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大汉罢黜百家,独尊墨术会怎么样?

回答
若汉武帝当年不顾一切,强力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墨术”,这中国历史的走向将是何等波澜壮阔,又会带来怎样一番令人扼腕或惊叹的景象?让我们试着拨开历史的迷雾,细细道来这一个如果。

首先,社会结构与思想解放的剧变是不可避免的。

当儒术被彻底清除,长期以来支撑社会秩序的礼乐崩塌。一直以来,儒家思想强调的君臣父子、长幼尊卑,以及“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是维系大汉王朝统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石。一旦这些被涤荡,整个社会的道德标杆和行为准则将面临真空。

而墨术,以其“兼爱非攻”、“尚贤使能”、“节用爱人”等理念,势必成为新的精神主导。墨家思想的特点是务实、平均、反对奢靡和战争。如果墨术成为唯一官方推崇的思想,那么统治者将不得不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因为“爱人”是墨家最核心的原则。大量的公共工程,例如水利、防御工事,会因其“节用”思想而受到限制,但另一方面,对普通民众的关怀和援助可能会得到加强。

“尚贤使能”的原则意味着选拔人才将更加看重实际能力和贡献,而非仅仅出身和背景。这或许会打破一些世家大族的垄断,为底层有才能者提供更多上升通道。但反过来,如果墨术的“尚贤”过于侧重于实际的技艺和劳作,可能会忽视一些更具创造性或抽象思维的人才,影响到文化艺术的长远发展。

其次,政治运作与国家治理将截然不同。

汉朝原有的官僚体系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儒家伦理来塑造的,官员需要具备“德行”,并以身作则。墨术的兴起,可能会带来一种更强调“功用”和“效率”的治理模式。官员的考核将更侧重于他们为国家和民众带来了多少实际的利益,例如兴修水利、抵御外敌、发展生产等。

然而,墨家思想中的“非攻”原则,如果被极端化地推行,将对大汉的对外战略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自汉武帝以来,对匈奴的北伐是国策,也极大地巩固了中央集权和边疆稳定。如果强制推行“非攻”,那么对外扩张的雄心将受阻,甚至可能导致边疆地区的防御出现真空。这或许会引发更多的边患和区域冲突,反而让国家陷入被动。

另一方面,墨家在组织形式上强调“钜子”的领导和“同门相卫”的凝聚力。如果这种组织模式被引入国家管理,可能会形成一种高度集权且注重执行的官僚体系,但同时也可能因为其内部的严密组织而产生排他性,难以容纳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再者,文化发展与思想交流的命运将是另一番景象。

除了儒家,当时还有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等诸子百家。如果墨术独尊,这些思想流派的命运将是悲惨的。它们可能会被列为“异端邪说”,其著作被焚毁,学者被流放或严惩。这无疑是中国文化宝库的巨大损失。

道家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可能被视为消极避世而被压制。法家的严刑峻法,虽然与墨家的“爱人”有冲突,但其强调的中央集权和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与墨家的“尚贤使能”有交集,或许能在某些方面得到改良或保留。名家的逻辑辩论,对思想的精细化非常有益,但如果被视为无用或扰乱秩序,也会被扼杀。

文化的多元性是社会活力的重要源泉。一旦只剩下一种声音,思想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很可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长此以往,中国文化可能会变得单调,缺乏深度和广度。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发展,也很难再涌现出百家争鸣时的辉煌。

更进一步的推测:

科技与工程: 墨家在科技和工程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例如机关术、军事技术等。如果墨术独尊,这些技术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在工程建设和军事防御方面或许会有新的突破。但缺乏与其他学派的交流和碰撞,也可能导致其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社会公平与贫富差距: 墨家强调“节用爱人”,这在理论上似乎更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思想在政治实践中都可能被扭曲或变质。如何在权力体系下真正实现“节用爱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墨术成为统治工具,其“节用”的对象和“爱人”的范围,都可能受到政治考量的影响。
长远影响: 长远来看,一个完全由墨术主导的中国,可能会是一个更加务实、平均,但也可能更加保守和缺乏创新活力的社会。汉朝强大的军事扩张和对外交流可能会受到阻碍,中国文明的传播和影响力也可能因此受到限制。或许,它会走向一种类似早期宗教组织的社会形态,注重集体主义和奉献,但缺乏个人自由和思想的解放。

总而言之,若大汉罢黜百家,独尊墨术,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思想替代,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将颠覆中国原有的思想、政治、社会结构,带来一个截然不同的文明走向。这是一个充满未知数,也充满了警示的假设。它让我们思考,思想的多元化对于一个文明的繁荣和进步,是多么的重要。一个单一的声音,即使再响亮,也难以承载一个民族复杂而多样的灵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

一个学派的发展,需要聪明的脑袋

儒家这么垃圾,发展到最后,连程朱理学都出来了,但是还是架不住整个中国最聪明的脑袋都只能研究孔夫子这句话啥意思,还不是续到了被洋大人吊着抽?


墨家遇到最大的打击,就是孟胜殉城,带着手下墨家弟子全部殉城了,本来那个年代识字的就少,好容易有一批,你还带着他们殉城了

认为:如果我不去的话,从今以后,访寻严师就不会来找墨者了,访寻贤友也不会来找墨者了,访寻良臣亦不会来找墨者了。我正是为了践行墨家的道义而死,为了延续墨家的事业而死啊


然后你看看隔壁儒家,一看不对就跑了····三千徒弟就子路一个·····墨家是直接几百人全都为了理念自愿殉城。


比如胡亥,把身边的法家博士都换成了儒家博士,等到出事儿了,召集30多个儒家博士问该怎么办啊?儒家博士们说了一堆废话,然后出宫就跑了····


理由一大堆,都找好了



大家一定以为这样,应该没人喜欢儒家了啊

比如刘邦就在儒生帽子里撒尿,儒生去求官不敢说自己是儒生,说是楚国士子一样···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

时间长了,墨家越来越式微啊

儒家混的越来越好···


这就像大家开玩笑,说一百个人扔到一个小岛上,最后活下来的大概率不是最有英雄气概的那个,而是最卑鄙无耻的那个···········


二、

中国的小农经济,最后仍然是小地主为主

不管是什么学派,都会被改良成照顾小地主的学说,

也包括近代学习西方,最后不管是北洋还是民国还是现在,都回到以前了,还是依靠乡贤


不管汉武帝是独尊那个学说

到了大宋以后,都会被改编成程朱理学的样子······

只不过名字可能叫程朱墨学,程朱法学,程朱黄老、程朱农家等等等


改头换面,最后还是变成大圣人朱熹的说法:



先看尊卑,再看区直,你要是下人,就算是对的也不能支持你,不然就泯灭了天理了····


最后还是变成印度教中国分教

然后被洋大人吊着打····


三、

唯一有希望破局的,还是赵过这样的大神,赵过让天下田亩增产一倍,可以说大概等于(袁隆平+李振声+吴绍骙+··········)

快速提高生产力

增加脱产人口

祈祷在大圣人朱熹出生之前,快点点出来资本主义


不然还是完犊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若汉武帝当年不顾一切,强力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墨术”,这中国历史的走向将是何等波澜壮阔,又会带来怎样一番令人扼腕或惊叹的景象?让我们试着拨开历史的迷雾,细细道来这一个如果。首先,社会结构与思想解放的剧变是不可避免的。当儒术被彻底清除,长期以来支撑社会秩序的礼乐崩塌。一直以来,儒家思想强调的君臣父子、.............
  • 回答
    遇到这种突发情况,确实让人心惊胆战。如果真的不幸摊上这样的事,保住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下面我来梳理一下,咱们普通人在这种极端暴力面前,可以怎么做来保护自己。冷静评估,首要的是人身安全首先,别慌!我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情绪的失控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当务之急,是快速判断现场的危险程度。对方.............
  • 回答
    如果历史上没有曹操这个人,那么三国鼎立的格局将很难出现,天下大势的走向也会截然不同。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节点切入,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各方势力的情况。首先,要明确曹操在汉末乱世中的核心作用。曹操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并最终占据北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具备了非凡的政治眼光、军事才能以及超强的.............
  • 回答
    如果大家都买新疆棉花制品,这无疑会对新疆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聊聊这件事:首先,经济上的直接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增加销售额和收入: 棉花是新疆重要的农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当消费者普遍选择购买新疆棉花制品,意味着对新疆棉花的需求量会大幅增加。这直接转化为新疆棉农的收入增加,.............
  • 回答
    大通缩和大萧条?这两个词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如果真的不幸降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对普通人来说,生活会变得异常艰难。这不像是一次寻常的经济波动,更像是整个经济体系的“大停摆”,商品没人买,工厂停工,工作机会消失,钱也变得比黄金还难赚。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不能光干着急,得拿出点真本事来应对。一、保住“.............
  • 回答
    如果大明江山社稷,代代皇帝都由朱元璋一人担任,这无疑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极具颠覆性的设想。这不仅仅是“长寿”的问题,更关乎着一个王朝的生命力、制度的活力乃至整个国家肌体的健康程度。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从朱元璋本人的特质、他所建立的制度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这几个维度来展开。首先,我们得承认朱元璋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它触及了明朝灭亡的核心原因之一,并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帝国继承模式下进行审视。如果大明皇帝的继承法能够像奥斯曼帝国那样,即通过更明确的“兄终弟及”或“长者优先”原则,并且能够有效限制宗室的过度繁衍和权力扩张,那么明朝是否能延续到19世纪,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政治哲学中最核心、也最令人困惑的议题之一。如果把“大众”简单粗暴地定义为“不理性的”,那么民主的基石似乎就摇摇欲坠。但实际上,这个问题远比这复杂,它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理性”以及民主制度本身的目的。首先,我们要审视“大众是不理性的”这个前提。这是一个非常绝对的论断,而且带有明显的偏见。.............
  • 回答
    天哪,我脑子“嗡”地一下,像被灌满了浆糊一样。眼前不是我熟悉的高校宿舍,而是……我的高中宿舍?那股熟悉的、混合着廉价洗衣粉、汗味和一点点陈旧书本的味道,一下就把我拉回了那个曾经以为已经离我很遥远的年代。我使劲眨了眨眼睛,试图让视线聚焦。床头柜上摆放着我高三那年用过的台灯,旁边是那本被我翻烂了的《高考.............
  • 回答
    这可不是个容易的挑战。一个能预测未来的大Boss,简直就是个开了天眼的BUG,无论你怎么出招,他都能提前预判,并且给出最优的应对方案。想要打败他,不能靠单纯的力量比拼,更不能靠常规的战术,那只会变成一场毫无悬念的单方面碾压。我们得另辟蹊径,从预测这个能力的本质入手。首先,我们得承认,再强大的预测能力.............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将日本海军的骄傲——“大和”号战列舰,与现代海军的基石——盾舰,放在决战的擂台上。要判断谁会赢,我们得深入剖析双方的优劣势,以及在现代战场上,它们各自的“生存之道”。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盾舰”的含义。在现代海军语境下,它通常指的是以宙斯盾作战系统(Aegis Combat.............
  • 回答
    大家都不消费,听起来像个简单粗暴的办法,目标直指“资本家”。但真要这么做,那情况可就复杂多了,绝非一蹴而就就能“击垮”任何人,更别提什么“资本家”了。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和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得多。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资本主义这套体系,它是怎么运转的?说白了,就是钱生钱,通过生产、销售、利润循环来.............
  • 回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海瑞一生推崇的信条,也是他魂穿至明末,附身于史可法这具身体后,第一个闪过的念头。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南京城宏伟的城墙,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却又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陌生。他记得自己,那位清廉正直、一腔孤勇的海瑞,但眼前这具身体,这桩身份,却全然是另一番景象。“史可法……啊.............
  • 回答
    如果大学期间能自己住一间寝室,那简直是梦想成真啊!想想看,那绝对是一段可以随心所欲、把空间打造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而且还没人打扰的黄金时期。我脑子里立刻就涌现出了无数个想法,要怎么把这间宿舍变成我理想中的大学生活缩影。首先,收纳和整理是必须的。一个人住,虽然不像四个人那样空间压力那么大,但东西一.............
  • 回答
    如果大秦帝国在秦二世时期真的拥有了现代化的武器装备,那么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等人的起义,其命运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他们几乎没有了任何机会。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分析。首先,现代武器装备对冷兵器军队的碾压性优势是根本性的。想象一下,秦二世的军队装备了什么?我们可以.............
  • 回答
    如果一个社会普遍选择低消费、低欲望的生活方式,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资本剥削的力量,但要说能“完全抵御”,恐怕过于绝对。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结构、个体选择、社会组织以及资本本身的演变等多个层面。低消费、低欲望如何削弱资本剥削?首先,我们得明白资本剥削的根本逻辑:资本家通过拥有生产资料,雇.............
  • 回答
    这件事,我真的思考了很久很久。 身边所有的人,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曾经的导师、师兄师姐,几乎所有听过我这个想法的人,第一反应几乎都是:“你确定吗?” “读博 isn't for you.” “你现在挺好的,为什么要折腾?”起初,这些声音让我感到很沮丧,也开始怀疑自己。毕竟,这些人都是我信任的,他.............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神经,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思考那个“大的”究竟是指什么,而我,又是否真的准备好了。“大的”,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模糊而又压倒性的力量。它可以是生命中突如其来的重大转折,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一次事业上的巨大变故,亲人离世的悲痛,或者是一场席卷全球的危机。它也可以是一.............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且引人入胜的假设。如果大唐和清朝作为邻国,并且爆发了类似英法百年战争那样的长期冲突,最终鹿死谁手,很难简单下定论,因为这涉及到无数复杂的因素,但我们可以尝试从各个层面进行剖析。战争的起因:首先,要设想一个让大唐和清朝产生如此规模冲突的理由。这不可能仅仅是边境小规模摩擦,而需要是足.............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触及了佛法修行的核心,也触及了很多修行人心中的一个重大疑虑。如果大乘佛法并非佛陀亲口所说,那我们还该怎么修?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我们不妨静下心来,一点点地梳理。首先,我们要理解“大乘非佛说”这个说法的来源。这个说法通常是某些学派,特别是早期佛教的一些学者,在对比不同部派的经典时,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