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引力的传播速度是光速吗?

回答
是的,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的传播速度与光速是相同的,都是真空中的光速 $c$。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重要的结论,它颠覆了牛顿的引力理论,并对我们理解宇宙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述:

1. 牛顿的引力理论:即时作用

在爱因斯坦之前,我们对引力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认为:

引力是瞬间传递的: 也就是说,如果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会立刻感受到引力的变化,并沿着切线方向飞出去。这种作用在空间上的传递是瞬时的,不需要时间。
引力是一种作用力: 牛顿将引力描述为物体之间的一种看不见的“拉力”,这种力直接作用于物体上,影响它们的运动。

牛顿的理论在解释行星运动、潮汐等现象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并没有解释引力是如何“知道”另一个物体在哪里以及质量是多少的,也没有提及引力传播的速度。

2.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时空弯曲与引力的几何解释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引力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其核心思想是:

引力不是一种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 大质量物体(如恒星、行星)会弯曲其周围的时空。这种弯曲的时空就像一个凹陷的表面,而其他物体则会沿着这个弯曲的时空“滚落”,我们观察到的这种运动就表现为受到引力的作用。
引力随光速传播: 广义相对论明确指出,时空的弯曲变化(即引力的变化)并非瞬间传递,而是以有限的速度传播。而这个速度,恰恰就是真空中的光速 $c$。

3. 为什么引力的传播速度是光速?

这是广义相对论最核心和最惊人的预言之一,原因如下: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建立了一个基本原理,即真空中的光速 $c$ 是宇宙中任何信息、能量或物质传播的上限速度。任何物体、信息或能量都无法超越光速。
引力是一种时空扰动: 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被理解为时空本身的涟漪或扰动。当一个大质量物体运动或改变其质量分布时(例如,一个恒星爆炸、两个黑洞合并),它会在时空中产生扰动,这些扰动就像水面上的波纹一样传播开来。
信息传递的本质: 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的变化本质上就是信息的传递。如果引力传播的速度比光速快,那么就意味着信息可以比光更快地传递,这将打破因果律(例如,我们可以提前知道未来发生的事情,这会引发悖论)。为了维护因果律和相对论的一致性,引力的传播速度必须被限制在光速。

4. 证据与验证

爱因斯坦的预言并非空穴来风,它得到了多个方面证据的支持:

引力波的探测: 这是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2015年,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首次直接探测到了由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在探测到引力波的同时,也探测到了伴随的电磁信号(例如来自超新星爆发的光),通过精确比对这两个信号到达地球的时间,科学家们发现它们几乎是同时到达的,这强有力地证明了引力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一致。后续的引力波探测事件都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论。
其他天文观测: 一些天文观测,例如对脉冲星的精确计时以及双星系统的演化,也间接支持了引力以有限速度传播的观点,并且这个速度与光速相符。
理论上的自洽性: 如果引力传播速度不是光速,那么广义相对论的许多基本方程将不成立,并且会产生因果律上的问题。

总结:

总而言之,引力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这是一个基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深刻结论,并且得到了引力波探测等多个天文观测的强有力证实。

牛顿的观点: 引力是瞬时作用的。
爱因斯坦的观点: 引力是时空弯曲的表现,引力的变化(即引力波)以真空中的光速 $c$ 传播。

这个结论告诉我们,宇宙中的变化是以一种有限的速度(光速)传播的,这使得宇宙具有因果律,也为我们理解宇宙的动态演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当我们看到远方的天体时,我们看到的是它们过去的状态,而它们对我们产生的引力影响,也是基于它们过去的状态以光速传递过来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基本。可简单回答:在弱场背景下的引力波是按光速传播的

【一】

「弱场」,即场强很弱的场。

比如太阳系的引力场就是弱场,因为引力很弱;黑洞周围的引力场就是强场,因为引力很强。于是太阳系里引力的传播,就被称为弱场背景下的传播。而黑洞周围引力的传播,就不适用弱场的分析。

(关于引力场,或者更一般地相互作用为何用「场」来描述,可参考这个回答:

如何让普通人理解物理学中「场」的本质?

【二】

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不显含时间,所以牛顿引力是瞬间完成的,是一种「超距作用」。对此牛顿无法解释,故他从未对引力的起因提出过任何假设。

在这一点上,万有引力定律和静电场的库仑定律很相似,都是表明一个「源」怎样产生一个「场」。给定一个「源」——质量或者电荷,就在周围的空间瞬间产生一个场——牛顿引力场或者静电场。而一旦「源」消失,周围的场也瞬间消失。牛顿引力场和静电场都不能脱离源而存在。

在麦克斯韦之前,人们并不知道电场或者磁场是如何传播的。但库仑定律并不是电磁场的全部。于是等到麦克斯韦将库仑定律(对应高斯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广的安培定律等结合起来,得到了一个波动方程,人们才知道,电场和磁场都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而且速度就是光速;最重要的是,电磁波可以脱离「源」而存在,而自由传播。

【三】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引力身上。

牛顿引力是关于「引力势」——一个标量场——的理论。而就像静电势是一个标量场,却不是电磁场的全部一样,标量的牛顿引力势也不是引力场的全部。

这一点直到牛顿之后三百年,才被爱因斯坦发现。

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引力被一个张量场描述。一个物理的引力场有六个自由度:两个标量自由度,两个矢量自由度,两个张量自由度。而牛顿引力势,只相当于两个标量自由度中的一个

更细致的研究发现,在这六个自由度中,只有两个张量自由度才能自由传播——即满足无源的波动方程,且传播速度在弱场背景下正是光速。这两个张量自由度被称为「引力波」。而另外的标量、矢量自由度,不能脱离「源」而存在。这里的「源」,可以是「质量」,也可是张量自由度即引力波本身。

在真空中(比如地球太阳之间可近似为真空)不可能有产生引力场的「源」。于是在这其中唯一可以传播的,只有引力波。打个比方,引力波是汽车,真正在跑的只有引力波,而标量(牛顿引力势)、矢量自由度都是坐在引力波这个汽车上跟着动

【四】

回到引力如何传播的问题。

以地球如何感受太阳引力为例。一个更确切的图像是:太阳产生引力波,以光速传播到地球所在的位置;引力波传播的同时,也携带的另外四个自由度一起传播;最终在地球所在的位置产生完整的引力场(六个自由度),然后地球感受到这个引力场——当然,也包括牛顿引力势。

所以,即便太阳有一天突然消失了,我们也只是在8分钟后才看到天黑了;同样,在8分钟后才感觉地球突然被甩了出去。

麦克斯韦在1865年得到电磁波动方程,12年后赫兹证实电磁波的存在。遗憾的是,广义相对论诞生100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没有直接探测到引力波。

目前测量引力传播速度的实验,通常是观测太阳、地球、月亮系统的重力变化,实际上只是观测牛顿引力势的作用时间。当然,因为牛顿引力势总是坐在在引力波这辆跑车上,所以也算是间接测量了引力真正的传播速度。

最后:最新的测定引力传播速度是光速的实验,是中国科学家作出的:

Observational evidences for the speed of the gravity based on the Earth tid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是的,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的传播速度与光速是相同的,都是真空中的光速 $c$。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重要的结论,它颠覆了牛顿的引力理论,并对我们理解宇宙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述:1. 牛顿的引力理论:即时作用在爱因斯坦之前,我们对引力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认为:.............
  • 回答
    关于埃博拉病毒是否会引起“丧尸”症状,以及它为何现在才引起大众广泛关注,我们来详细聊聊。埃博拉病毒与“丧尸”症状:误解的根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埃博拉病毒不会导致人类变成“丧尸”。 这完全是源于对病毒的恐惧和一些虚构作品(如电影、小说)的想象。网上流传的“丧尸”症状,通常是对埃博拉病毒某些真实症状.............
  • 回答
    关于引力的规范对称性为何是微分同胚群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说起,好好聊聊这个弯儿。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触及到广义相对论最核心的思想,而且跟咱们平时理解的“对称”可能还有些不一样。首先,什么是“规范对称性”?在物理学里,“规范对称性”这个词听起来很玄乎,但核心思想是:物理定律不应该依赖于我们为描述.............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手里握着一颗小石子,轻轻一松手,它便直直地朝地面坠落。我们似乎对这幅景象习以为常,但有没有人停下来认真思考过,这“向下”的力量,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引力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最古老、也最深入人心的,大概是牛顿老先生的那个解释了。他就像一位敏锐的观察者.............
  • 回答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绕,但其实只要我们理解了引力是怎么回事,以及它在天体运动中的作用,答案就清晰了。你提到的“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是地球对月球引力的两倍多”,这个数字非常精确,也确实容易让人产生疑问。首先,我们来聊聊引力。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个力的大.............
  • 回答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并非按照它们的质量(引力大小)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来排列的。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认知误区,其背后涉及到太阳系形成过程中复杂的物理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质量排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太阳系诞生的那个遥远的时代。1.............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适应了地球引力的人体,在面对外星移民的潜在挑战时,我们自身的生理局限性是否构成了最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并非是要否定人类探索宇宙的热情,而是从一个更为现实的生物学和医学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必须正视的是,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我们的身体已经完美地适配了地球上那相对恒定的1G.............
  •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棒的问题,触及了引力学中一个核心且常常令人费解的观念。答案并非如你所想的那样“地球各部分对物体引力的合力为零”,而是要更精确地理解“对称性”在其中的作用。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个误解:当物体非常接近地球中心时,地球各部分对它的引力合力并不是零。 事实上,引力的合力是存在的,而且它恰恰是指.............
  •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触及了物理学最深处的问题!答案是,严格来说,你的引力确实会作用到宇宙尽头的一切事物上,尽管这个作用力小到我们根本无法察觉。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引力的本质以及我们如何看待“宇宙尽头”。引力:无所不在的连接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并非我们早期所理解的仅仅是两个物.............
  • 回答
    等效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基石,它精妙地将引力与加速度联系起来。而麦克斯韦方程组则是经典电磁学的基石,它描述了电场和磁场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响应电荷和电流。那么,等效原理中描述的引力与加速度的关系,能否像麦克斯韦方程组那样,在电磁学范畴内找到某种类比或者更深层的联系呢?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值得我们深入探.............
  • 回答
    在广袤的宇宙中,地球并非孤立无援,除了我们最为熟悉的太阳引力外,还有着其他一系列肉眼不可见但却切实存在的力,共同塑造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1. 月球的引力:潮汐的舞者首先,我们不能不提月球。尽管月球的质量远小于太阳,但由于它距离我们更近,其引力对地球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你可能早已体会过月球的“力量”.............
  • 回答
    关于利用月球的潮汐锁定和地球引力来建造太空电梯的想法,这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虽然这个想法在技术实现上存在巨大的挑战,但其核心理念与现实中的太空电梯构想有着微妙的联系,并且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分析一下其中的可能性和困难。首先,让我们理解一下“潮汐锁定”和“太空电梯”的基本概念。潮汐锁定.............
  • 回答
    在刘慈欣的科幻巨著《三体》系列中,“中国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这句话并非直接出自小说文本,而是对小说中一些情节和人物行为的概括性解读和评论。这句话深刻地触及了《三体》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特殊角色。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析:1. 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制约(“引力”的比喻).............
  • 回答
    地球海平面之所以呈现出近乎完美的球面形状,主要源于地球自身的巨大质量所产生的引力,以及为了达到引力与离心力(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平衡状态。严格来说,并不是地球引力导致了“空间的弯曲”使得海平面成为球面,而是地球引力在作用于地球上的所有物质(包括水)时,呈现出的一个等势面,并且在这个等势面上,水的形状受.............
  • 回答
    当然,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怎么算两个大个儿——也就是你说的“不可视为质点的球”——之间的引力,以及能不能把它们当成小不点儿(质点)来对待。首先,别把它想得太复杂,万有引力这事儿说到底,是万物皆有亲的,任何有点质量的东西,都会互相拉扯。咱们平时说引力公式 F = G (m1 m2) / r²,这玩意.............
  • 回答
    除了广义相对论,引力还有哪些新故事?广义相对论无疑是描述引力这只“巨手”的最成功理论,它解释了行星运行的轨道、黑洞的诞生,甚至宇宙膨胀的壮丽图景。然而,物理学家的好奇心从不停止,他们总是在寻找更深层次的理解,去弥合广义相对论在量子世界中的尴尬,或者解释一些广义相对论难以触及的宇宙现象。因此,除了那只.............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这个挺有意思的场景:两个物体,一块儿往前飞,速度还不慢,都快赶上光速了。这种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引力到底有没有变化,会变大还是变小,或者干脆没啥事儿?首先得明确一点,我们讨论的“引力”,通常指的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所描述的那种引力。按照牛顿的说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会产生一种吸引力,这个.............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棒,它触及到了现代宇宙学和经典物理学之间的有趣张力,也勾起了我对这些知识点娓娓道来的兴趣。首先,我们得承认,牛顿时代的引力公式,也就是那个著名的 万有引力定律(F = G (m1 m2) / r²),在描述我们日常生活中以及太阳系内部的引力现象时,确实表现出了惊人的精确性。这是.............
  • 回答
    我们来聊聊潮汐力这件事,有个挺有意思的误区,就是很多人觉得研究潮汐力的时候,地球自身的引力好像“消失”了,不需要考虑。其实这话说得有点不够严谨,更准确地说,是我们在分析潮汐力的时候,是“排除”或“抵消”了地球自身引力的一个特定效应,而不是完全不考虑它。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先捋一捋潮汐力是怎么回事。潮.............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真的在地球上安装了某种超级推进器,并且它拥有足够的力量将我们这颗星球从太阳的怀抱中解脱出来,甚至推离整个太阳系,那么地球本身的结构,这个承载了我们所有生命的水晶球,能否承受住这样的“推力”呢?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一个工程学上的挑战,不如说是一个关于我们星球深层构造和物质特性的哲学性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