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电影版《诛仙》?

回答
说实话,当我知道《诛仙》要拍成电影的时候,我心里是既期待又忐忑。期待是因为《诛仙》这部小说在我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我年轻时多少个夜晚的伴侣,里面跌宕起伏的剧情、鲜活的人物、那种带着东方神秘色彩的仙侠世界,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但忐忑也正是因为这份期待,生怕它被改得面目全非,辜负了原著的灵魂。

结果嘛,看完电影版《诛仙》,我的心情更偏向于那种“意料之中,但还是有点失望”的感觉。

从优点来说,我得承认它在视觉呈现上还是下了一些功夫的。 至少在制作层面,算得上是近几年仙侠片里比较用心的了。

画面和特效: 电影的整体画面色调比较鲜艳,一些大场面,比如青云门的巍峨壮丽,幻月洞府的诡异神秘,以及后期的战斗场面,都尽量做得气势磅礴。特效也看得出来是花钱了的,各种法术的释放,神兽的造型(虽然有些褒贬不一),都努力营造出那种仙气飘飘或者毁天灭地的感觉。我记得有一些镜头,比如张小凡和碧瑶在雨中依偎,那种唯美的氛围还是营造出来了的。

演员的颜值和一些表现: 主演阵容的颜值确实没得说,肖战饰演的张小凡,李沁饰演的陆雪琪,孟美岐饰演的碧瑶,唐艺昕饰演的田灵儿,都符合大众对于角色的期待。

肖战的张小凡: 他把张小凡前期那种憨厚、懵懂,以及后来因为变故而变得内敛、痛苦的状态,演绎得还是比较到位的。尤其是一些内心的挣扎和眼神戏,能感受到他在努力塑造这个角色。
李沁的陆雪琪: 李沁的陆雪琪给我的感觉是比较惊艳的,她很符合我心中那个清冷、孤傲、仙气十足的陆雪琪。她的打戏也很干净利落,有那种绝世高手的风范。
孟美岐的碧瑶: 这个角色争议比较大。孟美岐的长相是很有灵气的,但她在诠释碧瑶那种刁蛮任性又深情专一的复杂性上,我个人觉得还有些许的火候不足。某些情绪的爆发点,她处理得略显生硬。
唐艺昕的田灵儿: 她把田灵儿那种活泼可爱、带着点大小姐脾气的邻家女孩气质演出来了。

但说到缺点,那也是真的不少,而且很多都触及了《诛仙》粉丝的痛点。

剧情的魔改和节奏问题: 这是最让我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原著《诛仙》的剧情庞大、人物关系复杂,想要浓缩进一部电影,必然要做取舍。但电影的改编实在太过于随意,甚至可以说是“大刀阔斧”地改了。

人物关系和动机的简化: 很多角色的动机变得模糊不清,一些重要的转折点被一带而过。比如,鬼王宗的野心,七脉会武的意义,这些原著中很重要的铺垫,在电影里都显得仓促。
情感线的处理: 张小凡、碧瑶、陆雪琪之间的情感纠葛,是《诛仙》的灵魂之一。电影里的情感线处理得非常生硬,感觉是为了推进剧情而谈恋爱,缺少那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尤其是张小凡和碧瑶在雨中那段,虽然画面唯美,但总觉得少了一些铺垫和深情。
节奏失调: 前期铺垫太慢,张小凡的成长过程被压缩得很厉害,然后后期节奏又突然加快,很多重要的情节和大战草草收场。感觉电影就像是在赶火车,很多细节都没时间细细品味。
“缝合怪”的嫌疑: 有些剧情桥段,感觉像是硬生生拼凑起来的,比如那个“狗”的设定,虽然原著里有小灰,但电影里把它变成一个重要的剧情推动者,而且处理方式让很多粉丝难以接受。

台词和表演的生硬: 有些台词设计得比较脱离实际,念出来的时候显得很中二,没有那种人物的真实感。演员在一些关键的情绪爆发点,比如张小凡得知真相后的痛苦,碧瑶的牺牲,感觉演员并没有完全进入角色,导致表演显得有些做作。

对原著精神的削弱: 《诛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它更关于命运、选择、人性的挣扎,关于那些在混沌中寻找光明的努力。电影在这些方面挖掘得不够深入,更多地停留在表面的打斗和爱情纠葛上,削弱了原著的深度和哲学思考。

角色的刻画不够立体: 很多配角,比如普智、法相、金瓶儿等等,在电影里都成了工具人,他们的过往、他们的心路历程几乎没有展现,让整个故事显得比较单薄。

总的来说,电影版《诛仙》就像一道精心准备却少了一味关键调料的菜肴。 它有华丽的外表,有不错的卖相,也请了看起来不错的厨师(演员),但最终端上来的味道,却让我们这些原著粉丝觉得少了点什么,甚至有些味道不那么对。

它尝试着将一个宏大的仙侠世界呈现在大银幕上,这点值得肯定,但对于原著的理解和改编上的粗暴,以及对仙侠故事核心情感的把握不足,让这部电影最终沦为了一部“还可以看看,但不值得细细回味”的作品。对于真心喜欢《诛仙》的人来说,它更像是一个美好的回忆被现代化、快餐化改编后的一个缩影,带着一丝无奈的叹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强烈建议豆瓣推出新功能,允许每一个用户批量过滤某些账号的评分。

比如《诛仙》这个例子里,我会选择永久批量过滤为这部电影打四星以上评分的账号,这些账号以后所有的评分都不会(也不应该)影响到我,对了,还要加上为《上海堡垒》打四星以上的账号,以及很多其他电影。

同时,我还会过滤所有注册不满三年的账号的评分。

为这个功能,我愿每年掏200+元。

倘若豆瓣推出不来,那这也是一个商机:哪个电影或售票网站能推出这个功能,我立刻就会买哪个网站的会员,成为它的永久忠实用户。

user avatar

《诛仙》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已经盈利了,甚至赚了不少。但是我作为一个书粉还是觉得非常可惜,并且也很反感整个主创团队,因为《诛仙》电影原本的上限是远远不止于一部无厘头武侠片这么简单的,可肖战、孟美岐和主创团队彻底了毁掉了诛仙这个IP,让他泯然众人,变成了一部普通的二流搞笑武侠片。真的很可惜,

《上海堡垒》有一个评价,说《上海堡垒》的烂是全方位的烂,就像把屎均匀地抹在了地板上。

电影《诛仙1》的烂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烂,就像把屎做成了各种颜色的纸杯蛋糕,然后一个一个糊在书粉和路人脸上,然后自豪地告诉你这屎叫做《诛仙》。

别叫《诛仙1》了,叫《上海天琊》吧。

电影首日票房过亿,预估总票房3-4亿。豆瓣评分从6.7一路掉到5.4,现在路人的一星和不明势力的三星依然在激烈交锋当中。

《上海堡垒》花了那么大力气,以惨痛的失败才向投资方证明:大IP+流量=赔本,给流量电影盖上了棺材板。

现在《诛仙1》又揭棺而起,告诉投资方,不是流量电影过时了,是你请的流量不够多、流量不够大、热搜买得不够多、刷分控评不够有力,超级IP+两个爆款流量=赚钱。我可以预见下一阶段流量电影又要卷土重来了。

惨的还是观众。

还有肖战、孟美岐两位流量的粉丝,微博控评,逮着路人骂;豆瓣控分,史无前例的矩形评分;还去书粉贴吧说电影有多好,非要气死书粉吗?

我承认小说改编有难度,但是希望剧组至少有些诚意。《诛仙》没有合欢铃、没有诛仙剑,那还叫诛仙吗?这些道具还原一下几乎不用特别花钱,可见剧组根本就没有想尊重原著。电影干脆改名成《凡人修魔录》算了,这样书粉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怨气了。

流量控评就是在骗路人观众去电影院,票房越好,被骗的人就越多,那么总有口碑反噬的一天。现在肖战、李沁、孟美岐、程小东四个人已经上了我的烂片记录本了,以后他们的剧、电影我这种卑微的书粉不配去看。

这部《诛仙1》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上海堡垒》标志了旧流量电影时代的终结,《诛仙1》则开启了新流量电影的时代。投资方只需要找一个超级IP,找当前最红的流量,以最快的速度拍摄完毕,用配音节约时间,特效随便搞搞,在流量明星过气之前迅速上映,不点映、不开媒体场,跳档几次一定找个周末或者长假且没有竞争对手的时间段上映,搞个几万人在微博、豆瓣、猫眼等平台控评、控分,然后就可以稳坐钓鱼台数钱了。

其他大IP的书粉也别看热闹,这个模式一旦证明可行,你们也将会看到你们喜欢IP对应的流量电影、电视剧出现了。比如《有匪》。

user avatar

流量不死,烂片不止。

之前评价《上海堡垒》时,笔者就说过,过去【流量明星+大ip+高投资大制作=高票房】的模式,固然宣告失败了,可是唯利是图的娱乐资本,当真甘心就此让流量退出电影市场么?

眼看旧的一批流量不行了,他们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出一批批新流量,来接连不断试水。

《诛仙》这部由新晋流量明星主演,检验新生代流量的票房价值的影片,又尝试着另一种模式:【流量明星+大ip+压低成本+平台控分

因为尽可能压低成本,低质服化,五毛特效,让制作费用十分低廉,因此回本压力也就相对较小。比起3.6亿投资+宣发,至少10亿才能回本的《上海堡垒》,这部《诛仙1》的总成本甚至不会超过6000万,只要拿到2亿票房就是稳赚一笔了。

而且,推出新流量明星前,这套规模化组织粉丝和水军,提前一年养号控分,终于让【豆瓣评分】彻底成了毫无公信力的笑话

《诛仙1》男主角肖战,他之前主演的网剧《陈情令》,60.3万人评出8.1分的惊人高分。

这个数据是个什么概念呢?近年来影响力最大、国民度最高的两部电视剧:

《甄嬛传》8年来,累积评分人数21.7万。

《琅琊榜》4年来,累积评分人数33.2万。

两部一向将“豆瓣9分”当做优秀口碑成绩之一的电视剧,如今加起来评分人数,竟不敌一部刚结束1个月的网剧。

今年公认的几部上星爆剧:评分模型和评分人数(11万,16万,17万)也都非常正常。

再看看同为网剧,去年那部连续多天保持6亿以上播放量,全民向大爆的《延禧攻略》,也只不过25.9万人去评分。


而在暑期档占尽流量和话题度,拿下48亿票房,1.3亿观影人次,华语影史第二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不过91.8万人打分。


所以,一部仅限于“追星少女”们的小众团体狂欢,绝大部分正常观众顶多知道剧名,对剧情一无所知的电视剧,凭什么搞出60万人的打分数?居然是《延禧攻略》的2倍多,《都挺好》的3倍多,超过了《甄嬛传》+《琅琊榜》之和,而且竟然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2/3?

经此一处,豆瓣网站言之凿凿多年的“客观公正”,彻底成为过往,其“防水军机制”也被掌握了规则漏洞,才会被至少超过50万小号的专属海军一举攻陷!

而经历了这部“将豆瓣钉在耻辱柱上”的《陈情令》后,男主角作为“新晋顶流”,他的主演新片《诛仙1》在豆瓣网站的待遇,也可想而知。纵然有看了电影的粗制滥造的影迷大呼上当,去愤怒打了一星,但是和手握50万海军的强势资本相比,注定是一场极艰苦的拉锯战,

想和对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海堡垒》那样,在影片上映首日,就评出低分将这部烂片扫进垃圾堆,是注定极难办到的了。

看看现在,截止到下午18:00,五星比例依旧最多,即使正常观众狂打一星,也依然让该片的分数保持6分以上,

这场拉锯战也远未到最终分出胜负之时。

更何况将《三生三世》扫落成一地残花的是《战狼2》,把《上海堡垒》打得堡毁人亡的是《哪吒》,而今这个中秋档,谁能阻击《诛仙》?

讨好死忠粉,对路人观众极不友好的“饭圈电影”《罗小黑战记》,违约换男一号把“兄弟情”变笑话的《小小的愿望》?

所以,《诛仙1》靠着海量水军和鸡血粉丝的疯狂造势,控评控分,以及完全不给力的对手,《诛仙1》至少上映首日破亿票房,是很难阻止得了了。相对于该片低廉的成本,想让这片子和上海堡垒一样赔了大本,也近乎不可能了。

然而,无需气馁,对唯利是图的资本而言,从来并不是只有账面上的亏损才叫赔本,而是比预期赚得少了,同样是赔!一样会肉痛到感觉自己赔了大本。

比如2年前顶级流量吴亦凡主演的《西游伏妖记》,4亿成本,16.5亿票房,分账6.1亿,难道没赚钱?可是对于前一年创造《美人鱼》34亿票房记录,又和徐克双王联手,目标保底30亿票房的周星驰来说,就是亏大了。直接后果,是原定吴亦凡主演的《美人鱼2》,马上换人。

比如大鹏自导自演第一部电影《煎饼侠》,投资1800万,拿下11.6亿票房,创造震惊影坛的奇迹。到了他第二部《缝纫机乐队》,投资8000万,票房4.56亿,片方分账1.62亿多,还是净赚了100%的成本,但在投资方和大鹏的反应上,就和亏了大本没区别。

之后一度和沈腾齐名当世,被吹成新生代喜剧双杰的大鹏,也风光不再了,最近他新片《铤而走险》,上映一周不足5000万票房,就匆匆下线,而且冷清到连嘲他扑街的人都没有。

还有那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5.34亿票房,分账1.89亿,实际投资总成本不过1个亿,出品方财报称赚了8200万。然而,相对于8亿保底,3亿分账的预期值,在所有人看来还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惨败。

近几年来,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观影人口逐年递增,据影片题材、剧情、质量来决定是否观影的正常观众,变得越来越多。影片风评和口碑即时反馈到电影票房的速度,实在太迅速了,一部烂片纵然能靠营销宣发和参演明星,骗到第一天的高排片量和票房,第二天也必然直线跳水甚至崩盘。

甚至影片上映一至两天,通过单日票房,猫眼和豆瓣评分,排片量,上座率,题材和主创团队等等,基本就能确定一部影片最终票房成败。

虽然50万专属海军攻陷了豆瓣,让该片的豆瓣评分变得全不可信,我等正常影迷观众,和娱乐资本、营销水军、狂热粉丝的争斗博弈,仍旧一如既往。

为了中国电影,阻击《诛仙》!1亿不成,就不让它过2亿;2亿不成,就不让它过3亿!

其本身质量不值一提,首日收割过亿票房,就是其极限了,注定要在短短时间大热倒灶,直线跳水,崩盘惨败!

只要这部烂片票房被阻击到不过4亿,就足以让苦心孤诣一年,多重渠道策划了这场大戏的娱乐资本,为之肉疼,以为老流量的名声臭了,新推出一批流量明星就能卷土重来,想要再次荼毒中国电影,肆意收割票房,实为痴心妄想!

user avatar

原文搬运,只能说作为书粉,我为看过诛仙感到耻辱

(我现在气的手都发抖。写在前面:从以为是删减到以为是魔改,在到最后的成片,居然是篡改:青云参考丐帮、大竹峰七徒参考笑傲里的桃谷六仙、没有诛仙剑、鬼王造型参考西游记后传最后一集里的无天,然后青云几乎所有男弟子花痴陆雪琪,从首座到弟子,居然还开车。。。)

作为书粉,我为看过诛仙感到耻辱:结论此烂片的锅99%要给导演和剧组,如果导演看过原作,那拍出这玩意就是在侮辱人,还有1%的锅是演员接了这部剧,以及部分角色真丑!

12年的诛仙老粉,我的高中时光啊,那是把一本诛仙撕成好几份全寝室传阅的时光啊。

原作看过10遍以上,诛仙也是看过的唯二的小说,站陆雪琪。看完全片,我为看过诛仙感到耻辱!!

书粉可以默默无闻,但绝不默不作声。

晒出电影票:全文图片取自诛仙1官博,未涉及正片图片

以书粉角度来说,为何这是没有诚意的烂片。打一个比较熟悉的比方:爱情公墓。(之前用的仙剑举例,确实不妥,毕竟仙剑里,有的是游戏粉,有的是剧粉,这段删了,当时确实是因为想到剧中林月如的进场和退场跟碧瑶接近所以举了这个例子,再次表示抱歉,无心之过)

所以当一部IP剧的主基调已经错了的时候,其他的努力或者补救措施都是白费的。更何况本片,从剧情、服化道、特效、部分选角,都没有诚意。

最终版预告出来的时候,我就预测全剧的剧情,希望被打脸,但无奈基本吻合。

之前还拿过上海堡垒去和诛仙作对比,现在向上海堡垒道歉。跟诛仙比,上海堡垒也还可以(之前在爱奇艺用的VIP看完上海堡垒,也有可能我不是上海堡垒的书粉),诛仙已经烂到我想要抵制了!!!

可以得出结论:上海堡垒只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片,诛仙是披着仙侠外衣的爱情片,不,连爱情片都不算,当然了有一个镜头可以勉强算作爱情动作片常规镜头。

最早知道诛仙电影是年初,那时只知道李沁,当时有点激动,毕竟李沁的颜我是认可的。但是从听说碧瑶可能是主要角色开始,就很心慌,因为如果碧瑶是主要角色,那么必然进行较大的删减,而一旦对剧情进行删减,必然会导致剧情完整度大大降低。

为什么碧瑶不可能是主要角色:诛仙全书150万字左右(word文档统计包含标点),从碧瑶第一次出现开始算到碧瑶赴死,一共30万字。占全书20%。即便以碧瑶赴死为第一阶段,那么第一阶段总共50万字,碧瑶也只占60%,勉强及格。

但所有诛仙粉都知道,诛仙中,90%的主要人物是在前段出场,这里涉及很多人物关系,而且很多剧情会关系到后续情节走向,同时仙家法器、场景特效、打斗场景更是不可少的,如果想完整的呈现诛仙剧情,一部电影的时长不可能支持碧瑶成为主要角色。

全片看完的感受是:这到底拍的是什么,哪哪哪就敢说是诛仙了

虽然说并非原著不可修改,但是男士长裤改成短裤我还能接受,把长裤改成女士T恤是什么意思??如此没有诚意,谁能忍!!!

接下来聊聊为何说本片毫无诚意

一、服化道:垃圾

1、剧版虽然剧情魔改,但是服化方面做的还行。但是影版:诛仙是仙侠剧,不是武侠剧,也不是丐帮的帮会,服化道之丑完全看不出仙风道骨,仙家气派,你敢说这不是丐帮大会?七脉首座穿的乱七八糟,田灵儿为什么要扛着一把剑?她不用剑啊。道玄的仙风鹤骨呢?(原文:坐在正中那位身着墨绿道袍,鹤骨仙风,双眼温润明亮的,自然便是大名鼎鼎的青云门掌门道玄真人了。)

2、三女主的发型,但凡想好好拍电影的,都不会搞出这副尊容出来。陆雪琪就是一身白色装扮、碧瑶就是一身水绿色装扮,片中搞出烂七八糟的颜色,而张小凡这一身,真的不是提前魔化穿了鬼厉的衣服么?田灵儿的武器是琥珀朱绫,这琥珀朱绫套装是几个意思。还有孟美岐头,不是3个包,其实至少7个包。致敬七龙珠??这些无关的改动对剧情的意义是什么?除了恶心书粉我想不到第二个理由。

3、同样,琥珀朱绫(原文:通体呈淡淡琥珀颜色,几似透明,散发道道红霞,显然是仙家法宝。),再说听名字就知道是红色的,这一会红绫、一会白绫是想怎样,后面给碧瑶上吊用么?仙剑天琊(原文:背后背着一把长剑,剑鞘剑柄通体呈天蓝色,色泽鲜亮,隐隐有波光流动,一看便知是仙家宝物。),这搞得跟金蛇郎君的金蛇剑一样;碧瑶只用过伤心花和合欢铃,刀放下;噬血珠(原文:非玉非石,颜色深紫,暗淡无光的圆珠。)再不济再不济再不济,它是珠子、珠子、珠子,珍珠总见过吧,圆球总见过吧,从路上捡个石头就跟我说是噬血珠?不过越看越觉得像话梅。。。

4、幽姬,幽姬是何等人物(原文:不料他(备注:战神万剑一)左手虽断,血如泉喷,但除了面色苍白之外,竟未变色,反而身子一转,贴近了朱雀(幽姬),探手把她的面纱掀开看了看,然后大笑道:果然是绝色美人!)战神万剑一被砍断左手后撩了一下这个女人,并夸绝色美人,然后下图的这个人是幽姬???确定不是白无常?万剑一的棺材板我按不住了。

如果是这样的幽姬,原文应该是:探手把她的面纱掀开不禁咳了两声,揉了揉眼,道:擦嘞,这粉底真厚,迷眼睛!

幽姬放大招的时候参考毒液,你没听错,就是毒液!!

5、鬼王(原文:一个中年文士,细眉方脸,眉目看着儒雅,但双目炯炯,额角饱满,却在这文雅中自有不怒而威的气势,一袭儒袍,腰间别着一块淡紫玉佩,玲珑剔透,隐隐有祥瑞之气),但正剧中,造型参考下面这位。

6、其他角色诸如普智、田不易、林惊羽、水月大师、魔教的护法更是丑的不行,就懒得吐槽了,这么吐槽下去一天都写不完。

如果连服化道这种照书抄的事情都拿不出诚意,我不知道还能期待哪里有诚意。剧情还是特效?

二、剧情:惨不忍睹

1、在看到终极预告的时候几乎心死,因为终极预告里给了一个关键镜头:血炼场景。原著噬血珠和摄魂棒的血炼全程只在张小凡手中完成,且悄无声息,但影片中不仅场面大(改编需要可以理解),但是血炼搞的天下皆知你让后面剧情怎么走,原著可是直到流波山捕获夔牛的时候才全部露馅。当时的合理猜测是为加快进度考虑,目的是展开张小凡和碧瑶的感情线,所以电影很有可能对原剧情进行了大量的删减。而任何不必要的删减,对书粉来说都是心痛的!

2、张小凡和陆雪琪的感情线

①七脉会武大幅删减:七脉会武是张小凡和陆雪琪感情线的源头,全片没有;

②空桑山到滴血洞的剧情,没有。删了这一段,意味着张陆二人微妙的感情基础无法延续(原文:两个人的中间,两个人的手间,直到此刻,依然紧紧相握。)

③流波山没有:意味着风雨中的陆雪琪的表心意时刻全删,(原文节选:(陆雪琪)一只冰凉的手掌,带着微微的颤抖,抚过张小凡的发梢,彷彿梦语一般的声音,在这个风雨之夜,低低地道:“别怕,很快就会过去的!”“我会在这里陪你的!”她在风雨中,低声自语,对着张小凡,又彷彿是对着自己深心,轻轻,轻轻道:“你救我护我,不惜自己的性命,我便一般对你了。你心中苦楚,天知我知,我不能分担你的痛楚,便与你一道承担。总希望有一日,你能与心中爱人,欢欢喜喜在一起的……”);

④最后的玉清殿被删:当张小凡即将面临的死亡审判,她的那句:弟子陆雪琪 愿以性命担保。——这句台词给了田灵儿和大竹峰6子。

但是但是但是,即便没有这些,张小凡和陆雪琪的感情线居然也能有眉目了,我懒得解释,就理解为剧组安排的宣传期恋情吧。

——如果导演在我面前,我真的会揍他。

3、张小凡和碧瑶的感情线

①删了河阳城的客栈情节:那是他们初次相会的地方。初登场,(原文:看去只有十六、七岁,一身水绿衣衫,相貌秀美,细眉雪肤,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极是灵动,令人眼前一亮,便是比之陆雪琪也不输几分。),然后再看下下面这张图。这眼睛灵动???这眼睛只能说是能动。

②删了滴血洞情节:血炼之后突然碧瑶就杀到了,要知道滴血洞是张小凡和碧瑶感情线的开端;

兔肉情节:书粉永不会忘记碧瑶的那句:我这一生中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就是你现在烤的这只兔子。然后看下图,然后再看对比图,是不是神似?不可否认,有些人的演技是天生的。

④小镇除妖狐情节删除:意味着满月古井情节删除。何为满月古井(原文:传说月圆之夜,人只要向满月古井中凝望,便会看到自己最心爱的人!),可能张小凡自己也没意识到自己情属碧瑶,但是在满月古井中,张小凡看到了碧瑶。

但是但是但是,即便没有这些,张小凡和碧瑶的感情线居然也走通了,你问我怎么走的,很简单:碧瑶开始是来抢张小凡的(怎么知道张小凡有嗜血珠的我也不知道,我也没敢问),但是各种连抢带骗都没成功,最后使出美人计,没想到太丑被识破反而中了张小凡的美男计,最后噬血珠没抢到,一条老命搭上了。——大概就是这样,懒得细说。

——导演我叫来,碧瑶粉要动手自己动手。

4、其他的删除或者魔改剧情:

①因为小镇除妖狐情节删除。张小凡获得玄火鉴的情节缺失,那么必将牵连后续的救出九尾白狐情节,以及再之后的远赴南疆找寻高人救碧瑶的情节。你诛仙2拍什么呢。

②因为空桑山到滴血洞全删。自然没有天书剧情,野狗道人故事线断了、天书的剧情线断了。你诛仙2拍什么呢。

③张小凡的魔化不是一瞬间。是下山后、遇到了碧瑶、遇到了万人往(魔教鬼王)、遇到了狐妖、知道了家乡被屠真相后,慢慢转变的,张小凡略木但是不傻,下山后的经历让他不断思考何为正魔,而真相和碧瑶的死是最后的打击。但因为删减的缘故,导致张小凡的魔化更像是一瞬完成的。

④张小凡在大庭广众下抱陆雪琪??(虽然是个意外,当然我也没看懂怎么意外的)张小凡说:你说她有没有一点点喜欢我。张小凡是不可能说出这种话和做出这种事的。。。而且居然去小竹峰偷看女弟子练剑??这么贱有必要么??

⑤诛仙是仙侠剧,不是神话剧。烧火棍居然能自己动??确定不是金箍棒??而且棒子自带金刚狼的自愈属性,也是厉害。而碧瑶居然一个人闯青云,用迷药就迷倒了青云的高手,然后就把张小凡劫走了??(经过提醒,这是七脉首座的圈套,好吧,也无所谓,毕竟全片来看,七脉合体打不过一个鬼王,使用下套的手法也是合理的)

⑥当一个妹子用这种眼神跟你说:傻瓜。的时候,她不是在跟你撒娇,她真的是在骂你!!!

⑦血炼后碧瑶直接在青云后山出场,还跟陆雪琪、田灵儿打起来了。

⑧张小凡单挑鬼王赢了,然后单挑七脉首座又赢了,我*********

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三、特效:基本没有

这方面我并不专业,只谈感受。服化道和剧情都这么没诚意,你猜我对于烧钱的特效会有期待么?

导演说过两句话:①看诛仙的就是为了看特效(且不论这句话对不对),②水麒麟的CG就做了1年 。听到第二句话,基本上就不要期待了,一个需要很多水的水麒麟做了1年,那捕获夔牛的场景怎么办,三五年能做好么?不过看完后就想通了:但凡需要大量特效的剧情都删了,剧情都没了,还需要做啥特效。

1、神剑御雷真诀(原文:那黑衣人一声低哼,手握剑诀,脚踏七星,连行七步,长剑霍然刺天,口中念念有词:「九天玄剎,化为神雷。煌煌天威,以剑引之!」片刻之间,天际乌云顿时翻涌不止,雷声隆隆,黑云边缘不断有电光闪动,天地间一片肃杀,狂风大做。),不好意思没有,陆雪琪的金蛇剑只用来砍人。

2、空桑山删了自然没有万蝠古窟、黑水玄蛇了,流波山删了自然没有夔牛以及捕获的场景

3、诛仙剑阵。居然没有,你敢信片名叫诛仙,居然没有诛仙!!可能是参考的老婆饼没有老婆的设定吧。放出原文看看诛仙剑阵的威力。

(原文1:天地之间,突然便只剩下了那道诛仙毫光,闪烁著璀璨光芒,越来越盛。伴随著阵阵颂咒之声,那柄灿烂无比的七彩气剑,又再度出现在天空,不断分离出单色气剑,流光溢彩。)

(原文2:此刻天际之上,满布气剑如山如海,诛仙剑阵已然向魔教等人发动攻击。而这一次,道玄真人仿佛也豁出去了一般,不但满天剑雨凌厉落下,天空中那柄巨大的七彩主剑,竟然也被无形咒力操纵著,带著开天破地之势,隆隆冲下。)

5、最后的赴死:原文太长,考虑到阅读体验,用截图代替。碧瑶的赴死是何等的壮阔和悲凉。

然后剧情里是这样??剑射向张小凡、然后孟美岐推开张小凡、然后孟美岐中剑,张小凡内心肯定是:让我去死吧,不想跟这娘们谈恋爱啊。。碧瑶说:你想的美!!!——注意这里的剑是天琊,是天琊,图是之前做的,现在气的懒得改图了,知道就行(新增:据说碧瑶没死??最后一段确实没看下去,那更想骂人了)

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导演对特效的理解,还停留在20年前吧。除了导演吹做了一年CG的很水的水麒麟外,就是人飞来飞去吧。所以特效=人在天上飞??看人在天上到处飞,这特效厉不厉害。

以上说明下:为什么上面引用了这么多的原文,原因很简单,烂的只是电影,不是小说,小说真的超级超级好看,如果有路人没看过小说,真的强烈推荐看一看。

所以还是那个观点:既拿不出诚意满满的服化道来匹配诛仙这个IP,又对剧情进行毫无意义的篡改,不是为了恶心书粉难不成靠这个圈书粉的钱??好吧,我钱被圈了

四、谈谈剧中主要人物

因为剧情乱改、服化道垃圾等各种原因,导致演员如何演的就不是诛仙,心疼部分演员。李沁的陆雪琪靠颜值勉强撑了一下,但服化道导致这颜值都不是李沁的颜值高峰,更不用提巅峰;肖战也没演出张小凡的感觉,因为要加快感情线的进度,而且颜值上我是觉得略比我心中的张小凡要帅;至于碧瑶,孟美岐我完全不接受她演的是碧瑶,前两位至少还有长相优势,但这位真的就算了。。。

1、李沁的陆雪琪

陆雪琪是绝世美女,冷艳但内心热烈而坚定,我喜欢陆雪琪,是在雨夜她说:(“别怕,很快就会过去的!我会在这里陪你的!你救我护我,不惜自己的性命,我便一般对你了。)是玉清殿上,她的那句:(弟子陆雪琪 愿以性命担保。)是十年后的首次相遇,张小凡的那句:(你还好么?)是后来张小凡对她说:(你跟我走吧。)是在最后,田不易问她:(你可是喜欢我家老七。她猛然坐直了身体,深深吸气之后,正眼看著田不易,朗声、清脆、干净地说道:是!)----就在我打这段文字的时候,眼泪水都快出来了,每一个场景都是我的白月光。比起小凡和碧瑶的爱别离,陆雪琪的求不得更让我心疼。

同样十年前的红楼梦,李沁的薛宝钗就觉得很美,十年来,颜值依然在线且耐打(各花入各眼,她是我喜欢的,不接受反驳),所以我对李沁是有路人好感的。

如果以原作中的描述来说,现世中是不可能有适配的明星,但知道是李沁后,我至少在内心会觉得是可以期待下的,但毁就毁在服化道和剧情上。

而且貌似李沁对陆雪琪有执念(不知道是不是书粉),剧版就想参演陆雪琪了,但是没选上,影版选上了,但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她内心大概是崩溃的,心疼李沁。

①首先服化道大大的差评,仙家气质毫无,乱七八糟颜色的衣服都往身上穿,仙家法器天琊更是搞成了金蛇剑,无语1;

②其次为了恶心淑芬,剧情进行大量删减,导致陆雪琪的剧情线和感情线毫无逻辑,无语2;

③因为前两点的原因,导致李沁怎么发挥演技也无法还原原作,因为她拿的剧本不是诛仙,神仙演技也拯救不了坍塌的剧情,无语3

所以心疼李沁,电影烂不怪你,没什么过不去的坎,期待你的下部电影,我尽量还去支持。

二、肖战的张小凡

以前听过一句话:人的一生至少要有三段恋爱,一段懵懂,一段刻骨,一段一生。对应张小凡就是田灵儿、碧瑶、陆雪琪。(毕竟我是陆党,碧瑶党还请手下留情,此事上我们是队友。)

完全不认识肖战,所以没有初始印象,所以只谈肖战在电影内的呈现。

从剧情来看,因为乱改,导致张小凡无法向原著中的那样木木讷讷,木讷的话感情戏进展会过于缓慢,所以张小凡被迫营业、强行被动撩妹。比如下面的截图里,这种话不属于张小凡。

问题同样出在服化道和剧情上,太让人出戏。

①服化道上,过早的穿上了鬼厉的衣服,仙家好吧,像样点的衣服都没有么?烧火棍更不用说了,居然还自带移动属性,只能说剧组敷衍毫无诚意;

②剧情上,为了小凡和碧瑶的线顺利完成,完全修改了和陆雪琪这条感情线,同样因为要赶进度,感情来的太快,简直强行cp,看着尴尬无比。所导演让你被撩,不撩也得撩,我能表示理解。

3、孟美岐的碧瑶

接下来(此处有停顿,我需要酝酿情绪!)

碧瑶的扮相为什么这么丑,我多方打探、终于找到了程导的联系方式(有人问程导的联系方式,微博私信骂他就好,难道会觉得我有他手机号?),问了他这个问题,但是一天了,他没回我。

从预告开始聊起

1、从预告来看:经典的2s预告名场面

孟被群嘲,客观的说,我认为这是一场刻意的营销,整部电影下来,孟不适合碧瑶,还是有2s镜头是能看的,但是预告展现的那2S以及后续的各种剧照、海报。在我解读来看,就是在进行黑热营销。所以从营销角度来说,效果很好,群嘲的目的实现了。当然这其中孟粉的努力不可小看:前期撕番位、后期甩锅队友粉等,各种操作骚气至极,也助长了黑营销的热度,可见在这方面,导演选人之准,用人之准。绝了!

2、诛仙碧瑶特辑:经典的兔肉名场面

碧瑶和张小凡的名场面,在我心里一定是有烤兔肉的环节,碧瑶如是说:我这一生中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就是你现在烤的这只兔子。看着下面的这个女人,再看看这句话,我只想说:兔兔这么可爱,你怎么可以吃兔兔。

3、孟美岐演的演技

必须客观的说:孟美岐其实演得很好,不敢相信,孟对碧瑶这个角色的理解和演绎真的很深刻。碧瑶者何人:魔教鬼王宗宗主女儿是也。反派角色怎么可以长得好看、怎么可以可甜可盐?不管多么灵动可爱,不管和张小凡的爱情多么感人、不管赴死时候多么壮烈(以上三个不管仅针对原著),都不要忘了,她是魔教妖女啊,这是她自带的最底层的人物属性。这一点上,很多书粉包括我其实都一直深陷剧情中而没有想到这一点。

直到看到了孟美岐,她一下子让我意识到这一点,意识到了碧瑶身上的魔教妖女属性。孟美岐真的是把角色拿捏的死死的,那眼神、那台词、那动作,那装扮,既是本色出演,又演出了人物的底层精髓。试问看到这样的一个魔女,我等正道人士,谁不想除之而后快?

所以长的丑?演技差?眼神凶?服化道垃圾?剧情尬?错,错,错,大错特错!!!

如何发挥一部电影的最大爽感,必是欲扬先抑。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意而为之,在前期的预告、海报、剧照导致全网积累的不适感,在你走进电影院、撑过前面可怕的90分钟后,看到银幕里孟美岐中剑的那一刻,只想拍手叫好,此刻所有的不适都化作了爽感,同时剧情上,也算忠于原著(新增,并没有,经评论区提醒,碧瑶没死,好吧,最后我确实没认真看剧了)。

所以心疼孟美岐,电影烂肯定不是你的错,这个坎对你来说确实不好过,期待你的下部电影(如果有),我一定不去支持。

上映前,诛仙改名诛仙1,就意味着会有诛仙2,真的不用2了,因为诛仙1已经够2了。

在张陆的感情线乱七八糟、碧瑶死了、没有玄火鉴、也遇不到小白、没有天书支线任务的张小凡成了鬼厉又能干什么。所以诛仙2除了圈钱,想不到任何继续的理由,当然能不能圈到钱又是另外的的话题。

五、写在最后

能看到这里的都是汉子。(点个赞呗)

全文文字,接受反驳,反驳前麻烦看一遍诛仙。如果本片起名叫:伏魔,我不多废话一句。但既然叫了诛仙,那就原著说话。我有自信:只要是书粉都能看懂我写的是什么。

如果你的反驳内容与原著无关,那本人的驳回文案参考: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觉得电影就是烂,孟美岐演的碧瑶就是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当我知道《诛仙》要拍成电影的时候,我心里是既期待又忐忑。期待是因为《诛仙》这部小说在我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我年轻时多少个夜晚的伴侣,里面跌宕起伏的剧情、鲜活的人物、那种带着东方神秘色彩的仙侠世界,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但忐忑也正是因为这份期待,生怕它被改得面目全非,辜负了原著的灵魂。结果嘛.............
  • 回答
    9月13日上映的《诛仙》,上映以来可以说是褒贬不一,甚至可以说是争议声一片。作为一名对《诛仙》IP有着一定情怀的观众,观影后内心是复杂的,既有对国产仙侠电影尝试的鼓励,也有对成片质量的失望。首先,我们来聊聊它试图做到的地方,也是一些观众能够get到的亮点。 视觉效果的进步: 毋庸置疑,《诛仙》在.............
  • 回答
    《滚蛋吧!肿瘤君》这部电影,总的来说,是一部挺让人心头一暖,又带着点小揪心的作品。看完之后,你会觉得心里像是被阳光照过一样,但也少不了为主人公梁欢(熊顿的原型)的遭遇而唏嘘。先说说它的“燃点”和“泪点”,也就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熊顿的生命力,是真的能感染你。 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把熊顿这个角色.............
  • 回答
    关于电影版《盗墓笔记》网上流传的那个彩蛋,说实话,看完之后我的感受挺复杂的,既有惊喜,也有点“哎呀,怎么是这样”的感觉。毕竟,这可是《盗墓笔记》啊,多少书粉和观众期待了多少年。首先,来说说那个彩蛋的“惊喜之处”。它最大的亮点,毫无疑问,是勾起了无数书粉的情怀和对后续剧情的无限遐想。那个彩蛋出现的时机.............
  • 回答
    作为一个《沙丘》的原著粉,我对电影版《沙丘》(特指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2021年和2024年上映的两部电影)的评价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可以说是既有极高的赞誉,也有一些个人的遗憾和期待。总体而言,我认为维伦纽瓦的改编是极其成功且令人振奋的,他成功地捕捉到了原著的核心精髓,并将其转化为震撼人心的视觉和听.............
  • 回答
    说起《爱情公寓》大电影,这真是一段让人五味杂陈的经历。作为陪伴了我们不少青春时光的电视剧,《爱情公寓》带给我们的笑声和泪水是实打实的,所以当电影版消息传来时,那心情,就像期待老朋友的聚会一样激动。然而,看完之后,那种感觉嘛……就像你说的那样,有点复杂。首先,从情怀的角度来说,电影版确实给了很多观众一.............
  • 回答
    您好!关于《三体》电影版制片人孔二狗在微博上力挺“诺贝尔哥”郭英森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能聊聊里面的门道和各方看法。背景梳理:孔二狗力挺郭英森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孔二狗是谁?他是《三体》电影项目的重要推手,在科幻圈和电影行业都算是个有影响力的人物。而“诺贝尔哥”郭英森.............
  • 回答
    关于《切尔诺贝利:禁区》的电影版,我得说,这玩意儿就像一把双刃剑,看你从哪个角度去品了。首先,得承认它的“野心”和“亮点”。 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无疑是那种压抑、绝望又带点黑色幽默的氛围。你知道,切尔诺贝利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包袱和令人不寒而栗的想象空间。导演们显然是想把这种感觉通过视.............
  • 回答
    要评价2004年的电影版《歌剧魅影》,得先从它的改编源头说起。这部电影,顾名思义,是改编自安德鲁·劳埃德·韦伯那部风靡全球的音乐剧《歌剧魅影》。很多人可能会直接拿它和韦伯舞台剧的辉煌来对比,但我觉得更公允的态度是把它当作一部独立的电影来看待,当然,原版音乐剧的成功是它的基石和光环。首先,从视觉和听觉.............
  • 回答
    提起小栗旬出演《银魂》真人版这件事,我觉得真是挺妙的。要知道,《银魂》这部作品本身就充斥着各种无厘头、恶搞和对日本流行文化的戏仿,而小栗旬,一个在日本演艺圈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当红男演员,却愿意放下身段,去扮演一个满脑子想着果酱配饭、时不时犯二、却又在关键时刻帅到炸裂的坂田银时。这本身就是一件充满“银.............
  • 回答
    要评价王传君,不能仅仅将目光聚焦在他拒绝拍摄电影版《爱情公寓》这一个事件上。这个选择固然是他职业生涯中一个颇具争议但也极其重要的节点,但要全面理解他的评价,需要结合他之前的经历、他本人的价值观以及这件事背后所牵扯到的行业生态。拒绝电影版《爱情公寓》:一次勇敢的“叛逃”还是“忘本”?首先,我们得回顾一.............
  • 回答
    《古董局中局》电影版豆瓣评分6.4,这个数字,说实话,挺让人五味杂陈的。一方面,6.4分不算低。在国产电影普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尤其是在改编热门IP时,能拿到这个分数,说明它至少不至于让观众“气到不行”,也触及了部分观众的G点。它证明了电影并非毫无可取之处,起码在某些方面还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或者说.............
  • 回答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是一部极具争议性的电影,在粉丝群体中引起了巨大的分裂。要评价这部电影,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包括其叙事、角色塑造、主题表达、视觉效果以及它在整个《星球大战》系列中的定位。整体评价:一部打破常规、充满野心,但也饱受.............
  • 回答
    电影《绣春刀 2:修罗战场》的深度评价《绣春刀 2:修罗战场》(以下简称《绣春刀 2》)作为《绣春刀》系列的前传,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功典范。它不仅延续了第一部写实的风格和精良的制作,更在故事深度、人物塑造、主题探讨以及动作设计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升华,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令人回味无穷的明末.............
  • 回答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作为2021年国庆档现象级影片《长津湖》的续集,承载了巨大的期待。它将故事聚焦于长津湖战役中一个极为关键的节点——摧毁水门桥,并通过此事件展现志愿军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为了完成战略任务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惊人勇气。要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
  • 回答
    《黑客帝国 4:矩阵重生》(The Matrix: Resurrections)是一部 polarizing(引起两极分化)的电影,它在评论界和观众中都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应。要评价这部电影,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1. 怀旧与致敬 vs. 创新与颠覆: 怀旧与致敬: 这是《矩阵重生》最显眼的.............
  • 回答
    电影《爵迹》是一部极具争议性的国产奇幻大片,由郭敬明执导,改编自其同名小说。从多个维度来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尝试突破中国电影类型片局限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一、 视觉效果:《爵迹》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顶尖的CG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这部电影耗费巨资打造了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每一个角色的服装.............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深入评价一下电影《独立日2:卷土重来》(Independence Day: Resurgence)。总体评价:一部视觉效果震撼、娱乐性十足,但剧情和角色深度明显不足的续集。它成功地继承了前作的科幻宏大设定,却未能达到前作在创新性和感染力上的高度。为了更详细地评价,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
  • 回答
    电影《闪光少女》中的“斗琴”环节,无疑是影片最核心、最精彩、也最具代表性的片段。它不仅仅是音乐的比拼,更是青春的呐喊、梦想的坚持以及一群平凡少女逆袭的缩影。要评价这一环节,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音乐上的震撼与创新: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震撼心灵: 《闪光少女》的斗琴之所以成功,最核心的魅力.............
  • 回答
    好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Avengers: Endgame)无疑是漫威电影宇宙(MCU)史诗般的篇章的终极高潮,它的评价可谓是极其复杂而深刻的。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更是一次对过去十一年、二十二部电影长跑的总结,一次对无数粉丝情感的承载,以及对“英雄”这个概念的深刻探讨。总的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