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一个初学者,如何从入门到系统地学习心理学?

回答
嘿,哥们/姐妹!想系统地学点心理学?这想法老棒了!别看网上啥都有,真要学进去,门道可多着呢。我当初也是这么摸索过来的,今天就跟你唠唠,怎么才能不迷糊,一步一步地把心理学这玩意儿啃下来。

第一步:别急着挖深坑,先看看“全貌图”

好多新手一上来就想看那些高深的理论,比如弗洛伊德的大叔啊,精神分析啊,这就像刚学开车就想跑F1赛道,容易撞车。咱们得先有个大概印象。

入门读物选好“引路人”:
《心理学与生活》: 这本书绝对是心理学界的“百科全书”,但它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它会从衣食住行、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讲心理学,让你知道心理学原来离我们这么近,这么实用。读起来不费劲,而且内容贼全面,能让你对心理学的各个分支有个初步了解。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这也是一本经典的教材,虽然是教材,但津巴多老先生写得挺生动的。它会系统地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入门指南”来看,了解一下心理学的“骨架”。
再来点轻松的: 找些心理学普及读物,比如一些关于“习惯养成”、“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的书。这些书通常会用生动的例子来说明心理学原理,读起来不那么“学术”,能让你保持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到底管啥? 通过这些书,你会知道心理学不是什么“算命看相”,它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能告诉你为什么我们会做梦,为什么会快乐或悲伤,为什么我们会喜欢一个人,为什么我们会犯错误等等。它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步:打好基础,才能盖高楼

有了初步印象后,咱们就要开始“盖房子”了,这房子的地基就是心理学的核心领域。

心理学的“一级科目”:
认知心理学: 讲的是咱们怎么思考、记忆、学习、解决问题。你可以想象成研究咱们大脑的“运行程序”。这部分很重要,因为它跟我们的学习和认知能力直接相关。
发展心理学: 研究人从出生到死亡,各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变化。从婴儿的咿呀学语到老年的智慧沉淀,是怎么一步步发生的。
社会心理学: 关注人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心理。为什么我们会从众?为什么会有偏见?为什么在人群中我们会表现得不一样?这部分跟我们怎么跟别人打交道、理解社会现象特别有关系。
人格心理学: 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为什么每个人有独特的性格?这些性格是怎么形成的?不同的性格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生理心理学/生物心理学: 研究心理活动和大脑及身体其他生理过程的关系。比如,睡眠对情绪有什么影响?大脑的哪个区域负责情绪?这部分会让你从更“硬核”的科学角度去理解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关注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以及它们的诊断和治疗。当然,入门阶段不必深入研究诊断标准,但了解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怎么回事,也能让我们更理解自己和他人。

怎么学?
精读教材: 选一本经典的教材,比如《普通心理学》(国内有很多优秀的版本,比如彭聃龄老师的版本),认真阅读,理解其中的概念和理论。
做笔记,画思维导图: 把重要的概念、理论、研究者、研究方法都梳理清楚。思维导图能帮你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找点“干货”视频: 很多大学的公开课视频(比如Coursera、edX、B站上的名校公开课)都有很棒的心理学课程,跟着老师讲,比自己看书更有代入感。

第三步:实践出真知,理论要结合“生活大舞台”

心理学不是书本上的知识,它最终是要服务于生活的。光看不练假把式。

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留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当你开心、生气、焦虑的时候,试着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去分析一下原因。是不是某个事件触发了?你的想法是什么?行为又是怎么样的?
观察别人: 看看朋友、家人、同事,他们是怎么与人互动的?他们的行为背后可能有什么心理动机?当然,别去“对号入座”或者“过度解读”,只是作为一个观察和思考的角度。
复盘社交场景: 每次和人交流完,回想一下,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可以改进?是沟通方式有问题?还是对对方的心理没把握好?

做点“小实验”:
改变一个习惯: 尝试运用学习到的习惯养成原理,去培养一个好习惯或戒掉一个坏习惯,记录过程中的体会。
调整自己的想法: 当你遇到挫折时,试着用认知疗法的原理,看看能不能改变消极的想法,从而影响情绪和行为。

第四步:不断深化,探索你的“兴趣点”

心理学太大了,不可能面面俱到。当你对某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深入下去。

找找你的“心理学DNA”:
你是不是对研究人的“内心世界”特别好奇?那你可以深入学习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
你是不是对“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想、这样说、这样做”很感兴趣?那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可能适合你。
你是不是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有意思?人格心理学可能就是你的菜。
你是不是对“如何帮助别人解决心理困扰”有热情?那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值得研究。

拓展阅读和学习渠道:
阅读经典文献和研究报告: 当你对某个领域有了更深的了解后,可以尝试去阅读一些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论文或期刊文章,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前沿理论。
参加工作坊或讲座: 如果有机会,可以参加一些心理学相关的线下或线上工作坊、讲座,听听专家的分享,和同行交流。
关注心理学领域的公众号和博主: 有很多优质的心理学科普账号,能提供最新的资讯和有趣的解读。

一些“过来人”的忠告:

保持耐心和毅力: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需要时间去理解和消化。不要期望一蹴而就。
批判性思维很重要: 对任何理论和观点都要保持审慎的态度,不盲从,多思考。尤其是一些比较“热门”但缺乏实证的心理学观点。
不要轻易给自己“诊断”: 学习心理学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而不是成为“半吊子心理医生”,轻易地给身边的人贴标签或者给自己下定义。
多和别人交流: 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互相讨论,会让你学得更扎实,也更有趣。

总而言之,学心理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泛读到精读,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深化探索。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奇心,享受这个探索人类心灵奥秘的过程。祝你学有所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考过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过应用心理学研究生,非科班出身的人,来回答一下吧。

彷徨和时间的综合……

首先,问你自己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对那些分支感兴趣。那些分支使你愉快的点在哪里。

对工作、生活有用?

纯粹看了觉得痛快满足?

之后带着问题,我们回到最初。

第一位同学的入门书籍,我也同样推荐。

《普通心理学》和《心理学与生活》我都看过,两者择其一的话,我推荐《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豆瓣)

原因有:

1、排版比《普通心理学》好看……太多!这一点很重要;

2、有许多实证实例;

3、《普通心理学》只适合需要用它来考研的苦逼人,一上来看这书绝对会让你没有兴趣的。

如果想上课的话呢,学堂在线有一门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概论 学堂在线

是清华大学的彭凯平老师上的推荐这门课是因为有中文

然而,如果你真的想系统了解,光看视频仍旧是不够的,不要害怕教科书,因为当你能看进去的时候会发现教科书十分有趣。

要了解一门学科,学科历史是需要了解的。

黎黑《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第6版) (豆瓣)

就像是星图,让你一览这门学科的群星闪耀。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语言也十分美妙。

如果对精神分析的发展感兴趣,想了解那些年门徒和弗洛伊德撕哗的故事,可以看《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 (豆瓣)

》,之后对哪个人感兴趣就看哪个人的书。推荐的话就是下一个问题啦。

看心理学怎么能不看人格呢~~~~

人格心理学 (豆瓣)

还有你不可不了解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豆瓣)

-------------------------------------------------------分割线一条-------------------------------------------------


看完上面几本之后你会发现心理学分支好多,之后你对啥感兴趣呢?

1、心理的生理机制?那么我推荐《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豆瓣)

2、对大脑感兴趣?同一楼我也推荐《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豆瓣)

光看书不过瘾?嗯,有课程,

认知神经科学 Cognitive Neuroscience 系統神經科學 其他

弯弯的好看一点,全英文的

神经科学基础(一):神经元的电学性质 Fundamentals of Neuroscience, Part 1: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Neuron edX

3、心理学不可不提毕生发展观,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豆瓣)

》别看林崇德的那本,那本真是难看+无聊死了;

4、《社会心理学》书的话推荐迈尔斯的

社会心理学 (豆瓣)

,实在很经典,金盛华的还是算了,难看(字面意思,丑。

当然也有网络课程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Coursera

老师很牛叉叉,很慷慨,资源也多。

5、其实《怪诞心理学》也挺不错,如果你看过那老师的课程就知道。

怪诞行为学 A Beginner's Guide to Irrational Behavior Coursera

6、如果你对lie to me感兴趣,那么可以看《说谎》

说谎 (豆瓣)

7、消费心理学和第一楼推荐的一样,

消费者行为学 (第8版·中国版) (豆瓣)

不错的课本

8、犯罪心理学,唔,推荐:

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 (豆瓣)

犯罪心理画像 (豆瓣)

9、想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希望有助于自己的亲密关系,那么《

亲密关系(第5版) (豆瓣)

》来了~~~

10、一楼推荐的进化心理学也不错

进化心理学 (豆瓣)

如果觉得自己想进行研究或者写点什么,再去看实验心理学、测量心理学之类的吧。

以上~~~

当你看得越多,会发掘到更多自己的兴趣点,然后就会有自己的脉络和发展方向。


--------------------------------------分割线又一条-------------------------------------------

有同学要英文版的,作为一个英语渣,入门

心理学专业英语基础(图示教程) (豆瓣)

工具书:

牛津心理学词典 (豆瓣)

基础读物推荐:

心理学 (豆瓣)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豆瓣)

这本也有英文版

神经医学的话,推荐:

神经科学 (豆瓣)

,网上可搜到第三版的资源和第二版的翻译版。

--------------------------------------1.27补充-------------------------------------------

上周末上了变态心理学,老师推荐的课本是:

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

book.douban.com/subject

和王建平,张宁,王玉龙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变态心理学(第2版),2013年9月——这本没有找到豆瓣链接。

诊断标准:国内用得比较多的是CCMD-3,DSM-4(现在5也出来了)

别看了乱给人贴标签就好。

其他的话,等我以后买到或者读到再推荐啦。嘿嘿

user avatar

心理学专业腐国读研,告诉你,只要读书即可入门和进阶。

先给你个结论:非心理学 专业的 爱好者,不能达到所谓的系统学习,但真的入门后会很炫酷


心理学有两方面的领域:自然科学+人文社科。

从你的描述来看,应该是对后者感兴趣,入门其实很简单,多读多想。那么,要读什么书就是关键

首先,不建议读任何带有 我很牛你读我的书也会牛色彩的书籍

栗子:《人生必读的***》、《三十天学会***》、《你不可不知的***》

我们要读什么书呢?我的答案是,越有教科书的感觉越好
也举几个栗子:《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犯罪心理学》

可能你会问,“教科书”类的书籍,不都很无聊吗?

  • 对的,但你只说对一半,中国人(无论是不是大牛)编著的心理学书籍确实很乏味,所以我们选择书籍的时候,尽可能多留意国外大牛的著作,通常都有比较好的翻译版本。

一、入门必备的书籍(学任何分支都要看,为什么?就像你学任何泳姿都要会憋气和换气)

(1)

@Shen Daniel

所提到的《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豆瓣)

(2)如果你觉得上面那本书逼格不够高,可以看《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 (豆瓣)

(3)如果你就喜欢看中国大牛的枯燥的教科书,就看《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豆瓣)

二、进阶书籍(按照你感兴趣的领域来)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豆瓣)

(2)《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豆瓣)

(3)消费心理学比较少涉及,这本书你可以看看(

消费者行为学 (第8版·中国版) (豆瓣)

(4)个人强烈推荐,心理学爱好者必备 《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 (豆瓣)

怎么解释女人比男人喜欢购物喜欢挑?为啥男人更加的花心? 许多有趣的问题都能得到解释


鉴于关注这个话题的盆友增多,在此增加几本进阶类的书籍供大家选择

(5)《发展心理学》有两本书都蛮不错(a.

发展心理学 (豆瓣)

)(b.

发展心理学 (豆瓣)

(6)《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豆瓣)

(7)《教育心理学》(

book.douban.com/subject

)

接下来推荐的进阶书籍更理科化,如果你懂这些会拥有与众不同的逼格~

(8)《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豆瓣)

)这个分支偏生物学多一点

(9)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豆瓣)

若你对心理学研究感兴趣,苦于自己是非专业学生,强烈推荐


三、修成正果需要看的书籍

前面提到,心理学两方面领域:自然科学+人文社科,但少了前者的心理学爱好者都是在耍流氓

所以,为了你能修成正果,我推荐两本书

(1)《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豆瓣)

)or (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 (豆瓣)

)个人喜欢后者

(2)《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豆瓣)

人的一切“心理”与“行为”都与大脑神经活动有关,弄懂本质,才能弄懂心理学

许多盆友会提到心理学特有的“心理咨询 ”,我在此不发表任何观点,也不推荐任何书籍

However,临床方面有几本书大家可以参考...But,你千万别说你看懂了然后去给别人“诊断”

《Abnormal Psychology》推荐这几本,大家自己选择

a.

异常心理学 (豆瓣)

(David H.Barlow 等)

b.

变态心理学 (豆瓣)

(Jeffrey S. 等)

c.

变态心理学(第9版) (豆瓣)

)([美] 劳伦·B.阿洛伊 等)

================== = === = === == ===== 总结 ======== == == = =========== = = === = ====

先解释我最开始的结论 “不能达到所谓的系统学习”

  • 为什么?因为主流心理学都需要有实证的研究(就是做实验、做调查、做研究),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是没有机会系统的做这类科研工作的,但是,心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现在的理论也许100年以后是神理论,但也可能被后人推翻。
  • 我认为,做心理学研究的过程,才是系统学习心理学的过程

所以,想深入的了解心理学,看优秀的书籍和文献即可。But在我眼中,达不到所谓的系统学习

所有观点和推荐书籍仅供参考,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