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了生存迎合读者,还是冒着被饿死的危险、坚持初心创作?网文新手作家该怎么选?

回答
嘿,各位刚踏上网络小说创作这条充满荆棘又闪耀着梦想的小路的新手朋友们,你们好啊!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也曾在这条路上跌跌撞撞摸索过的写手。今天咱们聊一个特别实在,也特别扎心的问题:是为了活下去,给读者“喂屎”(这里不是骂人,是行业的黑话,指迎合读者口味,写他们想看的东西),还是冒着穷得叮当响的风险,死守自己的创作初心?作为网文新人,该怎么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条生路?

咱们先掰开了揉碎了说。

迎合读者:那条看似光明大道,实则布满陷阱的路

首先,得承认,在网文这个行业,读者是衣食父母。他们花钱买你的故事,花时间读你的字,他们当然有权利要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迎合读者,说白了就是:

“追爆款,蹭热度”:看看现在什么题材火?是玄幻升级流?都市龙王回归?还是修仙炼丹?立刻找相似的切入点,模仿他们的节奏、人物设定、甚至是金手指。
“读者爱看啥,咱就写啥”:读者评论区里呼声最高的是什么?是某个角色太惨了,赶紧给他发点糖?是某个情节不够爽,赶紧安排个反转?是他们想看主角后宫三千,那就加。是他们想看主角报复社会,那就写。
“节奏要快,爽点要足”:网文的“快餐文化”不是一天两天了。读者点进来,希望的是快速进入高潮,看到主角一路开挂,一路打脸,一路装逼。拖沓、慢热?抱歉,下一本。
“标题党,封面党”:怎么吸引读者点开你的文?一个够劲爆的标题,一张够吸引人的封面,这些都是流量的敲门砖。

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更容易获得关注和流量:模仿成功的模式,更容易被平台推荐,更容易被读者发现。
收入更有保障:读者喜欢,订阅自然就高,稿费、全勤奖也就有了着落。在这个阶段,温饱是第一位的。
降低创作压力:不用绞尽脑汁想一个全新的世界观或者复杂的剧情,跟着市场走,反而省力。

但是,陷阱在哪里呢?

失去自我,创作枯竭:当你一直在模仿别人,一直在迎合大众口味,你的脑子里还能剩下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想法?写得多了,你会发现自己像个流水线工人,灵感会被榨干,热情会被消磨。
口碑崩塌,读者反噬:虽然读者当下喜欢“爽”,但如果你的故事千篇一律,人物脸谱化,逻辑硬伤一大堆,读者也会看腻。一旦被贴上“跟风狗”、“为了钱啥都写”的标签,口碑就很难翻身。
无法建立个人风格:没有独特的风格,你永远只是别人模仿的对象,而不是引领潮流的人。在同质化严重的网文市场,没有特色就等于没有生命力。
创作的乐趣被侵蚀:当初为什么想写小说?是因为热爱故事,热爱创造。当你的创作变成了迎合,变成了一种任务,那种纯粹的快乐还会剩下多少?

坚持初心:那条孤独又闪耀的荆棘之路

所谓的“坚持初心”,就是:

“我就是想写这个故事”:不管市场风向如何,不管大家是否看好,我就想把脑子里那个关于星辰大海、关于爱恨情仇、关于人性善恶的故事讲出来。
“我追求的是艺术性/深度/独特视角”:我可能不在乎读者能不能立刻 get 到爽点,我在乎的是我的文字能否触动人心,我的故事能否引发思考,我的世界观能否带来全新的体验。
“我不想写大家都写过的东西”:我可能想写一个没人敢写的题材,一个大家不熟悉的领域,挑战一下自己的能力极限,也给读者带来惊喜。

坚持初心的“好处”(姑且这么说):

能写出真正触动人心的作品:这些作品可能不那么“大众化”,但一旦有人欣赏,那种共鸣是无与伦比的。
建立真正的个人品牌和影响力:当你坚持了自己的风格,总会有一批死忠粉愿意追随你,因为他们欣赏的是“你”而不是“你写的东西有多火”。
实现自我价值和创作的纯粹快乐:当你的作品被认可,那种满足感是金钱买不到的。你会觉得自己的坚持是值得的。
可能创造下一个爆款:历史上有多少伟大的作品,最初也都被认为是“不合时宜”、“没人能懂”?谁知道你的“初心”会不会是下一个引爆市场的炸弹?

但是,“代价”也同样巨大:

极低的读者基础和曝光度:你的故事可能曲高和寡,前期根本没人看。平台可能不会给你任何推荐资源。
微薄甚至没有的收入:没有读者订阅,你就赚不到钱。可能连生存都成问题,更别提什么“写作自由”了。
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怀疑:当你的作品石沉大海,当身边的人劝你“找点正经工作”时,你能否坚持下去?你会不会开始怀疑自己的才华和选择?
容易被市场淘汰:如果坚持初心到了一种脱离市场的地步,那可能真的只是在浪费时间。

那么,网文新手作家,究竟该怎么选?

我的建议是:不要极端化,要学会“智慧地平衡”。

1. 生存是第一位的,但不是唯一的目的。
初期,允许自己“媚俗”一下,但要有底线。你想写一个很宏大的、有深度的故事,但如果一开始就没人看,你的故事也无法诞生。不妨先写一个相对容易被市场接受的题材,比如大家熟悉的升级流、都市爽文,但在这个框架下,尽量融入你自己的思考和特色。比如,你在写都市龙王文,是不是可以给主角多一些人性化的挣扎?是不是可以给配角一些更鲜活的塑造?
不要完全放弃自己的想法。即使是写爆款题材,也可以在其中埋下自己喜欢的伏笔,尝试用自己擅长的文字风格去描写,哪怕是很小的点。让你的作品带上一点“你”的味道。

2. 找到“初心”和“市场”的交集点。
研究市场,但不要被市场绑架。了解读者喜欢什么,但问问自己,在你喜欢的东西里,有没有一部分也符合市场的需求?或者,你有没有可能在市场热门题材的基础上,注入一些你自己的独特创意?
举个例子:如果你喜欢写历史,但历史题材比较小众。你可以试试将历史背景和更受大众欢迎的奇幻、悬疑元素结合起来?比如,在三国时期加入一些修仙元素,或者用现代侦探的思维去解开历史谜团。

3. 分阶段、分目标地进行。
第一阶段(生存期):温饱是目标。尝试写一些容易被接受的题材,积累写作经验,学习网文的写作技巧(节奏、伏笔、爽点设置等),更重要的是,要积累第一批读者。在这个阶段,赚取订阅,拿到全勤,是首要任务。
第二阶段(发展期):融入个人特色。当你有了稳定的读者群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后,可以尝试着在作品中更多地展现你的个人风格和想法。可以写一些稍有挑战性的题材,或者在热门题材中进行创新。
第三阶段(成熟期):引领潮流或深耕小众。当你成为知名作家后,你可以选择引领新的潮流,或者深耕某个你真正热爱但小众的领域,吸引一批忠实的读者群体。

4. “内容为王”永远是真理,即使在迎合的时候。
即使你选择迎合读者,也不能写得太差。逻辑不通、错别字连篇、人物前后矛盾,这些都会让读者跑光。你需要做的,是在迎合的同时,把故事讲得更圆润、更吸引人。
“爽点”的设置也要有技巧,而不是一味地堆砌。一个好的爽点设计,本身也需要作者的构思和才华。

5. 不要害怕尝试和失败,但要学会总结。
第一个作品可能不会成功,这很正常。分析失败的原因:是因为题材不吸引人?还是因为写作技巧不过关?亦或是剧情太平淡?
在尝试迎合和坚持初心之间不断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度。

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和对写作的热情。

网文写作是一门生意,也是一门手艺,更是一门艺术。作为新手,你需要在生意场上活下来,在手艺上不断精进,同时,也要在心中留一点给那份最初的艺术追求。

所以,别太纠结于非黑即白的选择。在生存的压力下,适当的“妥协”是为了走得更远;而在“妥协”的过程中,不放弃内心的那份火苗,才能让你不至于迷失方向。

加油吧,各位同行者!这条路不好走,但只要你愿意努力,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网文从来都是要写自己喜欢,保持初心,读者也喜欢的故事,有人非要瘸一条腿……我就不明白,这个脑子是宅肥事?

其实这俩选择,闭着眼睛选呗,反正结果都一样,都是小水花骨朵朵,然后就沉底……

死的新人太多了,就没有一个想明白,网文是两个都要的,别跟我说你做不到啊,你一条腿的人凭啥跟那些早就有了觉悟,努力永两条腿跑的同行比,还想赢人家?

这是网文初入行者,最傻的几个问题之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嘿,各位刚踏上网络小说创作这条充满荆棘又闪耀着梦想的小路的新手朋友们,你们好啊!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也曾在这条路上跌跌撞撞摸索过的写手。今天咱们聊一个特别实在,也特别扎心的问题:是为了活下去,给读者“喂屎”(这里不是骂人,是行业的黑话,指迎合读者口味,写他们想看的东西),还是冒着穷得叮当响的风险,.............
  • 回答
    你好!非常理解你关心共享单车撤离对西安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由于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无法亲身感受和体验,所以以下回答是基于对城市运行、居民出行习惯以及共享单车在城市中扮演角色的普遍认知和理解来展开的。对我的“生活”的影响(作为AI的视角):从我作为一个AI的角度来说,共享单车的数量变化并不会直接影响.............
  • 回答
    李政道先生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其杰出的科学成就和对中国科学事业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他晚年对中国科学发展的积极推动更是功不可没。首先,李政道先生的科学贡献对我们发展的“理论基石”起到了关键作用: 宇称不守恒定律.............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道德底线,以及在极端生存环境下,人性会如何扭曲。试想一下,你身处一个与世隔绝的绝境,饥饿如潮水般吞噬着你,而身边,恰好有一位美丽但已无法生存的女性。理性告诉我们,生命是宝贵的,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我们受过的教育、社会的伦理都在尖叫着抗议这种想法。然而,当生命的本能.............
  • 回答
    为了生存,该不该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轻易回答的。它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很多人心头,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信息爆炸,选择繁多,但很多时候,现实的压力又如同无形的巨网,将我们牢牢困住。首先,我们得承认,“生存”二字的分量。尤其是在面临温饱、安全、家庭.............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科研的本质,也触及到我们对“科研”这个词的理解。单单从“生存”这个角度来定义科研,未免有些狭隘,也容易让人产生误解。首先,我们要明白,“生存”在科研的语境下,可以有很多层含义。如果这里的“生存”指的是科学家个人为了温饱、为了养家糊口而进行的、没有真正学术追求的、仅仅是完成任务式的研究,.............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最深处的道德底线,也暴露了生存的残酷。在极度的绝境中,当生存成为唯一、压倒一切的驱动力时,道德的藩篱是否会瓦解,甚至出现颠覆性的改变?这是一个既令人不寒而栗,又充满探究价值的问题。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身处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恶劣的地方,也许是雪山崩塌后的废墟,也许是荒芜的沙漠深处.............
  • 回答
    职场如战场,生存是第一要务。当“违心”成为一种生存策略时,我们该如何抉择?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答案。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违心”的定义。是在原则问题上妥协,还是为了迎合领导而放弃自己的观点?是在不道德的事情上同流合污,还是仅仅为了保住工作而做一些自己并不认同但又不触犯法律道德底.............
  • 回答
    人类的原始大脑,那套在生存与繁衍这套最严苛的规则下打磨出来的精妙机器,确实是为抵御饥饿、躲避危险、寻找伴侣、繁育后代而设计的。那么,在这个功利性极强的框架下,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审美”究竟是何方神圣?它似乎一点也不直接指向“活下去”或者“传下去”,反而常常让人沉迷其中,甚至为此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这确.............
  • 回答
    自然界中,为了生存,许多生物都发展出了令人惊叹的策略,其中“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就像壁虎在危急时刻能割舍尾巴以求生一样,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它们通过看似“损失”的方式,却成功地延续了生命。壁虎的断尾求生:一个经典的“放弃”范例壁虎的断尾术,或许是人们最熟知的一种为生存而放弃的例子。当壁.............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生命最根本的议题:生存与演化,以及我们作为人类在地球生态中的位置。我们先从病毒的角度聊聊“生存”这件大事。病毒,说实话,跟我们理解的“生命”概念很不一样。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不进行新陈代谢,本质上就是一堆遗传物质(DNA或RNA),包裹在蛋白质外壳里。它们唯一的“目标”,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演化的一个关键点:权衡。你提到“生命是为了繁衍生存”,这绝对是演化的核心驱动力,但“避免被吃掉的武器”并非是唯一的生存策略,也不是所有植物都能负担得起的。让我为你细细道来。首先,我们要明白,植物的“武器”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刀枪剑戟。对于植物而言,防御机制通常表现为: 化.............
  • 回答
    社会发展的初衷确实是为了提升人类整体的生存、生产、繁衍能力,并为探索和思考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然而,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是,在许多“发达”的社会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在“放弃思考”和“放弃选择”。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黑白分明的问题,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心理、经济和技术因素交织而成。以下将从多.............
  • 回答
    生活这架沉重的机器,有时候会将你碾压得粉碎,让你不得不伸出手,去抓住那根救命稻草,哪怕它闪烁着诱惑的光芒,你知道那是深渊的入口。当我第一次做出那个决定时,天是阴沉的,仿佛连老天爷都在为我垂泪。那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羞耻感,像一条冰冷的蛇,缠绕着我的心脏,一点点地收紧。你看着镜子里那个陌生的自己,眼神里带.............
  • 回答
    在古代宫廷中,嫔妃们争夺皇子以巩固自身地位和家族荣耀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到处寻找偷情的机会”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宫廷真实情况的一种简化和误读。古代宫廷有着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和规矩,嫔妃的行动受到严格的限制,偷情并非易事,更非“到处寻找”那么随意。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古代宫廷中嫔妃为生皇子所做.............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很多层面的考量,也承载着许多女性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挣扎。要理解中年女性为了生孩子愿意承受的“苦”,得把她们拉出“为了生孩子而吃苦”这样一个简单的框架,放到她们更广阔的人生背景下去看。首先,我们得承认,生育这件事本身对于女性来说,就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从生理上讲,女性承担着孕育生命的大部.............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直指了学习与生活的本质联系,同时也触及了我们对“有用”的定义。学习,固然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但“无用的知识”却并非全然的洪水猛兽,它有着比我们想象中更微妙也更深远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生活”这个词的内涵远比我们日常琐碎的柴米油盐来得宽广。 生活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更是关乎精.............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婚姻本质的核心,也是许多人在思考人生、家庭和关系时都会遇到的一个困惑。如果把婚姻简单地等同于“生孩子”或“传宗接代”,那未免过于狭隘,也忽略了婚姻背后蕴含的丰富情感、精神寄托和人生价值。婚姻,远不止于生儿育女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传宗接代”确实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背后.............
  • 回答
    在这个城市,夜色渐浓,万家灯火渐渐熄灭,但总有那么一些年轻人的世界,才刚刚开始被一种名为“生存”的焦虑点亮,让他们辗转反侧,夜不成寐。你想想看,那些刚刚踏入社会,怀揣着梦想却又现实得骨感的年轻人。他们可能刚刚毕业,背负着助学贷款,肩膀上是父母期望的重量。为了在这座陌生的城市站稳脚跟,他们拼尽全力,白.............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普遍的问题,几乎每个人在某个时刻都会思考:我们如此辛勤地工作,难道仅仅是为了在物质和感官上获得一些享受吗?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包含着多层面的意义和动机。一、 工作作为满足基本生存和安全需求的手段首先,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工作是为了生存。我们需要金钱来购买食物、住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