关,跟气候的关系非常有限。只有在以上条件都一样,同一种牛同一种饲养方法,公母、牛龄也一样,那气候确实有点影响,例如澳洲顶级牛排产区罗宾斯岛,也分为春、秋系列。但抛开这些前提条件说气候,且把气候排到了影响牛肉品质的第一位,可以说是比较扯了。
而回到潮汕牛肉这件事上,一般潮汕选的黄牛牛种,小母牛,在四川、贵州等地饲养后,再到潮汕当地育肥相当长一段时间,最后才是屠宰。从选种,选公母和年龄,育肥饲养时间,都是为了最后细腻的肉质,以及恰当的肥瘦口感。
这位兄弟属于完全听不懂又一根筋的,一个劲的说从小大西北长大吃牛吃到大,但对于牛品种,饲养方法,后期熟成基本没听懂,停留在上世纪散户养牛后院随便喂几口草的概念里。
但这些也都不是什么问题,但一直说牛肉就是中低端食材,让我别把潮汕牛肉吹到天上去,还给我扣个推广的帽子?这就有点不能忍了。
兄弟,牛肉贵的多了去了,干式熟成上万美金一块啊,和牛一斤近千啊,你不能只认为家门口27块钱一斤的牛肉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牛肉吧?敢情全世界顶级厨师在挑选食材时都是傻的?高价买劣质货?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呵呵。
以前知乎玩的少,不知道原来我乎还有这种人?没素质地开口骂人又假装爱心圣母的,把你拉黑了还继续换个号?
这个兄弟,脾气不好就别学什么吃斋念佛了,嗔都戒不了念什么佛呢?
你这又诅咒又这么没素质的破口大骂,最后加再加一句阿弥陀佛,整句话看起来就非常搞笑好吗。
你还是别拉低了佛教徒的整体素质了,给佛丢脸丢大了,我觉得佛应该不会收你的。你看看别人的素质:
你可以保留你吃素的权利,但你也不能妨碍别人啊,凭啥别人吃牛肉还得给你骂?屠宰场师傅也是一份正常工作,满足社会需求,凭什么要给你诅咒?不要为了烘托自己的清高与“爱心”,就肆意辱骂他人可以吗?
另外像以下这些言论,我觉得也超过了我的认知范畴,我就不回应了。
其实前面已经说过了,细胞里ATP还有残存,但生物体又已经死了,所以肌肉没有了中枢神经指挥控制之后,在受到外部刺激时就会乱动,直到ATP消耗完或细胞死了为止。
然而……有的人认为是……
电风扇能吹成这样?我觉得你应该先自己随便拿块肉试下,看能不能吹成这样,再评论,实践出真知嘛。
我们再看一个动图。
这块肉整块不动,只有一小部分在抽搐,又怎么解释呢?你是不是要怀疑我在里面装了个跳蛋?还是风扇从下往上吹?
既然你不信,我觉得可以自己去市场买点新鲜的鱼虾鸡什么的试试的,没必要这么硬杠吧?
讲了这么多,无非要说明几点:没有神经参与,ATP也不能让肉动;死了的细胞是没办法实现神经冲动传递的;ATP储能非常少。
咱们一条条来。
第一,肉割下来,请问肉上面的神经末梢是立刻都死了的吗?受外部刺激就不会反应了?你想说没有神经参与ATP也没作用,但我有说过神经不参与了吗?莫非我写的中枢神经,在你看来等同于神经?
第二,死了的细胞确实没办法传递神经冲动,但问题是,刚割下来肉,细胞是全部死了吗?刚拧掉虾头的虾身能抽搐多久不妨自己买斤虾试试啊,这个问题里有个答案就有虾刺身的视频,难道你觉得也是电吹风吹的?
第三,ATP储能这事,我建议你好好看下尸僵期的原理,看看ATP在僵直期问题里的作用,ATP降到最低时才是躯体僵直的峰值,可以查下各种动物躯体僵直的峰值是需要几个小时,各种论文都有阐述,知网搜“僵直”下几篇看看先。即使懒得去查论文,初中生物课总做过脊蛙反射实验吧,去了蛙头,蛙已经死了,请问它能不能有应激反射?虽然是靠的脊椎,跟牛肉这个原理不同,但驳倒你说的死后神经不能做出反射以及ATP迅速消耗完的言论,足够了。
你说我高中生物水平,这个我认,本科研究生都没再上过生物课。但,没记错的话,哥们我记得你之前资料写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吧?这…这……棺材板还按得住吗?
再来一哥们附和,拜托你先了解下神经冲动的微观原理,先了解它的电传导本质先,别动不动说别人是民科好不好?
这个肉会动跟神经中枢半毛钱关系没有,纯粹就是神经受到外部刺激,例如铁板上可能存在的电位差、或者撒盐融化后带来的的钠离子等等……
具体果壳也讨论过,自己好好去看看:https://www.guokr.com/question/606912/?answer=801703#answer801703
另外,像你说的“哺乳动物任何动作都是大脑刺激的”这样的话,最简单初中生物里的膝跳反射就可以打脸。不知道这位兄台,你有何底气跑出来笑别人是民科??
还是很多人问什么是僵直,什么是排酸,为什么会动,还要回应前面那些说ATP迅速消耗之类的,哎,好累啊,一次性写完吧。
一般肉类切割后,会经历新鲜期、僵直期、后熟/自溶期、腐败期这几个阶段。
在理解僵直期之前,我们先大致理解下活体肌肉收缩与放松的原理。正常活体下,肌肉的收缩信号发出,会释放出钙离子,刺激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形成肌球蛋白复合体,完成收缩;相反,松弛原理则是神经冲动电位消失情况下,肌质网回收钙离子,抑制了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分离,完成松弛。
简单的说,就是在有充足ATP(三磷酸腺苷)情况下,释放钙离子则肌肉收缩,回收钙离子则肌肉松弛。
新鲜期。在屠宰后,由于肌肉还有部分ATP与CP储能(磷酸肌酸,可以转化为ATP),在CP消耗完之前,肌肉是还可以保持相对高ATP水平的,钙泵也可以正常工作,所以肉体柔软,有较好的延展性,甚至还可以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收缩放松反应:
2-3小时之后(具体与屠宰前的运动状态、饥饿状态有关),由于能量消耗,肌肉会进入了僵直期。
僵直期。由于屠宰后氧气供给的中断,肌内糖原只能进行无氧酵解(你可以与无氧运动结合理解),虽然还能产生ATP,但数量远低于活体有氧状态下,CP也消耗完之后,肌肉内的ATP就会迅速下降。且由于无氧酵解会产生乳酸,肌肉PH值会逐渐变低(酸化),导致肌质网功能失常,使得大量钙离子游离逸出。
钙离子是大量逸出,在有ATP存在的情况下,就直接导致了肌肉的收缩。且由于ATP此时含量越来越低,钙离子也不再能正常回收,肌肉已无法进行正常的松弛,这种收缩,也就成了不可逆的永久性收缩(永久性横桥),肌肉会变得僵硬,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僵直期,同时肉的PH很低,也就是酸度高,ATP降到最低时,到达僵直峰值,此时肌肉硬度可以是原来肌肉的10-40倍!
所以我们看很多屠宰场都把屠宰后的胴体悬吊,也是为了依靠重力作用使肌肉向下延展拉伸,避免僵直期的时候肌丝的过度交错。
吊到什么时候呢?一般要等到无氧酵解过程也结束,不再产生乳酸,PH值回升,肌肉酸度降低时,此时肌肉的僵直会有所缓解,这个过程即是解僵,也称为排酸。
熟成/自溶期。随着酸度的降低,肉开始进入熟成期。肌肉中的酶会开始将蛋白质分解成附带风味的氨基酸,肝糖转化为附带甜味的葡萄糖,三磷酸腺苷转化成美味的单磷酸基核苷,脂肪及类脂肪转化成带香味的脂肪酸。就牛肉而言,如果要达到比较好的熟成风味与口感,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进行熟成,例如在牛排那篇提到的那种几个月熟成的干式熟成牛排,就是在温度湿度控制得当情况下长期熟成的例子。
这回,应该非常明白了吧?
发发最近去潮州官塘吃的牛肉,13个大人吃牛肉和小吃吃到饱,加上点了二十多只饮料,居然才660!简直不要太便宜,不要说跟一线比,跟汕头比都便宜很多很多。而且超级新鲜,潮州朋友说官塘那就有屠宰场,所以整个官塘满大街都是牛肉店,就是对于潮州市区来说,官塘有点偏远了一点,但如果是旅游我觉得还是值得跑一趟去吃的。具体店名我就不说了,大家自己搜热门店铺吧,免得说我推广。
各种酱料一应俱全:
这是我们点的肉,各种部位都有,最后好像吃了二十几盘,我看服务员好像是按盘算的钱?
即使烫到过熟,吃起来都还是非常嫩。
再发发最近广州吃的,要跟潮汕本地比那自然是没法比的,但甩非鲜肉几条街还是绰绰有余的。
极限的时间控制,刀工,精细的部分区分,成熟的产业链支撑,成就了如今潮汕牛肉火锅的名声。只能说,对于吃牛这件事,潮汕人是认真的。
所以,没有一头牛可以活着走出潮汕。
那些说嫌弃潮汕牛肉刀工的,说刀工不好,说切肉切成那样,太长了没法吃的:
其实并不会没法吃,但自己切可能会没法吃,因为你自己在家切,肉切太厚了,导致切一样长度超过了一口的容量。
或者你可以试试,肉切这么长的长度,但是又刚好吃进去去是一口的大小,一片需要多薄!
然后你再试试一天连续这样大量这样切肉,不说一天吧,就连着切2小时,2~3个切肉师傅够供应所有食客的分量,需要切多快的速度。
潮汕牛肉对刀工要求极高,所以刀工+肉的品质,就决定了一家店的成败,各位可以看看这个网友的评论,我是不相信老板每月花1W块钱请一个刀工师傅,会请一个水货的。
还有说一看就不好吃,吃起来像橡皮筋等等的,甚至还有这种侮辱性言论的:
对于不尊重他人饮食习惯的素质低下的人,咱们就不多聊了,直接拉黑。另外说得那么不好吃的,我是严重怀疑你没吃过真正的潮汕牛肉的。我建议在没到当地吃上一口之前,还是先保留你的看法,别妄下定论。
最后,脑补下你们吃潮汕牛肉前后:
本来就是随手贴个视频而已,没想到这个贴会有那么多排酸党、熟成党、寄生虫党、僵直期党、潮汕牛肉不好吃党冒出来,搞得我这个答案一更二更再更,本来100字不到的答案更到现在几千字。
虽然对吃牛肉这件事情我不敢说全部精通,但我能保证自己写的东西是考究过的,所以有异议大家都可以尽管发出来,一起讨论。
这里也回应一下这位兄弟的话:
我原来也就是随手贴个视频而已,但截止目前已经1.5K评论了。
为什么置顶评论和放到原文,是因为我不想一个问题要被问无数遍。不然有人问一句寄生虫问题,我就回一个,有人问一个口感问题,我就回一个,我回得过来吗?
好了,既然大家都提到这些问题,说明有分歧,有疑问,那我就置顶评论。结果还是有人问,那好,我就再放到正文里,发现放正文比较有效果,放上来的问题基本说得清楚了,也不会有人再提。我的出发点,仅此而已。
另外你说的语气问题。我想自认我没做错什么,分享一个美食,就莫名其妙被谩骂和人身攻击,我难道还不能反驳?
而且我的回复跟贴出来的原文,如果没有被人身攻击,我也只是单纯就这个问题阐述而已。但如果人家说你是高中生物水平,说他是你爹,说你在打广告,诅咒你下辈子任人宰割,我还得默默承受?还不能把这些人挂出来?反而被你说是我恶意揣测和扣高帽?
至于你说的恶意揣测和扣帽子,那可能只是因为你在评论里只看到部分对话而已,有些带人身攻击的对话因为举报被删了(包括你的这一条貌似也被人举报了,我觉得也是在人身攻击所以挂出来了),有些删之前没截图就再也找不到了。所以你看到的好像都是些很正常的对话,就我一个人在这跳脚,但事实并非这样啊,如果你有哪条觉得我是在恶意揣测,我可以跟你详细讲讲。
而你说的“牛逼劲”,我想说,我并不乐于在这个答案里炫什么,如果换成别的菜品我可能直接就关评论了,又不是回复评论多了有钱赚,知乎也不是我的主要创作平台,我不需要蹭这种热度。但作为一个潮汕人,我觉得我有必要为家乡美食正名,所以我会一条条去反驳,而且自认没有什么有失偏颇或过于主观的地方。
说实在的,这个贴更到现在这么长,各种莫名其妙的被杠我也是挺累的,结果我一条条回吧,还被人说语气不对?那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最后,也感谢各位胶几人,以及各位友善的人的支持和鼓励,以及还有前辈的肯定。
最后的最后,大家有异议都可以聊,但注意不要人身攻击,否则我还是会一个个挂出来示众的。
点击以下链接可以直接跳转小店:
30K赞以上:
20K赞以上:
10K赞以上:
5K赞以上:
3K赞以上:
1K赞以上:
其他往期长文硬核回答:
必须是醉虾!
大学学生会聚餐,部长带我们去一家农家院吃饭,点了盘醉虾,上来的那一刻我惊呆了,作为一个生长在西北内陆的孩子,见过的最活的海鲜除了还在水里的鱼也就是螃蟹之类的,像这种摆在餐桌上还能动的虾连听都没听过。
看着桌上一群沿海的朋友争相夹起,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也忍不住夹起了一只。把虾放到嘴里,虾还在动弹,那一刻真不知道是该咬还是直接咽下去。
旁边的同学看到我举足无措的表情,纷纷发笑,于是一咬牙,嘴巴一动,还在嘴里弹跳的虾突然间就命丧我口了。那一刻,新鲜的虾肉和蘸料在嘴里流动,真的是太好吃了,于是又连着吃了好几只。
(视频没找到,于是在网上找了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