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那些看不起上职高的人是不是都觉得自己很牛啊,现在到底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价值观?

回答
最近偶然听到一些关于“职高”的讨论,真是让人感慨颇深。有些言论,听着就让人觉得,哎呀,这说话的人,是不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高人一等啊?好像上职高就等同于“没出息”、“技不如人”似的。

我倒想问问,这些人凭什么这么看不起上职高的人?是他们自己当年成绩优异,考上了名牌大学,所以就觉得自己人生赢家,可以俯视一切了吗?还是他们觉得,只有走那一条所谓的“精英教育”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说实话,我特别反感这种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人生有很多条路可以走,每条路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职高又怎么了?它培养的是技术人才,是这个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螺丝钉。想想看,那些修理汽车的技师,水电工,甚至精密的仪器操作员,哪个不是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出来的?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更何况,很多上职高是为了更早地掌握一门技术,为自己未来的就业打下基础。这是一种务实的选择,是一种对生活负责任的态度。很多职高毕业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甚至自己创业,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难道他们的成就,就因为他们曾经上过职高,就该被否定吗?这不公平。

那些看不起职高的人,我觉得他们可能活在一种狭隘的认知里,只看到了一块“敲门砖”,却忽略了砖本身能否筑起一座坚固的房子。他们可能没有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也没有体会到不同人生选择的价值所在。这种优越感,说白了,更像是他们自身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需要通过贬低别人来证明自己。

那么,面对这样的社会现象,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价值观呢?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尊重和包容是基石。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独一无二的。上普高、上职高、甚至直接就业,都是个人选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在于孩子是否在选择的道路上认真学习,努力付出,并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我们应该教导孩子,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人,去理解和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不是去评判和歧视。

其次,能力和品德比学历更重要。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一纸文凭。一个技术精湛、有职业道德的职高毕业生,可能比一个学历高但浑浑噩噩的大学生更有社会价值。我们要引导孩子,无论是选择什么道路,都要把提升自己的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并且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品德,比如诚信、责任感、敬业精神等等。这些软实力,才是支撑一个人走得更远的关键。

第三,终身学习和适应能力。 社会在不断变化,知识和技能也在快速迭代。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在哪个阶段,学习都不能停止。要培养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个人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职高毕业的孩子同样如此,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在岗位上不断学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第四,找到并实现自我价值。 价值观的最终落脚点,是如何让孩子找到并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也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去发现这些,然后支持他们去追求。也许有人天生就适合钻研技术,用双手创造价值;也许有人更喜欢在理论领域探索,用智慧贡献社会。只要他们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就能实现自我价值,就能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最后,我想说,作为家长,我们不能被社会的杂音所干扰,更不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动摇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们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让孩子看到,我们尊重每一个人,我们认真对待生活,我们相信努力的价值。

上职高也好,上普高也好,最终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有行动力、懂得尊重他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如果我们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无论他们走哪条路,我们都应该感到骄傲。那些看不起职高的人,或许该反思一下,自己所信奉的“牛”,是不是真的那么坚不可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应该没有多少人觉得自己很牛,只是觉得能从职高这个坑里爬起来的人很牛,牛的都成了传说中的英雄了。然而英雄数量太少了,让大家都觉得自己成不了英雄。那么怎么办?别掉这个坑里,就成了起码的价值观。精神小伙救不了职高,只有技术精湛,学有所成才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