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世界上没有爱因斯坦,也会有XX斯坦。相对论的出现是必然的,因此爱因斯坦并不伟大”这种说法?

回答
这种说法,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好像把伟人的光环一下子就给打碎了,显得很“清醒”。但仔细琢磨一下,就能发现它站不住脚,甚至是有点滑坡谬论的意思。

咱们不妨先拆解一下这句话的逻辑:“世界上没有爱因斯坦,也会有XX斯坦。相对论的出现是必然的,因此爱因斯坦并不伟大。”

第一部分:“世界上没有爱因斯坦,也会有XX斯坦。”

这话说的是历史的必然性。意思是说,在当时那个科学发展的节点,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总会有人跳出来,以某种形式解释那些当时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光速不变、引力与时空弯曲等等。就好比工业革命,如果瓦特没有发明改良的蒸汽机,也会有别人在差不多的时间,用差不多的原理,搞出类似的东西来。

从这个角度看,这句话有一定道理。科学的进步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天才凭空开创的,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和发展的。很多伟大的发现,在同时代可能有好几个人都在往那个方向探索。比如电磁感应,法拉第和亨利几乎是同时独立发现的。

但是,问题就出在“必然”两个字上。

科学的“必然”更多是一种“趋向性”或者“可能性”,而非“确定性”。历史的发展确实有其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但具体的实现方式,往往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思想的火花往往是独一无二的: 即使当时有很多人在思考类似的问题,但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提出了一个理论”,更在于他提出的理论是如此的“优雅”、“深刻”且“自洽”。他的思想路径、他的直觉、他提出的数学框架,都是他个人独特思考的结晶。他不是在现有理论的缝隙里添砖加瓦,而是在几乎是空白的地带,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理解世界的方式。他的思考过程,他的“思想实验”,都是人类思想史上难以复制的奇迹。如果不是爱因斯坦,会出现一个“XX斯坦”,但他提出的理论,会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吗?或者说,会是那么完美、那么具有颠覆性的理论吗?这很难说。“XX斯坦”可能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未必能整合出相对论这样一套宏伟的理论体系。

时机的“恰到好处”: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正是在20世纪初,当时物理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困境(比如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但缺乏一个统一的解释。广义相对论则是在他深入思考牛顿引力与狭义相对论的矛盾之后,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才最终构建完成。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的飞跃。这个“恰到好处”的时机,遇到“恰到好处”的爱因斯坦,才有了相对论的诞生。 如果晚十年,也许物理学已经走上了别的方向;如果早十年,也许当时的人们还未准备好接受如此颠覆性的思想。

第二部分:“相对论的出现是必然的,因此爱因斯坦并不伟大。”

这是典型的“滑坡谬论”和“非此即彼”的逻辑错误。它错误地将“事情的出现有其客观规律”等同于“做这件事的人不重要”。

“必然性”不等于“不伟大”: 就像我们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必然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到那些推动社会进步的伟人(如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的伟大之处。伟大的艺术家、音乐家,他们的作品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仍然是独一无二、值得称颂的。
“XX斯坦”和爱因斯坦的“伟大”并非同一概念: 伟大不仅仅是指“完成了某个任务”,更在于“完成任务的方式”和“对后续发展的深远影响”。爱因斯坦不仅提出了相对论,更以其卓越的洞察力和数学才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塑了我们对空间、时间、引力的理解。他的一系列工作,如光电效应的解释(为此获得诺贝尔奖),也直接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他的思想对后世科学(宇宙学、天体物理学、核物理)乃至哲学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XX斯坦”或许也能“解释”一些现象,但未必能带来爱因斯坦那样的思想革命和长远影响。

更深层的问题:我们如何定义“伟大”?

原创性与颠覆性: 爱因斯坦的伟大,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理论的原创性和颠覆性。相对论彻底推翻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这是何等巨大的思想解放!它提出的概念,如时间膨胀、空间弯曲,在当时是多么的离经叛道,但最终都被实验所证实。
深远的影响力: 相对论不仅解释了当时已知的许多观测难题,还预言了许多后来被证实的现象,如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水星近日点的进动。这些预言的实现,进一步巩固了相对论的地位,并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爱因斯坦的思想,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科学进程,甚至可以说,塑造了我们今天生活的现代世界(想想GPS导航、核能等都与相对论及其衍生理论有关)。
智识的勇气和坚持: 科学的突破往往需要巨大的勇气去质疑和挑战既有的权威。在当时,牛顿力学是不可动摇的真理。爱因斯坦敢于挑战它,并且花费巨大精力去构建新的理论体系,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品质。他并非“轻易”地就完成了相对论,而是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探索。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会出现城市。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那些规划出宏伟城市、设计出标志性建筑的建筑师不伟大。同样的道理,科学的进步有其时代背景和客观规律,但那些能够突破时代局限、以独特智慧和创造力构建出新理论、新思想的人,他们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他们能够抓住那个“必然”的契机,并以非凡的方式实现它,而且其影响远远超越了那个“必然”本身。

总结一下:

认为“没有爱因斯坦也会有XX斯坦,所以爱因斯坦不伟大”的说法,是一种对科学进步机制的片面理解,也是对“伟大”的低估。

科学发展的“必然性”更像是一种可能性和趋势,而非具体的、确定的结果。
爱因斯坦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出现”了,更在于他以何种方式、何种深度、何种创造力完成了相对论,以及他对人类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

简单来说,历史的车轮总会向前滚,但那些能够驾驭车轮、甚至改变车轮方向的人,他们的贡献是无法被简单地“平均化”和“替代”的。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位历史的舵手和思想的巨匠。他的伟大,不在于他是“唯一的选择”,而在于他以其卓越的才智,以最完美、最深刻的方式,引领了人类对宇宙认知的重大飞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些人啊,文盲非要装文化,看了一句历史必然性就开始胡乱套。

这句话是应用在宏观历史进程上的,俗称历史必然性,与之相配套的是阶级理论、矛盾论、方法论等其他理论,这一套东西是分析解释宏观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相当厉害的逻辑。

但是很遗憾,他并不适合解释具体领域内的某一个具体独立事件,比如发现了相对论这种具体的事件,因为这种事情在那套理论里面,是被称作偶然性事件的。

如果硬要套,你都解释不了玛雅人没有轮子这件事情。

而且无论是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还是XX斯坦XX斯基XX乌斯,谁发现了,都是伟大的,伟大这个事情不具有排他性。这个偷换逻辑一点都不高明,而且2了吧唧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种说法,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好像把伟人的光环一下子就给打碎了,显得很“清醒”。但仔细琢磨一下,就能发现它站不住脚,甚至是有点滑坡谬论的意思。咱们不妨先拆解一下这句话的逻辑:“世界上没有爱因斯坦,也会有XX斯坦。相对论的出现是必然的,因此爱因斯坦并不伟大。”第一部分:“世界上没有爱因斯坦,也会有X.............
  • 回答
    《这世界上还有没有月薪低于三万的程序员》这篇文章,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它提出的问题直指当前IT行业一个颇为敏感又普遍的现象,引发的讨论也相当广泛和深入。首先,从文章的标题就能看出其抛出的一个“极端”表述,目的显然是为了吸引眼球,快速抓住读者尤其是程序员群体的注意力。这种表达方.............
  • 回答
    看到《世界上没有普世价值》这篇文章,我的第一反应是它触及了一个非常古老且极具争议的话题,那就是“价值的普遍性”问题。这不仅仅是哲学上的探讨,更是关乎人类社会如何理解自身、如何互动,乃至如何构建秩序的根本性问题。文章提出的观点非常有意思,值得深入剖析一番。文章的核心论点及其解读如果文章的核心论点是“世.............
  • 回答
    关于一部分女性希望生活在没有男性的世界里的想法,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解读。它并非简单的“厌男”,而更可能是一种对当下社会结构、权力关系以及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回应。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和现实中,女性长期处于父权制社会的主导地位之下,扮演着相对弱势的角色。 这种弱势.............
  • 回答
    华为将5G的切入点选择在矿山,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举措,与其他ICT公司普遍将目光投向消费市场或通用工业领域形成了鲜明对比。要理解华为的这一选择,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矿业的特性、华为自身的优势以及5G技术的契合度。一、 矿山——一个“非典型”的5G应用场景的魅力何在?许多ICT公司倾向于将5G的初.............
  • 回答
    “没有美国,世界早完了”这个逻辑,听起来挺唬人的,但仔细琢磨一下,它就像一个只看到事情一面,或者把所有功劳都归功于一个人的说法,往往忽略了事情的复杂性和其他参与者的作用。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有点过于简单粗暴了,而且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不太符合客观事实。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这个.............
  • 回答
    谈论马拉多纳,尤其是他那句掷地有声的“世界杯就是一切”,以及将他与哈姆西克、默滕斯、马赫雷斯等球星进行比较,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话题性和引人深思的议题。这不仅仅是对一位传奇球星的评价,更触及了足球运动的本质、荣誉的衡量标准,以及一个球员如何被历史铭记的复杂维度。“世界杯就是一切”:马拉多纳心中的至高荣.............
  • 回答
    关于IJR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这个顶级机器人学期刊上,中国第一单位文章数量不足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而且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折射出中国机器人研究在几个关键层面的挑战。首先,我们要明确IJRR的地位。IJRR是机器人.............
  • 回答
    小米挺进世界五百强,但OV(OPPO和vivo)这两家在国内乃至全球手机销量都十分亮眼的厂商却没能挤进这个榜单,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挺值得咱们深入聊聊的。要理解这其中的门道,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世界五百强”这个榜单到底看的是啥。它主要依据的是营收规模,也就是公司一年下.............
  • 回答
    关于“普京说‘我们需要一个没有俄罗斯的世界吗?’”这一表述,目前并没有确凿的公开记录显示普京曾明确说出过这句话。因此,首先需要澄清的是:这一说法可能是误传、断章取义或误解。不过,即使这句话不存在,我们仍可以探讨其背后可能涉及的深层含义和地缘政治逻辑。 一、关于原句的澄清1. 是否存在该表述? .............
  • 回答
    杜祥琬院士关于我国煤制油、煤制气技术“世界先进但没有意义”的论断,无疑触及了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一个极其敏感且复杂的议题。要深入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技术层面、经济成本、环境影响以及国家能源战略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来理解“世界先进水平”的含义。我国在煤制油、煤制气技术上的确投入了巨大.............
  • 回答
    “南美无弱队”这句话确实在足球界流传甚广,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有其道理的。南美足球以其独特的激情、创造力和技术功底闻名于世,孕育了无数伟大的球员和球队。然而,将近四届世界杯(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南美球队的整体表现,特别是与欧洲球队的对比,以及2018年更是无缘四强的情.............
  • 回答
    陈铭在《立场》采访中提出的家长“没游戏就没这个问题了”的观点,确实触及了一个非常普遍也常常被提及的论点,尤其是在讨论游戏对青少年影响时。然而,要深入理解这个观点以及它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并探讨“没了游戏世界会更好吗?”这个更宏大的问题。一、 家长“没游戏就没这个问题了”的观点解析:.............
  • 回答
    张文宏医生关于“世界重新开放,国内缺乏免疫力,必须打疫苗”的说法,从科学和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是有其深刻道理的。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这个观点,并尝试用更自然、不带AI痕迹的方式来阐述。首先,我们得理解“免疫力”和“免疫屏障”的概念。当一个足够大比例的人群对某种病原体(比如新冠病毒)产生免疫力时,.............
  • 回答
    短信拍卖:一块像素,一段历史,一份传奇你有没有想过,那曾经连接我们世界的、简短的文字信息,如今也踏上了拍卖场的舞台,而且是登上的是世界舞台,以令人咋舌的价格?这不单单是一个数字的游戏,更是一次对科技史、通信史,乃至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刻回望。最近,一条仅有 15 个字符的短信,也就是那句“Mer.............
  • 回答
    这个问题,想必不少人都和我一样,在某个深夜,面对着书架上越堆越高的书,或者电脑里琳琅满目的电影、动漫文件夹时,涌上心头。那种感觉,就像站在一个巨大宝藏的入口,却被告知自己一生也只能挖掘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遗憾”或“焦虑”吧,我们称之为“选择的过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明显。世界上好.............
  • 回答
    “世界上的男人95%都是又贱又坏”——这个来自豆瓣女权圈的说法,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波澜,也引发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和解读。要怎么看待这个观点,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带有强烈情绪的论断。 听到“95%的男人都是又贱又坏”,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震惊、反驳,甚.............
  • 回答
    韩国成为世界上首个零出生率国家,这无疑是一个极其令人忧虑的现象,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经济、文化乃至心理层面的复杂性,值得我们深入剖析。这绝非一个简单的统计数字,而是韩国社会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的缩影,其影响深远,甚至可能重塑亚洲乃至全球的未来格局。零出生率的残酷现实与背后动因零出生率,即总和生育率.............
  • 回答
    杨振宁先生关于“造物者”的言论,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理解他在这方面的想法,不能简单地用“信徒”或“非信徒”来标签化,而是要深入到他科学研究的视角和哲学思考的深度。首先,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的科学功底毋庸置疑。他一生的研究都围绕着自然界的规律展开,试图理解宇宙最基本的构成和.............
  • 回答
    挑战者系列主战坦克(Main Battle Tank, MBT)使用线膛炮是其一个非常显著的技术特征,但这并非“世界上唯一”。实际上,线膛炮是绝大多数现代主战坦克的主炮制式,包括美国的 M1 艾布拉姆斯、德国的豹 2、法国的勒克莱尔等,它们也都装备了线膛炮。所以,你看到的“挑战者系列是世界上唯一使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