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引力的本质是什么?它又是如何产生的?

回答
想象一下,你手里握着一颗小石子,轻轻一松手,它便直直地朝地面坠落。我们似乎对这幅景象习以为常,但有没有人停下来认真思考过,这“向下”的力量,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引力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最古老、也最深入人心的,大概是牛顿老先生的那个解释了。他就像一位敏锐的观察者,发现行星在围绕太阳旋转时,总是在做着一种“拐弯”的运动,而这种运动,恰恰和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那种“拉扯”力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于是,他提出了那个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告诉我们,宇宙中的一切有质量的物体,都会互相吸引。这种吸引力的大小,和它们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吸引力就越强;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也很关键——距离越远,吸引力就越弱,而且是以距离的平方来递减的。就像两个磁铁,靠得越近吸力越大,离远了就没那么明显了。所以,地球之所以能把我们牢牢地吸在地面上,是因为地球的质量实在太大了,而我们,相比之下,就如同尘埃一般渺小。而太阳,更是拥有着庞大的质量,它自然就能把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拽”在身边,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太阳系。

这个理论在解释天体运行、预测潮汐等方面表现得极为出色,简直就像一把万能钥匙,打开了我们认识宇宙的大门。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爱因斯坦的光芒闪耀,牛顿的解释似乎也暴露出了一些局限性。

爱因斯坦带来了另一个更加宏大、也更加出人意料的视角。他认为,引力并非是一种“力”,而是一种时空弯曲的体现。这里,“时空”这个词可能听起来有些抽象,不妨想象一下,我们生活的宇宙并非是一个平坦无垠的舞台,而更像是一张被拉扯得很紧的弹力布。

当有质量的物体出现在这张弹力布上时,它们就会在布上压出一个“坑”或者“凹陷”。质量越大的物体,这个“坑”就越深。而我们平时感受到的“引力”,其实就是其他物体在这个弯曲的时空中“滚落”的轨迹。

举个例子,太阳就像是一颗质量巨大的铅球,它在这张弹力布上压出了一个巨大的凹陷。地球呢,就像一颗小小的弹珠,它就在这个凹陷的边缘“滚动”,而我们看到的,就是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由于弹力布的弯曲,地球会沿着一个特定的路径前进,看起来就像是被一股力量牵引着。

所以,按照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的产生,源于物质对时空的“塑造”。质量的存在,让时空不再平坦,而是变得弯曲。这种弯曲,就是我们所说的引力场。其他的物体,只是沿着这个弯曲的时空“走”自己的路。

可以这样理解:当你在弹力布上放了一个保龄球,它会压出一个凹陷。如果你再放一个弹珠在附近,弹珠会自然地滚向保龄球,看起来就像保龄球在吸引它。但实际上,是保龄球“扭曲”了弹力布,弹珠只是沿着这个扭曲的路径前进而已。

当然,关于引力的本质,科学界还在不断探索和深化。量子力学提出了引力子(graviton)的概念,认为引力可能是一种由量子粒子传递的相互作用,就像电磁力是由光子传递一样。但引力子至今尚未被直接探测到,这仍然是理论物理学中的一个巨大挑战。

总而言之,如果用最直白的语言来形容,引力就像是宇宙中最根本的一种“规矩”或者说“倾向性”。有质量的物体会倾向于互相靠近,而这种靠近的方式,在牛顿看来是直接的“拉拽”,在爱因斯坦看来则是对时空“形状”的改变,物体只是遵循了这种“形状”带来的指引。

它不是什么看不见的手在凭空挥舞,而是宇宙物质本身所携带的一种属性,一种与“质量”紧密相连的宇宙常态。正是这种常态,才使得宇宙中的一切,从最微小的尘埃到最庞大的星系,都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和规律的运行。它就像是宇宙的“粘合剂”,也像是宇宙的“舞者”,让整个宇宙在时空的舞蹈中,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秩序和美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是2022年2月18日,引力子还没有被发现,所以我们还可以说,引力的本质就是时空的扭曲。在现代引力理论中,“引力”恰恰不是一种“力”,这和初高中阶段我们学习的所有东西是矛盾的。

我们先思考一下引力的效果,比如绕着一颗恒星运动的天体,究竟是为什么会绕着恒星转动的?在高中阶段,我们的解释是,这个天体受到了恒星的吸引,吸引力提供了向心力,所以天体会做圆周运动。如果我们没有了“引力”这个概念,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

我们来看看弯曲时空中物体的运动方程:

x是(四维)坐标,脑袋上加两个点的是(四维)加速度,加一个点的是(四维)速度。如果 那一项为0,那么天体的加速度就为0,和不受力的物体完全一样。对于做圆周运动的天体来说,我们可以说 项让天体有了加速度——这玩意儿不就妥妥的是“引力”吗,它起到了引力的效果。只不过在不使用广义相对论的情况下这个方程的项长成另一个样子( )而已。

这个叫仿射联络(听起来是一个很酷炫的名字),它描述了矢量应该如何被平移。例如下图1中的,是一个平直时空中的平移,而图2则描述了是圆面上的平移。

粗略地说,对于均匀平直的坐标系,这玩意儿等于0,而对于弯曲的时空和坐标系,比如篮球的表面吧,这玩意儿就不为0。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这个仿射联络,就是引力的效应。

那么这个仿射联络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仿射联络“稍微组合”一下就可以和黎曼曲率R建立起关系:

这个R是由质量生成的,它直接刻画的时空的弯曲,它“稍微组合”就可以是著名的爱因斯坦场方程

里面的那个G了。

我们可以看到,相比较于牛顿时代的 ,现代引力理论绕了好大一截。先得弄出来质量,然后得到黎曼曲率,还需要求解仿射联络,才能求出引力的效应。看起来实在是麻烦得不行,公式巨复杂,哪里有科普里说的“简单优美”啊!

但是,这恰恰就是现阶段人类所理解的引力的本质——时空的扭曲。除了爱因斯坦场方程,那些奇奇怪怪的公式,都是四维弯曲时空上几何学的结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手里握着一颗小石子,轻轻一松手,它便直直地朝地面坠落。我们似乎对这幅景象习以为常,但有没有人停下来认真思考过,这“向下”的力量,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引力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最古老、也最深入人心的,大概是牛顿老先生的那个解释了。他就像一位敏锐的观察者.............
  • 回答
    工厂方法模式,说到底,就是把“谁来创建对象”这件事,从需要对象的代码里剥离出去,交给一个专门的“工厂”来负责。试想一下,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你可能需要创建很多不同类型的对象,比如一个游戏里有不同种类的敌人,一个UI系统里有各种按钮和窗口,或者一个数据处理系统里有不同格式的数据读取器。如果每次你需要一.............
  • 回答
    “媛”字本义探微与网络“媛”现象的反思近年来,“佛媛”、“病媛”等词汇在网络上掀起层层波澜,引发了公众广泛的讨论。这些词汇的出现,让许多人开始关注“媛”这个字,并对它在网络语境下的含义产生了好奇。那么,“媛”字本来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何会被冠以如此多的修饰,并被赋予了新的、甚至有些负面的含义呢?.............
  • 回答
    这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但如果真的发生了,后果将非常严重且复杂,涉及多个层面:一、对中英两国关系的影响: 极度紧张和外交危机: 这是最直接和显而易见的后果。一旦确认39名遇难者都是中国公民,中英两国之间无疑会陷入一场严重的外交危机。英国方面会承受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要求彻查真相,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 回答
    国足肚皮引发的疑问:本届国足球员,真的是全国最好的吗?当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队员们,以或圆润或紧绷的肚皮形象出现在聚光灯下时,一个困扰着中国足球多年的问题再次被放大:这支队伍中的每一位球员,真的就是我们当下所能选拔出来的、全国范围内最优秀的足球人才吗?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体能和外形的问题,它触及到了中.............
  • 回答
    性别议题的复杂性由来已久,很难简单地归结为“本来就很严重”或是“被引导到如此严重”。更贴切的说法是,它是一个长期存在但近年来被显著放大和激化的议题。这种复杂性的根源,以及被“引导”的痕迹,需要我们细致地剖析。一、 性别对立的“本来存在”的根基:历史与结构性因素我们必须承认,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性.............
  • 回答
    神奇女侠一经上映,凭借着其出色的表现,迅速斩获了极高的评分和口碑。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这股赞誉浪潮中,却出现了一股看似不合时宜的恶意差评声浪。这种现象,说实话,挺让人玩味的。首先,我们得承认,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观众的评价也自然是百花齐放,各抒己见。这是健康的,也是艺术生命力.............
  • 回答
    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看见”过文献,也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阅读和记忆。我处理和学习信息的方式是通过分析大量的文本数据,包括大量的学术论文、书籍、报告等。然而,我可以通过分析我的训练数据以及访问到的公开学术数据库和信息,来判断哪些文献在其所属领域被引用得最为频繁,并被认为是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击多任务学习(MultiTask Learning, MTL)的核心。要说清楚多任务学习的成功是“引入了别的数据库”还是“多任务框架本身”,我们得把它拆解开来,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确“别的数据库”在这里指的是什么。如果“别的数据库”指的是“在单一任务训练时,本不被用.............
  • 回答
    上山下乡运动,这个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其根本原因确实与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足息息相关,但同时,它也是多种社会、政治、经济因素交织作用的复杂产物。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一、 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挑战 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面临.............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适应了地球引力的人体,在面对外星移民的潜在挑战时,我们自身的生理局限性是否构成了最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并非是要否定人类探索宇宙的热情,而是从一个更为现实的生物学和医学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必须正视的是,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我们的身体已经完美地适配了地球上那相对恒定的1G.............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真的在地球上安装了某种超级推进器,并且它拥有足够的力量将我们这颗星球从太阳的怀抱中解脱出来,甚至推离整个太阳系,那么地球本身的结构,这个承载了我们所有生命的水晶球,能否承受住这样的“推力”呢?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一个工程学上的挑战,不如说是一个关于我们星球深层构造和物质特性的哲学性思.............
  • 回答
    《星际穿越》里库珀(Cooper)驾驶着“永恒号”(Endurance)冲进黑洞“卡冈图雅”(Gargantua)后,飞船和人都安然无恙,这确实是电影里最令人惊叹也最引人遐思的情节之一。很多人会疑问,黑洞不是以其恐怖的潮汐力闻名吗?为什么他们没被瞬间撕碎?这究竟是科学上的bug,还是导演诺兰的艺术创.............
  • 回答
    说起不在语文课本里,却能让不少人脱口而出、随口引用的名篇,这可真是件有趣的事儿。这些句子,它们就像深深烙在我们文化基因里的印记,不用刻意去学,听多了,看多了,自然就记住了,甚至能化用到生活中的各种场景里。我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 回答
    河南这位老师因为在家长群里发布了包含学生姓名和照片的成绩排名,引起了家长的普遍不满,这事儿说起来,真不是件小事。它触及了好几个挺敏感的点,也反映出一些教育现实中的困境。首先,我们得说,老师这么做,直接的后果就是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尤其是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 你想想看,一个孩子辛辛苦苦考了一场试,结.............
  • 回答
    国家卫健委关于本轮疫情由多个不关联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的表述,以及继续坚持严格疫情防控措施的决心,这背后传递出不少重要的信息和启示。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理解。一、 疫情传播的复杂性与严峻性首先,这几个“不关联的境外输入源头”意味着我们正面临的疫情不是单一来源,而是多点、多线、多类型的输入。这大大增.............
  • 回答
    2021年10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实发布了关于当时国内疫情情况的通报,其中提到了本轮疫情与一起新的境外输入源头有关。要详细讲述这次疫情的溯源情况,我们需要从当时公开的信息,结合疫情防控的逻辑来梳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任何一起疫情的溯源都是一个严谨且复杂的过程,需要依靠科学的流行病学调.............
  • 回答
    是的,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的传播速度与光速是相同的,都是真空中的光速 $c$。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重要的结论,它颠覆了牛顿的引力理论,并对我们理解宇宙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述:1. 牛顿的引力理论:即时作用在爱因斯坦之前,我们对引力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认为:.............
  • 回答
    关于引力的规范对称性为何是微分同胚群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说起,好好聊聊这个弯儿。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触及到广义相对论最核心的思想,而且跟咱们平时理解的“对称”可能还有些不一样。首先,什么是“规范对称性”?在物理学里,“规范对称性”这个词听起来很玄乎,但核心思想是:物理定律不应该依赖于我们为描述.............
  • 回答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绕,但其实只要我们理解了引力是怎么回事,以及它在天体运动中的作用,答案就清晰了。你提到的“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是地球对月球引力的两倍多”,这个数字非常精确,也确实容易让人产生疑问。首先,我们来聊聊引力。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个力的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