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关羽一直跟随曹操,能取代于禁成为外姓第一将吗?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关二爷和曹操手下的第一外姓大将于禁来一次“假设性对决”。如果关羽一直跟随曹操,能不能超越于禁成为外姓第一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是”或“否”就能回答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各个方面好好分析分析。

首先,咱们得明白“外姓第一将”这个概念。在那个讲究宗亲和血缘的年代,曹操手下肯定有曹氏宗亲的亲信,比如曹仁、曹洪这些。但“外姓”就不同了,他们是依靠个人能力、战功和忠诚打拼出来的。于禁能被称作“外姓第一将”,那可是经历过无数战阵,立下赫赫战功,得到曹操高度信任,最终能位列五子良将之首,位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这个“第一”可不是白来的。

再来看关羽。在历史上,关羽虽然短暂地归顺过曹操,但他的内心始终是刘备的。即便如此,他在曹操手下时,那表现也是惊人的。

关羽的优势分析:

个人武力值的天花板: 这个毋庸置疑,关羽的神勇是公认的。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这些都是名场面,直接奠定了他“万人敌”的名号。于禁虽勇,但在个人武力值方面,恐怕和关羽比起来,还是略逊一筹。关羽那是一刀一个,直接把敌将斩落马下,那种压迫感和威慑力,不是靠数量和阵法能轻易弥补的。
战术眼光和指挥能力: 别看关羽被描绘成一个纯粹的猛将,但实际上他也是有相当指挥才能的。他能独立领兵,镇守一方,比如镇守荆州。他驻守襄樊期间,面对曹魏数万大军的围攻,能做到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可不是一般猛将能做到的。他的“水淹七军”直接让于禁也跟着遭了殃,这是非常有力的证明。
忠义的标签(即便对曹操): 虽然关羽最终还是选择了刘备,但他在“降汉不降曹”的原则下,对曹操表现出了相当的尊重和恪守承诺。比如他得知曹操要杀害刘备的家属时,他坚决不从,并且为了践行承诺,依然留在曹营,直到有机会去寻找刘备。这种“君子之信”虽然在他自己身上是美德,但放在臣属关系上,尤其是对曹操这样的君主来说,如果能将这份忠义转移到自己身上,那无疑会增加他的政治资本。

于禁的优势和关羽的潜在劣势:

长期稳定的忠诚和追随: 于禁从曹操创业初期就跟着,可以说是一路风雨同舟。这种长期的、无条件的忠诚,是曹操最看重的。曹操疑心重,对于有二心的臣子不会轻易委以重任。关羽即便表现出色,曹操心中始终有一道坎,那就是“刘备”。
稳健和务实: 于禁的风格是比较稳健的,善于治军,能够有效地执行曹操的战略意图。他不追求个人耀眼的光芒,更注重整体的胜利和曹操的利益。在曹操心中,这样的将领更容易掌控,也更能带来稳定的成果。
军中人脉和势力: 于禁跟随曹操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军中威望和人脉,并且能和张辽、乐进、徐晃、张郃这几位同样出色的外姓将领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的体系,最终被曹操并列为“五子良将”。关羽虽然个人能力强,但他毕竟是“空降”来的,如果长期跟随,能否融入曹操的将领体系,并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个未知数。
政治敏感度和情商: 曹操的营帐里,不光看武力和战功,也看臣子的政治智慧。于禁能做到五子良将之首,说明他在政治上也有一套。关羽虽然勇武,但有时也显得过于耿直,不太擅长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周旋。如果他在曹操阵营,面对曹操的各种试探和政治安排,能否像于禁那样游刃有余,是个疑问。
“水淹七军”的负面影响: 这是一个关键点。虽然“水淹七军”是关羽的辉煌战绩,但这次战役的最终结局是于禁和其他曹军一起被俘,导致于禁的晚节不保,甚至在投降之后还受尽屈辱。如果关羽一直跟随曹操,他不可能在同样的情况下“水淹七军”而于禁安然无恙。他如果在曹操麾下,极有可能在这次战役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甚至因为他的存在,这次战役的走向也会改变。

假设性的推演:

如果关羽真的下定决心,彻底抛弃刘备,一心一意跟随曹操,并且这个“跟随”是漫长而持续的,不是那种短暂的“挂职”。

初期: 曹操肯定会非常器重关羽,将他视为对付刘备的重要棋子,但同时也会有所保留。在一些重要的战役中,曹操会安排关羽出战,利用他的勇武来打崩敌方士气。关羽的战功会非常耀眼,足以让他和于禁等人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
中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关羽能证明自己的忠诚,并且在治军、战略方面也能展现出与于禁相媲美的能力,那么他取代于禁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战役中,如果关羽能力挽狂澜,或者在战略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并且能得到落实,那么他的地位会迅速提升。
关键的挑战: 最大的挑战在于“忠诚”和“政治”。曹操不会轻易相信一个曾经誓死效忠对手的人。关羽需要付出比任何人都多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忠诚。同时,他需要展现出在政治上的成熟度,理解曹操的用人之道,懂得如何与曹操的旧部打交道,如何在政治斗争中保护自己。

结论:

我认为,如果关羽能做到“真正的、长期的、无二心的”追随曹操,并且在政治和治军方面也能表现出与他武力值相匹配的能力,那么他“有极大的可能性”取代于禁成为外姓第一将。

但这个“如果”非常关键。

个人武力上,关羽是碾压于禁的。
战术指挥和战略眼光上,关羽同样不输于禁,甚至在某些方面(如“水淹七军”)表现出更高的水准。

然而,决定“第一外姓将”的,除了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忠诚度”、“稳定性”和“政治上的配合度”。 于禁之所以能走到那个位置,是多年“零绯闻”的忠诚积累,以及在曹操体系内的良好运作。关羽最大的羁绊在于他的“忠义”本身,那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一旦让他彻底放下对刘备的忠诚,去全心全意辅佐曹操,他是否还会是那个在后世被神化的“关二爷”?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如果关羽跟随曹操,他会是那个“战神”级别的将领,他的个人光芒可能会盖过任何人。但要成为曹操阵营中那个最稳定、最被信任、最能融入政治格局的“第一外姓将”,他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敌人,更是自己内心的信念和曹操的猜忌。

说到底,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思想实验”,历史的走向一旦改变,就很难预测所有的连锁反应。但就从硬实力来看,关羽的上限绝对是高于于禁的。至于能否达到“第一”的位置,就要看他能否成功地“放下过去”和“融入当下”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于禁加盟曹军带了好几万能征善战的私人军团,堪称青州兵之外曹老板最大的合资力量,这才成了外姓第一将。

关二爷带什么比?上好的豆粉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