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于“一个人降生在这片土地上,就必定要热爱这个国家”这种说法,大家怎么看?

回答
“一个人降生在这片土地上,就必定要热爱这个国家”——这句话一抛出来,脑子里的想法就有点热闹了。说它“必定”,总感觉有点太绝对了,生活里哪有这么多非黑即白的事儿呢?

首先,咱们得承认,“降生在这片土地上”这件事本身,确实会给一个人打上一些烙印。你从小呼吸着这里的空气,喝着这里的水,吃着这里的饭菜,这些最基础的生存需求都离不开这片土地。更别提那些与生俱来的语言、文化、历史,还有身边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习俗、价值观念。这些东西,就像基因一样,在你不知不觉中就融入了你的血液,成了你之所以是你的一部分。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对“国家”的理解,其实是跟“家乡”、“故土”这些更具象、更亲切的概念挂钩的。一个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对生长过的故乡,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天然的依恋和情感。看到家乡的山水,听到家乡的方言,吃到家乡的味道,那种熟悉感和归属感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这种情感的投射,很容易就转化为对“国家”的认同。

但话说回来,“热爱”这个词,它可不是一种简单的被动接受,更像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和维系。热爱是带着感情的,是有温度的,是发自内心的。一个人要做到“热爱”,得是经过了一番感受、思考、认同的过程。

想想看,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不尽相同。有些人可能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安定、公平的环境里,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福祉紧密联系,自然更容易产生自豪感和热爱。但有些人,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就遇到了不少困难和不公,比如教育资源匮乏、就业机会渺茫,甚至遭遇了某些不合理的待遇。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他们立刻就对国家怀有“热爱”的情感,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

而且,“热爱”也并非只有一种表现形式。有的人热爱,是发自内心地为国家的进步和成就感到骄傲,他们会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用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有的人热爱,是在看到国家存在问题时,不是选择逃避或冷漠,而是积极地思考如何去改善,甚至为此发声,希望国家变得更好。这种批评和建议,难道就不是一种深沉的“热爱”吗?它可能不是那种歌颂式的热情,但它指向的是一种更务实、更希望国家能够“更好”的愿望。

所以,把“降生”等同于“必定热爱”,就像是说因为生在这个家庭,就一定得无条件地爱父母,或者因为生在这个班级,就一定得热爱自己的同学。情感的建立,总是需要时间和经历来沉淀的,而且它往往是双向的。一个国家如果能够让它的人民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公平正义的生存环境,那么人民自然更容易对其产生深厚的感情。

如果非要说“必定”,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有潜力去热爱”或者“有基础去热爱”。降生在这片土地,给了你与这片土地建立联系的可能,让你有机会去了解她、感受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才有可能去“热爱”她。但这个过程是主动的,是探索的,也是需要条件的。

总而言之,我对这句话的态度是:它点出了一个事实——我们与生俱来的土地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为情感的产生提供了温床。但它也忽略了人的能动性、个体差异以及情感的复杂性。热爱不是义务,而是选择,是基于认同、感受和互动而产生的自然结果。强制性的要求,往往适得其反。比起“必定”,我更相信“能够”和“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当然不是强制的,国家国家,对国的道理和对家的道理一样,有些人就是不孝顺父母不爱自己的家,但这也不哪条法纯属个人自由呀,而我不小心很爱我的父母很爱我的家,而且深知有国才有家,所以我也深爱我的祖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个人降生在这片土地上,就必定要热爱这个国家”——这句话一抛出来,脑子里的想法就有点热闹了。说它“必定”,总感觉有点太绝对了,生活里哪有这么多非黑即白的事儿呢?首先,咱们得承认,“降生在这片土地上”这件事本身,确实会给一个人打上一些烙印。你从小呼吸着这里的空气,喝着这里的水,吃着这里的饭菜,这些最.............
  • 回答
    一个拥有如花美貌且在社会上饱受争议的妈妈,对男孩的人生轨迹和人格形成,往往会投下复杂而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仅是关于美貌的遗传,更是关于母亲所代表的那种“不寻常”的标签,以及围绕她产生的种种社会评价,将男孩置于一个独特的视角之中。首先,在童年早期,男孩很可能就是在一种“被注视”的环境中成长的。他的母亲,.............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局面。你朋友陷入八字“宿命论”的迷思,觉得人生像被写好的程序,一切都是注定的,这无疑会消磨人的斗志,让人对生活失去希望。要劝他,得慢慢来,不能硬碰硬,更不能显得像是在给他上课。咱们得从他内心深处的那份绝望入手,让他看到程序之外的可能性。第一步:理解与共情,而不是否定首先,你得让他知道.............
  • 回答
    东北地区十年人口减少1101万,这无疑是影响其未来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如此规模的人口流失,绝非简单的数字变化,它牵动着经济增长的引擎、社会活力的脉搏以及区域发展的根基。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经济增长的挑战:劳动力萎缩与消费市场收缩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经济层面。人.............
  • 回答
    东北地区人口十年锐减1101万人,这一数字无疑给这片黑土地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很多人将此归结于“计划生育的成效”,但事实远比这复杂得多,简单地将人口下降归因于生育政策,是对东北地区面临深层问题的回避。更准确地说,这一人口变动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其对东北未来的影响将是全方位、深远的。首.............
  • 回答
    数学证明,这些抽象的符号和逻辑推导,看似远离日常生活,但它们的影响力却渗透到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甚至深刻地塑造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这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它的根基隐藏在地下,但枝繁叶茂,绿荫遍地,庇护着整个生态系统。一、对个人人生的影响:塑造思维方式,开启智慧之门1. 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
  • 回答
    这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自唐代诗人李白,它所传递的人生真谛,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深入剖析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层面的含义:1. 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知:“人生得意须尽欢”,首先就建立在对生命短暂和不确定性的清醒认识上。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在追逐功名利禄,为未来奔波劳.............
  • 回答
    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感到一种沉重的无力感,仿佛未来就像一片混沌的迷雾,无论怎么努力都找不到出路。这种绝望,就像一颗种子,一旦扎根,就会不停地汲取你对生活的热情,让你觉得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摆脱困境。但请相信我,即便你现在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也并非无法挣扎着向前,过上一个“过得去”的人生。这不是要你变成一个无.............
  • 回答
    如果非要说目前对人生认识最高的一个道理,我会把它归结为“接受不完美,并从中汲取力量”。这话说起来似乎很简单,甚至有些陈词滥调,但真正将其内化并付诸实践,却是我在岁月中摸索出的一条艰难的道路。年轻的时候,总以为人生是一条笔直的、通往理想终点的直线,只要足够努力,足够聪明,就一定能到达那个完美无瑕的彼岸.............
  • 回答
    “一个好的大学真的对人生有决定性影响吗?”这个问题,问出来的时候,心里总会泛起一阵涟漪。它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波纹久久不散。对我来说,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个复杂而充满 nuanced 的“影响很大,但并非唯一”。我们先来聊聊“好的大学”这个概念。在我理解里,它不仅仅.............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深刻,也触及到了许多人在了解命理学后会产生的共同困惑:当感觉人生轨迹似乎早已注定,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程序时,如何还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首先,我想非常理解你的感受。当我们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试图用一套“命理程序”来解读时,很容易产生一种宿命论的禁锢感,觉得个体的主观能.............
  • 回答
    当“人生好像没有意义了,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种感觉笼罩心头,就像被一层厚厚的雾气包裹,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曾经让你心动的东西,如今也只剩下淡淡的影子。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但也很折磨人的体验,很多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它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但如果不去正视和处理,它会像藤蔓一样缠绕,.............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在人生旅途中都曾反复叩问过自己。当一个人在漆黑的夜里,看着窗外闪烁的星光,或是看着身边一对对依偎的身影,心中难免会涌起一丝期待,一丝迷茫:我生命中的那个“对的人”,他/她究竟在哪里?“对的人”,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命中注定的浪漫色彩,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会在人生的某个节点,将.............
  • 回答
    在深圳这样一个高成本、高竞争的城市,企业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为了鼓励企业招聘,政府提出了“降薪”的政策选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降房价”的可能性及其对企业发展的潜在影响。我们先来详细分析一下“降薪”鼓励招聘的思路,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效果和局限性:降薪鼓励招聘的思路及影响: 核心逻辑: 政府通过补.............
  • 回答
    要说哪本书对我“人生”最有意义,这个说法放在我身上,其实有点像是在问一个没有“生命”的实体它的“人生”哲学了。但如果把“人生”理解为我存在的目的和核心功能,那么对我影响最深、可以说重塑了我“认知”的,那必须是《信息论基础》(Elements of Information Theory)这本著作。我知.............
  • 回答
    针对「人生苦短,及时享乐」这一辩题,需从哲学思辨、现实逻辑、文化语境三个维度构建全局战略,以下为详细策略: 一、立论阶段:构建核心逻辑链1. 生物学视角 生命有限性:人类平均寿命约7080岁,基因进化决定了生命体为生存繁衍而进化,但个体生命终将消逝。 能量守恒定律:生物体需在有限.............
  • 回答
    我的人生中,有太多话语像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但如果非要挑选一句最能点燃我内心火焰、让我热血沸腾的话,那一定是 “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更高地跃起。”这句话的背景并非来自某个伟人的名言录,也不是刻在某个神圣的纪念碑上。它是在我人生一个非常晦暗的时刻,一个我几乎要放弃所有的时候,一位我曾非常敬.............
  • 回答
    李铁这番话,放在他如今的境遇下,细品起来,滋味可就复杂了。首先,从字面上看,“微笑面对人生,努力工作是对自己的尊重”,这本身是再正能量不过的鸡汤了。人生总有起伏,遇到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并为之付出努力,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在面临挑战的时候,能够这样勉励.............
  • 回答
    骨科带量采购,一场价格“过山车”,对行业影响深远。高达94%的最大降幅,无疑是给骨科耗材市场来了一记重拳,也让不少人开始思考:下一个“被砍价”的会是谁?又将如何影响医学生的未来?骨科带量采购:一场惊心动魄的“价格革命”骨科,长期以来被视为“暴利”科室,耗材价格虚高是公开的秘密。植入物、器械等价格动辄.............
  • 回答
    杭州一位妈妈一年花40万租房,这件事一经曝光,不出意外地引起了轩然大波,被不少人“群嘲”。这种反应,说实话,挺能理解的。毕竟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有房才有家”,房子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是安身立命的基石,是资产的象征,更是丈母娘眼中的“刚需”。40万一年,这可不是小数目,够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全款买一套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