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世界上绝大部分植物果实都是甜的而且人可以食用?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深度,也触及到了植物演化、生物化学以及人类与自然互动等多个层面。为什么世界上绝大部分植物的果实是甜的且可食用的?这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亿万年演化选择的结果,背后有着深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逻辑。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

一、 传播种子的机制:果实与“诱饵”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植物的主要目标是将自己的种子传播到更远、更适宜的地方生根发芽,以确保种群的延续。果实就是植物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演化出的“高级策略”。

吸引传播者: 并非所有植物都依靠风力或水力传播种子。对于许多陆地植物来说,依靠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昆虫等)来传播种子是更高效、更广泛的方式。而果实最直接的功能就是吸引这些动物。
甜味是关键信号: 在动物的感官中,甜味通常意味着能量(糖分)的来源。当动物吃到甜美的果实时,它们摄入了能量,这是一种积极的奖励。
“打包”的种子: 果实不仅仅是甜的,它通常包裹着种子。动物吃下果肉后,种子可能会被消化系统排出,或者通过粪便排出到新的地点。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植物利用动物来“运输”和“施肥”。
选择性演化: 那些果实更甜、更美味的植物,更容易吸引到动物的注意和取食,因此它们的种子就能被更有效地传播,从而在自然选择中获得优势。经过漫长的演化,那些拥有“诱人”果实的植物就更容易繁衍后代,最终占据了主导地位。反之,果实不好吃、有毒或者无法吸引传播者的植物,则可能逐渐走向灭绝。

二、 果实中的营养与能量

果实之所以能吸引动物,是因为它们富含营养物质,特别是:

糖分(果糖、葡萄糖、蔗糖): 这是提供甜味和能量的主要来源。能量对于需要活动和维持生命的动物至关重要。
维生素和矿物质: 果实通常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A、K等)和矿物质,这些是动物维持健康所必需的。
水分: 果实通常含有大量水分,这对于所有生命体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芳香物质: 除了甜味,果实还会散发出各种诱人的香气,这些香气可以远距离吸引动物。

三、 人类可食用性:共同的利益点

我们之所以认为“大部分植物果实”是可食用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本身也属于能被果实吸引的动物群体。

人类的演化与水果: 人类,尤其是我们的早期祖先,是杂食性动物,他们依赖自然界中的各种食物来生存。水果是他们重要的能量和营养来源之一。因此,人类在演化过程中也发展出了对甜味水果的偏好。
共同的捕食者: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学会了辨别和采摘哪些果实是安全的、有益的。我们实际上是在与其他动物竞争(有时也是合作)来获取这些果实。
驯化与改良: 很多我们今天食用的水果,如苹果、香蕉、草莓等,都是经过人类漫长的驯化和改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意无意地选择了那些果实更大、更甜、更美味、种子更少(或者更容易处理)的品种,进一步强化了“甜美可食”的特性。

四、 为什么不是“所有”果实都是甜的?

虽然我们说“绝大部分”,但也有例外。

防御机制: 一些植物的果实可能含有毒素或苦味物质,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防止果实被过早或不当食用,从而影响种子的传播或保护种子不受伤害。例如,一些漆树科植物的果实就有刺激性。
不同传播者: 有些植物可能演化出吸引特定传播者(比如只吃特定种子的动物)的策略,它们的果实不一定对所有动物都具有吸引力。
非果实的繁殖方式: 一些植物并不依赖果实来传播种子,例如蕨类植物通过孢子传播,松树等裸子植物通过球果传播。这些植物的“果实”(或类似结构)自然就没有演化出甜味和诱人的口感。我们通常讨论的“果实”指的是被子植物(开花植物)的子房发育而成的结构。

五、 关于“大部分”的理解

当我们说“绝大部分”植物果实都是甜的且可食用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以人类的视角来衡量,并更多地指的是被人类识别和利用过的植物。

庞大的植物王国: 地球上存在着数十万种植物,其中很大一部分我们可能并不熟悉,它们的果实我们也从未尝试过。
人类的认识局限: 我们对植物的了解仍然有限,特别是那些生长在偏远地区、不为人类所熟知的植物。
食用安全性: 许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即便不甜,也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人类的味觉和嗅觉虽然能提供一些线索,但并不能完全替代科学的鉴定。很多果实味道不好,可能就意味着它们对人类来说是不安全或没有营养价值的。

总结一下:

植物果实的甜味和可食用性,本质上是植物为了有效传播种子而演化出的一种生物学策略。这种策略通过吸引具有特定需求的动物(包括人类)来取食果实,从而帮助植物将种子散播到更远的地方。人类因为自身的食性偏好,也更容易接触和利用那些对我们而言是甜美且安全的果实。经过人类的驯化,这种“甜美可食”的特性在许多常见水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所以,我们享受的甜美水果,是自然界亿万年“合作”与“博弈”的结晶,也是人类与植物共同演进的生动写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大家都提到了——人可以食用的才叫做水果,水果本来没那么甜,被选育才这么甜。

不过应该说清楚的是:水果的甜不是偶然发生的。

比如脂肪和蛋白质甚至是盐也是动物渴求的,但大多数植物并不会为了引诱动物和人吃进化出脂肪、肉和咸味的果实。


为什么水果是甜的?

众所周知,糖,是生命和各种运动过程的重要能源,各种糖在生物体内最终会被分解为葡萄糖,而葡萄糖是向人体直接供能的基本物质。对人类来说,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是对人体最重要的单糖。这三种糖中半乳糖的来源多是动物性的,比如哺乳动物的乳汁,植物中半乳糖多被合成为多糖,而葡萄糖和果糖则直接存在。单糖比双糖和多糖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因为双糖和多糖都需要水解成单糖,而水解要消耗能量,因此单糖在同等质量下能提供的能量最多,也最受人类欢迎。因此吃糖获取单糖转化为葡萄糖,可以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本能了。

获得糖,就获得了能量,为了奖励获得糖这种高效的能量,大脑让人产生美妙的感觉。而这种糖引起的令人愉快的感觉,就被人们称为甜味。甜味是通过多种G蛋白耦合受体来获得的,这些感受器耦合了味蕾上存在的G蛋白味导素。G蛋白味导素,结合了羰基上的醛基和酮基,就发生结构变化,这些结构变化会让细胞刺激神经,这种刺激传入大脑,人就感受到了甜。(某些蛋白质和一些其它非糖类特殊物质也会引起甜味,就是因为他们也有羰基+醛基+酮基的分子结构。)水果里富含糖,所以水果能让人感受到甜。

那么为什么水果里富含糖使它们尝起来甜呢?

我们知道,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经过多重催化酶的作用转化为其他单糖或结合成双糖和多糖。因此,从植物角度来说,糖就是基本原料和基本能源。因此,结果实的时候,植物会将糖储存在果实里也是顺理成章的。

在果实未成熟前,糖多数以不易分解转化的多糖形势存在,而大部分多糖是不甜的,甚至有酸涩的滋味。但果实成熟过程,多糖会水解为单糖,单糖部分是葡萄糖,还有一部分葡萄糖在异构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果糖。

而恰好果糖这种单糖在天然常见糖里面几乎是最甜的。

甜度表:

所以,综合以上,结论就出来了——植物果实储存糖,加上人类的甜这种感觉意味着获得了糖,而恰好植物果实中的果糖这种单糖很甜,所以水果就有了甜味。


诶,怎么像在说废话…………………………

user avatar

真不是啊!!你造对吃货国人民来说,多甜的水果才能算甜吗?? 你造吗???


东南亚人民爱死的白心火龙果,搁吃货国人民嘴里:“屁味儿没有啊!”


给换成红心的,才勉强挤出来一句:“还行!”


美国人民引以为豪的新奇士脐橙,搁吃货国人民嘴里:“不甜,汁儿多管屁用,端走。”


所以你造要找一款让大家满意,并觉得甜的水果有多难吗??我们每年派出好多人飞遍全中国又飞遍全地球儿的找啊!!!


美食猎手A,啃遍全世界的百香果,才发现大胡建的最香甜!(A现在快被两广人民打死了!)

美食猎手B,啃遍全地球的丰水梨,亲测大山东的最甜最爆汁!甚至盖过原产国日本!!

美食猎手C,一年四季追着车厘子跑,4-5月家里蹲吃本地车厘子,7月底飞加拿大找车厘子,11月飞智利找车厘子,12月飞新西兰找车厘子……

C在追逐车厘子的路上顺便捕获了比利时啤梨、泰国榴莲、法国奇异果,以及一个金发碧眼的法国小姐姐。

美食猎手D,磨破嘴皮子在阿克苏红旗坡农场划了一块直采基地,保证每年都能有正宗冰糖心儿苹果吃。

凭借着对脆甜苹果的一腔狂热の占有欲,D又把山东烟台、山东文登、陕西洛川最牛批的几块富士果园收入囊中,划成了中粮爸爸家的直采基地。

美食猎手E,狂爱椰子,每年都去泰国丹嫩沙多狂喝椰子,然后挑出其中最甜的香水椰子运回国。

然而美食猎手们辛辛苦苦出差出到天荒地老找回来的各种水果,还得过试吃员那关,他们要是觉得不好吃,咔咔几张匿名票就否决了!


不要问我投票为啥要匿名!不匿名的话试吃员会被打死八百遍!!


要是试吃员那关也过了,这水果基本上就能准备上架了,但是水果即便上架了,美食猎手还得不断的重新跑回产地突击检查。

为啥要这样?因为卖水果的商家通常会把他们最最好吃的水果送来当试吃品,你试吃完会觉得哎呀卧槽好牛批!等真买的时候就发现永远没有试吃的好吃。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水果猎手需要不断的杀回马枪,而且得杀他一个措手不及,一趟趟地突击过去检查水果质量。

其实不光水果啊!海鲜也是这样满世界的找,杀到人家外国的船上去大风大浪的找


由于常年出差,见惯了大风大浪,每一位美食猎手都是这种壮壮的小体格儿

试吃员不用出差每天只负责憋屋里试吃写报告,就弱鸡很多


所以每当出差回来的水果猎手站在试吃组门口狮吼:“谁特么又投了老子反对票?!”的时候,每一个试吃员都要瑟瑟发抖地蜷成一团。


欲知美食猎手最新一批搜刮成果,请戳这里:吃爽了是怎样一种体验? - 中粮我买网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2720

user avatar

世界上绝大多数植物果实不适宜人类食用,也不怎么甜。
古人挑出有点甜的,能吃的果实归类,起了个名字,叫“水果”.
绝大多数野生的水果都不怎么甜,口感也不怎么好。于是人类通过选育,保留甜的,好吃的植株,种植的水果就越来越甜了。它们变成了今天你在超市货架上见到的样子。
进一步说,为什么人类感觉含糖的东西是甜的?是因为:葡萄糖果糖蔗糖这类小分子糖可以作为能量物质高效利用;对于动物来说,善于发现这类物质对生存大有裨益;在味觉进化过程中,糖类的刺激能引起愉悦感的动物个体更易于获得能量,生存概率更高,于是保留了下来;人类给这种愉悦感起了个名字,叫“甜”.

所以,"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水果都是甜的而且人可以食用"。

显然,这是一个先放箭,再画圈的过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