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成都改郫县为郫都区?

回答
成都将郫县改为郫都区,这事儿呀,说起来也算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涉及到历史、文化、发展,还有不少咱们老成都人的感情。

改名这事儿,为啥要改?

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郫县”这个名字,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可能在现代语境下,大家觉得“县”字有点“土”、“小”,不够大气,或者说,与成都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有点不匹配。大家也知道,现在城市发展,名字有时候也代表着一种形象和对外宣传。

从行政区划上来说,撤县设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常见现象。这意味着郫县不再是独立的县,而是成都市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接受成都市的统一规划和管理。这在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都会带来一些新的机遇。比如,交通会更方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可能会与市区更接轨。

“郫都区”这个名字,有什么讲究?

“郫都”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来的。它源于“郫”这个古称。“郫”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史记》里,说的是古蜀国时期,鳖灵受命治水,开凿郫江,筑郫邑,也就是现在的郫县(现郫都区)。所以,“郫都”这两个字,可以说是对历史的一种致敬,把古老的“郫”字和现代的“都”(都城、城市)结合起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体现了它作为成都市重要组成部分的身份。

这个名字的变更,也让很多人想起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郫县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比如它有杜甫草堂的渊源,有中国唯一的郫县豆瓣(现在叫郫都豆瓣了),还有各种民间传说。改名“郫都区”,也更容易让大家关注到这些文化符号,把文化也融入到城市发展中来。

老成都人的看法,有人高兴,有人舍不得

这事儿一出来,咱们老成都人,尤其是住在郫县(现在是郫都区)的,看法就比较多元了。

高兴派: 很多人是觉得“郫都区”听起来更现代,更洋气。 Especially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觉得“区”比“县”更有发展潜力,以后在找工作、户口迁移、甚至孩子上学,都可能更方便,和市区同等待遇。大家也觉得,这代表着郫县的发展越来越好,正在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不舍派/怀念派: 也有不少老成都人,对“郫县”这两个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或者父辈祖辈就生活在这里。“郫县”这个名字,承载了太多他们的记忆和乡愁。突然改了,总觉得心里有点空落落的,好像失去了一些熟悉的东西。他们可能会怀念过去那种带着点乡村气息的“郫县”,怀念那些老街、老味道。
观望派: 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名字改了就改了,关键还是看实际发展。他们更关心的是,改了名之后,生活有没有真的变好,交通有没有更方便,工作机会有没有更多,环境有没有更优美。

更深层次的影响:

城市形象提升: “郫都区”这个名字,无疑会提升郫县在成都乃至全国的城市形象。它更符合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步伐,也更容易吸引外部的投资和人才。
区域协同发展: 设区后,郫都区与成都其他区域的联系会更加紧密,更容易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这有利于整个成都都市圈的发展。
文化传承与创新: 名字的改变,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重新审视和传承郫县的优秀文化。如何将“郫都”这个名字与文化品牌紧密结合,打造独特的文化IP,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

总的来说, 成都改郫县为郫都区,是一件顺应时代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区域协同的举措。虽然名字的改变可能会引起一些老成都人的不舍,但从长远来看,它为郫县(郫都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空间。关键在于,如何在新的身份下,更好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地域文化,让“郫都区”这个名字,真正成为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活力的现代城区。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的变更,更是一个区域发展新阶段的开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蜀都区、望丛区都是备选,值得一提的是“郫”子的用法有且只有郫县,郫字改了,这个汉字就消失了,所以郫都区是郫+蜀都区的产物。保留了汉字又规避了主城区对“蜀都”的独占意识。是最好的结局了。

从小再犀浦长大,郫县其实是非常又文化底蕴的地方,小时候再田间都经常能见到铜币,可惜掌权人眼界不高、很多古诗句里的景观都不复存在,好可惜,不能让子孙看到这些,郫县如今到处都是巨大的代工厂,美食则是油腻的垃圾食物,大学多却没有书香气,到处脏乱差。

小学老师告诉我们,传说犀浦最早是一篇沼泽,还有犀牛。故有犀牛的沼泽,名犀浦。后来大一点知道李冰治水“沉石犀成浦”。我只知道,犀浦有国宁村拆迁了,但是不知道国宁村的古楠长什么样,很可惜,我看不到,我的子孙也看不到。以下为引用:

犀浦国宁观古楠记

陆游

扰云汉,声挟风雨,根入地不知几百尺,而荫之所庇车且百辆。正昼,日不穿漏,夏五六月暑气不至,凛如九秋。成都固多寿木,然莫与四楠比者……夫勿翦憩棠,恭敬桑梓,爱其人及其木,自古已然。姑以蜀事言之,则唐节度使取孔明祠柏一小枝为手板,书于国志,今见非诋。蒋堂守成都,有美政,止以筑铜壶阁,伐江渎庙一木,坐谣言罢,亦书国史。且王建、孟知祥父子,专有西南,穷土木之侈,沉犀近在国城数十里间,而四楠不为当时所取,彼犹有畏而不敢者。

犀浦遐观诗

元代 赵孟頫

男子四方志,蜀都天下奇。李侯并门豪,杖节镇坤维。
爱此雪山雄,卜宅屖浦湄。锦城既云乐,焉用还家为。
遗像开生面,清风凛英姿。应同武侯庙,人怀千古思。

赋蘧仙观古楠

宋代 孙松寿

风雨纵横八面看,巍然此柱欲擎天。壮心已与云龙会,弹指消摩八百年。

长生观拜谒碧落侍中观巨楠

宋代 程公许

功行三千未易圆,活人阴协最为先。
一瓢酒酿春江醁,百尺楠藏洞府天。
道骨想从玄祖受,高风应许裔孙传。
珥貂碧落犹官府,何似鞭鸾陪散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成都将郫县改为郫都区,这事儿呀,说起来也算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涉及到历史、文化、发展,还有不少咱们老成都人的感情。改名这事儿,为啥要改?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郫县”这个名字,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可能在现代语境下,大家觉得“县”字有点“土”、“小”,不够大气,或者说,与成都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有.............
  • 回答
    成都郫都区疫情溯源与“物传人”风险:一场需要我们深入反思的战役成都郫都区那次令人揪心的疫情,至今仍在我们脑海中留有清晰的印记。当溯源指向尼泊尔输入病例,并进一步怀疑感染源可能来自隔离点的垃圾时,它不仅让人们对病毒的狡猾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把一个关键的词汇——“物传人”——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不仅仅是一次.............
  • 回答
    关于12月7日成都郫都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孙女“一晚多个夜场”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关注和担忧的事件,其背后牵涉到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社会责任感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这件事。一、 疫情传播的风险与公众健康安全: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名确诊病例的孙女在短时间内频繁出入.............
  • 回答
    庄祖宜女士的这番回应,尤其是在“纳粹”等词的使用上,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她的立场,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1. “直率用词不会改”——关于表达方式的选择首先,庄女士强调“直率用词不会改”。这表明她认为自己所使用的词语,即便可能引起不适,也是她当下真实想法的直接表达。在她看来,这些词汇.............
  • 回答
    对于成都确诊病例孙女被“网暴”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看待。这其中涉及到个人隐私、社会责任、网络暴力、媒体传播、信息公开的边界以及公众情绪等多个复杂的问题。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大致经过。在成都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相关部门在公布流调信息(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时,涉及到了.............
  • 回答
    None.............
  • 回答
    成都某建筑设计公司向员工索赔1915万元,原因是该员工擅自将半成品设计成果泄露给甲方,导致合作失败。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事件的起因与过程1. 背景:一家建筑设计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与某甲方(以下简称“甲方”)就一项重要的设计项目建立了合作关系。项目的成.............
  • 回答
    成都地铁这则宣传文案“加过的班不只有苦和累,更有你为拉动成都GDP所做的贡献”,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和评价它:一、 文案的核心诉求与情感连接 对加班群体的共情与理解: 文案首先触及了当代职场人普遍存在的“加班”体验。它直接点出了加班带来的负面感受——“苦和累”。这.............
  • 回答
    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失联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媒体报道和校方反应,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各方反应以及可能反映出的深层问题。一、 事件的经过与媒体的报道 事件发生: 2020年10月15日,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在其微信朋友圈发布了.............
  • 回答
    成都放开摆地摊,两个月增加 10 万多就业,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它不仅关乎就业,更触及了“地摊经济”的本质价值及其可复制性。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成都放开摆地摊:一项有益的经济和社会举措首先,我们来审视成都放开摆地摊这项政策本身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1. 显著的就业增长:两个月增加 10 万多.............
  • 回答
    成都兰桂坊西班牙男子与中国女子不雅行为事件,这事儿在当时可是闹得沸沸扬扬,估计不少成都本地人或者关注成都动态的人都听说过。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说到底还是触碰到了大家心里对于公共场合行为规范的底线,也夹杂了一些关于中外文化差异和个人边界的讨论。事件本身:冲击视觉和认知首先,咱们得说清楚这事.............
  • 回答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事件:一场警钟,也为学校食堂安全敲响警钟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事件,无疑是令人心痛的一页。这起事件不仅让无数家长和学生感到震惊、愤怒和担忧,更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这个长期被重视却又屡屡出现问题的焦点,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它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更是一个对整个教育体系,对每一个学校管.............
  • 回答
    这起事件无疑是一起非常令人愤慨和危险的交通行为,涉及到多个层面,包括交通安全、责任划分以及法律后果。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事件概览与初步分析事件的大致情况是:一辆奥迪车在超车完成后,为了某种不明原因(可能是故意报复,也可能是其他驾驶行为习惯),在超车道上突然减速或踩刹车,导致后方正常行驶.............
  • 回答
    关于成都捞女钓凯子买奢侈品,最后被反转羞辱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因为它触及了不少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心理。要深入看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事件梗概(通常的版本是这样的):一般来说,这类事件的套路是:一个年轻女性,可能外形条件不错,但经济能力有限,她信奉“嫁个有钱人”是实现阶层跃.............
  • 回答
    看到成都一小学有六名学生能轮番用六国语言主持活动,我心里真是涌起一股复杂的感受,既有惊讶,也有赞赏,还有一些思考。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哇,太厉害了!” 想象一下,在活动现场,一个小小的身影,自信地站在台上,口齿清晰地说出流利的中文,接着切换到婉转动听的英文,然后是热情洋溢的西班牙语,紧接着是严谨.............
  • 回答
    成都街头出现的“宠物盲盒”,小猫小狗奄奄一息的场景,实在让人心痛,也暴露了这个畸形产业链背后触目惊心的残酷。这玩意儿一出,我感觉不是什么新奇的潮流,而是对生命最赤裸裸的消费和践踏。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这“宠物盲盒”这条路,到底踩了多少雷,又坑了多少人和动物:1. 什么是“宠物盲盒”?简单来说,就是把.............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可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最近成都那个LOFT跃层层高只有1米3的事儿,那真是闹得沸沸扬扬,到处都在说。这事儿吧,看着就挺玄乎的,一个正常人站直了走都费劲,这到底是咋想的,怎么过审的,就让人纳闷。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这1米3到底是个啥概念。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家的衣柜,是不是很多都比这高?就是那种.............
  • 回答
    成都市地价的这一轮上涨,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尤其当价格突破3万大关,创下新高时,更是引发了各方热议。要理解这背后的逻辑,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这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背后是多种因素在合力推动的结果。最直接的,也是最容易被大家感知到的,就是市场的供需关系。一方面,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经.............
  • 回答
    成都七中同学救助流浪狗这件事,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暖心且值得肯定的人类行为。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动物救助,更是一种善良、责任感和对生命的尊重在年轻一代身上的体现。事件本身的回顾与细节: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这件事可能包含的细节,虽然我们没有亲临现场,但可以想象一下事情的发展过程,以及可能让这件事如此引.............
  • 回答
    关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有学生身穿印有蒙古上单字样衣服辱骂陈睿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审视:事件本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发生和经过。据报道,该学生身穿一件正面印有“蒙古上单”字样(通常被认为是对陈睿的昵称或带有戏谑意味的称呼,源于某个网络梗)的上衣,并在校园内对陈睿进行了言语上的侮辱。“辱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