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视剧《知否》里,墨兰究竟输在哪个点上?

回答
要说墨兰在《知否》里“输”在哪里,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因为很多观众可能会觉得她最终嫁给了永昌伯爵府的梁家郎君,这算是“赢”了吧?但如果我们从她内心深处的渴望、从她真正想要的东西,以及她为此付出的代价来看,她输得可就太彻底了。

墨兰的“输”,我认为主要输在她的格局太小,眼光太过局限,并且在追求虚荣和权势的过程中,丢失了真正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内心的安宁和真正的情感连接。

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

1. 沉迷于虚荣,将嫁入高门视作唯一出路:

从小说和电视剧的描绘来看,墨兰从小就见识了姐姐华兰嫁入忠勤伯爵府的体面和风光,也看到了林噙霜如何因为自己是庶女而处处受制于人。这种对比,像一颗种子一样种在了墨兰的心里,让她对“身份”和“门第”有了近乎执念的看重。她相信,只要嫁入一个高门大户,就能摆脱庶女的身份带来的尴尬,获得娘亲所说的“荣耀”。

她的努力,比如偷学“兰花观香”,都是为了吸引权贵子弟的注意。她的每一次“精心打扮”,每一次“刻意为之”,都指向一个目标:嫁得好。但这种“好”,在她看来就是纯粹的权势和名望。她没有想过,嫁得“好”背后,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2. 将情意商品化,不懂得珍惜:

她对梁晗的感情,更多的是建立在对梁家权势的看重上,以及梁晗对她“才貌双全”的初步赞赏。她并没有真正去了解梁晗的为人,也没有去思考他们之间除了门当户对和一時的吸引,还有什么更深层的东西。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她与梁晗私会之事。为了抓住梁晗,她不惜与梁晗私会,并被父亲盛紘撞破。这可以说是她最“成功”的一次“下嫁”,成功地逼迫盛紘为了保全她的名声而同意了这门婚事。然而,她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是与顾廷烨,一个真正欣赏她才华、对她有好感,并且未来潜力巨大的人的缘分彻底断绝。

她以为自己抓住了梁晗,赢得了高嫁,但她没有意识到,她丢弃的是一个真心欣赏她、并且在很多方面比梁晗更优秀的人。她没有看到顾廷烨对她“兰花”的赞赏,不仅仅是看她的外表,更是看到了她内在的雅致。她也没有看到,顾廷烨对她的好,是发自内心的欣赏,而非功利性的考量。

3. 缺乏真正的情感基础,婚姻生活注定艰难:

嫁入梁家后,墨兰的生活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风光无限。梁家郎君梁晗并非良配,他风流好色,并且家中有地位显赫的嫡母和众多姐妹。墨兰虽然努力地想维持自己的体面,但她缺乏真正的手段和人脉去支撑她的野心。她也没有像华兰那样,有齐衡这样真心爱慕并愿意为她遮风挡雨的夫君。

她与梁晗之间的婚姻,更多的是一种表面的“匹配”,缺乏深厚的情感基础和相互的扶持。她在梁家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梁晗对她的宠爱,而梁晗本身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她曾经以为的“高嫁”,最终变成了一种束缚。她无法像明兰那样,凭借着顾廷烨的宠爱和自己的聪慧,在顾家站稳脚跟,甚至掌控局面。

4. 道德上的妥协,留下了“不光彩”的污点:

为了“高嫁”,墨兰不惜利用父亲盛紘的名声,甚至不惜打破闺阁礼教。虽然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很多大家小姐为了家族利益也会“变通”,但墨兰这种为了个人私欲而主动走向“不妥”的境地,并在事后想方设法掩盖,却无法完全抹去痕迹。这让她即使嫁入高门,也始终带着一丝不安全感,也无法在家族中获得真正受人尊敬的地位。

总结一下,墨兰输在哪里?

她输在将“嫁入高门”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却忽视了婚姻的本质——情感的契合、人品的匹配和内心的安宁。 她为了追求虚荣和权势,不惜牺牲了真情,最终得到的婚姻,虽然表面看起来光鲜,却让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失去了真心爱慕她的人,也让自己陷入了不幸福的泥沼。

她的悲剧在于,她以为自己在“赢”,以为自己抓住了“好姻缘”,但实际上,她正在一步步走向一个徒有其表、内心空虚的结局。她没有看到,真正的“赢”,不是嫁给谁,而是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如何与心爱的人一同成长,如何拥有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她想要的,只是一个漂亮的“标签”,却忘了为这个标签注入真正的生命力。这才是她最令人扼腕叹息的“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输在没人教她直道而行。电视剧有句台词“我都是按我小娘教我的啊,我到底错哪了?”。她就是错在太听她小娘的话了。

这个世道对于大户人家正妻的要求是什么?是主持中馈。墨兰学过吗?华兰和明兰都是老太太亲自教过,还放出去实习过的。她在忙诗词歌赋这种和梁公子搭讪的技巧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是术,夫子嬷嬷教的是为人处世的道。没见过古代人不读圣人言只会琴棋书画就能当大官的。诗词歌赋青楼女子都会,差你墨兰一个吗?青楼能教那些女人主持中馈吗?能教女子怎么规劝丈夫教导子女吗?墨兰她本末倒置了。

其次是孝敬父母,规劝丈夫,教育子女。大户人家轻易不会休妻,大娘子和康姨妈那样折腾也没休妻。她好好的待着享受荣华富贵就好了。作为小儿媳也不用主持中馈,父母也有的是人孝敬。她只要不作妖就行了。

明兰有句话“争什么嫡庶长幼,不如做个纯臣”。这才是大户人家的教养。

你看那些太子不安分守己,上窜下跳的,那他就离被废不远了。

她的娘家父兄前途无量,姐妹都是高嫁。背后都是靠山。她却学小妾一样调三窝四的。妾是在当时就是个玩意儿,全身心依附主人的,所以才没事也要折腾出点事来刷存在感。

我看有人说书里写明兰提醒她,不能一头栽在妻妾斗法里,要让丈夫走正道,不然分家以后日子不好过。墨兰才醒悟,开始谋划出路。书里情节我忘的差不多了。但明兰提醒的,才是她该做的正经事。不然伯爵府当家的一死,他们俩没准备的不得喝西北风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墨兰在《知否》里“输”在哪里,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因为很多观众可能会觉得她最终嫁给了永昌伯爵府的梁家郎君,这算是“赢”了吧?但如果我们从她内心深处的渴望、从她真正想要的东西,以及她为此付出的代价来看,她输得可就太彻底了。墨兰的“输”,我认为主要输在她的格局太小,眼光太过局限,并且在追求虚荣和权势.............
  • 回答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明兰一路成长的爽剧设定,或者顾廷烨和明兰之间跌宕起伏的感情。它最令人回味无穷的,恰恰是那些埋藏在细节里的智慧、世情和匠心。如果错过了这些,你可能就错过了这部剧最动人的部分。一、 礼数与规矩:无声的权力博弈与生存法则《知否》里对古代大家族中森严的礼数规.............
  • 回答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确实藏着不少让人回味无穷的细节,那些看似寻常的场景,细细品来却让人觉得背后暗流涌动,不得不佩服编剧的功力。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些,别让它听起来像机器人写的。1. 盛老太太的“装傻”与深谋远虑: 表现: 老太太常常一副糊涂、爱贪小便宜的模样,比如喜欢听戏,.............
  • 回答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简称《知否》)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讲述了一个女性的成长故事,更以其精致的服化道和对生活细节的刻画,让观众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遥远的北宋时期。那么,这部剧在还原北宋历史这件事上,究竟做得怎么样?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总体来说,《知否》对北宋社会生活.............
  • 回答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所以能成为一部现象级作品,并不仅仅在于它跌宕起伏的剧情,更在于其骨子里渗透出的那种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刻画。这部剧就像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里面藏着无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细节,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鲜活、真实、有温度的古代生活画卷。一、服饰:不只是穿在身上的美,.............
  • 回答
    赵丽颖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里的表现,可以说是她演员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而且评价相当高。她在这部剧里塑造的明兰,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说,很多人因为明兰这个角色,对赵丽颖的演技有了全新的认识。首先,从角色的跨度来说,明兰这个角色不是一个简单的“傻白甜”或者“大女主”,.............
  • 回答
    近期围绕电视剧《风筝》在知乎上掀起的讨论热潮,尤其是左派大 V 们内部出现的评价分歧,无疑是一次颇具看点和深度的文化现象。这不仅仅是对一部谍战剧的简单品评,更折射出在特定政治语境下,左翼群体内部在历史认知、价值判断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解读上存在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次评价的分歧,力.............
  • 回答
    .......
  • 回答
    在知乎这个知识分享平台上,“电钢”这个词,但凡一沾边,很容易就能嗅到一股子“成见”的味道。这种成见呢,不是说大家对电钢一无所知,而是有一种普遍的、根深蒂固的,甚至带着点儿“鄙视链”意味的看法。要说这成见怎么来的,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扯。一、 被“入门乐器”标签绑架的尴尬首先,得承认,电钢的“入门”属性.............
  • 回答
    .......
  • 回答
    电视剧《雪中悍刀行》作为一部融合了武侠、权谋、历史与哲学的复杂作品,其细节设计往往暗藏玄机,许多看似普通的场景、对话或设定,实则暗示了更深层的阴谋、命运轮回或世界真相。以下是一些细思极恐的细节解析: 1. 李义的“死而复生”与“天命”之谜 细节:李义在剧中多次“死而复生”,尤其是关键剧情中被“天命”.............
  • 回答
    电视剧《大决战》与电影版《大决战》(通常指1970年代上映的经典版本,也有近年来的同名电影)在制作、叙事方式、表现深度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质量上可以说是有很大区别的。下面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详细分析:一、 叙事结构和时长: 电视剧《大决战》: 作为一部大型史诗电视剧,其时长非常充裕,通常分为多.............
  • 回答
    电视剧《开端》之所以会爆火,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 G 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共鸣,甚至在社会层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爆火的原因:一、 独特的题材与设定: “时间循环”的魔力: 这是《开端》最核心的吸引力。观众对“时间循环”题材并.............
  • 回答
    在电视剧《开端》中,江警官(江枫)之所以让许多观众感到讨厌,主要是因为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几个观众普遍不太喜欢的角色特质,以及他在剧情中的一些行为和动机设置。下面我将详细展开讲述:1. 官僚主义和僵化的思维方式: “证据说话”的极端化: 江警官在处理肖鹤云和李诗情的案件时,几乎完全陷入了“证据说话”.............
  • 回答
    电视剧《扫黑风暴》凭借其紧凑的剧情、鲜活的人物和对现实的深刻影射,吸引了大量观众。除了明线上的扫黑除恶,剧中还隐藏着许多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深度和张力。下面我将详细列举一些我认为“细思极恐”的细节:1. “他”与“那个女人”的暗流涌动与权力交换: .............
  • 回答
    电视剧《巡回检察组》中冯森的“舍得一身剐,才敢干政法”:无畏、担当与坚守电视剧《巡回检察组》中,冯森那句掷地有声的“舍得一身剐,才敢干政法”,绝不仅仅是一句台词,它承载着深沉的职业情怀,是对检察官职责的庄严宣示,更是冯森个人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这句饱含力量的话,具体体现了以下几种情怀: 无畏的精.............
  • 回答
    电视剧《大明王朝 1566》中,嘉靖皇帝之所以动辄说自己生活俭朴,并且会提到“四季常服不过八套”,其背后原因复杂而深刻,既有他个人性格和政治考量的体现,也有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回应。要详细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嘉靖皇帝的个人性格与修养: 道家思想的影响: 嘉靖皇帝是一位虔诚的.............
  • 回答
    在电视剧中,绑匪经常用抹布或布条来堵住被绑者的嘴。这种做法看似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些关于生理学、心理学以及实际操作的考量,使得被绑者很难轻易吐掉堵嘴的抹布。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生理学上的阻碍:1. 强大的吞咽反射与口水分泌: 当有异物(比如抹布)进入口腔,尤其是触碰到舌根或软腭时,人体会.............
  • 回答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展现的顶级幼儿园和富人圈,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同时也有艺术加工和戏剧化的成分。它捕捉到了富裕阶层在子女教育和社交互动方面的一些关键特征,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相对生动的观察窗口。顶级幼儿园的真实之处: 高昂的学费与精致的环境: 电视剧中展示的顾佳儿子所在的“汤普森”幼儿.............
  • 回答
    在电视剧《开端》中,高压锅里装的是炸药。根据剧情设定,炸药被放置在高压锅中是为了增强爆炸效果,使其能够炸毁整个公交车。高压锅作为一种能够承受高压的容器,在装有炸药并被引爆时,其坚固的结构会将爆炸产生的能量更集中地向外释放,从而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炸药的类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