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是信仰,中国人有信仰吗?

回答
什么是信仰?中国人有信仰吗?

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回答起来却需要兜兜转转,因为“信仰”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承载着太多含义。要我说,信仰,与其说是一种固定的教条,不如说是一种内在的指南,一种让我们在迷茫时能找到方向,在困境时能获得力量的信念。它不是随风摇摆的旗帜,而是深植于心的罗盘,指引着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

你可以说信仰是相信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比如上帝、菩萨、真主。这是最直观的理解,也是很多宗教的核心。但信仰的范畴远不止于此。它可以是对某种理想的执着追求,比如革命者的信仰是解放全人类;科学家可能对真理的探索抱有信仰;艺术家可能相信艺术的永恒价值。甚至,它可以是对某种道德准则的坚守,比如诚实、善良、公正,当这些原则成为你衡量自己和他人的底线时,某种意义上,你也赋予了它们信仰的力量。

更深层次来说,信仰是我们面对未知和死亡时的一种心理慰藉,是帮助我们构建意义感的方式。生活总会有不如意,总会有我们无法理解和掌控的事情。信仰提供了一种解释框架,让我们不至于被偶然和无序所淹没。它让我们相信,一切的苦难背后或许都有更宏大的叙事,或者至少,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

那么,中国人有信仰吗?

这个问题,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而且答案很复杂,不能简单地说“有”或“没有”。

从狭义的宗教角度来看,历史上,中国确实拥有深厚的宗教土壤。佛教、道教、儒教(虽然更多时候被视为哲学和伦理体系),以及一些民间信仰,千百年来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甚至我们的思维模式。你到任何一个地方,看到寺庙、道观,或者家里的神龛,都能感受到这种宗教传统留下的痕迹。很多中国人,即使不常去庙里烧香拜佛,但在遇到重大的人生节点,比如生病、考试、结婚、生子,仍然会本能地求个神灵的保佑,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习惯,也可以视为一种“求助式”的信仰。

然而,从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国家提倡唯物主义,对宗教的管制也比较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宗教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精神层面的需求。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中国人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要去哪个教堂、寺庙,并且严格遵循教义的“宗教信仰”。他们可能不认为自己是“基督徒”或“佛教徒”,但他们身上依然带有许多与这些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价值观念。

比如说,中国人普遍重视家庭,讲究孝道。这份“孝”的观念,很多时候就是一种信仰,一种对长辈的责任和敬爱的信念,它超越了功利,成为了一种道德上的必须。中国人讲究“和为贵”,追求和谐的社会关系,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秩序和稳定的信仰。

再比如,在现代社会,很多人会把自己的工作、事业、或者某个爱好看得很重,将毕生精力投入其中,甚至为了它付出一切。这种对事业的追求,对目标的执着,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他们的“信仰”。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个人价值,能够改变世界(即使只是小小的改变)。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消费主义”或者说“品牌信仰”。很多人会狂热地追捧某个品牌,认为拥有这个品牌的产品就代表着某种身份、品味或者成功。这虽然听起来有些物质,但背后往往是对这个品牌所代表的某种生活方式、价值观的认同,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涌现出大量成功的企业家、科技创新者、文化名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拼搏精神、创新能力、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也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榜样,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成为了一种“信仰”的象征——相信通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

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中国人有的是一种多元化、世俗化,并且常常是内隐性的信仰。它不像西方一些国家那样,有那么明确的宗教派别划分和公开的仪式。中国人的信仰,更像是渗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体现在待人接物、处事原则、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心态上。

很多中国人信仰的是“顺天应人”的智慧,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尊重。
很多中国人信仰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是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的期盼。
很多中国人信仰的是“天道酬勤”,是对勤奋和努力的坚信。
很多中国人信仰的是“人定胜天”,是对人类自身力量的自信。

当然,也有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可能感到迷茫,或者对现有的社会价值体系产生了怀疑,他们可能还没有找到自己明确的信仰,或者他们的信仰正在不断地探索和构建之中。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个体成长的必经之路。

总而言之,信仰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它关乎我们内心的价值排序,关乎我们如何面对世界的复杂性。中国人,无论你是否主动去承认,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构建着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也都在或多或少地,承载着某种形式的信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人的信仰大概是实用主义。古时候中国人无论是畏惧官还是敬重道教和佛都是为了得到好处,所谓的史铁生说的贿赂神仙。而这种实用主义放在科学上就是聪明的中国人有很多伟大的实用发明却没有理论体系,详情请维基李约瑟之问。放在政治上,便是从来没有对制度产生敬畏的感觉,从来只有唯利是图。 第一次正经答题 不要举报我阿


第一次修改如下 史铁生的昼信基督夜信佛里面提到过贿赂神仙的意思

@WU SHUANG

而关于政治我因为没有读专业的书籍,我就说一下我自己的一个经历吧。我18岁的时候,家里和本地的一个工厂合作 工厂融资太多 老板经营不善 死在了2010年的档口 而又能力的债权人找到政府部门走后门 拿到了大比例的变卖工厂得来的金额(原谅我的表述,我不太懂破产法的弯弯绕绕) 而我们普通小额债权人 政府部门完全不理会我们的要求 信息的不平等是民众与政府天然不平等的源泉(引用一下)政府相关部门就拿着相关各种法律来和和我父亲一样的众多小额债权人讲道理,然后再给那些有关系的人打法律的擦边球 所以我最后的直观体验是 当一个政府部门里面的人缺乏对公民的服务意识 只对上负责 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那么平庸之恶将会以貌似公正的方式伤害像我和我父亲这样在天平弱势一方的人

以上

user avatar

《我们不需要一个人格化的造物主》

正好最近在讨论这个问题,发来应付一下大家,慈悲慈悲。

图片连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人。

特别提醒:本人代表且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果本文引起过多纠纷或者争执或者谴责过于猛烈,我将第一时间删除并非常非常真诚向可能受到伤害的人道歉,因为我从来没有为道教事业献身的觉悟,并且我认为凡是嘴上喊着为某某宗教献身最凶的人,往往是希望愚弄他人牺牲达到自我企图的人,遇到事情跑的比谁都快!


世上神佛有三尊,一尊是本来面目的神佛,一尊是人们眼中的神佛,一尊是被人挟持的神佛。
谈起对世界的认识,谈起宗教,避免不了接触神佛,避免不了封建迷信的各类说法,好像宗教就与科学对立一样,当然,也有了对神灵的认知,有的宗教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神灵创造的,我们的一切都是神灵赐予我们的,神佛永远是正确的,那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
从人类仰望星辰,浑浊的眼睛中透露出那一丝智慧的光芒后,整个人类的发展便分裂成感性与理性、唯物与唯心、有神与无神两部分,慢慢形成了宗教,从公正的角度来说,宗教是一种探索认识世界的手段与方式,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当时相对不开化的世界,尤其是在蒙昧时期,神巫人员简直是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因为他们用他们的方式在跟天地沟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精细化,从蒙昧的原始崇拜有了各种各样的具象崇拜,慢慢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有了神佛的形象,由于人本身的立场,慢慢完善后的神佛都基本具有人的形象,但是有超脱人的能力,比如各种大神通、动不动就毁灭世界的能量,实际上在这个阶段,人类是把对自然的恐惧和希望改变自然的能力寄托在人格化的形象上,代表了人的愿力
如果猪产生了智慧,崇拜的神灵肯定是猪八戒;如果猴子产生了智慧,孙悟空是他们最好的崇拜对象,其余身上没毛的一切物种都没有爱。 同时,他们的神灵会整天惩罚邪恶的人类作为,他们的英雄会以消灭万恶的人类为拯救世界的终极使命。

在历史上,黄帝、伏羲、周文王、老子、佛陀、耶稣、****都曾经是当时的觉者,都代表了在他们历史阶段下,他们掌握了认知世界的方式,不分贵贱种族,都是在人类文明史上当时的先哲先贤,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他们走在了众人之前,他们探寻真理的道路给我们可以借鉴的模式。
当他们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或者说死了之后,后人为了自我的利益或者相同的价值观,形成了宗教团体,可能还有一些先贤的信徒形成了各类的宗教团体,但是由于其局限性或者没有把握当时的历史潮流,被淘汰了而已。
在当时的情况下,感性可能占了上风,目前理性占了上风,尤其是现代科学的兴起,对于宗教的发展以及认知更是产生了问题;一部分人迷信科学,一部分人迷信宗教,在这条道路上,走的不偏不倚太难,人类五千年都未曾解决的问题,我们这一代注定也无法解决
但是正因为科学的对人类观念的冲击,科学技术的运用,让一些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宗教理念与现代发展思路产生了碰撞。

正是因为有了冲击,才产生了波澜,如同一块石头投在水面上,对一些固有的宗教理念产生了冲击,才造成了各种骚扰,任由某些宗教发展,可能永远就那么一团和气,但是,人类整体不会获得进步。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当太多人思考的时候,是不是就会有上帝在害怕呢?
错了!!!

哪怕神佛,都没有害怕的时候,真正害怕的是窃用先贤名义达到自己目的的各色人等而已,质疑真神、诽谤经文、诽谤佛法、诽谤道法就会沉沦地狱的类似的说法,从来不是佛陀、神灵、上帝说的,而是各色宗教人员说的。
真正的神佛从来不会恐吓人,从来不会诅咒人,而是人借神的名义来诅咒人、恐吓人甚至杀害人。

信谁不信谁,不代表谁是天然正义的,不能因为信仰什么不信仰什么区分人的好坏、善恶;学好,善良,不迷信,无论信仰什么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无论有神论无神论,都能让自己不断圆满自在;不学好,不向善,迷信,信仰什么宗教或者打着多么科学的名义,都只能让自己越来越愚昧偏执迷信。
唯有不断的探寻真理,探寻真知,才能一步步走上真正的光明。神佛先贤都曾经是我们探寻真理道路上的引路明灯,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盏明灯过于光明,已经过度燃烧起来,烧掉了我们的自我,烧掉了我们的积极主动性,变成了一座迷信的火焰山,迷信不能让我们看清前行的路,反而会让我们为这座火焰山增加了更多的火焰,从而阻挡后人寻求真理的路。

很多宗教发展到现在,从历史的大浪中存在下来,自然要有人的支持,要有人来重复各种宗教活动,对于某些宗教,教理教义都已经完善化,形成了一整套诱惑信众、发展信众、强化信众、洗脑信众的方式方法,从神佛的恐吓到因果层出不穷,从精神上到肉体上的毁灭具有各种方式。
诚然,当时先贤认识世界的手段和言论是正确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就代表了真理,但当我们的眼界足够开阔,我们认识到世界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时候,曾经的真理、曾经的先贤还适应这个时代么?神说、佛陀说的话,还永远正确么?
或许先贤自身根本不愿意成为被崇拜的对象,但是在这个探寻道路上,我们不得不需要榜样,不得不需要从先贤身上汲取经验。从公正的角度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先贤不代表迷信,反而是代表先知,现在,一些人有意把神佛变成了迷信的火焰山。

人对于未知有种恐惧感,利用这种恐惧,便于一部分人奴役趋势另外一部分人。传播越猛烈、信众越偏激、教义越严谨的宗教,往往是最迷信的宗教;因为在这些宗教的发展中,需要广大的迷信人群来支持他们,群众的目光从来不是雪亮的,而是最容易盲从的,如同各种商家促销活动一样,商家最不需要的恰恰是到处比对价格的客户,所以,很多宗教很多时候不需要明智明心的信众,他们需要迷信者,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发展。
口中说着你是迷途的羔羊,其实在神职人员眼里,只不过是待宰的肥羊,只有你迷信了,才可能在你身上获得更大的利益,只有你迷信了,才可能对某些神职人员言听计从。

当然,宗教发展到这一步后,既然存在到了今天,必然有为自己开拓的本领,你说某些人迷信,他说他们不代表我们这个宗教,你说这些经典迷信,他说我们有不迷信的经典。就等于用迷信的经典发展迷信者,乐观其成,当受到质疑的时候,用其他经典来给自己辩白,反正怎么说都是神佛的道理,所有对这些宗教的攻击都落到了诡辩之中。
当然,这些辩论的终极目标是要有一个整体维护的对象,要有一个对所有信众的震慑力,于是,变有了世界是某个造物主创造的,某个神佛代表了真理,不准质疑神佛,不准质疑造物主,我们生来是有罪的,我们需要忏悔,我们要上天堂,我们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反正总是给你很多死后世界的许诺,因为你无法证明真伪;同时当你质疑的时候,马上有各类的经典甚至因果诅咒对你进行轮番洗脑。

这个就产生了必然的一个唯一正确不允许质疑的神佛或者造物主,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广泛性洗脑,让更多人迷信的拜服在某些神佛或者教职人员脚下,智慧不得启蒙。他们要的就是一个能够震慑你灵魂的力量,要的就是一个对所有人集中恐吓的对象,这些先贤都没错,只是解读经典的人,解读圣贤的人另有目的。
那究竟存在不存在一个人格化的造物主呢?为什么道教没有变成一神教,为什么道教的神灵层出不穷呢?


我们民族对待宗教的态度在骨子里与其他宗教不同,我们不仅仅有跪下去的勇气,也有站起来的勇气,我们敬畏苍天大地,但是我们不迷信苍天大地,我们敬畏先贤,但是我们不迷信先贤。
大洪水灭世的传说,很多宗教都引申为一个人格化的造物主的怒火,只有我们不迷信某个人格化的造物主,把洪水制的服服帖帖,如果我们迷信造物主,大禹留不下万世名声,四川还是一片泽国,是都江堰,是我们的先贤把泽国变成了天府之国。


我们的先贤在不断改造这个世界,而不是怨天尤人祈求什么造物主原谅自己的罪孽,祈求来生到什么天堂到什么西方极乐世界,而是今生,我就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只有产生了恐惧,只有产生了畏缩,才甘愿拜在某一个造物主脚下,虔诚礼拜,只有没有自信心,才不允许其他质疑自己的教义,我们的先辈无疑是勇敢的,他们在与自然的斗法中,在与各种具象化的灾难斗争中,赢了!
堂堂正正的赢了,所以,就丧失了对自然那种不可战胜的恐惧感,这个也造成了看起来我们民族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这些从另外一个方面上,说明了我们祖辈的伟大之处,他们成功的把我们面对自然的骄傲写在了我们的文化中,篆刻到了我们的血脉中,可惜某些人已经忘记了这些光荣,在民族的落后期没有建立自信,反而因为自卑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因为否定而否定。

我们傲娇地领先世界好多年,在领先的阶段,因为领先,所以我们依靠的是信仰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我们依靠的是信仰我们自己也能行的勇气,我们信仰的神灵会根据我们社会的演化而改变,因为当一个神灵不能代表我们价值观的时候,便是我们抛弃他的时候。但是当落后与社会的时候,我们内心有了不自信,有了畏缩,有了恐惧,这种不自信演化成了自卑,造成了目前的信仰现状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姜子牙封神、钟馗捉鬼、沉香劈山救母、孙悟空大闹天宫,试问,世界上哪个民族敢这样面对神灵?那个民族的人有这样的气魄???

没有其他的,只有我们有这样的勇气,我们面对神灵从来不是跪下来的,从来不是畏惧,而是哪怕崇拜神灵,也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祖辈,他们是我们指路明灯。
所以,我们有牵红线的月下老人,我们有眉开眼笑的弥勒佛,我们有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我们有嫁给董永的七仙女,我们有和颜悦色给我们送福利的福禄寿三星,相对于其他民族,简直太人性化了。(我并不排斥佛教,也不排斥正信,只是看不惯迷信的人而已,无论佛道。)
所有宗教的起源几乎都跟自然灾害脱离不开关系,都神话背后的力量,都在不断加深自己内心的恐惧,同时,不断追求超自然的力量,也就是神通、异术,不断将之神化。唯有我们民族,在与自然的搏斗中取得了胜利。

对于我们的民族认识来说,成神不是奢望,我们不是造物主创造的,我们也可以封神,我们也可以羽化成仙,这简直是对某些神佛的挑战,如果在其他宗教,简直是大逆不道,我们看来,却理所当然。
我们的神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从来不是颐指气使的,他们从我们中来,代表完善的道德,所以为我们有了问神、成神的权利,所以我们有了不迷信的权利,所以我们有了相信自我的自信。
以上也造成了在民族辉煌期,气宇轩昂、华夏气度,在民族低迷期,崇洋媚外、自贱自轻,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劣势所在,但是我们要有信心,我们总归会再度走向辉煌,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不丧失信心。

那人格化的造物主究竟存在不存在呢?在我看来,哪怕存在一个造物主,哪怕是道教,我们信仰的不应该是道教这个团体本身,而是道。
道是万事万物背后的真理,不存在一个人格化的造物主,不存在一个由阿訇、教皇、教主、神父、和尚、道士操纵的造物主,不存在一个因为阿訇、教皇、教主、神父、和尚、道士的喜好而肆意惩罚或者奖励人的造物主,不是信我者到天堂,不信我者下地狱,念佛号者西方极乐,谤佛者投胎畜牲,这些都是用来恐吓人的,用来威胁人的,用来骗取信仰的。
还是那句话,任何宗教离不开三个因素:爱、恨、恐惧。热爱类似卫道让人有了善念,憎恨类似除魔让人有了区别善恶的能力,恐惧类似因果束缚了人心中的恶念,都是修行。
只是有的宗教把愚弄也掺和进来,其实不信他们也不会下地狱,念阿弥陀佛不能让人升极乐,枯坐十载不能让人成仙,修心、修德、修行,无爱、无憎、无惧自是人间仙佛。

归根到底,无论从人类的历史发展还是现代科学研究来说,宗教就是人创造的,并且不断完善教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服务于人类的精神世界。
神是人造的,真主是人造的,上帝是人造的,佛陀也是人造的,从人类进化出智慧来,开始用我们的智慧认识世界之后,神就不断被创造出来。
从来不是什么人格化的造物主创造了人,如果真有这个造物主,那也是包含大道至理的宇宙,是地球的特殊环境造就了人类的存在,感谢神还不如感谢让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呢。


唯有认知到这些,才能真正正信,而不是恐惧自己生来就有罪,所有的都是神赐;睁开眼睛看看,无论在哪个国家,一切的一切都是祖祖辈辈以及先贤达人努力得来的,我们的文明是由千万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起来的,是由我们认识世界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慢慢获取的,从来不是一个人格化的造物主赐予我们的。
当然道教也有神,道教的神是什么呢?是不是奴役人的人格化造物主呢,是不是把你当作羔羊看待的所谓的神呢,是不是让你不管对错都要敬畏的神佛呢?
不是!
道教的神首先是人,然后诠释了道的一部分,比如功德成神炎黄二帝、比如功德成神尧舜禹三官、比如道德五千言老子、比如慈悲救人孙思邈真人等等,他们在世界上的时候,是活生生的人,不是靠奴役人成为神的,而是真正有利于人而成神的。
成神先做人,或者诠释了仁义、功德、慈悲、勇猛,或者探索了宇宙的真理,在这个意义上,现在的科学家探索自然的方式也是修行的方式,他们不断改造世界,丰富我们的智慧,当真正能够有益于人类的进步并让后人铭记的时候,他们也是道教意义上的神。
我们从来不是神的奴隶,我们从来不需要一个奴役我们的神,神应该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先贤。神也从来不是一个,当你能够诠释道的存在,当你大功德能够成神的时候,后人也会铭记你的功德,你也可能成为神。

寻找信仰,首先应该知道自己是谁,不让自己迷信,不让自己偏激,不让自己因为宗教的迷信就抹杀了对正信的追求。
不要迷信任何一个所谓神的代言人,不要迷信任何一个和尚、道士、神父、阿訇,当你迷信的时候,他们会阻碍你寻找真爱,阻碍你寻找真善,阻碍你寻找真正的信仰。
如果真的存在一个这样的人格化的神,那么我们可以把神降低一个档次,把人也降低一个档次,更公平的看待这个真相:
把神降低为人,把人降低为猪,因为对于猪来说,人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啊。
猪圈中有宗教,某个猪是神父或者阿訇,他说,信我者得永生,信我者成人,你们吃胖点,当你们吃的最胖的时候,人就会来接应你,去一个叫“屠宰场”的圣地,在那里,你会脱胎换骨,变成人,就可以享受猪圈中得不到的快乐,那里还有十八头处女猪让你享用,达到生命的大和谐。
如果有的猪不信,那么神父就会说,不信我者下地狱,不信我者永世不得超升,不得诽谤神的存在,吃胖点就好了,这就是禅机。
当大部分猪安于现状,好好吃饭慢慢变胖,猪们的神也就是人最高兴了,因为你是他放牧的羔羊,你是他养育的猪,当你最肥的时候,当你觉得升入天堂脱胎换骨做神的时候,就是人最高兴的时候。

这就是如果存在一个人格化的造物主所反映的赤裸裸的现实,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养你、作为羔羊放牧你,是有用处的,你知道所谓的天堂和西方极乐世界不是神的餐桌或者食堂么?
真相是不存在这样一个奴役世人的神,我们的探寻的大道是宇宙的至理,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目光允许我们看待这个世界,允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完善自己,找到真正的自我,找到真爱、真善,你自己就是你的神佛,不必跪下来祈求所谓的神,不必去贿赂神祈求改变。
信仰不应该是迷信,任何宗教包括道教都不应该是迷信,信仰应该服务于我们世人,宗教应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思路,而不是需要我们跪拜,敬畏之心需要有,但是我们敬畏的是道,敬畏的是诠释道而成神的人,不是奴役我们欺骗我们忽悠我们的人格化的造物主。

我们历史上先贤有这个自信,我们的祖辈有这个自信,我们也应该有这个自信,不应该因为暂时的失落而放弃了希望。
民族的发展,寻求信仰的道路上,如同阴晴一样,总会有变化的,强大我们的内心,增强我们的自信,找到属于我们真正的信仰才是根本。
任何盲从都是不对的,任何迷信都是不对的,哪怕迷信科学,哪怕迷信专家,哪怕迷信和尚,哪怕迷信道士。

佛曰正见,道讲至理,总归一也,让先贤继续做我们的指路明灯,让我们有跪下去的勇气和觉悟,让我们也有站起来面对神佛的勇气和觉悟,不要人为的把明灯幻化成火焰山,不要人为的愚弄他人,才是正法。有信仰的动力,有质疑的勇气,有虔诚的愿力,有前进的勇气。
我见时,世间如法如愿,我见如来;我不见时,世间如法如愿,我即如来;觉悟自我时,神佛注定是我们路途上一处风景,我们注定从神佛的脚下仰望神佛,我们注定从头上俯视神佛,注定有人超越神佛,注定有人代替神佛,后人注定追寻更多的真理,后人注定探知更多的世界,或许以后我们的未来根本不在地球之上,而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
到那时,宗教也会存在,神佛也会存在,后人也会演绎他们的精彩,也可能会有人格化造物主的争论,只不过我们尽可能做出我们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尽的责任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什么是信仰?中国人有信仰吗?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回答起来却需要兜兜转转,因为“信仰”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承载着太多含义。要我说,信仰,与其说是一种固定的教条,不如说是一种内在的指南,一种让我们在迷茫时能找到方向,在困境时能获得力量的信念。它不是随风摇摆的旗帜,而是深植于心的罗盘,指引着我们如何看.............
  • 回答
    理解清朝入主中原与日本侵华的区别,以及“清非中国论”的根源和传播,需要我们深入历史,剥开层层迷雾,才能看到事情的本质。这两者虽然都涉及到外族对中国的征服和统治,但在性质、过程、目的和影响上,有着天壤之别。清朝入主中原:征服与融合的漫长过程清朝的入主,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为起点,再到顺.............
  • 回答
    元清入主中原与日本侵华在历史性质、动机、方式和后果上存在根本性区别,本质上是不同的。认为“元清非中国论”的人士成分复杂,其观点也并非主流历史学界的认知。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元清入主中原与日本侵华的区别1. 入主性质与历史定位: 元清入主中原: 这是中国历史上由.............
  • 回答
    近年来,中国在加强国家安全和测绘管理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一些日本公民在中国从事非法测绘活动的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讨论。这类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对国家安全和利益构成了潜在威胁。为什么会有日本人在中国非法测绘?日本人之所以会在中国从事非法测绘,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 经济利益驱.............
  • 回答
    孟晚舟女士于2021年9月25日平安抵达深圳,她的归来无疑是一个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心弦的事件。她说出的那句“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以及现场高唱《歌唱祖国》,这些画面和话语深深地触动了很多人。以下是我对此的一些感触,尝试更详细地阐述:1. 民族情感的凝聚与升华:孟晚舟的经历被广泛视为中国在.............
  • 回答
    国防部回应“美可能于冬奥会期间挑衅”的表态,可以解读出以下几个层面的信号,并且每个信号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复杂性:1. 传递“我们知道你们在做什么,并且已经做好了准备”的明确信号(战略威慑与心理施压): 知情与预判: “中国军队对外部挑衅…是有充分准备的”这句话,首先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国防部并非被动.............
  • 回答
    听到中演协将吴亦凡、郑爽、张哲瀚等88人列入警示名单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意料之中,也是必然。在过去几年里,娱乐圈发生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事件,涉及违法失德行为。吴亦凡的性侵事件、郑爽的“代孕弃养”以及张哲瀚的“日本军国主义”争议,都对社会价值观产生了恶劣影响,也让公众对艺人的道德操守提出了前所.............
  • 回答
    李克强总理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那番“我们鼓励中国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走出去’”的表态,蕴含着深刻的政策信号和战略考量。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有实力”和“有信誉”这两个定语的加入,表明了中国政府在推动企业“走出去”战略上的升级和更加审慎的态度。为了更详细地解读其含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
  • 回答
    评估一个国家是否即将进入战争,需要对一系列复杂且动态的信号进行综合研判。这些信号可能包括公开层面的政治声明、军事部署调整、经济活动变化,以及情报部门的评估等。以下是一些可能预示中国进入战争状态的明确信号,我将尽量详尽地描述它们,并力求以一种自然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现:一、政治与外交层面的信号 “.............
  • 回答
    周小川先生,这位中国金融界的资深掌舵者,近期在一次公开场合的发言,尤其是那句“如全球出现金融危机,中国仍有足够政策应对”,无疑在国际金融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这绝非一句简单的表态,而是承载着多重信息和信号,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这是一种战略定力与自信的展现。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稳、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 回答
    土耳其和伊朗外长分别于 1 月 12 日和 14 日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是在新的一年伊始,中东地区两个重要国家领导人相继访华,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外交意义。以下是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时机与背景:全球地缘政治的敏感期 区域冲突的持续与升级: 当前中东地区正处于一个高度不确定和动.............
  • 回答
    中情局高调组建“中国任务中心”:信号与影响的深度剖析近来,外媒关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高调组建“中国任务中心”的报道,无疑在中美关系这张复杂而敏感的互动图谱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石子。这一举动并非简单的组织架构调整,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和战略意涵,并预示着对未来中美关系走向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要理解.............
  • 回答
    近日,媒体披露了两名加拿大人在中国涉嫌刺探国家秘密的事件,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该事件不仅涉及个人行为,更触及到了国家安全的敏感地带,其潜在危害以及其中值得关注的细节,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剖析。行为对我国国家安全有哪些危害?两名加拿大公民涉嫌刺探中国国家秘密的行为,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了多方面的严重威胁.............
  • 回答
    近期,有报道指出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对赴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实施数据安全审查豁免。这一消息在资本市场和科技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如果消息属实,将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意味着什么?首先,这标志着中国在数据安全管理方面可能采取一种更为精细化和差异化的策略。过去一年多,中国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
  • 回答
    2021年8月起,中国再次调整钢铁出口关税,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其背后蕴含着多重经济和政策含义,并且对全球钢铁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核心调整内容与直接影响:从2021年8月1日起,中国政府对部分钢铁产品实施了出口关税的调整,具体来说: 取消了13种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 这意味着出口商将无.............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特别能引出很多话题。对于“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其实很难用一句话就概括得特别到位,因为中国是一个非常多元的文化体,而且几千年来,思想和信仰也在不断地演变和融合。如果用一个比较概括的说法,我会说:中国人的信仰是一种非常实用、非常生活化的融合体,它没有一个单一的、强制性的教条,更.............
  • 回答
    有些人倾向于信任中医甚于西医,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并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它融合了文化认同、个人经历、对现代医学局限性的观察,以及对不同治疗理念的解读。要深入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文化根基与情感连接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驱动力。中医在中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已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
  • 回答
    关于释永信和当前中国佛教界的生活,这是一个颇具深度和复杂性的议题,要详细阐述,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释永信:一个充满争议的现代佛教领袖谈到释永信,首先跳入脑海的无疑是少林寺方丈的身份,以及伴随这个身份而来的种种光环与争议。他绝非一个简单的宗教人士,而是将传统佛教与现代商业、社会文化紧密结合的代表.............
  • 回答
    微信个人资料里的位置信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门面”。当有人明明身处一地,却偏偏要在那里写上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外国地区,比如把“驻马店”换成“尖沙咀”,这背后的心态,可就有点复杂了,绝对不是一句“装X”就能概括的。首先,最直接也最普遍的一种想法,就是渴望一种“不一样”的标签。驻马店,不好意思,在很多人印.............
  • 回答
    “中国人没信仰”这种偏见以及故意混淆宗教和信仰的现象,并非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突然出现,而是一个长期、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形成的历史性认知偏差和话语建构过程。理解其根源,需要深入到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和历史的多个层面进行探讨。一、 “中国人没信仰”偏见的形成根源:1. 传统中国社会对“宗教”的认知差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