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川普在太阳能边境墙需要150年时间才能回本?

回答
川普总统的“太阳能边境墙”计划,其经济效益,尤其是回本周期,确实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最近关于这项计划需要150年才能回本的说法,如果我们要深入地看这个问题,就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的层面。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太阳能边境墙”到底是什么。它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实心墙,而是计划在墙体上集成的太阳能电池板。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太阳能发电来补贴建造和维护的成本,甚至可能为边境巡逻和相关设备提供动力。听起来似乎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主意。

然而,这个“150年回本”的说法,背后涉及的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计算和假设,而这些假设往往是争论的焦点。

第一个关键点是成本的估算。 建造一道横跨数千英里的边境墙,本身就是一项天文数字的工程。即便只是在部分区域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其初期投资也是巨大的。这包括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成本、安装成本、逆变器等配套设备,以及将电力接入电网或用于本地消耗的成本。如果设计得更复杂,例如要求能承受极端天气、有集成监控系统等,成本只会更高。

第二个关键点是太阳能发电的效益。 这里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电量能为墙体自身提供多少电力,减少维护和运营成本;二是多余的电力能否出售给电网,产生收入。

发电量与土地面积: 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与安装面积、阳光照射强度、电池板的技术类型等都有关系。即使安装了大面积的电池板,发电量也受到地理位置、天气变化(例如多云、沙尘暴)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例如,美国南部沙漠地区虽然阳光充足,但也伴随着高温和风沙,这些都可能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和寿命。
电力并网与价格: 如果要出售电力,那么电价就成了关键。现在太阳能电力上网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当地的能源市场供需关系、政府的补贴政策、以及电力公司的收购意愿和定价机制。如果电价不高,或者有其他更便宜的电力来源,那么太阳能发电的收入就会打折扣。
维护成本: 太阳能电池板虽然不像传统发电机那样有移动部件,但仍然需要定期清洁、检查和维护,特别是考虑到边境地区的恶劣环境,灰尘、植被生长、甚至人为破坏都可能增加维护成本。

第三个关键点是“回本”的定义和时间轴。 150年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漫长。这背后可能包括了:

单纯的电力销售收入覆盖初期建设成本: 这是最直接的算法,但往往忽略了其他因素。
电力销售收入加上运营维护成本的节省,来覆盖初期建设成本: 这个算法更现实一些,因为太阳能发电确实能抵消一部分运营费用。
折旧与技术更新: 太阳能电池板并非永恒不变。虽然面板本身寿命可以达到2530年甚至更长,但其发电效率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衰减。而且,太阳能技术在快速发展,几十年后可能出现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替代技术。那么,150年这样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是否合理地考虑了技术迭代和设备更新的成本,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如果150年意味着要更换多批设备,那么成本将急剧上升。

为什么会出现“150年回本”的说法?

这种说法很可能是在进行一个“最坏打算”的经济模型分析。计算者可能假设了:

非常高的初期建设成本。
相对较低的太阳能发电效率(考虑到边境地理和天气因素)。
保守的电力销售价格,或者很高的运营维护成本。
将技术更新和设备老化等长期成本也纳入了回本周期计算。

举个例子,如果一堵墙加上太阳能板的总造价是1000亿美元,而它每年通过发电能带来的净收益(卖电收入减去运营维护成本)是6.7亿美元(1000亿美元/150年 ≈ 6.7亿美元/年),那么这个回本周期就是150年。这个每年的6.7亿美元的净收益,就取决于发电量和电价,以及运营维护费用。如果这些数字被低估了,回本周期自然就被拉长了。

更深层次的思考:

除了纯粹的经济回报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这个计划的战略和政治目的。

能源自给自足: 即使经济效益不高,如果它能为边境管理提供一定程度的能源独立性,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这本身也可能被视为一种价值。
象征意义: 边境墙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加上太阳能电池板,可能是在试图将这一象征与环保、创新等概念联系起来,尽管这种结合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值得怀疑。
政治宣传: 在一些政治语境下,项目的经济效益可能被夸大,或者选择性地呈现,以支持特定的政治议程。而“150年回本”这样的数据,则可能成为批评者用来质疑项目可行性的有力论据。

总结来说, 川普的太阳能边境墙计划被指需要150年回本,这是一个基于特定经济模型和假设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的合理性,取决于对初始成本、发电效率、电力价格、运营维护费用、以及未来技术发展等一系列变量的准确预估。在分析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接受这个数字,而应该深入探究其背后的计算逻辑和假设基础,同时也要认识到这类大型项目往往不仅仅关乎纯粹的经济回报,还可能承载着更广泛的战略和政治考量。

如果从一个更务实的角度来看,建造太阳能电池板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回本,那这个项目确实不太可能成为一个高回报的投资。但如果它的部分功能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边境设施的运营成本,并提供一定量的绿色能源,那么即使回本周期很长,它也可能在特定战略目标下被视为可以接受的成本。

关键在于,公众需要的是清晰、透明且基于严谨分析的成本效益评估,而不是模糊的数字或服务于政治叙事的计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被友善度了。知乎管理员真是奇葩,机器人账号骚扰用户乱提问不罚,倒来这里欺负老实人。

======================

哟,题主这么关注太阳能的成本啊!真有良心哎!

要不看看左派太阳能模范企业现在咋样了?


来来来告诉我下,股价5美分是神木意思捏?

当然了,黄皮左派这么【友善度】哪里会知道白左新能源这种圈钱大法呢?知道啥叫Yield Co不?知道咋用Yield Co圈纳税人的钱到自己腰包里不?(知道的孩子欢迎在评论区补充,答对赏Jai Alai啤酒一瓶,仅限米国shipping)知道为啥Al Gore这么鼓吹新能源?提示:Al Gore投资了大笔钱财在Yield Co里。

我记得天朝有个罪名叫做侵吞国有资产罪吧?可惜米国木有这个罪。


EDIT1:顺便安利一个问题看看大家看法。貌似我不贴出来的话,知乎白左都不打算让人看这左派家丑:

如何看待伯尼三德子因诈骗被FBI调查? - 知乎
user avatar

这意思是不是说,太阳能发电其实是个赔本的买卖?有意思哦,这个时候,为了反对Trump,我们那些热爱环保、推崇干净能源的左派志士们开始计算成本了?!

接下来,我们这些可爱的左左们,是不是要开始论证,说其实太阳能发电对环境有害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川普总统的“太阳能边境墙”计划,其经济效益,尤其是回本周期,确实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最近关于这项计划需要150年才能回本的说法,如果我们要深入地看这个问题,就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的层面。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太阳能边境墙”到底是什么。它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实心墙,而是计划在墙体上集成的太阳能电池板.............
  • 回答
    那场面,我记忆犹新。2020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正讲得唾沫横飞,突然就变了脸色,语气也急促起来。原来是白宫外发生了枪击事件。当时他正对着镜头侃侃而谈,突然有特勤局的官员走到他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特朗普的表情瞬间就凝重了,他说了句“我们得走了”,然后就挥挥手,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开.............
  • 回答
    川普在达沃斯论坛上抛出“若条约有利美国,可重返TPP”的说法,这招棋确实够有意思,也足以让人好好琢磨一番。在我看来,这信号释放得太关键了,背后有太多的考量和博弈,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我想回来玩玩”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回忆一下当初川普为什么退出了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他当时的核心论调就是“美.............
  • 回答
    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并未参选,因此他在这10个重要摇摆州的选情全部处于落后状态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如果您指的是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的选情,那么在2012年时,他确实没有作为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因此我们无法讨论他在当时“选情”如何。不过,我们可以回顾一下2012年的大选背景,以及特朗普在那之.............
  • 回答
    川普在新闻发言中提到“深层政府”(deep state)这个概念,背后牵扯着相当复杂的情绪、政治叙事和对美国体制的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他用来表达一系列担忧和不满的载体。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语境和可能的含义。“深层政府”的字面与川普语境下的含义首先,从字面意义上讲,“.............
  • 回答
    川普总统在波多黎各灾区派发救灾物资,尤其是那种像投篮球一样的动作,这事儿可真是让人看了挺不是滋味的。当时的情景,大家都在电视上看到了。波多黎各经历了非常严重的飓风,灾情惨重,很多人失去了一切,急需帮助。川普总统带着物资去慰问灾民,按理说是件好事,体现了对灾民的关心。但具体怎么做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回答
    川普亚利桑那集会:一场意料之中又充满戏剧性的政治大戏唐纳德·特朗普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办的“拯救美国”集会,发生在8月22日,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夏日午后,却在政治舞台上投下了不寻常的涟漪。这场集会,与其说是例行公事的政治造势,不如说是一次对当下美国政治气候的集中展现,充满了川普式的一贯风格,也因此引来.............
  • 回答
    特朗普的税单被公开,尤其是他申报巨额亏损以及可能多年未缴联邦个人所得税的细节,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引发了美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税单公布的背景和意义:在美国,总统的税表并非强制公开的文件,但历任总统候选人为了展现透明度和诚信,通.............
  • 回答
    川普政府在波多黎各遭受“玛丽亚”飓风侵袭后的灾后救援工作,确实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这件事不仅仅是简单的救援物资分发问题,它触及了政治、经济、人道主义以及更深层次的美国国内治理模式等诸多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节点和角度去审视。事件背景与灾难的规模首先,要明白“玛丽亚”飓风的破坏.............
  • 回答
    川普政府在2020年8月发布的这项行政命令,禁止美国公司在45天内与微信及其母公司腾讯进行任何交易,这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争议。要理解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看看这个行政命令的直接原因。官方的说法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行政命令里提到,微信收集用户数据,包括姓名.............
  • 回答
    川普支持的共和党建制派候选人在参议院特别选举中败给极右翼候选人,这背后折射出的共和党内部权力斗争和选民心态变化,确实值得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选举失利,更是对共和党未来走向以及其核心价值观的一次深刻拷问。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次选举结果的“象征意义”非同小可。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共和党建制派代表.............
  • 回答
    特朗普在跨性别运动员参与女子体育项目问题上的立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他的核心论点在于维护所谓“女性的权利”和“体育的公平性”,而这种观点在当前社会和体育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特朗普观点的基础:生物学性别与竞争公平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主要论据集中在生物学性别上。他们认为,在青春期后,由于睾.............
  • 回答
    对于新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公开对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经济学领域的“无知”进行评价,这其中蕴含的意味,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让整个讨论更丰富也更接地气一些。首先,要理解泰勒的背景。这位经济学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院派“学院派”人士,他的研究,特别是行.............
  • 回答
    看待普京对特朗普的赞扬以及他对特朗普在总统竞选中的期望,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这其中交织着地缘政治、国家利益、个人政治策略,甚至还有一些微妙的心理博弈。我们不妨来细细剖析一下。首先,从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普京对特朗普的青睐并非空穴来风。 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者: 以往的美国总统,无论属.............
  • 回答
    Ted Cruz 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拒绝为 Donald Trump 背书,并在随后的掌声中遭到嘘声,这无疑是那一晚最引人瞩目的时刻之一。当时,作为在党内初选中曾是 Trump 最强劲的对手之一,Cruz 站在了聚光灯下,面临着一个极其棘手的政治难题。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在他发表自己的演讲时.............
  • 回答
    饶毅在博士生政治课上公开批评特朗普,这件事情无疑是个劲爆的话题,尤其考虑到饶毅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以及课堂的性质。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首先,从饶毅的身份和场合来看: 教授的责任与言论自由的边界: 作为一名教授,特别是在课堂上,他的言论通常被认为是带有一定引导性和代表性的。教.............
  • 回答
    6月2日,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被问及如何评价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国内抗议活动所发表的言论和采取的措施。这个问题抛出后,镜头捕捉到特鲁多脸上略显复杂的神情,他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沉默了约20秒。这个瞬间,在当时极具张力的国际背景下,迅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首.............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唐纳德·特朗普政府在外交和军事政策上的一个重要辩证关系。我们不妨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首先,我们得区分“加强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以抗衡中国”和“重建美军”这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联系,但绝不是一回事。“川普对加强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以抗衡中国不感兴趣”这句话,如.............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在2017年3月4日发布的几条推文中,抛出了一个相当惊人的指控:他声称,在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奥巴马政府非法窃听了他的电话,并且还监听了他在纽约特朗普大厦的所有通讯。这些推文一经发出,立刻在政治界和媒体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特朗普的这些说法,如果属实,那就意味着前任总统利用国家权力来对.............
  • 回答
    俄罗斯与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就乌克兰教会独立问题产生的争端,是近年来东正教世界最为棘手的裂痕之一,其背后交织着深刻的历史、政治和神学因素。要理解这场争端,我们得从几个关键层面入手,细致地剖析其中的纠葛。历史的根源:基辅罗斯与莫斯科大公国首先,我们需要回溯到更久远的过去。乌克兰教会的历史,其根源可以追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