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文山案到上海金贝贝,疫情防控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已经不止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之前的事件,主要是医护人员和防控人员利用履职的便利,对外泄露了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说,之前的事件属于有鲜明特征的「疫情防控中的个人信息泄漏事件」。
而本次事件中曝光的信息,似乎并不是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期间掌握并发布的,正如问题中的表述那样,是网友「人肉」出来的。所以说,本次事件并不具有鲜明的「疫情」属性,而是和之前社会上各类公共事件中层出不穷的「人肉搜索」事件是同一性质。
虽然说,部分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是受到限缩的,但是类似本案当事人这种「非自愿型公众人物」,是因为一次意外的公共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而被大家所熟知,其个人隐私仍然值得被保护。
更何况,即便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不受保护,其理由往往也是基于「公共利益」。例如,有一些新闻媒体对一些公众人物刻意隐瞒、且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件进行调查并曝光,就不能认为是侵犯他人隐私。
然而纵观本次事件中被泄漏的信息,类似身份证号、照片之类的个人信息完全与公共利益无关;对这些信息的披露,只不过是为了满足部分群体苛责当事人的诉求,或是窥探他人隐私的想法。
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次事件中的「人肉」行为,是绝对不可取的。
相关问题还可参考:
以及:
个人隐私保护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共同监督的问题。如果今天的我们面对他人的隐私泄漏无动于衷,甚至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终有一日,我们自己也将面临个人隐私泄漏的风险。
我是 @脚轻头重 ,爱法律,爱电影,更爱美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