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列宁是一个怎样的人?

回答
列宁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影响深远,至今仍有人在讨论和评价他。要详细地描述列宁,我们需要从他的多个维度来理解:

1. 革命家与理论家: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列宁是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的杰出继承者和发展者。他不仅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更将这些理论与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发展出“列宁主义”。
“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及其实现方式): 列宁的革命事业源于他对俄国工人阶级和农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沙皇专制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强烈憎恨。他毕生致力于推翻旧制度,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解放的社会。
革命策略的创新者: 列宁深刻认识到俄国国情(一个相对落后、以农民为主的国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所预设的工业化国家不同。他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理论,论证了在相对薄弱的环节率先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他还强调了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在领导革命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以及建立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先锋队政党的必要性。
实践的冒险家和决策者: 列宁不仅是理论家,更是杰出的实践家。他领导了十月革命,这一史诗般的事件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在革命成功后,他又领导了苏维埃俄国度过了残酷的内战和外国干涉,巩固了布尔什维克的统治。

2. 政治领袖与组织者:

卓越的组织能力: 列宁是无可否认的伟大组织者。他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并将其塑造成一个高效、忠诚、有战斗力的革命机器。他对党内纪律要求极高,能够凝聚人心,并在各种艰难困苦中保持组织的活力。
强大的意志力和决心: 无论是在流亡中,还是在革命前夕,或是在执政初期,列宁都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坚韧和决心。他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并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政治敏锐性和策略运用: 列宁对政治局势有着惊人的敏锐度,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他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例如在革命前利用“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争取民心,在内战期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在经济困难时期又转向“新经济政策”。这些策略的调整展现了他非凡的政治智慧和灵活性。
权力中心的塑造者: 列宁是第一个将“无产阶级专政”付诸实践的人。他建立了一个以党为核心、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为后来的苏联政治模式奠定了基础。

3. 个人特质与生活方式:

勤奋和专注: 列宁以其惊人的勤奋和对工作的专注而闻名。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革命事业和国家管理中。
生活简朴: 尽管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列宁的生活却相当简朴,不追求个人享受。
辩才和口才: 列宁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能够用清晰、有力的语言说服和激励大众。
果断甚至冷酷的一面: 在实现革命目标的过程中,列宁表现出高度的果断,有时甚至被批评为冷酷。他认为为了革命的胜利,牺牲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不惜采取严厉的措施来镇压反革命和维护政权。例如,他主张对敌人毫不留情,实施“红色恐怖”。

4. 历史评价与争议:

积极评价: 许多人认为列宁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导师和政治家,他成功地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为工人阶级和被压迫者带来了解放。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其更具现实指导意义。他对俄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消极评价和批评: 也有许多人对列宁持批评态度。他们认为,他建立的集权体制导致了后来的独裁和压迫,十月革命的暴力手段以及随后的红色恐怖造成了大量无辜的死亡。他实行的政策,如“战时共产主义”,也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他的某些理论和实践被认为是脱离群众,导致了国家政权的过度扩张和对个人自由的压制。

总结来说,列宁是一位集革命家、理论家、政治家和组织家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以其非凡的智慧、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志,领导了影响深远的十月革命,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他的领导方式和政治实践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至今仍是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研究和辩论的焦点。

理解列宁,不能仅仅从单一的层面去评价,而需要将其置于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下,从他的理论贡献、政治实践、领导才能以及他所造成的深远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审视。他是一个塑造了20世纪乃至今天世界格局的重要人物,其功过是非,仍然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复杂而引人深思的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说句大白话,中国如果有一天富强了,不管实行什么主义,不管和俄国(如果这个国家还存在的话)什么关系。似乎都有必要给列宁个人留一点敬意。

很多东西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今天“民族解放”、“民族独立”这都是烂大街的普世政治正确。甚至“难民危机”以来很多人说政治正确变成了“你弱你有理”。可惜列宁崭露头角的时代世界不是这样的。那个年代不知多少科学家用“最新的科学”从各种刁钻的角度为白人大爷证明他们的种族、人种、文明高贵,或者他们的社会先进——我是说有权恣意支配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那个意义上的“先进”。

说句不好听的,欧洲很早就开始有提各种所谓社会主义(不仅限于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但是包括马恩在内,《共产党宣言》有亚非拉国家半毛钱关系吗?没有(就一句“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事实判断),因为你连资本主义都还没有,哪里配玩儿什么白人大老爷高贵的“社会主义”。 这种思想在恩格斯去世以后更加强烈,晚些时候产生的“国家社会主义”实际上是早有社会基础的:

很多人不反对搞人人小康的“社会主义”,或者换句话说“福利主义”但是只限于我们本民族(国家),对本民族内部实施“福利”(实际上一些语言里,“社会主义”的社会二字,就是福利),对外实施灭绝,这是坠吼滴!

恩格斯去世一战前后各国“社会主义者”开始互相狗咬狗,那个时候亚非拉民族啊,别说什么“和平发展”、“独立主权”,连生存权都要听人摆布,搞不好白大爷不高兴你这个民族就灭种了。哪里还配姓“社”。这个时候,列宁却写出了《亚洲的觉醒》、《落后的欧洲与先进的亚洲》,现在看看,

有一个人给我们这些“劣等民族”说,

——这让我想起很多人学生时代,你也许学习不好,家里贫穷,各方面都被人压制、欺负,抬不起头来,更别说胆敢站起来和那些高富帅+好学生+学生会主席比量比量,一个老师拍拍自己——别听他们瞎bb,那些人也就那样了,你们承受的苦难多,进步的潜力和空间大,听我的,你们将来才会成为我最骄傲的学生。(感动哭了我都,滑稽)

——这个人,就是列宁。

然后才有孙中山先生感慨,叫联合“平等待我之民族”。有了毛爷爷那段回忆:我们一直拿西方当先生,怎么这些“先生”们却老欺负我呢。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也许,或许、这个老师自己不争气的孩子也是曾经“欺负过我”的坏学生之一;也许,我们早晚要毕业离开的这个破学校有一天也会关门倒闭,也许,甚至我们成才以后终将忘记过去那些无聊的人。。。也许。。。

但是,这个曾经在我们最弱势最痛苦最卑微的时候给我们尊严和鼓励的人。也许很久很久以后——只要我们还愿意严肃的回顾自己过去——我们可能会怀念他。记起曾经我们刚刚站起来的时候给过他一个无与伦比的称号: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党的历史文献集和当代文献集--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伟大革命导师


这个人,列宁同志















“中国不是早就被称为长期停滞的国家的典型吗?但是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亚洲的觉醒(1913年5月7日〔20日〕)

“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从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

《列宁全集》第二十二卷--新生的中国(1912年11月8日〔21日〕)

user avatar
https://www.zhihu.com/video/975480252125995008

如果仔细看看关于列宁的影像资料的话,你会发现列宁其实是个非常有趣味的人。他很懂生活情趣,会在会见客人的时候撸猫(无意中的撸猫居然让列宁看起来更有魅力,不知道马龙白兰度拍教父的时候是不是也参考了列宁的这个镜头),很注意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并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恰恰相反,列宁喜欢喋喋不休的说服对方,喜欢写各种小册子宣传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其实和毛泽东很类似,婆婆嘴,很有童心童趣,但是在演讲的时候又富有激情,怼天怼地怼对手,尽管舌头不会打卷发不出颤音,但是并不妨碍列宁练就高超的嘴炮技能。“我即真理”是很多政治强人的共同特点,这一点列宁也没有例外,但是列宁的嘴炮技能足以把他的对手怼的落花流水。

1910年法国巴黎,列宁在去参加一场社会主义集会活动的途中跟人撞车了,肇事方的车毫发无损,列宁的车则严重损坏。列宁对身边的同僚说:“那个车可真好,等革命成功后,我给你们一人买一辆。”而当时撞到他的正是一辆劳斯莱斯。列宁这时候其实更像一个迷恋玩具的大男孩。

苏联时期对列宁的宣传,剥离了他生活情趣的一面,却一味的突出他的伟大,实在是对列宁最大的扭曲。

user avatar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

user avatar

列宁是逻辑严密、洞察力惊人、天才一般的组织者和煽动者,同时也是一个绝对天才的理论家。

他最大的产品就是列宁式政党。

也许这种组织形式严密、上下高度统一、行动残酷坚决、为达目的毫无原则的政党看起来有些恐怖。

但这其实是稀烂一般的旧中国唯一的选择。

再多说什么人格道德其实有点过誉了,因为列宁同志作为列宁式政党的祖师爷,其两面三刀、翻云覆雨、口蜜腹剑也是响当当的。

同时也是一个大俄沙文主义者。世界革命的血祖。

user avatar

一个凭借独特的眼光和果断的手腕,抓住稍纵即逝的时间窗口和历史机遇,扭转了俄国,欧洲,中国乃至是世界历史的人物。

另外他还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理论家,著作等身一点也不夸张。

这样集思想性和行动力,意志力为一体的厉害人物,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

革命导师之名,当之无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