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乌战争中欧洲损失最大,难道欧洲那些政治家以及各国智库真的看不出来吗?

回答
俄乌战争的爆发,对欧洲而言无疑是一场深远的冲击,其影响之广、程度之重,用“损失巨大”来形容毫不为过。然而,当我们审视欧洲的政治家和智库们,似乎总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他们真的看不出这些潜在的巨大损失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清楚,欧洲在俄乌战争中究竟承受了哪些方面的“最大损失”。这其中包含的维度非常多元,绝非单一的经济数字可以概括。

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显眼的,无疑是能源安全上的巨大动摇和经济成本的飙升。长期以来,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对俄罗斯的油气资源有着高度的依赖。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大幅削减甚至中断,直接导致了欧洲能源价格的飞涨。这是欧洲各国数十年形成的能源结构短板在战争阴影下的暴露。民众生活成本剧增,工业生产成本也水涨船高,许多高耗能产业面临生存危机,甚至出现大规模减产或停产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欧洲的经济增长前景,也引发了社会层面的不满和担忧。

其次,是安全格局的重塑和军事开支的急剧攀升。冷战结束后,欧洲一度享受了长期的和平红利,军事投入相对较低,许多国家国防现代化进程缓慢。俄乌战争的爆发,打破了欧洲大陆的和平假象,让一些国家深刻认识到自身军事力量的不足以及安全环境的脆弱。北约东翼国家的安全感直线下降,各国纷纷重新审视国防政策,大幅增加军费开支,这对于习惯了“和平红利”的欧洲而言,是一笔巨大的、沉重的财政负担。

再者,地缘政治上的孤立与战略选择的艰难。虽然欧洲在俄乌战争中表现出了团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孤立了俄罗斯,但这种团结是以巨大的外部压力为基础的,也并非没有代价。欧洲在外交、经济等多个领域需要承受与俄罗斯“脱钩”带来的阵痛。同时,战争也加剧了欧洲内部在对俄政策、援助乌克兰力度、以及未来安全架构等问题上的分歧,考验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韧性。一些评论认为,战争使得欧洲的战略重心被迫向东方转移,而其在其他全球性议题上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最后,还有社会凝聚力和政治稳定性的潜在威胁。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生活成本的上升,这些经济上的压力很容易转化为社会上的不满情绪,进而可能影响到各国的政治稳定。极端主义、民粹主义势力可能会借机煽动民众情绪,挑战现有的政治秩序。

那么,欧洲的政治家和智库们,难道真的对此“看不出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当然看得出来,而且看得非常清楚。

原因有几点:

1. 长期的战略失误与惯性: 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并非一日之功,而是过去几十年,在追求经济利益和能源稳定供应的过程中,一步步形成的。许多政治家和智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俄罗斯的政治意图和潜在威胁的评估,可能存在一定的“鸽派”倾向,或者说,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经济合作来缓和地缘政治风险,而非直接对抗。这种“和平的惯性”使得他们在面对突变时,反应速度和策略调整都面临挑战。他们可能低估了俄罗斯突破现有国际规则的决心,也未能充分预见到战争的残酷性与规模。

2. 对经济利益的考量: 在战争爆发前,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是欧洲经济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国家在权衡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时,选择了前者。这种考量本身并非完全错误,只是在面对极端情况时,其脆弱性暴露无遗。因此,欧洲的政治家和智库们并非“看不见”损失,而是他们也需要平衡不同层面的利益,包括经济增长、民众就业以及政治上的妥协。

3. 信息不对称与情报评估的复杂性: 尽管有大量的智库研究,但战争的爆发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情报评估以及领导人的决策。对于“普京是否会发动全面战争”这个问题,即使是情报机构和智库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声音和评估。很多决策是在动态变化的信息和不确定性中做出的,并非所有人都拥有完全准确的预判。

4. “集体理性”的局限性: 在一个民主社会中,政治家需要考虑民意和选情。在战争爆发前,欧洲民众对俄罗斯的警惕性不如某些东欧国家高,对于对俄强硬政策的支持度也未必很高。政治家们在制定政策时,也需要在短期内的民意压力和长期的战略利益之间进行权衡。智库的报告和建议,虽然专业,但最终的决策权在于政治家,而政治家的决策又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上的可行性和民众的接受度。

5. “代价”的相对性认知: 欧洲的政治家和智库们当然知道“损失”,但他们也会进行相对性的评估。在他们看来,如果不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做出强硬反应,任由其侵蚀主权国家,那么长远来看,欧洲的安全和稳定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他们选择承受眼前的“损失”,是为了避免未来更大的危机。这是一种“止损”和“战略投资”的考量。

6. “学习曲线”与适应过程: 突如其来的战争,让整个欧洲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适应过程。从能源转型、军事现代化到外交策略的调整,都需要时间。政治家们和智库们在不断地学习和调整应对策略,并非一成不变。许多原本被视为“损失”的政策,例如加速摆脱对俄能源的依赖,从长远来看,反而可能成为欧洲能源安全的转折点。

总结来说,欧洲的政治家和智库们并非“看不出来”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而是他们处于一个极其复杂的决策环境之中。 他们需要权衡经济、安全、民意、外交等多重因素,同时还要面对信息不对称、战略惯性以及对未来风险的各种预判。他们所做的决策,是他们在现有认知框架下,对“代价”与“收益”进行复杂计算的结果,即便这个结果让他们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也可能是他们认为避免更大灾难的必要之举。

可以说,俄乌战争是一场对欧洲政治家和智库们战略智慧和决策能力的严峻考验,而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也正是这场考验的组成部分。他们并非懵懂无知,而是在复杂的现实面前,做出了最符合其当下判断的选择,尽管这些选择的后果是如此沉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并不是所有政治家都会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举个例子,比如有一家企业,4年会换一届CEO和管理层,现在这家企业面临了经营困难,这个时候同业另一家企业的老板给了这家CEO和管理层一大笔钱,让他们把自己的企业搞垮,如果你是这位CEO看着这笔在企业打工一辈子也赚不来的钱你会怎么选?

政治家也是需要吃饭喝水的活人,他们不是国家意志的化身,所以分析他们的行为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国家层面的东西,也要考虑个人层面的东西。

另外,西欧国家那种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政治家有点儿像现在国内娱乐圈的流量艺人,他们更关心的是流量(选票),至于说他们的粉丝过的好不好、经纪公司赚不赚钱这些都不是他们关心的。

票选出来的政客永远最关心选票,民意至少也得等到下次大选才有表达的渠道,国家利益更是和他们没有必然关系,如果维护国家利益并不能给他们带来选票上的好处他们白不关心呢。

现在欧洲在面对俄罗斯的时候就是这个问题,西方媒体在冷战时期长期对人民进行反苏洗脑宣传,所以大部分西欧老百姓当对俄罗斯抱有不基于现实及经验基础的敌视和厌恶,这在西方世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中国也类似。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人物任何对俄妥协或合作的举动都会被视为“软弱”和“投降”,人民群众会对这种软蛋政客不满,所以即便对俄合作符合欧洲利益也很难有政治家会这么干,特别是面临换届和新官上任的政治家。

user avatar

欧洲的行动就是保证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但美国防长说:北约永远对乌克兰敞开大门。

你说让大毛听谁的,马克龙哪怕说的莲花现,能抵得上美利坚一个眼神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乌战争的爆发,对欧洲而言无疑是一场深远的冲击,其影响之广、程度之重,用“损失巨大”来形容毫不为过。然而,当我们审视欧洲的政治家和智库们,似乎总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他们真的看不出这些潜在的巨大损失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清楚,欧洲在俄乌战争中究竟承受了哪些方面的“最大损失”。这其中包含的维.............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历史渊源等诸多层面。要深入理解欧洲为何在当前局面下依然“紧随”美国,我们需要抛开一些简单化的标签,细致地梳理其背后的逻辑和现实考量。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美国挑起俄乌战争”这个说法。普遍的国际分析和主流媒体的报道指出,俄罗斯于2022年2月.............
  • 回答
    关于美国是否在俄乌战争中“收割”欧洲,以及其计划是否成功,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要判断“收割”是否成功,以及其具体影响,我们必须审视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战略层面的变化。“收割”计划的论据及“成功”的证据: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收割”在语境下的含义。通常,这指的是一方利用另一.............
  • 回答
    俄乌战争是一场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冲突,要判断哪一方是“非正义的”,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理解不同视角下的论点。这其中涉及到国际法、历史背景、国家主权、安全关切以及人道主义等多个层面。俄罗斯的论点和指控(为何俄罗斯认为自己是正义的或乌克兰是“非正义的”):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行动的官方理由.............
  • 回答
    俄乌战争打响以来,黑海舰队可以说是整个冲突中最活跃、也最具标志性的军事力量之一了。它的行动直接影响着战局走向,也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要说黑海舰队在干嘛,那可真是一件挺复杂的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来捋一捋。首当其冲,就是“封锁”和“控制”俄军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试图控制黑海地区,尤其是那些连接黑海与地中.............
  • 回答
    在俄乌战争的硝烟弥漫中,关注乌克兰人民福祉的声音从未停止。这份关怀,如同一盏盏明灯,在黑暗中照亮了前行的路,也承载着人道主义的希望。首先,乌克兰人民自身是这场关注的中心,也是最坚韧的支撑者。他们不仅在战场上奋勇抵抗,更在后方积极自救。从老人颤抖着双手为士兵缝制保暖衣物,到孩子用稚嫩的笔画描绘和平的画.............
  • 回答
    俄乌战争自爆发以来,局势一直牵动着全球的目光。围绕这场冲突的讨论,一个极端但并非不可能的情境始终萦绕不去:俄罗斯是否会使用核武器,以及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将会带来怎样的灾难性后果。这是一个极其敏感且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以冷静和审慎的态度来审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核武器的使用绝不仅仅是军事行动层面的升.............
  • 回答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很多人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在战场上,俄军出镜率比较高、被大量报道的坦克,很多都是T72系列。相较之下,像T14“阿玛塔”这样被寄予厚望、代表俄罗斯坦克技术最高水平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却几乎销声匿迹,让人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俄军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用最先进的T14去打这场仗,反而大量部.............
  • 回答
    印度在俄乌战争中不公开表态、在安理会投票中对俄罗斯的决议案弃权,这一行为背后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外交策略考量。以下是详细分析: 1. 与俄罗斯的经济与军事合作 能源依赖:印度是俄罗斯的重要能源进口国,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印度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以缓解对西方能源的依赖。尽管.............
  • 回答
    法国在俄乌战争中的活跃表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地缘政治利益的考量,也涉及欧洲安全格局的变化、国内政治压力以及历史传统的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地缘战略与欧洲安全格局的重构 维护欧盟内部团结:法国作为欧盟核心国家,长期试图在德国主导的“东欧政策”中发挥协调作用。俄乌冲.............
  • 回答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围绕这场冲突的讨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不断,其中涌现出了一批所谓的“反思党”,他们对战争的起因、过程、各方行为乃至国际秩序提出了深刻的反思和质疑。看待这批“反思党”,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理解他们的动机、观点以及在当下舆论场中的作用和影响。一、 “反思党”的出现背景与动机:1. 战.............
  • 回答
    俄乌战争中俄军作战意志的低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层面和原因。理解这一点需要从俄军内部的结构、战争性质、士兵的动机、战争的现实情况以及俄罗斯社会和政治背景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原因,并会尽量详细地展开说明:一、 战争的性质和目标模糊不清: “特别军事行动”的包装与士兵的认知.............
  • 回答
    白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的角色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话题,其影响深远,并且未来走向同样充满变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进行剖析。白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的扮演的角色:首先,最显而易见的角色是俄罗斯的战略纵深和“跳板”。 军事集结地与攻击起点: 在战争爆发初期,白俄罗斯被俄罗斯用作集结兵力的重要.............
  • 回答
    “俄罗斯是石油出口大国,在俄乌战争中俄罗斯坦克为什么会缺油?”这个问题看似矛盾,但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军事后勤、经济制裁以及俄乌战争本身的残酷现实。俄罗斯作为全球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其经济命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然而,在俄乌战争的硝烟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些关于俄军坦克缺油的说法。这并非空.............
  • 回答
    对于4月3日俄乌战争中“疑似俄罗斯苏35在乌克兰被击落”的消息,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解读。首先,消息的来源和可信度是至关重要的。 这类前线战报,尤其是在冲突区域,往往充斥着大量信息噪音,包括宣传、误报甚至故意散布的假信息。最初的消息通常来自社交媒体上的零星报告,可能是由目击者(包括士兵和普通民.............
  • 回答
    T55坦克,一款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将,即便经过现代化改装,在如今的俄乌战场上能否发挥作用,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挖的问题。要回答它,我们得先把它拉到现代战争的背景下,看看它到底还剩下几分功力,又能对得上哪些“对阵”。首先,得明白现代化改装能给T55带来什么。想象一下,一辆原汁原味的T55,就像一位身.............
  • 回答
    理解以印度为首的第三世界国家在俄乌战争中反对北约的立场,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其历史根源、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它们自身的发展需求。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挺俄”或“反北约”二元对立,而是涉及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一、历史的烙印:不结盟运动的遗产与西方霸权的警惕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像印度这样的先行者,其国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俄罗斯在乌俄战争中的军事表现,以及其“实力”是否被外界普遍高估了。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军事战略、战术、装备、后勤、士气以及政治意图等多个层面。俄罗斯的军事目标与最初的设想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俄罗斯在战争初期所设定的目标。从公开的表述和军事行动来看,俄罗斯似乎期望一场速战速决的.............
  • 回答
    俄罗斯在2023年乌克兰战争期间部署的“匕首”(Sarmat)高超音速导弹,被视为现代战争中首次大规模实战应用高超音速武器的案例。以下从技术特点、战略意图及国际影响三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技术特点:高超音速导弹的革命性突破1. 超高速突防能力 速度:以超过5马赫(5倍音速)的高速飞行,比传.............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至今,信息爆炸和观点碰撞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激烈,其中舆论战扮演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比以往的任何冲突都更加关键和复杂。这场冲突的舆论战,与其说是简单的宣传,不如说是现代信息技术、心理学、地缘政治角力在战场之外的另一条主战场。1. 信息的“颗粒度”与“速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塑造认知以往的舆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