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慢慢来呗,我一开始到深圳还是一水的天津味呢,就像我说着长普就去了天津一样。这不是现在也有不少南方口音了嘛。
咱先说晋语吧,或者东北话也行。不着急,适应新生活总是需要过程的。
作为一个蒙古族人,有2点必须强调下:
1,不要在我面前讲什么满蒙一家的P话,不然我会揍你。每次看到某些满人在我面前套近乎我就觉得好笑: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更绝得是,有些满人因为口嗨被汉人揍了,居然找到我,说“满蒙是一家”,要我帮他一起揍汉人。我就明着告诉他:我没和汉人一起揍你算我很有操守了。
2,有些精外蒙的蒙古族真的是……你说精个美国,谁也不会说什么,毕竟人家的生活,确实比我们中国好。但是,你精个外蒙算咋回事呢?精就精吧,关键是你也不移民外蒙呀。一边在国内享受优待看不起中国,一边又不移民外蒙,这算什么回事?
还有,绝大部分的蒙古族同胞还是挺爱国的。
我以前跑运输,有次在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附近车抛锚了,同伴搭车去买零件了,我在车里孤零零的一个人守候,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头一大,翻出车里放的酒,揣了两瓶就往草原深处走去,大概走了两三公里终于看到了蒙古包,在狗吠声中帐篷里走出了一男一女,不算老人,但也不年轻了,我有点意外,但还是鼓起勇气看着男主人,拿出怀里的酒冲他示意了一下,男人咧着嘴笑了,招手让我进蒙古包,女主人没啥表情,看不出来是不是不高兴,但是给我倒了奶茶,还端出了一些奶制品和油饼,后来就出去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我和男主人就开始喝酒,他说什么我也听不懂,我说啥他好像也不明白,俩人就比划着你劝我吃,我敬你喝。吃饱喝足后又比划着互相告别,当时那感觉,怎么说呢,对于我来说挺温暖!
父维母蒙
直观感受哈,蒙古族亲戚对我家的帮助要比维吾尔族亲戚要大的多,蒙古族也是真的团结,比维吾尔族要团结的多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前几年突然严的时候在维族内部相互举报的现象特别多,邻居看不顺眼扭头把你举报了然后就被请去喝茶。
去年前年内蒙出那事的时候觉得举报这种事是根本不存在的,不过这可能和内蒙那种直爽的民风有关,因为汉族举报的情况我也没听说过,反正和新疆老家差异大的不是一丁半点。
再就是说大学里面,大学前我对蒙古族的认同感要高于维吾尔,但是大学后吧各种原因我发现周边人根本没有拿我当蒙古人的意思,而且和更多的维族同学玩的好,因此认同感就渐渐要偏向维一点。
但是,维吾尔族同学,或者扩大到新疆籍同学是根本抱不到一块去的。举个例子,我们学校新疆老乡会(少民群)名字就是新疆生群,而内蒙老乡会就叫“内蒙抱团群”,团结程度不是各位能想象得到的,只要你有困难,往群里一说,基本都能解决,而且各位还不嫌弃我一维吾尔族,毕竟我是全群唯二会说蒙语的人,唯一会呼麦会长调的。
再说其他的,开斋节那一天,维族同学都聚不到一块去,别说过节了,就是平时聚一块也是不可能的,(我妈妈说了,在学校不要一群新疆生同学聚在一起容易被怀疑)即使我妈没说也聚不到一块。那一天晚上去齐大厨吃饭,都是维哈,三两人一桌的,其实一进屋都认识,也都“Eid Mubarak ”一样打招呼,但是吃饭该吃谁的吃谁的,照样不搭理。
话回内蒙,好家伙,开学的时候就组织一次大聚餐,虽然口音都不一样,有说东北话的,有说晋语的,但是吧都特别亲,那氛围绝了。
话说回来,蒙古族自大是个很大的弊端。虽然蒙古族的受教育程度水平比较高(硕士率基本上全国各民族之首了,是维族的十几倍),但是依然要意识到曾经的一些辉煌已经过去了,而且历史唯物主义是要坚持的,我就不信铁木真一个人能打败金国,那肯定是蒙古族老百姓以及其他各族老百姓共同的努力。但是很多蒙古族不服,认为没了铁木真就全没了也没有辉煌。。。要相信马哲啊,要坚持社会历史观啊!!!
扯远了,想起来啥再补充
本回答下面第一个不友好评论
论以纯粹的民族主义“结社”之强,蒙古族是国内第一,没有之一。
作为代价,漠南也是“重建礼乐”过程中最难啃的骨头,没有之一。是的,最难啃的骨头并不是西域雪域或回域,而是漠南。
因为漠南是由最纯粹的民族主义凝聚而成的,这是和其他“异域”最大的不同点。而“异族”的民族主义在塞里斯的三纲五常中,是完全合法的。这使得原本可以对西域、雪域、回域的利用的后门,在漠南却是无懈可击。
而这多少依赖于克劳德家族数代人的苦心经营,尤其是一代克劳德,能抓住四百年中区区几年的狭小机遇期,将原本已在大清和汉族军阀治下支离破碎、费拉不堪的蒙古族重建合一,带着整个蒙古族吃到了小百年的红利,堪称铁木真以来最优秀的人才。
若以铁木真类比轩辕黄帝,则克劳德当为蒙古版的明太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