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把5G当全部的问题,中美争夺的是下一代信息产业主导权和获利权,5Ga只是其中一个战场的前哨战而已。而且多数人都小瞧了中美争夺下一代信息化技术主导权的结果,这是关系到每一个国人钱包与嘴巴带来的事情。
可以回忆下上一次信息技术跃升(2G升级为4G,塞班升级为ISO与安卓)给美国带来了多少财富增长:苹果,谷歌,脸书,亚马逊,高通等等几乎统治了全世界移动互联网(也就中国能在APP上抵挡下但多数还是美国投资的),这些企业吸纳全世界的财富,为美国提供了多少高薪岗位,多少服务其员工的关联就业,给美国印钱发钱提供了多少支撑。
而现在信息化技术跃迁又来了,从4G向5G或6G与物联网进化。
相比上一轮手机从通信终端到移动娱乐终端的产业扩张。这一次将是从移动娱乐终端到社会运行核心的产业扩张,市政管理,农业,工业,物流,医疗,教育等都会大规模引入新的信息化技术终端和软件。可以带来的市场增量还要翻上几倍。
上一轮跃迁,中国空有规模却只挣了些辛苦钱,而这一轮中国很早就开始布局,要的就是至少和美国平分市场利润。这就需要中国依托应用规模,抢先开发出一批5G与物联网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应用产品(软件与硬件),来平衡甚至压制美国在更上游的技术优势。
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牢牢拖住,只有抢占下一代信息技术主导权,才能用外国的购买订单给中国新增一大批高收入岗位,给中国经济解套,让更多国人买的起房子吃的起牛排。
这个争夺战事关大家未来几十年的钱包,房子和盘子。胜负岂是现在就能看出来的?
美国在研发人才,技术储备,顶层架构上有优势,理论上能够研发出最新最好的系统。但下一代移动生态,很可能是从工业开始而非个人娱乐开始,美国因为几十年的去工业化在工业领域的市场额与应用场景上严重不足,撑不起建立起新一代生态建设。所以美国政府在推动制造业回流和基建,否则科技成果不能落地转化,出不来果子。而原本是自家果园的中国制造业,已经不用自己的种子了。
美国的劣势就是中国的优势,中国不但有最大最全的工业应用场景,还有全球70%以上的5G覆盖量,可以轻松拿出一个千万人口规模的市场进行应用测试。工信部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了到2023年5G在大型工业企业渗透率达到35%,每个重点行业5G示范应用标杆数100个,以及一系列具体行业的量化目标。借助先发优势构建5G与物联网时代的软件生态已经写的很清楚了。没有提到的,就是这些工业化应用所归属的操作系统。不过国产化和开源化已经是各行业都明白的优先准则。
目前全球只有中韩两国大范围部署5G,而此前呼声最高的西方国家....
实在是很怀疑这是否是又一次「星球大战计划」,毕竟节奏是如此相像。
看了这个问题,开个脑洞哈:如果现在我国有关部门宣布制定一系列具体规章制度,落实执行《反外国制裁法》,对高通采取经营限制措施,严格限制高通5G相关芯片(包括SoC和基带)的进口(包括代工),谁想用高通5G基带或SoC就只能去印度和越南新冠疫区开工厂组装手机了——顺带一提依赖越南制造的三星现在已经被第二轮疫情打崩盘了。
然后全世界一起用Intel基带版iPhone,5G版联发科和4G版888。
既然你们说5G无用,中国输麻了,那么如果中国真的这么做的话,你们说好不好啊?反正你高通费那么大劲做了个4G版888,专供华为一家估计也收不回成本,不如直接雨露均沾,大家一起回4G嘛~
我们5g可能会输,但华为5g一直在赢!
华为5g只会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此处配一个战斗机都是弹坑的图)
一想到你们这些50w质疑华为5g,我就气得昏了过去!
说实话,这几千亿全砸在新能源上,中国真就赢麻了
根据目前来看,4G和5G实际使用区别不大,我感觉百分之八十的手机都关闭5G选项了,而且国家为给5G铺路,很多4G基站还未到使用寿命,就被强制拆除了,而5G的特性注定了不会达到4G的规模,所以出现了北上广深及一线城市,很多二三线城市市区出现了4G和5G都不好用的现象
还有一个后果就是5G设备使用寿命是8年,而现在已经三年了,在过5年,5G能否达到4G的规模,能否将其转化为经济,我抱很大的疑问
现代人类,只需要短视频和外卖软件就够了,大家说的万物互联,实现的方式未必就是依靠5G,或许还存在其他的方式,反正我个人而言,除了脑机,直接让我投身另一个世界,其他的生活方式和现在区别不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