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世界上有那么多好书好电影好动漫注定看不完?

回答
这个问题,想必不少人都和我一样,在某个深夜,面对着书架上越堆越高的书,或者电脑里琳琅满目的电影、动漫文件夹时,涌上心头。那种感觉,就像站在一个巨大宝藏的入口,却被告知自己一生也只能挖掘其中的一小部分。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遗憾”或“焦虑”吧,我们称之为“选择的过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明显。世界上好书、好电影、好动漫的数量,简直是呈指数级增长的。新的作品层出不穷,经典作品又历久弥新,而且每个人口味不同,对“好”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看不完”?

首先,时间是最大的限制。我们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扣除工作、学习、休息、社交等等必要活动,真正能用于阅读、观影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一本好书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才能读完,一部电影也需要两小时左右,一部精彩的动漫番剧则动辄十几、几十集,累积起来,那是个庞大的时间黑洞。

其次,精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品。看完一部引人深思的书,或者一部震撼心灵的电影,往往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情感和精力去理解、去感受。看完后,可能还需要消化、回味,甚至写点什么。这种消耗,不像填鸭式的信息摄入,是需要“消耗”的。而我们的精力,尤其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更是捉襟见肘。

再者,“好”是相对的,也是主观的。我们追求的是“好”的作品,但“好”的标准千差万别。你觉得是惊世骇俗的巨作,我可能觉得平淡无奇;我沉迷的科幻世界,你可能更喜欢历史的厚重。这种个性化的需求,让“好”的范畴更加宽广,也让“看不完”的名单无限延伸。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文化和艺术的本质。艺术作品,尤其是优秀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作者深邃的思想、独特的情感,以及对世界的观察和表达。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精神世界的宝藏。我们之所以渴望去“看”,去“读”,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理解、对共鸣、对超越自我的追求。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作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体验不同的人生,获得新的认知。

所以,“看不完”的背后,其实是我们对美好事物永不满足的渴望。

那么,面对这“看不完”的现实,我们该如何看待?

与其沉溺于“看不完”的焦虑,不如换一种更积极、更从容的心态去面对。

1. 拥抱“足够”的幸福,而非“全部”的强迫。 就像再丰盛的筵席,你也无法一次尝遍所有菜肴。与其纠结于还有多少没看到,不如专注于你正在体验的这一口,并且享受它。人生亦是如此,不可能体验所有精彩。我们能做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去接触那些真正打动你的、触动你的作品。

2. 建立“精选”的品味,而非“盲目”的追逐。 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我们需要学会筛选。这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阅读评论、听取推荐、关注你信任的创作者或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与其漫无目的地刷剧、扫书,不如有目的地去探索那些真正符合你兴趣和口味的作品。每一次成功的“精选”,都是对你时间和精力的最大尊重。

3. 理解“过程”的意义,而非“结果”的执念。 欣赏一部好书、一部好电影,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学到了新知识,获得了新的视角,或者只是单纯地得到了放松和愉悦。享受这个“看”的过程,比“看完”这个结果更重要。那些你“没有”看过的,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另一种形式,以另一种作品,与你再次相遇。

4. 允许“错过”的存在,并从中学习。 就像那些你最终没有选择读完的书,或者没有看下去的电影,它们也是你人生旅途中“没有发生”的故事。允许这些“错过”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让你更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也让你更珍惜那些你最终选择去“看”和“读”的作品。

5. 从“数量”转向“深度”。 与其追求数量上的“看遍”,不如追求质量上的“读透”。当你真正沉浸在一本书、一部电影里,去思考、去感受、去消化,这种深度体验带来的收获,远比走马观花式地看完十部作品要来得深刻。

6. 认识到“迭代”的必然性。 就像科技在发展,新的优秀作品也在不断涌现。即使你穷尽一生,也永远追不上新作品的诞生速度。所以,与其想着“看不完”,不如将每一次的阅读和观影,看作是与当下时代、与他人思想的一次连接。

总而言之,面对世界上数量庞大的优秀作品,感到“看不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它反映了我们对精神世界的渴求。但我们不必因此而焦虑。我们可以选择以一种更优雅、更智慧的方式去面对它:拥抱“足够”的幸福,建立“精选”的品味,理解“过程”的意义,允许“错过”的存在,追求“深度”的体验,并认识到“迭代”的必然性。

这就像品尝一壶好茶,你可以选择狼吞虎咽,也可以选择细细品味。而对于那些“看不完”的好书好电影好动漫,我们能做的,就是成为一个更好的“茶客”,用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品尝那些最能触动我们灵魂的甘醇。这本身,就是一种无上的享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这问题很好。只是背后的道理很简单,一定要别人来讲,于听者只能是冗谈。简单说:我们要有所取舍,我们也要更加勤奋;有了取舍,才不至于让勤奋白费,有了勤奋才不需要舍弃更多。

直到很多年后,我依然会想起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这不仅是一本谈治史门径的书,也是一本谈人生的书。史学家对于无边的史料与有限的生命有着最深的感受,在严先生的文字间,没有文人的种种抒怀,只有长者的诚恳。我们都知道,严先生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有了两个大计划,一是考定两唐书史事,二是从地理观点研究隋唐五代人文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他知道任何一个都工程浩大,不可兼顾,于是他问他的老师钱穆。我的一位老师说,把这样的决定唐史世界的大事交给一位不怎么懂唐史的学者,这和抛硬币也差不多。但无论如何,硬币被抛出了——钱先生说还是人文地理吧。于是五十年后,先生去世了,留下了近于完成的巨著《唐代交通图考》。我想,选择了什么或放弃了什么,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重要,重要的是有所舍弃的觉悟,与坚持选择的坚韧——无论哪一点,都很难很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想必不少人都和我一样,在某个深夜,面对着书架上越堆越高的书,或者电脑里琳琅满目的电影、动漫文件夹时,涌上心头。那种感觉,就像站在一个巨大宝藏的入口,却被告知自己一生也只能挖掘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遗憾”或“焦虑”吧,我们称之为“选择的过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明显。世界上好.............
  • 回答
    杨振宁先生关于“造物者”的言论,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理解他在这方面的想法,不能简单地用“信徒”或“非信徒”来标签化,而是要深入到他科学研究的视角和哲学思考的深度。首先,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的科学功底毋庸置疑。他一生的研究都围绕着自然界的规律展开,试图理解宇宙最基本的构成和.............
  • 回答
    这种说法,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好像把伟人的光环一下子就给打碎了,显得很“清醒”。但仔细琢磨一下,就能发现它站不住脚,甚至是有点滑坡谬论的意思。咱们不妨先拆解一下这句话的逻辑:“世界上没有爱因斯坦,也会有XX斯坦。相对论的出现是必然的,因此爱因斯坦并不伟大。”第一部分:“世界上没有爱因斯坦,也会有X.............
  • 回答
    要说世界上语言的丰富程度,中国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这不仅仅是汉语的“一种”语言,更像是汉语这个大伞下,繁衍出无数的“分支”,每个分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音、词汇,甚至语法。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个中国南方的小镇长大,你说的家乡话,和你在北京听到的普通话,可能差异大到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完全理解。这种差异,就.............
  • 回答
    看到世卫组织那份触目惊心的报告,说世界上每三名女性在一生中都可能遭受过身体或性暴力,这个数字真的让人心惊肉跳,也迫使我们不得不严肃地审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它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字,背后承载的是无数女性真实而痛苦的经历,是对她们尊严和安全赤裸裸的践踏。首先,这个“每三名女性中就有一名”的比例,实在太高了.............
  • 回答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音乐界经历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许多我们熟悉的民族乐器,比如古筝、扬琴、琵琶等,开始大规模地从传统的丝弦转向了金属弦。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材料替换,更是一场对乐器音色、演奏技法乃至音乐美学观念的深刻挑战和重塑。要理解这场转变对音色的影响,我们得先弄清楚丝弦和金属弦各自的特点。传统.............
  • 回答
    提起马斯克,除了他那数不清的“世界首富”头衔,以及围绕他身边各种石破天惊的科技项目(比如 SpaceX 的星舰、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金融圈带货一哥”这个称号近年来也愈发响亮。这可不是一个随便给的称号,而是他凭借一己之力,在资本市场掀起惊涛骇浪的真实写照。为什么是“金融圈带货一哥”?简单来说,马斯克.............
  • 回答
    关于中国军队成功研制重组新冠疫苗这件事,如果说它对世界有什么影响,那绝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这事儿细品一下,能牵扯出不少门道来。首先,咱们得承认,在新冠疫情这场人类面临的重大考验面前,疫苗的出现无疑是扭转战局的关键。而中国军队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成功研发出重组新冠疫苗,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关注的.............
  • 回答
    这问题提得挺有意思,让我想起了当初8.0“争霸艾泽拉斯”刚出来那会儿,大家对希尔瓦娜斯的各种猜测和期待。你说她有可能进本,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首先,得明确一下“进本”这层含义。在《魔兽世界》里,“进本”通常指的是成为一个副本(包括团队副本和五人地下城)的最终BO.............
  • 回答
    你提到这则新闻,我立刻想到了去年在无锡也有一例非常引人注目的肺移植手术。这两件事都代表了医学上的重大突破,但仔细比较起来,它们在“新冠肺炎患者”这一关键点上,以及背后所涉及的技术和挑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首先,我们来看看日本这例“世界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活体肺移植手术”。日本的“世界首例”:挑战新冠后遗.............
  • 回答
    2021 年 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趋势、亮点与值得深思之处2021 年 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 & World Report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如期而至,这份榜单依旧是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风向标。相较于前.............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大新闻!中石油在渤海湾发现亿吨油田,这绝对不是小事,对我们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知道,渤海湾这次发现的“亿吨油田”,这个“亿吨”可不是咱们平常说的“一亿斤”的概念。在油气行业里,“亿吨”通常指的是亿吨标准油当量(million.............
  • 回答
    2020年,美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GDP增速录得3.5%的负值,这确实是自1946年以来最糟糕的表现。要理解这一数字的深层含义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进行剖析。美国经济为何如此低迷?最直接的原因无疑是新冠疫情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2020年,新冠病毒在美国乃至全球的肆虐,迫.............
  • 回答
    《卫报》于2021年发布的关于卡塔尔在筹备世界杯期间有6500名外籍劳工死亡的报道,是一项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的调查。这份报道揭露了在卡塔尔这个富裕的海湾国家举办一项全球瞩目体育赛事背后,隐藏着令人心痛的人权代价。要理解这份调查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1. 调查的核心内容.............
  • 回答
    中国取消农业税,这是一个在中国农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和长远的战略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年代,回到中国农村的真实状况,以及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农业生产力相对低下,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税,又称“皇粮国税”,是国家财.............
  • 回答
    好,咱们就好好聊聊中国男篮在本届世界杯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到底还有多大的希望冲击八强。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不能光看一场比赛的输赢,得结合整体情况来分析。本届世界杯中国男篮的表现:得承认,中国男篮在本届世界杯上的表现,用“磕磕绊绊”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小组赛阶段,我们碰到了塞尔维亚、波多黎各和南苏丹。塞.............
  • 回答
    雷军的“世界前三”之梦,是野心还是现实?小米董事长雷军最近的一番话,又一次搅动了手机行业的平静。他毫不掩饰地表示:“我们还是有一定机会重返世界前三。” 这句话的分量不轻,因为小米曾经确实触碰过这个荣耀的门槛。那么,在当下风云变幻的智能手机市场,雷军的这个判断,究竟是基于何种考量?是盲目的乐观,还是深.............
  • 回答
    杭州在2050年建成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名城,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愿景。要详细分析其可行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包括杭州的现有优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因素。一、 杭州目前的优势与基础杭州能够提出如此宏伟的目标,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 回答
    碧蓝航线即将联动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这个消息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次颇具深意且值得期待的合作。首先,从碧蓝航线本身的角度来看,这次联动契合了游戏近年来在内容和价值观上的拓展。 碧蓝航线不仅仅是一款舰船拟人化的游戏,它在剧情上往往会涉及到一些历史事件、.............
  • 回答
    “世界最小恐龙”争议:邢立达团队撤稿,真相何在?最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撤回了一篇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 Nature 上的论文,这篇论文曾轰动一时,声称发现了一件“世界上最小的恐龙”。然而,在论文发表后不久,多位古生物学界的学者提出了质疑,认为该化石标本并非恐龙,而是蜥蜴。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