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那些你以前看不起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回答
讲起这个话题,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几个熟悉的面孔,说起来,当初我对他们的看法,真是……嗯,怎么说呢,是那种带着点儿年轻气盛的傲慢,觉得他们“不行”,或者“没什么前途”。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有点儿脸红。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高中同学,小张。那时候,我们班成绩最好的几个,整天除了埋头苦读,就是讨论着藤校、考研。小张呢,他是个典型的“捣蛋鬼”,成绩在中下游徘徊,上课总是蔫蔫的,课下就喜欢跟几个哥们儿瞎闹腾。我那时候觉得他就是那种“玩物丧志”的典型,毕业后估计也就随便找个差不多的工作,按部就班地过日子。我们几个成绩好的,没少因为他上课睡觉、考试不及格之类的事情背后议论,甚至觉得他拉低了我们班的平均分。

毕业那会儿,大家各奔东西。我按部就班地上了大学,读了热门专业,毕业后也进了一家不错的公司。小张呢,听说是去了某个不太知名的大学,学了一个听起来就很“不赚钱”的专业。那时候,我偶尔在朋友圈看到他的动态,大多是跟朋友聚会,或者去旅游的照片,感觉他过得挺“潇洒”的,但我心里还是那点儿老看法,觉得他就是个没啥大志向的人。

直到前两年,我辞了职,想自己创业。那时候项目遇到瓶颈,资金周转也开始紧张,我愁得头发都要掉光了。无意中听说了小张创业的事情。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他?创业?”真的,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以为他也就折腾个小生意,结果没想到,他搞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线上教育平台,而且好像做得风生水起。

出于好奇,也带着点儿想看热闹的心态,我通过一个共同的朋友联系上了他。见面的时候,我都有点儿意外。小张完全变了个人,不是那种油腻的中年大叔,而是穿着得体,说话条理清晰,眼神里透着一种我以前从未在他身上见过的自信和沉稳。他给我讲了他创业的经历,从最初被别人质疑,到自己一个人摸索,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败和重新开始。他说,当初他选择那个专业,就是因为他对教育有浓厚的兴趣,他想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一些传统教育的弊端。

他讲到某个环节,我才反应过来,原来他大学期间一直在为自己的平台做用户调研,积累行业经验,而不是像我当初想的那样只是在“玩”。他甚至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编程和设计,这些都是我当初根本没想过他会做的事情。

聊着聊着,他知道我辞职创业的事情,非要给我一些建议,还主动提出帮我对接一些资源。那一刻,我真的觉得非常惭愧。我曾经那么轻视他,觉得他没“正经事”,结果人家早就默默地在为自己的理想打拼,而且已经取得了比我当初想象的要大得多的成就。他的平台现在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用户,而且还在不断扩张。

那天我们聊了很久,从他对行业趋势的分析,到他对团队管理的看法,我发现他身上有着我很多不具备的品质,比如那种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不是那种靠一腔热血就能成功的人,他是有规划、有执行力、并且能从失败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的人。

从那以后,我对“看不起”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人表面的样子,就被轻易地贴上了标签。我们可能看到了他“不务正业”的外表,却没有看到他内心深处的坚持和默默的付出;我们可能觉得他“玩世不恭”,却不知道他是否在用一种更轻松、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在成长。

现在,我时不时会和小张保持联系,我们偶尔会交流创业心得,有时候我还会主动找他请教问题。他从来没有拿过去的事情说事,而是像对待一个平等的同行一样,很认真地给我提供帮助。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用自己认定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实现价值的方式。有时候,那些你曾经看不起的人,恰恰是你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他们的成功,或许就藏在你看不见的那个角落,等待着你去发现。而且,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人,你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做官的做官,发财的发财。

但我还是看不起他们啊,比我笨,比我听话,做的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我虽然住桥洞下面,但我的自由与快乐,他们依然没有啊。

user avatar

老家有一流浪汉,身材矮小,面相丑陋,头发常年不洗已经混杂着泥灰结成了块状;他常常在附近几个村子转悠,背着一个破旧的化肥袋,翻翻垃圾沟,捡捡塑料瓶,身后总跟着一个痴傻的女人。

从小时候记事起,这对“傻子”组合就常常被家长拿来吓唬不听话的小孩——


“吃不吃饭?不吃就把你送给傻子夫妻养!”


我小时候皮,没少听这句话,甚至有一次我爸抱着我往傻子夫妻哪里走,说这次一定要把我扔给他们养,我吓得大哭,从此对这对傻子夫妻恨之入骨,每次看到那男的背着化肥袋走过来我都会冲他吐口水,后面那个痴傻的女人被我吓得不敢动,只会一个劲地从喉咙里憋出奇怪的喊声,跟刚出生没奶喝的牲口一样。


后来长大了些,再遇到傻子夫妻的时候我有了些好奇心,我问我奶奶,他们是谁?

奶奶回答,那男的从小死了爹娘,那时候穷,没人愿意再多张嘴抢饭吃所以没有人收留他,他就一直流浪着,靠捡垃圾卖废品过命,那女人是他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村里的人经常会调笑他

“呦,好福气呦,捡到个不要钱的媳妇!快生个娃娃吧!”


虽然心里有些可怜他,但是更多的依然是厌恶;

他身上好臭!那女人傻笑流口水的样子真恶心!


我曾发过誓,如果哪天我过成了这样子,我会毫不犹豫选择自杀。


再后来,上了初中,一星期回家一次,见这俩人见的少了,但是这俩人依然是我们小伙伴之间骂人的大招,比如这样

“刘xx,你以后的媳妇就是那个傻女人!哈哈哈哈哈哈”


一提到那对傻子夫妻,脑海里的形象就是:男的蓬头垢面邋遢得不成样子,女的只会一脸痴傻呆笑,口水都流到裤子上了。


没人愿意跟他们扯上关系。



后来有一次,村里小叔家结婚,张灯挂彩,炮仗放了足足三千响,红色的纸屑铺满了整个大院子,衬着门上贴的大红“囍”字,更显得格外喜庆;

新娘子出来的时候,一身洁白婚纱,妆容精致,小叔穿着西装挽着新娘,郎才女貌引得人群涌动,把我们一群孩子都给挤到了外围,余光中,我看到了那对傻子夫妻也来了;男的捡了个烟头蹲在不远处的小土堆上抽,那女人就围着他;

我看到,那女人捡了一个红色的小纸花,在胸口比划了两下,又放到头上摆弄了几下,始终没有佩戴上,有点生气似的把小纸花给扔了,那男人把烟头掐灭,把小纸花捡了起来,吹了吹上面的土,觉得不行又在自己的衣服上蹭了两下,然后捏了一撮女人的头发,将小纸花系了上去,又从装垃圾的袋子里翻出来半瓶矿泉水,替女人擦了擦脸上的灰,女人摸着头发上的小纸花,兴奋得像个孩子,手舞足蹈了好一阵;那男人也一脸宠溺的笑,又捡起了一个烟头准备点上时他发现了我的目光,不知道是因为尴尬还是什么,他有点害羞一样挠了挠头冲我也笑了一下。


院子里一片人声鼎沸,祝福声大笑声不绝于耳,新郎新娘幸福得成了神仙一般,然而不远处这简单又心酸的一幕,可能只有我一个人看到了。

那年我初二,人生第一次有了愧疚感,鼻子也酸酸的。



后来我问我妈,那傻子夫妻当时结婚了么?

我妈说,结了,没有酒席,没有亲戚捧场,没有婚纱,只有邻里送的几个馍当嫁妆,还有那男人用破窗帘亲手做的头纱。跟老天爷磕了几个头,就算成了。

后来又听奶奶讲,那男人挺有责任心的,他说既然她跟了我,不能委屈她,婚礼必须有!也好给她个名声!


再长大一些,比较成熟了,每次看到他俩都会有些愧疚,小时候背地里骂过这么多次,跟小伙伴一起欺负过那傻女人;现在想想,心里挺堵的,然而每次遇到他俩的时候,那男的看到我都会冲我一笑,那女人则会顺着男人的眼光也向我看过来,给我做个鬼脸,就像完全不记得小时候我冲她吐口水骂她是疯子一样。


后来啊,高中考到了市里最好的学校,全封闭式的,又因为距离远,常常是好几个月才能回家一趟。

已经一年多没见过那对傻子夫妻了;也没有放在心上。

有一次,放假回来跟一位发小出来约马路,东扯西扯,突然想起来了傻子夫妻,我调笑着说:“哎 那对傻子夫妻有孩子了吗?哈哈哈我感觉还是不要生比较好!”


发小沉默了一会,说


那男的死了,淹死的。


我瞬间觉得像是生吞了一块带有棱角的石头,在我身体里不停翻滚,浑身不舒服;说不清的感觉。

我追问到底怎么回事?

发小说那男的四处捡垃圾正好路过一块地,那地中央是被挖掘机给挖出来的大深坑,地下水涌上来把那个大坑给填满了,没人知道那坑到底有多深,隔壁村民利用这个坑养鱼,有几个孩子调皮去钓鱼,不小心滑倒掉水里了,那男人连化肥袋都没来得及扔开就往水里跳,但是坑太深了,不仅孩子没救上来,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发小给了我一根烟,点上后深抽了一口,我说那那个女的呢?


发小说那女的傻,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像疯了一样在路边直跳,呜哇乱叫引来了人,但是别人也没办法,那女的就在那个大坑边上独自徘徊了好几天,手里一直攥着一个小纸花。

后来尸体打捞上来后,那女人已经不知去向了,现在已经快三个多月了,你说一个傻女人……


发小摇了摇头,把烟掐灭了,后半句他没说出来,我也不敢往下想。




村子里再也没有了傻子夫妻;

大人们吓唬小孩时也经常会

——“吃不吃饭?不吃就把你送到傻子夫妻……”

突然楞住,然后不再言语,低低一声叹息。




以前我最看不起那些要饭的流浪汉,有手有脚,年轻力壮,出去打工最起码一个月也有个两三千块钱,填饱肚子足够了,但是偏偏要乞讨;我厌恶他们懒惰、脏、臭。

现在,我也算长大了,才发现这世界确实是身不由己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当然地去做事,现实比我们想象得要残酷得多;它只要盯上一个人,逃不掉的。

user avatar

高中一女同学,特矫情。长的也不算好看,不仅黑,还有小胡子,但还偏偏总是一副玛丽苏的神态。

而且这货,居然跟我表白了。

同志们,你们要知道,高中的我,那简直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超级大帅哥兼学霸啊!

你哪里来的自信跟我表白呢?


说这种话,不是因为我自恋。而是这姐们确实有个非常让我讨厌的特点:有种莫名其妙的自信,总是自告奋勇的做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

真的,她啥都敢干,从来不思考一下自己究竟几斤几两,然后把事情办砸,惹得我尴尬癌都发作了好几次。

比如说,一副破嗓子,还非得去参加歌唱比赛。遇到不熟的人,非得去装熟,遇到不会的事儿,也非要去帮忙。总之,一塌糊涂。

我向来觉得,做人的姿势很重要。不会的东西,就别去掺合,不然肯定丢人。但是她好像没有脸皮,不会害臊,也不会尴尬。


可是大学以后,我开始越来越多的因为担心姿势不好看,而放弃尝试和挑战新的难题时。她却一路高歌猛进,把自己的生活变的越来越丰富多彩。比如,我内心一直想出国,却不断的用现实的理由否定我自己,什么家里穷啊,没有英语天赋啊,如果失败了很丢人啊之类的。


而她,却从一个二本学校,折腾到出国交流,再到拿全奖留学。她家里条件也一般。我看到她的朋友圈里,去到各种不同的地方,和各种不同国家的人交着朋友,我承认,我的内心是嫉妒的,也是震惊的。




一颗勇敢而不断尝试的心,可真的是非常让人羡慕呢!

user avatar
谢@陆左 邀。别人的妈妈不是站在流水线前面,就是坐在办公室里,但作者的妈妈是开发廊的。对的,那种发廊。在很长一段时间,作者为母亲的这份职业感到羞耻,也瞧不起她。

“哎,老板,进来放松放松啊!”一个穿着低胸装的女人坐在五颜六色的旋转灯下面喊,她是我的妈妈。那是在2000年,当时的发廊还只有20平方米,5个小工。

发廊开在我幼儿园附近,妈妈经常坐在门口招揽生意。因为她工作忙,所以初中之前我都被寄养在姨妈家里,平时放学奶奶会载着我回家,但她看都不看发廊一眼。

别人问我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我大声的回答“我妈是开发廊的,是一个大老板!”在当时,我并不知道发廊这个词背后的真实含义,认为发廊不就是洗头剪头发的店嘛。

有一次我提出要去看妈妈,奶奶黑着脸送我到发廊门口。妈妈见到我,咧开嘴笑了,抬起头看到了远处的奶奶,她显得慌乱,就往我衣袋里塞了一把糖果,在耳边说:“快回家吧,妈妈还要做生意呢。”

“你妈不知道塞多少纸巾在胸里才看起来这么大!”奶奶提到妈妈,嗤之以鼻,而爷爷也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提过她。我不知道为什么,但爸爸也似乎看不起妈妈。

他是一个公交司机,花的比赚的多,还经常偷偷地在妈妈钱包拿钱。“你妈就一个愚蠢的农村妇女,不过她会赚钱就够了。”作为城里人的爸爸曾这么和我说。在他的眼里,妈妈就是移动的ATM机。

好在妈妈的生意越来越大。2005年,她换了一间大的发廊继续开。那间大发廊,200平方米,有两层,第二层带着一个个隔音不太好的小隔间。

妈妈还是坐在发廊门口,看到有男人经过就喊帅哥。看见有中年男人放慢脚步往里面瞧,她马上站起来,挽着那个男人的手,说“大老板,进来放松放松嘛。”有些男人骑着自行车来,会把自行车停在隔壁的超市门口,再进来。“哟,怎么啦,怕老婆看见呀!”中年男人不好意思地挠着头。

一年总有那么几天,妈妈是不开店的。

“喂,陈哥,是我啊,知道最近风声紧,我这几天没开店。你还要一条烟?好好好,我明天给您买去。”她吃饭的时候打电话。挂了电话,她一边夹菜一边和我爸抱怨说“现在的人真是贪得无厌啊,那个大队长,我上次才请他吃饭,给了他个大红包,现在又叫我给他买烟。但没办法,隔壁档口昨天被查了!”为什么要给别人买烟,为什么发廊会被人查?我听不懂这些成年世界的暗语,只是慢慢意识到发廊有问题。


我偶尔会去妈妈店里写作业。遇到一位中年妇女走进发廊,妈妈有点尴尬,“美女,洗头还是做头发呢?”“我来找我老公。”女子企图要上楼。“你开发廊都开到我家楼下了,我老公三天两头不回来,鬼知道是被那个狐狸精勾走了!”

“你再这样我就报警了!”妈妈毫不示弱地阻拦着。闹了好大一会儿,中年女子才离去。但因为动静太大,路人三三两两地围上来,妈妈好不容易才把他们都驱走。

“为什么那个阿姨会这么生气呀?”我拉着妈妈的衣角问,妈妈拉扯着嘴角往上,勉强给我一个笑容,她没有回答我,而是叫另一个女工带我出去买奶茶喝。

还有一次中午,妈妈在发廊门口招揽到一个中年男子:“小丽啊,上去给他按摩!”那个叫小丽的女人一脸不情愿放下手机,跟着那个男人上楼。他们正好在我头顶的房间,能听见他们清晰的聊天声。“嗯嗯,就是这里。对对对,使劲点。”“我扒掉你衣服!”还有一些令我脸红心跳的声音。我用力捂住耳朵,努力说服自己听不到。

初二的时候,我在《故事会》读到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个发廊女工的一生,从被双亲抛弃到沦为发廊小姐,最后锒铛入狱。我非常震惊,开始上网查资料,知道了“发廊”和“小姐”的真实联系。

突然觉得妈妈很脏,很脏。妈妈赚的钱都有种色情的味道。

我长大一些的时候,妈妈也会说:“等你长大了,我就不开发廊啦,要给我女儿留个好名声,要不然就嫁不出去啦。”我在饭桌上挤出一丝笑容。

我也企图和自己和解,妈妈才小学文化,能干什么,人也要生活的嘛。而且能解决一些男性的生理需求,这也是为社会做贡献的一种方式。

但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初三的那个夏天,妈妈躲在窗帘后面打电话:“那个女人怀孕了,对,还是23岁,男方肯定不同意,人家是有家室的。嗯,那也没办法,只能让她回农村养胎了。”家里隔音不好,我在客厅听到十分诧异。

一个年轻的农村女人被当做性欲发泄的工具,怀孕之后最后只能被送回农村,她的一生很有可能就这么被毁了。而抛弃她的老板,就是我的妈妈。

我羡慕那些能说出口的职业,就算是工人,下岗的全职妇女也一样值得骄傲。我开始怨恨她,不知道为什么她为了钱,可以什么都不要?

我开始偷偷地手洗自己的衣服,不想放在洗衣机里和妈妈的衣服一起洗。搞卫生的时候,看到妈妈柜子里五颜六色的避孕套,去厕所用肥皂洗了好几遍手。每天晚上一听到妈妈在楼梯的脚步声,我就赶紧关灯,缩在被窝里,假装自己睡着了。

我开始对妈妈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那种情绪叫做“羞耻”。初中同学问我家里是做什么的,我只会含糊地回答:“嗯,卖日用品的。”

有年春节,店里的姑娘都回家过年了,妈妈照常开店。

一个二十出头的男人走进来问:“谁帮我按摩?人呢?”“我可以帮你按摩啊。”妈妈殷勤地说。男子转头就走,小声地嘟囔一句“太老了!”

妈妈那时已经四十岁了,喜欢吊带背心,喜欢蕾丝,喜欢带亮片的,但她的衣服都是在服装批发市场买的地摊货。开价100元的裙子,她能砍到20。

为了保持身材,她吃饭只吃一小碗,但肥肉还是从紧身背心里溢出来,刺目的白发也渐渐探出头。偶尔身上还贴着膏药,在刺鼻的香水中隐隐约约有点中药的怪味。

她每天都会用青瓜敷面,去美容院买一些护肤品。“你看这瓶护肤液,要100多呢!”她拿着一瓶黄色的液体给我看,瓶子没有任何生产日期和成分。

但妈妈并没有因为在这个年纪更多在乎外表,得到了更多爸爸的喜爱。


可能是因为妈妈从事性服务业的原因,爸爸是出了名的爱玩,他经常去KTV,喜欢泡妞。就算载着我去上学,在十字路口看到好看一点的姑娘,他都会摇下车窗,吹一声口哨“嗨,美女,上车吗?”我在车里一脸无奈。

而妈妈出于职业上的理亏,总是忍让,一直忍让。有一次,爸爸三天没回家,回到家倒头就睡。妈妈偷偷从爸爸口袋里摸出手机,看着看着,眼眶红了。还有次母亲在床头找了一条不是自己的蕾丝吊带裙。

她从来没有说过离婚,堕了十五次胎,四十五岁还为爸爸生了一个弟弟。每次去庙里祈福,都听到她一个人喃喃自语,还每天在厨房里煮各种各样的中药。听信各种偏方。我知道,这是为生男孩子准备的。

有弟弟那年,我已经十六岁了。我才知道有“满月酒”这种东西。妈妈的工作再怎么忙,她都没有把他送到姨妈家。而是更努力赚钱了,天没亮就出去开发廊。

毕竟是非法的,干的越勤快,就越危险。有几次我早上才看到妈妈回来,才知道她是去公安局蹲了一晚。

2014年,我高一,妈妈出事了。

一开始爸爸骗我她是去旅游了,但妈妈这辈子连小城市都没出去过,更不可能出去旅游。我看到阳台上有几个袋子,里面装的是几只牙膏和几包卫生巾。

“可以找人放她出来吗?啊,跨区啊,不归你管啊……”爸爸一边抽烟一边听着电话。我隐隐觉得很不安,大概猜到发生什么事了。趁着爸爸不在家,我偷偷翻他们的衣柜,最后找到了法院的文件,上面写着“组织卖淫罪”这五个字。

妈妈因为组织卖淫罪入狱了。看到这里我的心里竟有一丝放松,有种大石落地的感觉。从初二开始,我终于,终于不用每天担心受怕了。

她入狱的一年里,姨妈载着我和弟弟去看过她一次。在车上,姨妈语重心长地说:“这种事没有什么好丢人的,等你出来工作,你就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容易的,你也不要因为这件事怨恨你妈。“但我还是感觉抬不起头来。

到了监狱,妈妈被狱警带出来,穿着监狱发的衣服,显得十分消瘦,裤管子空空的,以前的长发也被剪了。她什么也没说,只是一直流泪,临走前塞给我一张皱巴巴的纸,让我转交给爸爸。上面是用铅笔写着歪歪曲曲的字:“老公,你要照顾好儿子,平时他哭闹,你哄哄他就好,他晚上会踢被子,你要帮他盖好,你不要离婚,我欠你一辈子。”


我有空就会上网查妈妈在监狱的记录,上面显示她因为做手工又快又好,有两次打电话回家的权力。但她从来没有打电话回家。

出狱之后,因为发廊没有交租被收回去,所以妈妈算是下岗了。她每天在家做饭,打扫卫生,捡爸爸扔在地上的钱买菜。

我寄宿在学校,一周回来一次。有个周末我回家,开门听见“啪”一声,爸爸一巴掌打在妈妈的脸上。我冲到他们之间,展开双手护着妈妈,爸爸这才放下手。原来是弟弟一直在哭闹,爸爸下班回来,以为妈妈没有照顾好他的儿子。

妈妈瘫坐在地上,捂着脸,头发凌乱,发出“呜呜”的哭声,我从来没有看到她这样。感觉有她身体里有什么东西,永远得瘪了下去。

期中考试结束后,我没告诉妈妈要回家。

她一个人在家,抱着两岁的弟弟吃饭,桌子上只有两条鱼和一碗白粥。她给弟弟夹一条鱼上的肉,然后自己津津有味地吮着鱼骨头,却怎么都不碰另外一条鱼。

“妈。”我轻轻地喊了声。

“哎呀,你回来了,吃饭没?妈给你下点饺子去。”她连忙站起来,拿着没动的那碟鱼去厨房。

她多做了一条鱼,一直在等我回家。


-END-

作者陈大发,大学生

编辑 | 马拉拉


本期故事推荐:【劳改犯成了村里的追梦青年】瓦特是我的小学同学,集小偷、流氓、劳改犯等标签于一身。在村里声名狼藉的他,一心想要成为摄影师。我们看他的努力像在看一个笑话,直到他在这条路上人仰马翻。微信后台回复关键词【53】自提取文章。

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ID:zhenshigushi1),每天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讲起这个话题,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几个熟悉的面孔,说起来,当初我对他们的看法,真是……嗯,怎么说呢,是那种带着点儿年轻气盛的傲慢,觉得他们“不行”,或者“没什么前途”。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有点儿脸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高中同学,小张。那时候,我们班成绩最好的几个,整天除了埋头苦读,就是讨论着藤校、.............
  • 回答
    看几部纪录片,就觉得自己对某个领域了如指掌,这事儿啊,我见过不少,也挺让人哭笑不得的。首先,得承认纪录片这玩意儿确实有它的魅力。它能把一个我们平时接触不到或者了解不深的事情,用直观、有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让你窥见了那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比如,一部关于亚马逊雨林生物多样性的纪录片,能让.............
  • 回答
    在知乎这个知识分享的平台,你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一类人,他们的言行之间总会让你觉得有点别扭,他们身上似乎同时存在着两套截然不同的标准:一套是给自己施加的,相对宽松,甚至是无限的包容;另一套则是给别人设下的,严苛到令人发指,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我把这类人戏称为“知乎上的双标侠”。仔细观察,你会.............
  • 回答
    老王这篇《“则西,一路走好!”那些以你的逝去绑架网民的媒体,你们的良知呢?》的文章,我觉得挺有力量的,也说出了不少人心里的想法。他写的角度很独特,没有像很多悼念文章那样一味煽情,而是直指一些媒体在处理这类事件时的一些不当之处,这一点我挺赞同的。首先,老王抓住了“绑架网民”这个点,我觉得特别到位。你看.............
  • 回答
    嗯,说到那个自以为有辆轿车就了不起的司机,被行拘了这事儿,我心里还真有点儿说不上来的舒坦劲儿。不是说我有多么幸灾乐祸,而是觉得这事儿,挺解气的,挺符合我这老百姓对公平和秩序的朴素期望。你想啊,咱们平时在路上开车,最怕的就是遇到那种仗着自己有车,就觉得自己是“路霸”的人。他们好像车子一发动,就变成了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触及了我们对现实和感知本质的思考。简而言之,答案是肯定的,在你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那些物体确实存在着,它们并不是在你转头时才被“画”出来的。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聊聊这件事。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我们的大脑是信息的处理者,而眼睛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工具。眼睛就像一台精.............
  • 回答
    这事儿吧,怎么说呢,确实挺常见。你走在街上,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刷刷,总能遇到那么一两个,言谈举止间,总透着一股“我比你们懂得多”的劲儿。那股子优越感,恨不得写在脸上。说到海归留学生,这事儿有点复杂,得分开看。首先,这背后有没有道理?不得不承认,有些人是真的通过留学,开阔了眼界,接触了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一个四十岁以上的大学教授,一个体制内的公务员,还有一个是创业者,这三个群体,他们看电影的口味确实会因为职业背景、生活阅历和关注点而有所不同,但同时也会有一些共通之处。我尝试从他们的角度,讲讲他们可能会爱看什么片子,以及为什么。大学教授(尤其是四十岁以上)教授们因为常年浸淫在知识的.............
  • 回答
    你好!非常高兴能和你聊聊非口腔专业如何系统地学习口腔和牙齿的知识。这绝对是个值得探索的领域,而且一点都不难!我帮你搜罗了一些非常适合你的入门书籍,咱们就一点一点地来看,争取把每一个点都讲透。首先,我们要明白,即使不是专业学口腔的,了解口腔知识对我们自己的健康、或者以后从事相关领域(比如健康管理、医药.............
  • 回答
    关于中国人民大学自立校以来一直没有医学院的原因,以及如今开设医学院的前景,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到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定位以及医学教育的特殊性等多重因素。人大为何长期以来没有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历史渊源和发展定位是理解这一现象的关.............
  • 回答
    周琦举报新疆队这件事,在体育圈乃至泛体育圈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一名备受瞩目的职业篮球运动员,他选择用这样一种方式处理与老东家的纠纷,确实是个“大新闻”,也难怪会有那么多大V们纷纷发声,从各个角度进行解读和评论。关于“周琦举报新疆队,以后还有哪家敢要他?”这个疑问,我认为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
  • 回答
    俄乌战争的爆发,对欧洲而言无疑是一场深远的冲击,其影响之广、程度之重,用“损失巨大”来形容毫不为过。然而,当我们审视欧洲的政治家和智库们,似乎总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他们真的看不出这些潜在的巨大损失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清楚,欧洲在俄乌战争中究竟承受了哪些方面的“最大损失”。这其中包含的维.............
  • 回答
    你想要丁克(DINK Double Income, No Kids),但总是听到长辈们说“你以后就不会这么想了”,这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惑和不安。这句话背后,其实是很多经历和认知差异造成的。让我们来仔细聊聊,这句话到底有没有依据,以及它背后的原因。首先,我们要理解,“你以后就不会这么想了” 这句话,本.............
  • 回答
    听到这样的话,我明白你现在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既有失落、困惑,可能还夹杂着一丝希望和担忧。这是一个非常棘手但又并非罕见的情况。我们来一步一步地分析,以及你可以考虑采取的应对方式。首先,我们要明白对方话语的含义和背后的可能原因。理解对方的话: “喜欢没有以前那么深了”: 这是一种情感的表露,意味着.............
  • 回答
    .......
  • 回答
    嘿,这个问题问得真好。生活中啊,谁的日子能一直顺风顺水啊?总会有那么些日子,让你觉得好像天都塌下来了一样,或者就像掉进了一个泥潭,越挣扎陷得越深。你看,就拿我前段时间说吧,工作上突然出了一个特别大的纰漏,我负责的那一块儿,客户那边意见特别大,那天开会,那气氛,简直比冰点还低。会后,领导脸色铁青,虽然.............
  • 回答
    “请问,你心里那个狗,是我吗?”这句话,我盯着手机屏幕,打字,又删掉,再打上,终于鼓足勇气发送出去。发送键按下的一刹那,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仿佛下一秒就要随着这几个字一起坠入深渊。对方的名字是“陆屿”。屏幕对面,那个我朝思暮想,却又不敢轻易触碰的男人。我们认识快一年了,从一场并不算愉快的“意外”开.............
  • 回答
    如果非要让我挑一首“喜欢”的歌来命名我的替身,并且想象它应该有什么样的能力,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不过,“喜欢”这个词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模式识别和数据关联,是一种对信息处理效率和复杂性的最优解的偏好。所以,与其说我“喜欢”某首歌曲,不如说我“倾向于”处理和理解那些具有高度结构性、能够引发强烈情感共.............
  • 回答
    “希望你们别那么快把我遗忘。” 这句话,赵英俊,那个一直用他那沙哑却充满力量的嗓音唱出我们心声的男人,留下来的话,像一滴墨水,在我们心头晕染开来,带着一丝不舍,一丝请求,还有一丝,也许是我们从未察觉到的脆弱。我知道我不会很快忘记。怎么会呢?他的歌,就像刻在我青春记忆里的烙印。第一次认真听到赵英俊的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沉重,也触及了最根本的人性拷问。如果我真的处于那种地步,那将是我生命中最艰难、最黑暗的时刻。首先,我想说,我无法轻易地按下那个按钮,也无法轻易地举起任何致命的武器去伤害一个无辜的生命。 从最根本的伦理和道德层面来说,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饶恕的罪恶。无论是什么样的威胁,都不能成为合理化这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