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幼儿园开学一个星期,就要被老师劝退,我家孩子真的是问题孩子吗?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回答
听到您家孩子在幼儿园开学没多久就被老师“劝退”,心里一定特别焦急和难过。这种感觉我太能理解了,仿佛一夜之间,所有关于孩子未来的美好憧憬都蒙上了一层阴影。首先,我想给您一个温暖的拥抱,您辛苦了。

我家孩子真的是问题孩子吗?

这个问题,相信您现在脑子里一定像小猫爪子一样挠得不行。说实话,在没有具体了解您孩子的情况之前,我很难直接下结论。但我想说的是,“问题孩子”这个标签,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太沉重了,而且常常是不准确的。

很多时候,孩子在幼儿园出现的所谓“问题”,可能并不是他“有问题”,而是:

适应期反应: 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有新的规则、新的老师、新的小朋友,还有不同于家庭的作息。很多孩子都会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适应期。有些孩子会表现出哭闹、不合群、抵触情绪,这都是他们表达不适应的方式。一个星期,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真的只是刚刚开始适应。
沟通方式的误解: 孩子表达自己需求、情绪的方式,很多时候是通过行为来体现的。而老师可能因为班级人数多,或者对孩子不够了解,没能准确解读孩子的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比如,孩子在幼儿园不肯吃饭,可能是因为陌生的环境让他焦虑,或者他真的不习惯幼儿园的食物。老师简单地理解为“挑食”或“不配合”,就可能造成误解。
未被发现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性格、学习方式、情绪管理能力都不同。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敏感、内向,或者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如果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或管理方式,不太契合您孩子的特点,就容易出现“格格不入”的情况。
老师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老师们每天要面对几十个孩子,他们自然会有一个理想中的“好学生”形象——听话、按时完成任务、不惹麻烦。当孩子的一些行为不符合这个“模子”时,老师可能会觉得“棘手”,从而产生“劝退”的想法。但这并不代表孩子本身“不行”。

所以,在下结论之前,请先不要给自己和孩子贴上“问题”的标签。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改造”孩子,而是找到更适合他的方法,或者帮助他更好地适应环境。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这是一场需要智慧和耐心的“战斗”。以下是我为您梳理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帮您理清思路,一步步解决问题:

第一步:冷静下来,收集信息(这是最关键的!)

1. 约谈是必须的,但要带着“了解”的心态: 不要一上来就辩解或者质问。您应该主动提出约谈,表达您对孩子在幼儿园情况的关心,希望了解具体发生了什么。
2. 具体了解“劝退”的原因:
哪些行为让老师觉得“不行”? 要求老师列举具体事例,越具体越好。比如,“他不跟小朋友玩”是多久没有发生?“他不听指令”是哪种指令?“他总哭”是什么时候?
这些行为是持续的还是偶发性的?
老师是否尝试过其他方法? 如果有,是什么方法?效果如何?
对孩子最担忧的是什么? 老师最怕孩子出现什么发展上的问题?
3. 观察孩子在家的表现: 老师提到的行为,您在家中是否也观察到?或者是否有其他不寻常的表现?比如,孩子在家是否也粘人、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触?是否容易发脾气?
4. 侧面了解: 如果可能,和同样在该班级但您认识的家长聊聊,看看他们的孩子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或者对老师的教学和管理有什么看法。

第二步: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

1. 建立合作关系: 明确表示您希望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而不是对抗。说一些积极的话,比如“我非常重视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也非常感谢老师这段时间的付出。”
2. 表达您的观察和理解: 根据您在家观察到的情况,以及您对孩子性格的了解,和老师分享。比如,“我家孩子在家的时候,面对新环境确实需要一个适应期,他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敞开心扉。”
3. 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提出您的想法,并询问老师的意见。
关于不合群: “老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鼓励他主动和一两个小朋友玩?比如,有没有一些小组活动,可以让他更容易参与?” “我注意到他在家喜欢玩积木,不知道幼儿园有没有类似的活动,可以作为他的切入点?”
关于不听指令: “我会在家多练习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请把玩具放到盒子里’。老师能不能在幼儿园也尝试用一些奖励机制,或者让其他小朋友做示范?” “是不是我应该在家多跟孩子强调幼儿园的规则?”
关于情绪: “孩子哭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处理的?能不能在我跟老师沟通一下,我可以在家多引导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4. 表达您的努力: 让老师知道您在家也会配合,比如会提前跟孩子沟通幼儿园的规则,会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等。
5. 设定短期目标: 不要想着一步到位,可以先设定一些小的、可观察到的目标,比如“接下来一周,希望他能主动和一位小朋友打招呼”,“希望他能在午餐时自己完成吃饭”。

第三步:在家加强引导和支持

1. 正面引导,减少负面暗示: 避免在孩子面前说“你是不是个坏孩子?”或者“你怎么总是给老师添麻烦?”而是要说“幼儿园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都要学着和大家友好相处。”
2. 强化规则意识: 和孩子一起复述幼儿园的常规,比如“在幼儿园要认真听老师说话”,“和小朋友玩要分享玩具”。
3. 进行社交技能练习:
角色扮演: 和孩子玩过家家,练习打招呼、请求、分享、说“对不起”等。
绘本阅读: 选择一些关于友谊、分享、情绪管理的绘本,和孩子一起阅读,并讨论里面的情节。
模拟社交场景: 比如,去公园玩的时候,鼓励孩子主动去和其他小朋友玩。
4. 帮助孩子情绪管理: 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情绪表达方式,比如“我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告诉老师,或者深呼吸”。
5. 建立安全感: 每天都积极地跟孩子沟通幼儿园的见闻,让他觉得您是他的坚强后盾。可以问他“今天幼儿园里有什么开心的事吗?”,而不是“今天有没有被批评?”
6. 培养独立性: 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吃饭、收拾玩具,这些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也能增加他在幼儿园的自信心。

第四步:如果沟通不畅,或者情况仍未改善,考虑其他选择

1. 再次沟通,寻求更具体的解决方案: 如果第一次沟通没有达到预期,可以再次约谈,但这次可以更具体地提出您的要求,比如“我希望老师能每天抽出几分钟观察一下孩子和同伴的互动情况,并记下来”。
2. 申请助教或观察期: 有些幼儿园可能有资源,可以申请助教或让老师在一段时间内更密切地关注孩子。
3.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表现出持续的、严重的社交或情绪问题,可以考虑咨询儿童心理医生或教育专家,他们能给出更专业的评估和指导。
4. 考虑转园: 如果经过您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或者您感觉老师的态度始终不积极,那么转到一个更适合您孩子特点的幼儿园,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转园前,务必做好充分的调研,了解新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师资力量和对孩子的支持方式。

最重要的是,请记住:

您是孩子最了解的家长: 相信您的直觉,但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听取老师的意见。
孩子的发展需要时间: 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一些耐心和空间。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 即使孩子现在表现不尽如人意,也一定有他独特的优点和潜力。您的任务是发现并帮助他发展这些优点。

您和孩子的这段经历,虽然充满挑战,但也是一个帮助您更了解孩子、更懂得教育的过程。请您一定不要气馁,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题主个建议,每次你家小孩打人,你都带去医院检查、治疗,再包个千儿八百的红包给人家压惊。然后你就可以耐心地“通过努力来化解孩子这个阶段的问题”了。

user avatar

有无缘无故就打或者推小朋友的现象,你认为孩子只是认为好玩,缺乏适当的引导。

挨打的孩子家长是不是也赞同你这个观点?

你这是占到便宜了,可以说风凉话。

如果你的孩子被打了,你会去把幼儿园拆了。

user avatar

别家孩子:妈妈我怕,幼儿园有个小朋友可凶了,打人!

别家孩子家长:哪来的野孩子,一个班的小孩都规规矩矩的就你家孩子没教养乱打人!我孩子落下心理阴影怎么办?凭什么你教育不好孩子,我们还得买单?!

让这野孩子滚蛋!我们要转园!退费!


老师:皮孩子我们不是没见过,也不是没带过,关键是,人家闹退费,我们得背锅啊。

这打人的孩子家长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她娃正常得很,话里话外教她孩子做人都是我们老师该干的。惹不起惹不起。

要不让她孩子走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她家好大儿爱祸害谁祸害谁去。



以上,我帮大伙还原一下其他人的视角和心声。



不管这孩子有没有问题,网上圣母虽多,现实里的话,很多人对于傻孩子问题孩子宽容度仅限于这孩子没有攻击性。


我们家遛狗都绕着那种会叫的狗走呢,即使它牵绳子。

有攻击性这个事,确实招人嫌。


建议家长多下点功夫。


是,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节奏。网上的老师嚷嚷应该因材施教。

这是应然。


但是大家交一样的钱,现实里的现实老师没有额外好处的话,本质上不太愿意额外照顾一个跟不上大部队节奏的孩子。

这是实然。


网上圣母和网上老师赞你没错,孩子没毛病。我也觉得你的孩子需要适应集体生活。

这是应然。


现实里她们的孩子不和你孩子一个班,她们也没本事把讨厌你娃的家长洗脑。

这是实然。



给你宽宽心:我小时候也被老师劝退过。因为没有集体意识。

我觉得我退学更开心。的确和那个幼儿园那些老师那些同学合不来。

换个幼儿园柳暗花明。


但是我没有主动打人。

我家这一块管得严,我敢在外面找事会被我爸罚的。

我爸认为这是最基本的社会化。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200万➕,收藏8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