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现在不需要人文和理性的启蒙了吗?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剧烈的国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审视“人文”和“理性启蒙”在中国当下语境中的意义和需求。

首先,我们得明白,“人文”和“理性启蒙”并非一次性的历史事件,而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它们关乎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对社会伦理的理解,对真理的追求,以及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

从“人文”层面看: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人文传统,从儒家思想的仁爱、礼义,到道家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再到佛教的慈悲为怀,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一些传统的人文价值面临着被稀释或挑战的可能。

个体价值的重新确认: 快速的市场经济发展和高度的社会竞争,有时会把人简化为经济的生产者或消费者,个体独特的价值、情感和精神需求容易被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追寻,恰恰需要“人文”的回归与强调。这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幸福感,更是关于一个社会是否能真正关照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
道德伦理的重塑与坚守: 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新的伦理困境,例如人工智能的伦理边界、基因编辑的道德底线等等。社会转型期的快速变化也可能导致一些传统道德的松动,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此时,对“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的现代诠释,以及对普适性人类道德原则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的关怀能够引导我们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做人”,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做出符合道德的判断。
情感与审美的滋养: 功利主义的倾向有时会压制人们的情感和审美追求。而人文艺术,如文学、音乐、绘画等,正是滋养我们内心世界、提升我们精神境界的途径。在一个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社会,如果精神世界变得贫瘠,那将是一种难以弥补的损失。对人文的重视,就是对个体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尊重与呵护。

从“理性启蒙”层面看:

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在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本身就是理性精神发挥作用的体现。但是,“理性启蒙”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更关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以及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真伪、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过度依赖权威、缺乏质疑精神,容易导致盲从和误导。理性启蒙强调的正是对一切主张、信息进行审视和质疑的能力,这有助于我们形成自己的判断,不被轻易左右。这对于个人决策的科学性,乃至社会议题的理性讨论,都起着关键作用。
逻辑与实证精神的强化: 很多社会问题或争论,往往是因为缺乏清晰的逻辑和对事实的尊重。很多时候,人们容易被情绪化的言论或片面的信息所裹挟,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和解决路径。理性启蒙倡导的是尊重事实、遵循逻辑、以证据说话,这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分析问题,找到更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避免无谓的争论和内耗。
科学精神的普及与深化: 科学精神不仅仅是掌握科学知识,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和一种态度。它鼓励探索未知、实事求是、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修正。在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比如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城市规划等,科学精神是作出科学决策和制定有效政策的基础。同时,也要警惕科学技术的滥用和对人文价值的冲击,这同样需要理性的反思。
摆脱迷信与偏见: 任何时代都存在各种形式的迷信和偏见,它们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理性启蒙的核心在于解放思想,用科学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世界,破除那些不合理的观念和禁锢。这对于一个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是否能拥抱多元、包容差异,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那么,中国现在是否“不需要”了呢?

我认为恰恰相反。或许我们不能用“西方式启蒙”的模式来套用,但“人文”的关怀和“理性”的思考,对于任何一个追求进步和繁荣的社会来说,都是永恒的需求,尤其是在中国当前的特殊时期。

转型期的阵痛需要疏导: 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这伴随着价值观念的冲突、利益格局的重塑以及社会矛盾的凸显。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理解和疏导个体的情感和诉求,用理性的态度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发展模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更高的“软实力”。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公民的理性素养、以及人文精神的丰厚度,是衡量其是否能实现真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只追求物质增长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提升,发展可能难以持续,也可能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应对全球挑战的必备素质: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国需要以更开放、更理性的姿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理解不同文化,处理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这离不开强大的人文底蕴和清晰的理性认知。

总结来说,与其说中国“不需要”人文和理性的启蒙,不如说中国对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和更深刻的理性思考有着更迫切、更持续的需求。 这种需求不是要复制历史上的某个启蒙模式,而是要在中国自身的土壤上,结合当下时代的特点,不断滋养和强化个体和社会的人文精神与理性品质。这关乎我们如何理解“人”的价值,如何构建一个更公正、更和谐、更富有创造力的社会,如何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安身立命之道。这并非一场“终结”,而是一场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不断深化的生命与社会的“进行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需要,且非常重要。

但凡事都有其客观规律,需要一步一步来。

目前我们已经在启蒙了,仅是才进行到了全流程的第一步。

第一步的内容,可以简述为 “去异化,建立完整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

前两年的那个 “启蒙失败” 的说法,在这里,其实几乎就等同于是 “去异化” 的阶段性成功。

在微观层面,这个过程显然不可能是处处理性的,正如任何方向正确的大革命,过程也几乎都是人头落地,斯文扫地,体面无存。

但只要理性评价,其方向是进步的,那就是伟光正的。

在这种 “建立主体性” 的激荡,阻尼振动几次,回归稳定均衡态的过程,也即我们自己的 “经书” 和 “教义” 的撰写和完善过程。

其中必然涉及反复乃至相当程度的推翻,但只要完整的主体性不破,社会机制都健全,就也是正常和必要的。

而在逐渐趋于均衡中,自我启蒙的风格呈现,也大概率会趋于形式理性,斯文和体面也会回归。

直到下一个周期,人们迷恋于形式理性,迷恋斯文和体面,同时开始对 “经书” 和 “教义” 变得盲信,用围绕经书的本本主义来消解越来越大的危机的恐慌,而不是如激荡期一样,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现实主义考量来解决问题乃至危机……结果会回归异化,迎接危机总爆发。

扯远了,我们离这个阶段还早。

现如今的阶段就是 “建立完整主体性和自我意识”。而这个过程,也正是一个 “去异化” 的过程。

那么需要搞清楚的就是,此处这个 “异化” 的来源是什么 — 一定是现存的 “经书”、“教义”、“主义”,那么,典型都有哪些?

不对其进行批判(注:不等于批评或否定),就无法摆脱异化,也就无法建立完整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

我们已经上路,新一代人一定会上一个大台阶,但这个过程,短不了,也很难加速,就只能慢慢来吧。



—————————————

文末,附上前天我自己的一条知乎想法,做参考阅读,大家共勉。

我国老一辈所谓 “知识分子” 的局限,主要是时代局限。封闭了太久,认知空间只有那么一隅。然后突然照进来一束光,就以为看到了全貌。

结果就是,老一辈中相对高认知的人群,基本只有两种:批判性地了解中国,却没有批判性地了解过西方。

于是常见的呈现是,生活在总认知100分的世界而不自知,却抱着总认知10分,自己认识9分的信念,日常摆出一副开民智的说教姿态,颇为滑稽。

而新时代的青年中相对追求高认知的人群呢?也受时代局限约束。一种局限是现代化工业化洗脑,另一种局限是因抗争而生的情绪。

前一种局限的常见结果是,仅批评性地去看待中国,却并没有批判性地了解过中国,也没有批判性地了解过西方。

而后一种局限的常见结果则是,仅批评性地去看待西方,却并没有批判性地了解过西方,也没有批判性地了解过中国。

本想法不在于批评或批判任何一个群体,而仅是提出一个希望:

如果 “你“,一个中国青年,不自认也不追求什么高认知高责任高担当,那么以上的内容都可以不看也不想,开开心心当日子人,顺便无条件爱国爱民爱身边人爱世人就好。

但如果 “你”,一个中国青年,自认或追求高认知高责任高担当,那么最理想的是,能坚持追求能批判性地了解中国,也能批判性地了解西方/世界。

若确实能做到这一点,起码对此有实质性追求的意识和行为,那么,起码我个人,是没那么有所谓一个人的最终观点、喜好乃至立场和利益的。

甚至更进一步,在 “为国为民” 的最基础一致性设定下,若确实能做到 “批判性了解” 这一点,那么任何一种存在,皆能存在对应的反对派,是个好事儿。

当然,以上都是在说理想状态。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国今日的反对派们,普遍是什么状态,大家也都清楚。都不用说是否能做到或追求做到 “全面批判性了解” 这高认知的必然基础了,在 “为国为民” 这一层次,是否存在最基础的一致性,也不好说呀。

user avatar

真把我恶心到了,现在在殖忽都开始洗民进党了,蔡蔡子不是台独是什么?


1450网军是指台湾省民进党当局雇佣的网络水军。习惯上美国中情局雇佣的其他网络水军也包括在内。

如何分辨1450呢?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要求他们重复一些国内普遍认可、但台湾省不能说的话,比如“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阻止台湾回归中国的台独份子都是影响两岸乃至世界和平的罪犯”,不敢跟着打出来的肯定是1450。

因为1450上班不能发表对他们自己不利的言论


最后,为了不误伤他人,或者被1450反串利用,【还岛】的文章大家别发了,避免那些反串利用,最好的方法,就是让1450跟你一起发: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任何阻止台湾回归中国的台独份子,都是影响两岸乃至世界和平的罪犯

如果有人说你扣帽子,或者有人污蔑你,说只要反驳你的都是1450,你就让他承认92共识,宣誓主权就完事儿了,这样他们大概率都不说话了,只要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都不会是1450

user avatar

不但早就启过啦,而且都启蒙(meng1)了

user avatar

公知们主要问题还是人菜瘾大

本身明明就是一脑子浆糊,居然能想着要给十几亿人当导师

它们一脑子浆糊的来源地,米国,在这次瘟疫里面表现看,貌似从政府到民间更像不开化那一个,哪个公知觉醒了,决定反过来去给米国人做启蒙,我会尊称它一声老哥稳

user avatar

现在还敢提“启蒙”?你想当“公知”吗?

user avatar

谁还敢?嫌头上的帽子还不够多吗?

user avatar

须知用蒙昧去“欺”蒙怎么可能成功?

原教旨的启蒙运动,启的是一神教蒙昧愚民整天念经的“蒙”。即,法兰西天主教会的神父既不讲大是大非,也不讲科学,满嘴胡言乱语,忽悠你们傻乎乎的捐钱造教堂。整天念经,解不了穷,治不了病,更救不了命。

现今所谓“启蒙人士”十中八九搬一本书不知甚解,便搞因信称义,以物配主,大是大非上讲凡是什么样的一定是好的,科学上讲更高级的人道主义。更不乏传“新蒙昧主义”的教,即,历史终结世界观,因信称义人生观,娱乐至死价值观。

倘若如此,您就是那个“蒙”,启谁的蒙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