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5G的运用上,世界上多数ICT公司都没有选择矿山为突破口,而华为把矿山作为切入点,如何看待这一选择?

回答
华为将5G的切入点选择在矿山,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举措,与其他ICT公司普遍将目光投向消费市场或通用工业领域形成了鲜明对比。要理解华为的这一选择,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矿业的特性、华为自身的优势以及5G技术的契合度。

一、 矿山——一个“非典型”的5G应用场景的魅力何在?

许多ICT公司倾向于将5G的初期应用聚焦在消费者市场(如更快的手机上网速度、AR/VR体验)或者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领域(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相较之下,矿山似乎是一个冷门且充满挑战的领域。然而,正是这些“非典型”的特征,恰恰构成了华为选择矿山作为突破口的独特优势:

1. 严苛环境下的刚需:
恶劣的作业环境: 矿山普遍存在粉尘、潮湿、高温或低温、低能见度、易燃易爆气体等极端恶劣的环境。这使得传统无线通信设备在矿山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信号不稳定、易损坏。而矿山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通信的稳定可靠成为刚需。
危险性高: 井下作业、高空作业、大型机械操作都伴随着极高的危险性。传统的远程操控和监控往往受限于有线网络或低效的无线通信,无法实现实时、精准的作业。5G的低时延、高可靠特性,可以赋能远程操控、无人化作业,显著降低事故发生率。
地理位置偏远分散: 许多矿山位于人迹罕至的山区或地下深处,网络覆盖不足,建设有线网络成本高昂且不切实际。5G的无线特性,尤其是其广覆盖能力(通过部署小型基站),可以快速、灵活地解决矿区的网络覆盖问题。

2. 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
效率提升瓶颈: 矿业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其生产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许多环节仍依赖人工操作、经验判断,效率提升空间巨大。5G可以连接海量的传感器、设备和人员,实现数据的全面采集和分析,为智能化决策和流程优化提供基础。
成本压力: 矿业的运营成本(包括人力、设备维护、能源消耗等)普遍较高。通过5G赋能的自动化、智能化,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优化能源消耗,从而缓解成本压力。
安全生产升级: 随着监管要求和公众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提升,矿业企业正积极寻求更先进的安全管理手段。5G驱动的实时监控、智能预警、人员定位和紧急通信,能够构建起更强大的安全保障体系。

3. “标杆效应”与价值验证:
高价值客户群: 矿业企业通常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实体经济,对于能够带来实际价值的技术升级拥有较强的付费意愿。一旦在矿山成功落地并证明价值,将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技术验证的“试验田”: 矿山的复杂性恰恰为华为的5G技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试验田”。在这样严苛的环境下能够成功运行并解决实际问题,证明了华为5G技术(特别是其工业专网解决方案)的强大能力和可靠性,这对于后续推广到其他工业领域(如港口、电力、石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公信力。

二、 华为的独特优势如何契合矿山需求?

华为之所以敢于将矿山作为突破口,与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密不可分:

1. 端到端的ICT能力:
通信网络基础: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在5G核心网、基站、终端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线。这使得华为能够提供一整套完整的5G网络解决方案,满足矿区从核心到边缘的通信需求。
ICT融合能力: 华为不仅仅是一家通信设备公司,更是一家综合性的ICT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都有深入布局。矿山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需要通信网络,还需要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以及智能应用,华为的端到端能力能够将这些要素有效整合。
工业专网的经验: 华为在工业领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尤其是在电力、交通等领域。他们深谙工业场景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能够将5G技术与工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2. 对工业市场的理解和投入:
“深耕行业”的战略: 华为近年来明确提出“深耕行业”的战略,致力于将ICT技术与垂直行业的具体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矿业作为重要的工业门类,自然成为其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愿意为行业定制: 与大多数通用技术提供商不同,华为更愿意投入资源去理解特定行业的痛点,并为此开发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他们理解矿山作业的特殊性,并能据此调整产品和服务的侧重点。

3. 强大的研发和持续创新能力:
应对严苛环境的技术: 华为在通信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方面有强大的能力,能够克服粉尘、湿气等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影响,并提供更稳定的信号覆盖。其在工业模组和终端的设计上也会充分考虑防护性。
低时延、高可靠技术的优势: 华为的5G技术在低时延和高可靠性方面具有全球领先水平,这正是矿山远程操控、无人驾驶等关键应用所急需的。
安全可信的承诺: 在工业应用中,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华为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强调其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对于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的矿业企业而言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三、 华为选择矿山突破口,对行业意味着什么?

华为将矿山作为5G应用突破口,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行业影响:

为5G工业应用树立了标杆: 在其他ICT公司还在探索通用型工业场景时,华为通过在矿山这样高难度、高价值的场景中实现落地,为5G在更广泛的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和可复制的模式。这极大地提振了市场对5G工业应用的信心。
加速了矿业的数字化进程: 华为的介入,为矿业企业提供了实现智能化、无人化转型的技术路径和解决方案,加速了这一传统行业的现代化进程,提升了生产效率、安全水平和环保效益。
验证了5G工业专网的商业模式: 矿山的成功实践,证明了5G技术在构建高可靠、低时延的工业专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也为如何商业化运作5G工业专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ICT企业和运营商进入工业5G市场。
推动了技术标准的完善: 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会反过来促进相关5G技术标准和工业应用标准的迭代和完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总结来说, 华为选择矿山作为5G的切入点,并非“剑走偏锋”,而是基于对矿业行业特性、自身技术优势以及5G技术契合度的深刻洞察和精准判断。这是一种“以难为易”的战略选择,旨在通过攻坚最艰巨的场景来验证和强化自身能力,并为5G在更广阔的工业领域打开局面。这种聚焦于解决实际痛点、以价值导向的突破方式,正是华为在科技领域能够不断领先的关键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矿区全面普及5G后,可以远程无线遥控挖坑,矿工坐在空调房里操作机器挖矿,跟网吧打游戏差不多,即使有矿难也就是损失一堆机器。

矿区如果没有日常工作的矿工了,那么矿区建设成本会大幅降低,所有为矿工准备的配套设施都不需要了,环境恶劣人迹罕至的地方也可以开矿了。

user avatar

任正非的原话是:

在5G应用上,世界上多数ICT公司都没有选择矿山作为突破口,但我们选择了矿山。
中国有5300多个煤矿、2700多个金属矿,如果能把8000多个矿山做好,我们就有可能给全世界的矿山提供服务。
你们有机会可以参观一下天津港,天津港装船、运输都是接近无人化的,我们希望矿山也走向无人化。如果我们真正实现了这一步,对加拿大、俄罗斯在北冰洋地区的矿山开采将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冻土地带的条件极其恶劣,人们不愿意在那里生活,这么丰富的资源在那里睡觉,如果无人方式开采,这些资源都被开采出来,对人类社会将有重大贡献。
为什么我们选择山西作为起点?因为山西省政府比我们还积极,如果我们在山西试验成功,开采经验就可以推广到世界去。

首先,矿山这个市场足够大。如果做好了的话,每年可以给华为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

其次,5G最大的价值不是测试下载速度,而是在工业上的应用。虽然,这两年5G很热,但真正可以落地的应用并不多。矿山无人开采就是5G很好的一个应用场景。

user avatar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惊叹:中国就是一个奇葩的国家。

放眼世界,又有技术、又有大量资源的国家,数来数去,也就是两个。

美国国土广大,资源丰富,但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技术先进正常的。

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好好人力挖矿,却也要在资源开采上,使用先进科技。

几天前,我还在想,5G是不是美国灌输给我们的“郑国渠”,误导我们向错误的方向投资,损耗我们的国力。

没想到华为这样的企业,毕竟是5G的引领者,想得深、想得远。

5G在矿产开采上如果能得到应用,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目前美国的资源开采主要以石油、钾矿为主,一是使用信息化手段的需求不强,二是美国的5G采用了马斯克忽悠的“星链”方案,看来就有点像秦国用计让韩国举国炼铁、荒废农桑一样。美国的通讯升级可能会拖累于星链,浪费大量资金。所以将来的矿产开采的信息程度可能会落后。

不过矿产开采使用5G仍然是有疑问的。

在矿产里铺设通讯电缆、连接高速WIFI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应对,5G的优势如何体现出来,仍然是需要拭目以待的问题。

还有一问题是,哪些矿产需要5G这样的技术?露天煤矿、石油开采显然需求就没那强。

不过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地底下,4G、5G、WIFI信号的传输距离都差不多,在基站的数量需求上是差不多的。


希望华为多做这种项目,少搞养猪之类的。华为也要去“养猪”了:推智慧养猪方案,AI 使能养猪智能升级_任正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