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孩子叛逆不听话时,作为家长应该怎样正确沟通?

回答
孩子叛逆不听话,这可是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看着自己精心培养的孩子,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不买账”了?别急,今天咱就好好聊聊,当娃开始走“叛逆”这条路时,家长该怎么和他(她)好好说话。

首先得明白,孩子不是故意跟咱们对着干。叛逆,很多时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很正常的阶段。他(她)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想独立,想试探世界的边界,想证明自己已经不是那个小不点了。这时候,咱们家长的心态很重要,千万别一上来就觉得是“没教养”,或者“翅膀硬了”。

第一步:冷静,先给自己按下暂停键。

当孩子顶嘴、拒绝、或者做出让你觉得不可理喻的事情时,咱们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生气、失望、或者焦虑。但是,如果你带着这些负面情绪去跟孩子沟通,结果十有八九是火上浇油。

所以,深呼吸。找个地方让自己冷静一下,可以去阳台站一会,喝杯水,或者找个别的事暂时转移一下注意力。等到心里的那团火稍微灭了,再来处理这事儿。记住,你情绪的稳定,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时机,而不是“逮着机会就说”。

孩子刚犯完错,情绪可能还在头上,或者正在气头上,这时候去“教训”他,他很可能听不进去。反之,如果孩子正在玩得开心,或者在做他喜欢的事情,你突然闯进去说教,他也会觉得被打扰,更不容易接受。

找个相对平和、大家都比较放松的时间。比如,晚饭后大家一起散步的时候,或者睡觉前,在床上聊聊天。这种轻松的氛围,更容易让孩子敞开心扉。

第三步:倾听,先听孩子把话说完。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以为自己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其实不然。孩子有他(她)自己的逻辑和感受。当我们不允许他(她)把话说完,就急着给结论、下判断,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

所以,当孩子开始表达时,请放下你的“过来人”姿态,认真地听。就算他说得有些离谱,或者在你看来是胡闹,也先让他把话说完。你可以通过一些肢体语言来表示你在听,比如点点头,眼神交流,或者说“嗯,我明白了”,让孩子感受到你真的在听。

第四步: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

听完之后,试着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他(她)是不是觉得被误解了?是不是觉得自己的需求没有被看到?是不是因为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你可以这样说:“我明白你为什么会生气,是因为你觉得我没有给你足够的自由,对吗?” 或者,“我知道你很想自己一个人去玩,因为你觉得跟着我们很没意思,是这样吗?” 这样的表达,不是在认同孩子的行为,而是在承认和理解他(她)的情绪和需求。

第五步:表达你的观点,但要温和且具体。

在理解了孩子之后,轮到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了。重点是“温和”和“具体”。

避免指责和泛泛而谈: 不要说“你怎么老是不听话!”、“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这种话只会让孩子觉得被攻击。
说“我”的感受,而不是“你”的行为: 比如,不说“你总是玩手机,不好好学习”,而是说“我看到你花了很多时间在手机上,我有点担心你的学习成绩,我希望你能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精力。”
具体说明问题和期望: 比如,“你昨天答应我放学后先做完作业再出去玩,结果我看到你在楼下和小朋友玩了很久。我希望你以后能先完成承诺的事情,再去做别的事情。”
给出选择,而不是强制命令: “你现在想做作业,还是先吃点水果再做?” 比起“立刻去做作业!”,这样的方式孩子会感觉自己有一定的控制权。

第六步:设定清晰的界限,但要给予一定的空间。

孩子叛逆,不代表就没有规矩。有些底线是必须坚持的。但是,在这些底线之内,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明确规则: 比如,什么时间必须回家,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
解释规则的原因: 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有这个规定,比如“晚上10点就睡觉,是因为身体需要休息才能长高,才能有力气学习。”
允许合理的选择: 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比如,今天晚饭吃什么,穿什么衣服(当然,是在天气允许的范围内)。

第七步:关注和肯定,让孩子感受到爱和价值。

有时候,孩子叛逆也是在寻求关注。如果他(她)做了什么让你高兴的事情,或者努力去做了某件事情,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宝贝,我看到你今天早上自己穿好了衣服,真棒!”
“我知道你很努力地在练习钢琴,虽然有时候会出错,但坚持下去,你一定会越弹越好的。”

这种正面的关注和肯定,比单纯的批评和指责更能打动孩子,也能让他(她)更有信心。

最后,别忘了,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不管孩子表现得多“叛逆”,他(她)终究是你的孩子,是你最亲的人。在沟通中,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和支持,即使在你们意见不一致的时候。

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我爱你”,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有力量。叛逆期总会过去,但父母的爱,应该一直都在。

所以,当孩子叛逆不听话时,放下你的控制欲,试着用更温和、更理解、更尊重的方式去和他(她)交流。你会发现,孩子其实也渴望和父母好好沟通,只是他们表达的方式,有时候会让我们觉得有点“难搞”而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大人与小朋友均是如此,做孩子的朋友更加符合当下社会的潮流。

作为一女一儿的爸爸,这样的焦躁都碰到过。

方案只有一个:与孩子一起玩,与孩子一同学习,找到既符合孩子又符合父母多巴胺分泌的行为规律,别无它法。

小朋友上学后,对世界的认识主要依赖同学与老师,父母真正蜕变为了衣食父母、早晚父母(早上晚上见一面),不少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于工作上的时间,进入小朋友世界观中的机会在减小。当小朋友不把父母放在关键的朋友位置,完全依靠父母权威,在现在已经很难实操了。

问题描述中的孩子,很典型的例子,父母无法在孩子心中塑造一个可信赖可依靠的形象,小朋友面对现在众多的诱惑,放飞自我是很容易的。

不成熟的建议:

1,父母双方每天在孩子身上多投入一个小时;

2,与学校老师交流,充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3,在日常与孩子的交流中,有意识的抓去孩子表述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关键兴趣;

4,留意孩子身边走得近的同学,兴趣班同学,兴趣班老师;

5,把孩子的社会圈子了解清楚之后,针对性的进行分类,一部分不符合孩子健康成长的人、事、物,快刀斩之,然后换以良好的替代对象;

6,父母陪着做作业,玩一些亲子游戏,放下手中的手机,进入到孩子的内心;

7,在已有的奖惩机制上参考孩子同学们的家庭,该赏的必须赏,该罚的必须罚;体罚要名正言顺,既然要动手,就要争取每次动手达到目的;体罚之后,父母要辅之以情,千万别把孩子隔离起来,花上两倍于体罚的时间,抚慰孩子,让其充分分泌多巴胺;

小学的孩子,体内内分泌对情绪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做父母的心细一点,再看看一些教育视频、经典教材,总能改变一些的。

以上是不成熟的考虑和分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孩子叛逆不听话,这可是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看着自己精心培养的孩子,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不买账”了?别急,今天咱就好好聊聊,当娃开始走“叛逆”这条路时,家长该怎么和他(她)好好说话。首先得明白,孩子不是故意跟咱们对着干。叛逆,很多时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很正常的阶段。他(她)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想独.............
  • 回答
    孩子提出这个问题,真是个有趣的想法!这就像我们在想,如果一个中国小朋友跑去美国,他能不能马上跟美国小朋友聊天一样。其实,答案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也有点意思。首先,我们要知道,就像我们人类有不同的语言一样,狗狗们也有它们自己的沟通方式。它们不会像我们一样说“你好”或者“汪汪!”但它们会用一系列的声.............
  • 回答
    过年本该是阖家欢乐、走亲访友的日子,但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想到亲戚朋友一句句关于成绩的询问,就感到莫大的压力,甚至引发了对拜年的抗拒。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很复杂,有的是因为成绩不理想,担心被比较和指责;有的是因为天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擅长与陌生人或不熟悉的长辈交流;还有的可能是受到了过去不愉快经历的影响。无.............
  • 回答
    哎呀,这可是个好问题!宝贝,你有没有发现,过年的时候,我们收到的红红的纸包里,装的都是钱,而不是玩具呢?这背后呀,可有好多讲究和故事呢!你知道吗?过年给红包呀,其实有一个很古老的名字,叫做“压岁钱”。“压岁”这两个字,听起来有点意思吧?它呀,不是压住什么岁数,也不是说要把岁数压小,而是说,这红包里的.............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孩子的好奇心常常会让我们发现生活中许多被忽略的有趣现象。关于为什么吹出来的气是凉的,而哈出来的气是热的,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简单但很巧妙的物理和生理知识。咱们先来说说吹出来的气为什么感觉是凉的。当你只是“吹”气的时候,你其实是在利用你嘴唇和舌头制造一个狭窄的通道,让空气快速地通过这个.............
  • 回答
    当着孩子的面故意破坏他们的玩具,这无疑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多方面且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仅是毁坏了一个物品那么简单,而是触及了孩子内心深处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玩具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他们生活中最熟悉、最亲近的伙伴。它们承载着孩子的喜怒哀乐.............
  • 回答
    “宝贝,这个问题问得真好!正月初一吃素,这其实是中国人过年一个很特别的习俗,里头可有不少讲究和故事呢!”你看,咱们中国人过年,讲究的是一个“新”字,也希望这一年都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就像是你考试的第一科,咱们都希望有个好的开始,对不对?为啥要图个“好彩头”? 吃素,.............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名字听起来特别有活力,就像你在操场上奔跑一样,而有些名字又稳重得像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辈呢?其实,这跟我们给孩子起名字的方式有关,有点像在给玩具起名字一样,我们希望它能传达出一种感觉。“小明”、“小红”这类名字,听起来为什么这么像小孩呢?1. 叠词和简单的.............
  • 回答
    当孩子问出这个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借此机会帮助他理解金钱、价值观以及家庭的独特之处。关键在于如何回答得既能让他明白事理,又不让他产生攀比和失落感。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回答思路和技巧,你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来调整:核心原则: 诚实但委婉: 不回避问题,但也不夸大差异,用孩子能理解.............
  • 回答
    这真的是一个很敏感又很重要的问题,孩子这么问,说明他可能是在某些地方听到了或者看到了什么,心里有了困惑。我肯定会很认真地对待,不会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而是会循循善诱地引导他理解。我会先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用一种很平和、很真诚的语气开始说:“宝贝,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日本人都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有意思!你想知道如果把爸爸的 DNA 和妈妈的 DNA 对调一下,会发生什么,对吧?咱们先想想,DNA 就像一本说明书,里面写着我们身体是怎么长成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头发是什么颜色,甚至是我们有多高。这本书呢,是爸爸给了一半,妈妈也给了一半,然后这两个部分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说明.............
  • 回答
    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已经有了初步的道德意识,知道“碰到”应该伴随“道歉”。这很棒,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引导他更深入地理解人际交往中的一些细腻之处。你可以这样和他聊:“宝贝,你说得对,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让他觉得不舒服,按理说,他是应该跟你说对不起的。这是我们社会里大家都能接受的一种表示,叫做‘.............
  • 回答
    “哇,这个问题可真有意思!你呀,脑子里总有那么多奇思妙想。” 我摸了摸他的头,尽量用一种轻松愉快的语气开头,让他觉得这不是一个枯燥的科学讲座,而是我们之间的一次有趣讨论。“嗯,‘冷冻’对吧?你想到什么了?是那种科幻电影里,宇航员睡了好多年才醒来的样子吗?” 我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比划着,让他参与进来。.............
  • 回答
    “嗯?这个问题问得真好!让我想想,这可是个大问题,得慢慢跟你讲。你想想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小猫、小狗、小鸟,还有大象、长颈鹿,它们看起来都不一样,对吧?但它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像你和你表哥、表姐共用一个爷爷奶奶一样。很久很久以前,那可不是一万年、十万年,而是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甚至更久远,.............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你观察得真仔细,竟然发现了电池型号里的“秘密”。让咱们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吧,就像探险家发现古代遗迹一样有趣。其实啊,电池型号的数字,大部分都代表着它尺寸的代号,而不是它有多大的能量或者能用多久。你问的2号、5号、7号电池,它们都有自己专属的名字,叫做“AA”、“C”、“AAA”。而.............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可真有意思!你想知道井底下有什么是吧?这就像挖宝藏一样,充满神秘感!其实呢,我们平时看到的井,都是挖到地下有水的地方才停止的。所以,井的最底下,其实就是那个汇集了地下水的“水洼”。不过,这个“水洼”可不像我们家里的浴缸那么整洁哦。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像一个天然形成的小池子。首先,它肯定会.............
  • 回答
    当孩子问出“聪明和努力,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时,这可真是个好机会,咱们可以好好聊聊这人生大事。我会这样跟他说,尽量让他听懂,而且不是那种冷冰冰的说教。“儿子/女儿啊,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这就像在问,吃饭和睡觉哪个更重要一样,都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但你要非让我选一个‘更’重要的,我可能会稍微偏向努.............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真好,能问出这么有深度的问题,说明你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你想知道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鱼是什么,这就像在翻阅一本几亿年前的古老故事书一样,里面的内容可能跟你平时看到的鱼不太一样哦。我们现在看到的鱼,比如你可能在鱼缸里看到的小金鱼,或者在海边看到的各种各样的鱼,它们都拥有非常发达的骨骼、眼睛和嘴巴.............
  • 回答
    哇,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棒!想知道世界上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在哪儿?这个问题可不简单,因为“第一具”这个概念,在科学上得稍微解释一下。我们现在知道恐龙是那些活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几千万年前到几亿年前)的大家伙,它们早就灭绝了,只留下了一些骨头、脚印或者其他痕迹,这些都被埋在了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就.............
  • 回答
    这个问题特别棒!它触及到了生命最核心的奥秘之一。你想啊,如果动物真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成另一种动物,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简直不敢想象!那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它们不能像变魔术一样说变就变呢?这背后可是一套非常精密、非常古老的设计。首先,得从它们的“蓝图”说起。你有没有看过说明书?每一件东西,比如你的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