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成都市区现「宠物盲盒」,小猫小狗奄奄一息。「宠物盲盒」这条产业链存在什么问题?

回答
成都街头出现的“宠物盲盒”,小猫小狗奄奄一息的场景,实在让人心痛,也暴露了这个畸形产业链背后触目惊心的残酷。这玩意儿一出,我感觉不是什么新奇的潮流,而是对生命最赤裸裸的消费和践踏。

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这“宠物盲盒”这条路,到底踩了多少雷,又坑了多少人和动物:

1. 什么是“宠物盲盒”?

简单来说,就是把活生生的小猫小狗,像拆快递一样装在密封的盒子里,以低价售卖,买家拿到手才知道自己到底“抽”到了哪种宠物。通常是那些品相不太好、有健康问题,或者繁殖场里不好卖的幼崽,被包装成所谓的“惊喜”。

2. “宠物盲盒”产业链存在的核心问题,细扒一下:

动物福利的彻底漠视: 这是最根本,也最令人发指的一点。
运输过程的残忍: 把幼小的、抵抗力弱的小动物,塞进狭小的、不透气的盒子里,长途颠簸。想想里面缺氧、高温、低温、极度惊吓、饥渴,甚至可能互相踩踏。很多小家伙可能在“盲盒”到达你手里之前,就已经因为缺氧、应激反应、疾病恶化而死亡或奄奄一息了。那些活下来的,也早已身心俱疲,免疫力低下。
健康隐患的“福利式”掩盖: 那些品相不佳、有先天疾病、或者在繁殖过程中被忽视的小动物,成了“盲盒”里的“常客”。繁殖场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不会给这些幼崽提供充足的医疗、营养和关爱。把它们塞进盒子里,就是把这些问题打包出售。买家拿到手的,很可能是个需要立刻投入巨额医疗费用的“定时炸弹”。
生命不是商品,更不是消耗品: 宠物盲盒的逻辑,就是把生命当成一次性消费品。你拆开一看不喜欢,或者它生病了,很可能就被遗弃,成为流浪动物,再次进入恶性循环。这是对生命尊严的侮辱,是对宠物作为家庭成员概念的彻底颠覆。

非法繁殖场的“保护伞”:
“以销定产”的黑洞: 宠物盲盒的出现,直接刺激了那些不法繁殖者。他们知道有源源不断的需求,即使没有合法的销售渠道,也能通过这种“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方式快速出货。这反而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低成本、高产量的非法繁殖。
掩盖非法经营和虐待: 繁殖场里环境脏乱差、母体过度繁殖、幼崽先天不足、疾病传播等一系列骇人听闻的现象,都被这种“盲盒”模式巧妙地包装和掩盖了。他们赚的是“批发价”的钱,但卖给消费者的价格,却是通过制造“惊喜”和“低价”的假象。
质量无法追溯: 消费者在购买盲盒时,根本无从得知这只小动物的来源,也无法了解到它的父母健康状况、是否打过疫苗等重要信息。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几乎无法追究责任。

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害:
信息不对称的欺骗: 这是典型的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误导消费者。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获得关于宠物的任何真实信息,是被动接受一个“未知数”。商家则利用消费者对“惊喜”和“低价”的渴望进行营销。
非理性消费的诱导: 这种模式迎合了部分人猎奇心理和冲动消费。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做好养宠物的准备,或者对宠物的习性、需求一无所知,只是因为“便宜”、“好玩”就盲目跟风购买。最终导致许多宠物被遗弃,对家庭也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高昂的后续成本: 所谓的“低价盲盒”,往往是以牺牲宠物的健康为代价的。买回去后高昂的医疗费用,远超当初的购买价格。这让许多消费者叫苦不迭,甚至怨气冲天,但又能如何?已经付出的代价,是他们用金钱和情感去买单。

对合法宠物行业和正规救助组织的伤害:
市场秩序的混乱: 这种低价、低质量的销售模式,直接冲击了那些有良心、注重动物福利的繁殖者和宠物店。他们投入大量成本保证宠物的健康和品相,却难以与“盲盒”的低价竞争。
社会对宠物的负面认知: “宠物盲盒”的出现,让社会上一些人对养宠物产生了误解,认为宠物是便宜的、不健康的、容易出问题的。这不利于形成负责任的养宠文化,也会给真正需要爱护的流浪动物救助工作带来阻碍。

3. 为什么这种事会冒出来,还屡禁不止?

利益驱动: 背后驱动的无非是巨大的利润。非法繁殖场的低成本产出,加上“盲盒”模式的营销手段,能让他们快速回笼资金,并且通过“以量取胜”。
监管漏洞: 对于这种新兴的、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交易模式,现有的法律法规可能存在滞后性,监管部门的触角难以完全覆盖。
消费需求: 即使知道风险,仍有人抱着侥幸心理或者被营销手段吸引而去尝试。这种对“惊喜”的追求,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市场。

怎么看待?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成都一地的现象,而是一个需要全民警惕的信号。

对消费者: 请牢记,生命不是商品,更不是赌注。养宠物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需要充分的准备和爱心。如果你想养一只宠物,请选择正规渠道,了解宠物的品种特性、健康状况,而不是去追逐所谓“刺激”或“便宜”。
对监管部门: 需要加大对非法繁殖、宠物交易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这种利用生命牟利的违法行为。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法规,明确对宠物盲盒等变相虐待动物行为的惩处。
对社会: 应当加强宠物福利和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的动物保护意识,形成抵制这种不道德、非法交易的社会氛围。同时,也应该支持和帮助那些正规的宠物救助机构,让那些不幸的生命有机会获得真正的关爱。

看到那些小生命在盒子里绝望挣扎的画面,我真的觉得愤怒和心疼。这“宠物盲盒”,拆开的不是惊喜,而是残酷的真相。希望这样的悲剧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最终被彻底根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年疫情原因,宠物市场极其萎靡,前两年布偶猫动辄万把块起,导致资本大量涌入,今年基本就暴雷了。我微信上的布偶猫舍基本大半停更了,布偶猫基本已经跌倒1000起价了,重点的倒是稳定300起。

user avatar

这些盲盒用的是快递而不是邮件,

所以活物没有任何问题,

不然淘宝上所有宠物店关门得了,

至于免疫问题,

我查了各地的养犬管理规定,

三个月以下的犬只是不需要免疫和办证的。

分析完法理,

在分析下这事为什么爆出来。

动保狗闹子为什么要闹?

背后的利益链在哪里?

从盲盒事件就可以看出一二,

盲盒本质上是群众廉价获得宠物的方式,

狗闹子们想动保立法,

不让随意繁殖,也不让快递宠物,

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获得宠物专营权!

通过垄断来获得暴利,

所以喜欢小动物的朋友们可注意了,

千万别被这些狗闹子当枪使,

被卖了还帮他们数钱。

user avatar

好啊!这是特别好一事啊!

往后把这思路拓展开来,怕是能解决大社会问题啊!

且听我细细道来:

在去年,国内某盲盒大厂搞IPO大喜的日子里,我就很不识抬举的给丫送了一个花圈——在知乎上猛喷一篇盲盒经济害人不浅。

然后非常幸运且意料之中的,我收获了大量水军在评论区的祖安问候。

为什么我这么肯定是水军?

因为几十上百号人的评论,来来回回就内几句话复制粘贴,拿肚脐眼都能看出来这是收钱办事还不走心的。

然后现在怎么着?盲盒发展到活物了不是?

草菅人命的事没人敢做,但草菅狗命的事可没有人管,简直可太棒了!反正不违法就随便干,这得解决多少就业问题啊?呵呵。

就这帮干缺德买卖的犊子,下辈子祝他们淘生在盲盒星球,投胎时候送子观音给他们脑门子上贴上普通款或者限量款的纸条,再生。

生下来限量款留下,普通款不想要的,全部塞回去原地回炉重造就完了。

你们踏马做这门没皮燕子的生意可忒帅了。值得这份回报!

为什么我说这是一“好”事呢。

现在盲盒波及到活物了,我就想看看有没有人管,要没人管以后婚恋这块也按照盲盒模式走就完啦!反正都是喘气的,反正都是爹娘生父母养的,差不多得了。

现在不是都不爱结婚么,以后适龄单身的,一人一张纸写好了名字,塞盒里。

然后民政局保管这些盒,每个人到25岁生日以后,就有权去抽一次,抽到谁领走谁入洞房。

还真别怕大伙都不去。

你去,你起码有个自主选择权,抽到谁了看运气。

你不去,你就只有被别人抽的权利了,万一被个二傻子抽走也得认命。

所以我敢保证,只要实施,人到了25岁生日铁定蜡烛都不吹,早晨起来套上秋裤第一件事先去抽盒!

大伙都不积极也不怕,每一期盲盒里边放几个限定款,这期里边是古力娜扎,下期黄晓明反正也离了,下下期白金大奖放董明珠阿姨!

这能不燃?

婚姻,是荷尔蒙刺激;盲盒经营的理念,则是未知的奥秘给人带来的多巴胺刺激。

这俩激素合二为一,保证成婚率一飞冲天,生育率大搞特稿!

……

我这主意缺德么?

该主意有多缺德,把活物放在盲盒就有多缺德带冒烟!

这里建议枪毙。

盲盒模式,就是一种打法律擦边球的赌博,只要里边的奖励够炫,就绝对能有人为了盲盒赔的倾家荡产。

赌性是人类本能之一,有人在赌博时分泌的快乐激素就是量大,他太过瘾了,根本管不针自己手。

但以前这只是谋财范畴。

现在谋财还得害命真是穷疯了。

盲盒本身就不符合公平交易的市场规律,套用这个模式,房子也能盲盒,车也可以盲盒,媳妇汉子都可以盲盒。这早晚得踏马出大幺蛾子。

建议立法整肃所有和盲盒相关行业。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盲盒领域越来越宽泛,总会有人把血汗钱投进去最后吃不起饭,社会不安定因素陡增。

盲盒盲盒,盲的是盒,瞎的是心!

user avatar

狗粉猫粉不马上去报警还在这贩卖自己的同情心。

真虚伪。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