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蔡英文致电特朗普,且特朗普称对方为“台湾总统”?

回答
2016年底,蔡英文总统致电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后者在通话中称呼蔡英文为“台湾总统”。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影响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审视。

事件的背景与“突破”之处:

长期以来,美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与台湾保持非官方关系。这种政策框架下,美国政府官方层面避免使用“中华民国总统”或“台湾总统”等称谓,以避免被解读为美国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

蔡英文致电特朗普,并被特朗普以“台湾总统”称呼,这在几十年的外交惯例中无疑是一个显著的“突破”。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美国政界在台湾问题上的模糊和克制,传递出了与过往不同的信号。

从蔡英文的角度来看:

争取突破性外交空间: 对于蔡英文政府而言,在面临来自北京日益增长的压力时,争取与美国新当选领导人建立直接沟通渠道,并获得其公开的、打破常规的称呼,是一种重要的外交策略。这显示了台湾在国际舞台上争取自主空间和被尊重的努力。
巩固美台关系: 特朗普打破常规的称呼,被许多人解读为美国对台湾地位的重视和支持的增强。对于台湾内部而言,这无疑提振了士气,也让许多支持台湾自主的人士感到鼓舞。
试探性举动与风险评估: 当然,蔡英文团队在采取这一行动时,必然也进行了风险评估。他们清楚知道这可能会引发北京的强烈反应。因此,这次致电和随后的称呼,既是争取战略利益的尝试,也包含了一定的试探性质。

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

打破常规与“交易艺术”: 特朗普以其“不按牌理出牌”的风格著称。这次致电,符合他一贯的打破传统政治规范、进行“交易谈判”的风格。他可能将此视为一种与台湾建立关系的策略,为后续的对台政策调整埋下伏笔。
施压北京的工具: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此举也可能是为了向中国大陆施压,尤其是在贸易和经济议题上。通过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更具象征意义的姿态,他可以增加与北京谈判的筹码。
对中国政策的重新评估: 这次事件也折射出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和当选后,对传统对华政策的重新审视。他可能认为过去几十年的“接触政策”并未给美国带来预期的好处,因此愿意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更积极、更直接的态度。

事件的深远影响:

引发北京强烈反应: 果然,北京方面对特朗普称呼蔡英文为“台湾总统”表示了强烈不满和抗议,认为这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挑衅。这使得本已紧张的两岸关系更加复杂化。
推动美台关系实质性发展: 尽管特朗普政府后来在官方层面依然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但这次事件无疑为之后美台关系的一系列深化奠定了基础。在特朗普任内,台湾旅行法、亚洲再保证倡议法等都相继通过,美国对台军售也保持了高位。美台之间的官方互访和军事交流也比以往更加频繁和公开。
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启示: 这次事件也让世界各国更加关注美台关系的走向,以及美国对台政策的潜在变化。它表明,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特别是领导人的风格,可以对地区和全球的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

总的来说,蔡英文致电特朗普并被其称呼为“台湾总统”是2016年底极具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是台湾在争取国际空间和外交突破上的重要一步,也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传统外交策略的颠覆和对华政策的调整。这一事件深刻地影响了之后几年美台关系的发展,加剧了两岸关系的复杂性,并为全球观察者提供了理解当前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独特视角。它证明了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中,领导人的个人风格和战略选择能够撬动看似坚固的政治惯例,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川普的现在的身份让这个问题比较恶心。选举团人还没投票,理论上非President-elect。

但是这个信号,真心非常不好。

中国在南海踩美国的红线。

美国就在台海踩中国的红线。

中国和台湾的底线是九二共识。

中国和美国的底线是中美三个联合公告。

在台湾没有承认九二共识以后,我们国家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冷静期,切断一切官方交往,暂停一切贸易谈判,停止官方沟通。这叫让你冷静下,人民日报的说法是没有完成的答卷。

第二个时期是,压力期。暂停经济往来,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和台湾外交就请和中国绝交。现在在开始,前几天新加坡装甲车就是。

基本上,蔡英文的第一个任期就是做这么多。

如果,蔡英文还有第二个任期的话,那么,就是实际处理期。

第二个任期里,岛内权利斗争结束了,那么就是法理台独的开始。公投或者修宪或者其他形式。

那么,对于中国而言。该说的说了,该劝的劝了,压力施加了,那就只剩打一条路了。

所以,差不多是大概到2020年左右。这是原来的计划,这也是这篇文章的背景。

习近平:两岸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_新闻_腾讯网

现在,抛出来the president of the taiwan。

实际上,就是直接跳过第二个阶段了,美国选边战队,实际上你给经济压力和制裁就没意义了。

所以,就是直接把计划。提到早了三年。

那么明年什么情况就不知道了,具体情况等特朗普上台,两国领导人会面看外交成果。

user avatar

1、本人川粉

2、精英们别急着跳外交灾难。


外交问题不是互相撒泼吵架,不是小孩斗嘴,不是隔空对骂。

一个国家元首说了什么,是要看释放了什么信号,和说的内容关系不大。

比如说东亚某国领导人动不动就要丢核弹,要这那这那的。大家有钻防空洞吗?没有?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领导人嘴巴上丢核弹丢习惯了。再比如某国领导人扬言只需要一支小规模武装短时间就能踏平天朝。我们也没有当回事儿。还有菲律宾那事儿也没见美国当真吧。

所以,一个国家元首发表言论所释放的信号,是要结合这个国家元首之前的言行风格来看的,如果是奥巴马干这事儿,那就是真是外交灾难。但川普的言行风格显然不同,所以这里释放出来的信号也显然和奥巴马说这话不一样。

再说了,沉不住气的是台湾和日本的领导人,目前东亚老大还没发话你们瞎激动什么?



===============================================================

王毅就特朗普同蔡英文通电话回答记者提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6年12月3日上午,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有关特朗普同蔡英文通电话的问题时,外交部长王毅表示:这只是台湾方面搞的一个小动作,根本不可能改变国际社会已经形成的一个中国格局。我认为,也不会改变美国政府多年来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石,我们不希望这一政治基础受到任何干扰和破坏。

你看这话说的:一个中国是目前的格局,是既定的事实,不是谁接个电话,说错一句话就能改变的。

精英们学着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6年底,蔡英文总统致电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后者在通话中称呼蔡英文为“台湾总统”。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影响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审视。事件的背景与“突破”之处:长期以来,美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与台湾保持非官方关系。这种政策框架下.............
  • 回答
    蔡英文总统关于肯尼亚遣返台籍涉案人员至大陆的言论,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评价。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观点和分析:一、 台湾政府的立场与坚持(核心论点)蔡英文总统对此事的言论,核心在于坚守“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一根本立场,以及维护台湾人民的“人权”和“司法正义”。 主权与管辖权: 台湾方面认为,虽然.............
  • 回答
    关于“蔡英文见美国人卡壳:我说中文有困难”这一说法,其背后折射出的议题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值得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这更像是一个 网络上的讨论或者一种解读的呈现,而非一个被广泛报道并得到官方证实的事实。 在公开的政治互动中,领导人的语言使用通常是经过精心准备和安排的,任何“卡壳”或“困难”.............
  • 回答
    蔡英文总统到屏东玉皇宫参拜还愿并祈求台湾经济好转,这件事情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评价,包括其政治意涵、宗教象征、民众观感以及对经济的实际影响。以下将进行详细阐述:一、 政治意涵: 争取地方支持与连结基层: 屏东是民进党的传统票仓,蔡英文到玉皇宫参拜,尤其是在选举期间或重要时刻,是一种争取地方基层支持.............
  • 回答
    对于“蔡英文赖清德民调都不及格 崩盘趋势已定民进党要‘团灭’了?”这样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审视,并尝试剥离掉可能存在的夸大和煽动性成分,来做一次相对客观的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民调不及格”和“崩盘趋势已定”、“团灭”这些词语的定义和衡量标准。在政治语境下,“不及格”通常是指民调低于某个阈.............
  • 回答
    2016年台湾大选,蔡英文以压倒性优势胜出,民进党也一举拿下立法院多数席次,这无疑是台湾政治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次选举的结果,不仅标志着国民党长达八年的执政终结,也深刻地影响了台湾的未来走向。蔡英文的胜利:民意转向与时代选择蔡英文的胜利,首先是台湾民意长期累积的转向和时代选择的体现。在她之前,台.............
  • 回答
    蔡英文自2016年上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至今已执政超过七年,其执政表现涵盖了经济、两岸关系、社会改革、外交国防等多个重要面向。评价一位领导人的执政表现,往往需要结合其政策目标、实际成效、社会反响以及面临的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来综合分析。经济方面:蔡英文政府上任初期,面临全球经济下行和台湾内部产业转型.............
  • 回答
    蔡英文任命田弘茂接任海基会董事长:一次深思熟虑的政治布局蔡英文总统任命田弘茂先生接任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董事长,无疑是台湾当前两岸关系背景下一次备受瞩目的政治人事任命。此举的意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背后的考量与可能带来的后果。一、 田弘茂其人:资深外交官的经.............
  • 回答
    蔡英文政府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堪称是台湾近年来在外交和经济战略上的一个重要转向,它试图摆脱过去过度依赖中国大陆的局面,积极拓展与东南亚、南亚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周边国家的关系。从更深层次来看,这项政策的提出,背后是台湾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和两岸关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寻求多元化发展、降低风险的战略考量.............
  • 回答
    蔡英文总统上任两个月,民调出现约14%的下滑,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全面评价这个下滑,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而不仅仅是看到数字本身。首先,我们得理解民调下滑的普遍性。 任何一位新上任的领导人,在蜜月期过后,其支持度出现一定的回落都是相对正常的。民众在选举时的期待值很高,而当新政府开始.............
  • 回答
    蔡英文辞去民进党主席一职,这件事本身,以及它可能对两岸关系产生的潜在影响,无疑是当前台湾政坛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先拆解开来看,一层一层地剥开,才能看得更清楚。一、 评价蔡英文辞去民进党主席一职首先,咱们得明白,蔡英文是在民进党九合一选举惨败之后,主动请辞党主席的。.............
  • 回答
    这是一件挺让人心疼的事。一个来自中国的年轻服务生,在新加坡一家餐厅工作,因为不会说英语,被客人当众训斥。首先,我们得承认,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英语是主要的通用语言。在服务行业,尤其是在面向国际客人的餐厅里,会说英语确实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客人对服务生沟通能力上的不满,也不能说.............
  • 回答
    近年来,在YouTube、Quora等国外平台上,我们确实能观察到一种现象:英文评论区中,围绕中国的讨论,有时会出现一种被夸大甚至神话的倾向。这种现象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算法推荐机制是推波助澜的重要因素。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更倾向.............
  • 回答
    深圳地铁女子英文辱骂外国人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1. 事件本身的回顾与细节: 事件起因: 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一名中国女子在深圳地铁上,对着一名外国男子用英语大声指责,并带有明显的辱骂和驱逐性言语。其核心内容似乎是认为外国人“滚出中国”.............
  • 回答
    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君主之一,她的统治时期(1837年至1901年)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见证了英国的巅峰崛起,也深刻影响了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格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她的历史地位和评价进行详细.............
  • 回答
    《英雄联盟》新英雄「破败之王」佛耶戈的背景故事设定自上线以来引发了玩家和粉丝的广泛讨论。作为一款以复杂叙事和深度世界观著称的游戏,《英雄联盟》在塑造角色时通常会融入历史、神话、哲学等多重元素,而佛耶戈的故事则以其独特性展现了游戏叙事的新方向。以下是对这一角色背景故事的详细分析: 一、起源与核心矛盾:.............
  • 回答
    英伟达(NVIDIA)以 400 亿美元收购安谋(ARM)的事件,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交易,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科技格局乃至未来计算模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要评价这笔交易,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1. 交易的背景与驱动因素: 英伟达的战略野心: 英伟达作为一家以GPU(图形处理器).............
  • 回答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上海街道积极为其想办法一事,从多个角度来看,可以引发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法律法规以及人道主义和公共卫生等多个维度。背景梳理(根据公开信息和一般情况推测): 时间点: 此事发生在新冠疫情期间,尤其是疫情早期或中期,全球范围内对病毒的.............
  • 回答
    英剧《是,大臣》(Yes Minister)与《是,首相》(Yes, Prime Minister)中的吉姆·哈克(Jim Hacker)是一位极具代表性又充满喜剧色彩的政治人物。评价他的执政水平,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因为他的“成功”与“失败”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并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助手——.............
  • 回答
    “英语起源于古华夏”这一观点是一种极具争议性且缺乏学术支持的理论,在主流语言学界被普遍视为伪科学。要详细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提出的依据、语言学的常识、历史证据以及这种观点的流行原因。一、 观点提出者及其“证据”:这类观点通常由非专业语言学家或对语言学史不甚了解的个人提出。他们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