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广州的英文名不改回 Canton?

回答
说起广州的英文名,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Guangzhou”,但有些人可能还会记得一个旧的称呼——“Canton”。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广州的英文名没有改回“Canton”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段历史、政治以及文化认同的演变。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到“Canton”这个名字的由来。 “Canton”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法语。在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国家与中国进行贸易,尤其是通过广州这个重要的港口。当时,欧洲人接触到的广州,更多的是它作为“广东省”的首府和主要港口的形象。在法语中,表示“省”或“地区”的词语常用“Canton”。于是,欧洲人就习惯性地将整个城市也称为“Canton”了,就像他们可能会把“Massachusetts”的首府叫做“Boston”,但有时也会笼统地用“Massachusetts”来指代这个区域一样。只不过,在中国,“Guangzhou”才是城市本身的正式名称。

这种用法在西方世界流传开来,并且被广泛接受,尤其是在贸易和外交领域。到了近代,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交流的增多,使用统一、准确的官方名称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那么,为什么不改回“Canton”呢?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1. 官方名称的统一与现代性的选择: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Guangzhou”才是广州这座城市本身的官方名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大力推广使用汉语拼音作为地名的标准译法。这不仅是为了在中国内部统一名称体系,更重要的是为了在国际上以一种清晰、一致的方式来代表中国的地名。

“Guangzhou”是根据广州市的官方中文发音(普通话发音为 Guǎngzhōu)直接音译过来的。这种做法是国际上很多国家在处理地名翻译时遵循的原则,尤其是当该地名有明确的官方语言发音时。使用官方名称,更能体现现代国家主权和语言的自主性。

2. “Canton”作为西方殖民时期或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Canton”这个名字,虽然在历史上长期被西方使用,但它更多地带有西方视角和特定历史时期的色彩。在很多中国人的认知里,这个名字可能更像是西方人对广州的“标签”或“代称”,而非城市本身的名字。

在一些历史语境下,“Canton”可能还会被联想到19世纪外国人在广州的租界、不平等条约以及列强的侵略等历史事件。虽然这不是“Canton”这个词本身的本意,但历史的记忆和情感联结有时是复杂且微妙的。因此,为了摆脱这种可能带有历史负面联想的旧称,使用官方的中文音译名,也更符合中国人民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追求。

3. 国际惯例的转变与推广: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采用中国官方发布的标准地名。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都采纳了汉语拼音作为地名的标准。在这种全球化的语境下,如果中国坚持使用“Guangzhou”,其他国家为了方便沟通和交流,自然也会跟随。

可以说,中国通过推广“Guangzhou”这个名称,也在传递一种信息:这是我们官方认可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名字。这是一种文化自信和国家话语权的体现。

4. 语言的演变与使用者习惯:

语言是活的,也会随着时代而演变。尽管“Canton”这个名字在过去被广泛使用,但随着“Guangzhou”这个官方名称的普及,以及信息传播的便利性,新一代的西方人以及在中国生活工作的外国人,也逐渐习惯并主要使用“Guangzhou”。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地方有两个被广泛使用的名字,一个官方且源自当地语言,另一个是历史遗留的异域称呼,那么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更倾向于后者逐渐被前者取代是自然的趋势。

5. 避免混淆,提高准确性:

“Canton”在一些西方语境中,确实指的是“广东省”这个行政区,而不是单指广州市。虽然在历史上的确常被用来指代城市,但严格来说,这样做容易造成地理上的混淆。使用“Guangzhou”则明确指向了这座城市本身,提高了沟通的准确性,尤其是在地图导航、交通信息、商业活动等需要精确性的场合。

总而言之,广州不改回“Canton”,并非是简单的“忘却”或“拒绝”,而是基于对自身历史的理解、对现代国家主权和语言自主性的坚持,以及顺应国际交流的规范和语言发展的趋势。它代表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自信地使用自己的语言和名称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也标志着一个城市或国家名称的演变,往往与它自身的现代化进程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紧密相连。现在的“Guangzhou”,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承载着现代中国的形象和声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知道为什么韩国照会我国,其首都名称由汉城改为首尔,并且我国官方照做吗?

官方称呼,以名从主人,约定俗成的原则进行,你可以约定俗成,但主人说你叫的不对的时候,你就该跟着主人的要求改,不管你叫的对不对,这是对一个国家基本的尊重,哪怕你念不好,至少书面应该按照主人要求去写。

我国关于地名的法规已经要求了统一使用汉语拼音,少数民族地区地名,以最接近少数民族语言的发音拼写,或根据当地民族使用的语言有一定的发音转译对照,比如乌鲁木齐就不使用wulumuqi,而用Urumqi,这是国家明文规定的。

canton这个写法和读法,一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的标准读音拼写,二不是正确的广州的读音,哪怕按照威妥玛拼音也该是Kuangchou,别跟我说欧洲人连威妥玛拼音也念不对,明明是错误念法却奉为圭臬就有点捧臭脚了。

另外我找了一下canton发音的来源,个人认为指意大于指音,类似过去农村人去城市办事会说“我去省城办事”,而不是说“我去XX市办事”,这里用省城代替XX市,canton其实也差不多这么来的,只不过发音类似“广东”所以才会被人追捧,如果换成shengcheng,估计保留与否并没有人太在意。

—————

不再回复广州塔、北京大学、白俄罗斯、广交会类似问题,自己翻评论,同一个问题问一百遍,我不知道鸽子为什么这么大,人类的本质真是复读机,我只回复与官方地名翻译有关的评论。至于非官方你愿意用什么是你的事,我又不准备普渡众生。

user avatar

因为这个涉及到“单一罗马化”问题。

首先联合国倡导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geographical names,地名标准化,即在全球范围内统一、规范地使用拉丁字母转写地名,实现地名的单一罗马化。为此开了九次会,形成一整套决议(见下面那个pdf文件的链接):

这要求非拉丁字母国家需要提供一套统一的标准的转写方案,并尽量减少原外语惯用名的使用,以修正和廓清混乱的译写和地名的映射。

中国采用的是汉语拼音作为单一罗马化的转写标准,也就是ISO 7098这套标准。并在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关于中国地名拼法的决议中得到通过。

在国家内部,中国还通过一系列法规厘清并约束地名转写的混乱,如:

  • 1978 年,《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
  • 1987 年,《关于地名标志不得采用“威妥玛式”等旧拼法和外文的通知》
  • 1996 年,《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 (但是这些法规不适用香港、澳门和台湾)

所以,广州对内和对外的转写和译写,在正式场合都使用Guangzhou是最合理的。至于使用Canton的情形,要么是特意彰显是个历史地名,要么是引用含有旧式拼法的原文,要么是国外的出版物沿用习惯拼法。

user avatar

一、消除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二、消除北方人不会发的汉语族音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广州的英文名,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Guangzhou”,但有些人可能还会记得一个旧的称呼——“Canton”。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广州的英文名没有改回“Canton”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段历史、政治以及文化认同的演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到“Canton”这个名字的由来。 “Cant.............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广州地铁的英文译名为何采用“Metro”而非“Underground”或“Subway”,这背后其实有着不少有趣的考量和约定俗成的习惯。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首先,得说说“Metro”、“Underground”和“Subway”这几个词本身的意思。 Underground:这个词最直接.............
  • 回答
    关于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的“广州地铁上男子称呼黑人为‘黑鬼’被打耳光”这则新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和解读。这则新闻触及了种族歧视、社会公德、文化冲突以及媒体报道的准确性等多个敏感话题。一、 事件本身的可能性和性质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则新闻描述的是一个可能发生的事件。在任何社会中,都可能存在.............
  • 回答
    广州的城中村,这个词汇本身就带着一种特殊的魔力,它不仅仅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更承载着无数人的故事,交织着历史、经济、社会等多重复杂因素。要理解为什么广州会有这么多城中村,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形成的根源和演变过程。历史的遗产:城乡二元制的烙印首先,城中村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时期城乡二元体制的直接.............
  • 回答
    .......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广州大众汽车价格差异以及同省异地购车的问题,我来为您详细解答一下。为什么广州大众汽车价格差异会这么大?2018年款的!您说的“便宜了4万多”,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大的价格差异,特别是针对2018年款的车型。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 车辆本身状况差异: 里.............
  • 回答
    这背后涉及的票价差异和补票规则,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并非简单的“30%溢价”,而是由铁路运输的定价机制、运营成本以及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 为什么广州北到广州南的票价与“跨局车次终到”的票价差会大幅溢价?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跨局车次终到”这两站的票价差是指什么。在铁路系统中,两地.............
  • 回答
    深圳和广州的地铁之所以同时使用普通话和粤语进行播报,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现实考量。这不仅仅是语言政策的体现,更是两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自身独特身份认同和多重现实需求的巧妙融合。历史的沉淀与粤语的根基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必须回到广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广州是中国南方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 回答
    近期广州市区内大量榕树被砍伐的现象,确实引发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和讨论。对此现象进行详细的解释,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公众的反馈等。一、 官方解释和主要原因广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回应这一问题时,通常会给出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 安全隐患(最主要原因): 这是官方解释中最常被.............
  • 回答
    广州的CVTE(广州视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校招市场上确实以其颇具吸引力的薪资水平而闻名。要深入理解为什么CVTE能给出这样的高薪,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给钱多”,而是背后一系列战略和行业因素的综合体现。一、 行业领先地位与高利润率的支撑首先,CVTE的核心业务——液晶显示.............
  • 回答
    要说清楚为什么《南京条约》被普遍认为是旧中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而不是《广州和约》,咱们得先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历史节点,细细梳理一下这其中的脉络。历史背景:大清帝国与西方世界的初次碰撞首先要明确的是,在《南京条约》之前,清朝与西方国家打交道的历史其实很悠久了。早在明朝时期,欧洲传教士和商人.............
  • 回答
    广州南越王汉墓:一部被时光遗忘的都城秘史在20世纪中国波澜壮阔的考古浪潮中,有一个名字,如同一颗沉睡千年的珍宝,忽然从地底喷薄而出,改写了我们对岭南地区汉代历史的认知。它就是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南越王汉墓。1983年,就在这个繁华都市的腹地,一次偶然的发现,将沉寂两千多年的赵氏王国的辉煌与秘密,展现在.............
  •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广州南沙这个地方。这几年,一提到南沙,大家好像都有点说不完的话题,尤其是在买房这件事上。有人削尖了脑袋想往南沙挤,也有人觉得南沙这地方有点摸不透,不敢轻易下手。今天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说,到底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在南沙买房,又是什么让一些人望而却步。为什么有人会买广州南沙的房.............
  • 回答
    广州之所以能在没有“国家政策”直接赋予“一线城市”光环的情况下,与北京、上海、深圳等享受特殊政策的国家中心城市并驾齐驱,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线城市”,这背后是一系列历史、地理、经济和社会因素长期累积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其说它是政策的宠儿,不如说它是自身实力和区位优势的自然凸显。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广.............
  • 回答
    .......
  • 回答
    嘿,你有没有注意到,坐地铁的时候,除了普通话,还能听到浓浓的家乡话报站?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为啥这“方言报站”在国内好多城市都是“稀罕事”,就广州、上海、西安这种少数地方才有呢?这背后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里面门道可多了。你想想,一个城市的地铁,那是每天承载多少人的交通大动脉啊?首先,统一标准、方便.............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很能反映出大家对不同城市发展的看法和感受。南京、成都、广州虽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地铁建设和基础设施大改造,但武汉给人的“大工地”、“县城”印象,确实是一个挺普遍的观感。要说清楚这一点,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大工地”和“县城”的评价,更多的是一种视觉感受和心.............
  • 回答
    上海和北京之所以成为大多数艺人工作室或公司聚集地,而非广州,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之间也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马太效应”。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到底是什么让“北上广深”中的“北上”如此吸引人,而“广”相对而言就显得有些“冷清”了。一、 政治与政策的风向标:北京的天然优势首先.............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