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有什么影响。
就像是平静湖面上的一朵涟漪,仅此而已。
这可以从法定货币的三大属性,即“支付手段”、“记账单位”和“价值储存”来阐释。
关于“支付手段”,
BTC有“交易速度慢”和“交易费用高昂”两大问题:
BTC每秒最多能处理7笔交易,远远无法满足现实需要。比如,在每年双十一高峰时,支付宝每秒需要处理的交易数量是,接近9万笔。
BTC的交易费用高,且价格随交易量高度波动。在17年和21年炒币高峰时,每笔BTC交易费高达50美金,就连在近几年的低谷期,每笔的交易费用也基本维持在1美元左右。这比欧洲日本搞的“负利率”还强。
想象一个场景,如果我拿着BTC去参加双十一购物活动,我和商家都会付出非常高昂的成本:交易处理时间长,交易费用高昂。
所以,如果BTC真正作为商业和经济活动中的“支付手段”,显然会极度不匹配商业和经济的现实需求,也极不利于商业、经济和金融发展。
关于“记账单位”,
BTC的价格具有高波动性。如果它真正成为了“记账单位”,无疑会给商业和经济活动造成混乱:特斯拉Model3今天标价1个BTC,而在明天,可能Model3的4个轮胎都要1个BTC。
而法币的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就是,需要有相对稳定的价值。
货币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中国人民银行法》、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及央行官员的日常的发言等,都会不断地强调这一点,比如,
“《中国人民银行法》正式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币值”
“《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货币政策“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
“疫情之后,币值稳定仍然是首要目标,央行继续强调需要保持物价稳定”
关于“价值储存”,
这是BTC最接近成为法定货币的一点。
机构的共识是共识,散户的共识是共识,韭菜的共识也是共识。
从08年中本聪发表白皮书,09年初挖出创世区块....BTC发展到现在,其角色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一开始时,BTC仅仅是一个小众的“极客产品”,中本聪和其追随者旨在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通缩世界,以对抗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央行的“货币滥发”(低利率+天量QE)。
接着BTC成为了区块链世界里的“融资工具”(后来被ETH所取代),(风险)投资者通过购买BTC,用BTC换取各个项目的代币,变向地为各种区块链项目提供资金。BTC开始出圈,散户开始大量持有和炒作。
最后到了20年和21年,BTC开始被机构投资者赋予了强金融性,并被机构大量持有,如特斯拉,20年网红基金ARK...BTC彻底出圈,并被“人为”地赋予了价值储藏的功能(机构达成共识,并手握定价权):数字黄金,供应量恒定不变且具有通缩性,只要欧美英日的央行扩表一天,国内商业银行扩表一天,BTC就有较强的价值储藏性。这类似于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由极低利率和天量QE造成流动性泛滥的资金去追逐高端的,带有稀缺属性的,同样是被人为赋予了强金融属性的诸多商品,如PP/AP/劳力士的炒货系列,爱马仕的Kelly和Birkin包,日本高年份威士忌酒,中国飞天茅台......
而萨尔瓦多立法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更多的则是无奈之举。
对于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其整个国家商品和服务的产出,很难支撑其自身法定货币的“信用”(如果萨尔瓦多自己发行货币的话)。
所以萨尔瓦多只能引入美元作为自身的法定货币。
既然法定货币都是“外来货”,那再多引进一种外来货币,自然也没什么大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