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点垃圾必须存放至指定位置并无害化这个规定不能放松,否则不仅有被老人翻捡垃圾的风险,也有流浪猫翻捡垃圾感染或沾染,然后再传猫或传人的风险。
早就有研究表明猫对新冠病毒也是易感的。
各位新年快乐。
大过年的老夫就不当阴阳怪气的喷子了,平稳输出为主吧。
赶在新年之前挖出源头,并且这个源头不是什么惊心动魄匪夷所思的感染链,不管咋说都是可喜可贺的好事。
但暴露的问题还是很值得关注的。
隔离酒店。
这已经不是成都第一次出隔离酒店相关的事故了。
比如说,11月15日通报的某位尼日利亚大买家[1]:
他在成都逗留期间入住的是不满足任何隔离酒店规范要求的锦江宾馆,并且产生了足足62位密切接触者。
本来这位尼日利亚老铁检出阳性的时间点,按照成都市14+7+7隔离方案来说,属于建议简约出行但不强制要求的那一阶段,所以本身是没毛病的。
然而让人迷惑的是,成都市卫健委事后官方背书,将他在锦江宾馆的正常住宿行为追认为“自行隔离”。
什么叫画蛇添足?这就叫画蛇添足……
再比如说,12月14日通报的某位飞行员小哥[2]:
他的隔离场所(之一),请注意,这次不是自行隔离场所,而是集中隔离观察场所,居然是位于成都市外,且同样完全不满足任何隔离酒店规范要求的黑龙滩英迪格酒店(所以眉山市请站出来一起背锅)。
更魔幻的是,黑龙滩的宾客关系在电话中拒不承认他们是隔离酒店,而且同期入住的其他客人也完全不知道酒店内有人正在进行集中隔离观察。
所以这事如果真要上纲上线的话,那说不得就是黑龙滩英迪格/川航私设集中隔离观察点,成都市/眉山市疫情防控部门视而不见。
大过年的咱不玩上纲上线,但至少,由上面两个例子不难看出,成都市疫情防控部门对隔离酒店的管理,乃至于对整个隔离观察流程的管理,是存在一定程度混乱与松懈的。
下面继续看郫都区出的岔子吧:
官方公示说得不是太详细,我们只看到工作人员未按规范把垃圾放入指定存放点,但并不知道那个规范是啥规范,也不知道具体怎么违的规。
不管怎么样,中疾控张老师刚好做过一个关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管理规范》的宣讲,里面有不少垃圾处置方面的内容,就把他的PPT直接复制粘贴一些过来比较一下吧:
hmm~
大家想必看出来了,如果严格按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管理规范》处置垃圾的话,本次郫都区病例几乎没机会通过捡垃圾中招。
而且还没完。
按照《管理规范》,垃圾是需要专业进处置单位行称重、验收和记录的。
所以就算隔离观察点工作人员违规,导致有拾荒者不慎接触到垃圾,处置单位也有机会在两天一次的交接流程中及时发现异常。
那么就算拾荒者本人中招,感染范围也不会继续扩大。
这就相当于上了双保险,按说足以高枕无忧了。
但实际情况却让人急得抠脚……
为啥最迟11月28日就发生的高危暴露,并已导致当地多人感染,却直到12月底才真相大白?
算了,大过年的,冷静,冷静……
还是最后回到本题吧。
所以该怎样避免物传人?
答案很简单啊,埋头遵守现有规范就完全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