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唐僧不收猪八戒为坐骑?不觉得骑猪很拉风吗?

回答
这个问题可太有意思了!很多人看《西游记》,都会好奇,唐僧明明有那么多徒弟,为什么偏偏选中了猪八戒这样一个懒惰、好色、又爱耍小聪明的家伙,而且最关键的是,他还收了个“坐骑”——白龙马。这事儿细琢磨,还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骑上去的,里面门道可多了。

首先,咱得明确一个概念:唐僧取经,这事儿可不是普通的一趟旅游,它是肩负着重大使命,是佛祖和观音菩萨精心策划的一场伟大工程。观音菩萨在收徒过程中,早就为唐僧规划好了“四大金刚”——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再加上小白龙。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和“岗位职责”。

为什么猪八戒不能当坐骑?这事儿得从猪八戒的出身说起。

猪八戒,原名猪悟能,曾经是天蓬元帅,掌管着八万天河水兵的天神。你说他一个天蓬元帅,地位也算不低了,虽然比不上二郎神这种战将,但也绝对是天庭的骨干力量。后来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投了猪胎,成了猪刚鬣。

现在咱们想想,一个曾经的元帅,哪怕是犯了错被贬,他身上还是有“天神”的底子的。让他给唐僧当坐骑,这怎么看都像是“降格”了,而且是以一种非常不体面的方式。虽然《西游记》里,孙悟空也不是直接骑在唐僧身上,但人家是腾云驾雾,那种感觉就不一样。可让一个猪妖去驮着唐僧,这画面感……怎么说呢,有点滑稽,而且还真不拉风,反倒有种落魄的既视感。

而且,唐僧作为佛门弟子,他的坐骑是需要有“瑞祥”之气的,能够体现佛法的庄严和慈悲。白龙马,人家本来就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虽然触犯了天条,但毕竟是龙族,有神兽的血脉,而且化身为白马,这本身就带着一种灵性和洁净感,更符合佛教的审美和象征意义。你再想想,骑着一匹白马,多有飘逸出尘的感觉?这和骑着一头猪,那种“浑身都是毛,长嘴大耳朵”的形象,简直是天壤之别。

其次,猪八戒的“功能”和“角色定位 ” 也决定了他不能是坐骑。

在取经队伍里,孙悟空是冲锋陷阵的头号打手,猪八戒是主要的辅助战力,负责降妖除魔,虽然他经常偷懒,但关键时刻还是能顶上一些。沙悟净则负责挑担、牵马,是最忠厚老实的后勤部长。而白龙马,他的主要职责就是驮着唐僧,风雨无阻地前进。

如果你让猪八戒去驮唐僧,那谁来保护唐僧免受妖怪的侵扰?谁来和孙悟空一起打妖怪?猪八戒虽然有天蓬元帅的本事,但他最大的缺点就是“遇难而退”,而且还喜欢怂恿唐僧念紧箍咒。要是让他骑在前面,一旦遇到强大的妖怪,他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逃跑,那唐僧岂不是危险重重?

而且,猪八戒本身就是个“障碍”制造者。他好吃懒做,贪恋美色,经常给唐僧惹麻烦。让他去当坐骑,这就像是把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绑在唐僧身上,这不符合取经的整体布局。

再者,从“人性化”或者说“妖性化”的角度来看。

猪八戒虽然有神仙的过去,但毕竟已经落到了猪妖的身份,他骨子里还是有“猪”的习性。猪的形象在很多文化里,都代表着贪婪、懒惰、愚笨,虽然在《西游记》里他也有可爱的一面,但总体来说,跟“高洁”、“庄严”这些词沾不上边。让唐僧骑着猪,总有一种不够“体面”的感觉。

你想想,观音菩萨为了让唐僧取经成功,可是费尽了心思。她选择了最合适的人选,赋予了他们最恰当的“身份”和“任务”。孙悟空是开路的先锋,猪八戒是扫荡邪魔的副手,沙悟净是坚实的后盾,白龙马则是忠实的伴侣。这几个人组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稳定高效的取经团队。如果把猪八戒硬塞到坐骑的位置上,那整个团队的配置就乱了套了。

最后,再说说你提到的“拉风”的问题。

骑猪确实够特别,够“拉风”,但问题是,这种“拉风”是哪种拉风?是那种“与众不同,惊世骇俗”,还是那种“奇特,甚至有些滑稽”?在追求佛法庄严的取经路上,唐僧需要的不是引人侧目的滑稽,而是稳健前行的力量和指引。

白龙马作为坐骑,它安静、忠诚、有力,它默默地承载着唐僧的希望和使命,这样的形象,才是真正符合唐僧作为取经人的身份和精神追求。

所以,别看猪八戒平时好吃懒做,关键时刻也还是能发挥作用的。他之所以不能当坐骑,那是因为他的“出身”、“性格”、“能力”以及在整个取经队伍中的“定位”,都不适合做这个“光荣而又沉重”的任务。而且,谁知道真骑上猪八戒,会不会一阵风吹来,猪八戒就想着“二师兄,我先走一步”然后撒腿就跑呢?那唐僧可就惨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小时候骑过马,也骑过猪。

唐僧不收猪八戒为坐骑其实是有原因的。我们首先要达成一个共识,白龙马是只马,谁也别杠我白龙马是条龙啊。

马身上的毛很长,而猪身上的毛都是短毛,骑在猪的身上,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可抓,就像开车没有安全带,这不稳的,不安全啊。当初年幼无知的我骑在猪身上,刚跑出去几米远就摔下来了。

猪是比较蠢的动物,容易找不到方向,西天取经给你驮到北天去那就不好了。而且,猪的习性是比较懒,经常随地一躺睡大觉,它身上都是脏兮兮的,浑身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唐僧若是骑在它身上,可想而知他的体验会有多糟糕。

马就不一样啦,它睡觉是站着的,背上光滑平整,干干净净。

马头后面的长毛还能帮助你随意牵拉换档,而猪哥呢,它是自动档啊,对于真正会骑动物的人而言,当然是手动驾驭更舒服。

下面给大家看看我族弟的骑猪实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可太有意思了!很多人看《西游记》,都会好奇,唐僧明明有那么多徒弟,为什么偏偏选中了猪八戒这样一个懒惰、好色、又爱耍小聪明的家伙,而且最关键的是,他还收了个“坐骑”——白龙马。这事儿细琢磨,还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骑上去的,里面门道可多了。首先,咱得明确一个概念:唐僧取经,这事儿可不是普通的一趟旅.............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许多西游迷心中的一个有趣疑惑。虽然小白龙(玉龙三太子)在跟随唐僧的顺序上确实是第二个加入团队的,但是猪八戒被称为“二师兄”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涉及到他们各自的“出身背景”、“过往经历”以及“加入团队的正式程度”。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小白龙加入团队的时间和性质1. 观音点化,.............
  • 回答
    这个问题在很多读者心中都留下了困惑,甚至有些读者会觉得《西游记》的结尾有些“烂尾”或与之前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的光辉形象有所出入。关于最后两位揭谛(也有说法是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的侍者)向唐僧师徒索要“人事”,也就是通常理解的“贿赂”,才能交出真经的这段情节,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不拿AI的腔调,就当是几个老朋友凑一块儿,拿着《西游记》聊聊天,算算账。要是老唐真有这个“收徒不限妖”的政策,那到了灵山,他那支队伍,嘿,可就热闹非凡了。咱们得一项一项掰扯,把这事儿给说透了。首先,得算算这师徒四人自带的战力。 孙悟空: 这不用说,明面儿上的第一把手。火眼.............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西游记》的核心主题之一:信仰的坚韧与使命的担当,以及唐僧个人性格的复杂性。虽然从功利的角度看,找地方躲起来写经书确实是一种“捷径”,但唐僧之所以“真的去了”,原因远比这要复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 坚定的信仰与对佛法的极致追求: 核心驱动力: 唐僧选择西.............
  • 回答
    通天河畔的这场际遇,确实是《西游记》中一个颇有意味的片段。唐僧师徒来到这里,遇见了通天河的灵感大王,他以“吃人”为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无尽的恐慌。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恰恰落在了另一位关键人物——通天河神龟身上。这位神龟,虽然没有直接现身,却通过他饲养的许多小妖怪,向唐僧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唐僧能替.............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起来,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明白的。咱们得从头捋捋。你问唐僧为啥不飞着去西天?嘿,这就像问孙悟空为什么不直接把妖怪们一个个都打死,非得弄出那么多麻烦事儿一样,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首先,这“飞”字,咱们得看是什么“飞”。要是说像孙悟空那样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那对唐僧来说,别说飞了,估计连站.............
  • 回答
    关于唐僧为何不直接让孙悟空的金箍棒变长送到西天取经这件事,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在读《西游记》时会有的疑问,也挺有意思的。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不能光看孙悟空的“法宝”有多厉害,还得结合故事的整体设定、人物性格以及更深层次的寓意。首先,咱们得明白金箍棒的性质和用途。这玩意儿虽然能大能.............
  • 回答
    要说唐僧为什么一开始不信悟空的话,这事儿就得从头捋。你得明白,唐僧不是天生就怀疑孙悟空,他之所以一开始那样,是出于他本身的性格、成长环境,以及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首先,咱们得说说唐僧这个人。他是金蝉子转世,那是何等尊贵的一个身份?在佛教里,他是佛祖的二徒弟,身份高贵,心性纯净。从小在寺庙长大,接受的.............
  • 回答
    《西游记》里那些妖怪为何不直接吃了唐僧肉,好实现长生不老?这确实是不少读者心中的一个疑问,毕竟唐僧肉的功效被描绘得神乎其神。但仔细推敲一下,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妖怪们的心思、神通以及对“长生不老”的理解,并非他们不想吃,而是“想吃”和“能吃到嘴里”之间,隔着万重山。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些妖怪抓唐僧的目的.............
  • 回答
    西游记里,那些神通广大的妖精们为何就是不肯老老实实地加入唐僧师徒一行,一起去西天取经呢?这个问题,细究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透的,这里面牵扯着妖精们的根本属性、各自的盘算,还有那西游大局的设定。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些妖精虽然形形色色,但骨子里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贪”。贪什么?贪的是权势、贪的是.............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确实是《西游记》里不少读者会纳闷的地方。按理说,孙悟空本事最大,猪八戒和沙僧虽然不如猴哥,但也身怀绝技,为何就不教唐僧几招傍身呢?仔细想想,这背后原因还真不少,而且挺有讲究的。首先,咱们得明白,唐僧的身份设定。他是个凡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肩负着西天取经的使命。他的“法力”体现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佛教教义的根本,也牵涉到我们对唐僧这个角色的理解。我明白你想刨根问底,想把事情说得透彻,也想听到更自然的、不那么“机器人”的回答。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个。首先,得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和人发生关系”,这在佛教里,特别是对于像唐僧这样的修行者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戒律,是一种对情欲的克制和.............
  • 回答
    要说唐僧这人,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你问他明知小雷音寺是假的,为何还要往里闯?这问题问得好,因为这事儿仔细掰扯起来,可不是一句“傻”就能概括的。这背后牵扯的,是他作为取经人的身份、是他的性格特点、更是当时取经团队面临的复杂局面。首先,咱们得明白唐僧这个人的人物设定。他是个凡人,还是个被观音菩萨亲自选中的.............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好多人都问过,其实细琢磨起来,原因可多了去了,可不是一句“孙悟空不想带”就能概括的。咱们老百姓看《西游记》,图个热闹,觉得孙悟空神通广大,肯定能一棒子把唐僧敲晕了直接扔到西天去。可真要这么干了,那这部书还有啥意思?这背后啊,牵扯着好几层意思呢!首先,这得从“取经”这件大事的性质说起。这.............
  • 回答
    这桩事儿,细想起来,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明明得了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这等天大的好事摆在眼前,按理说妖怪们抓到唐僧,那得跟饿虎扑食似的,赶紧生吞活剥才对,可偏偏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磨磨蹭蹭,甚至还摆起了“流水席”,又是唱又是跳的,仿佛那唐僧只是个寻常的贡品,而非能让他们跳出轮回的救命稻草。这里头的.............
  • 回答
    唐朝时期,在西域驻守的军队是唐朝中央政权维持其在中亚影响力的重要支柱。然而,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是,与一些历史上的边疆屯垦或移民相似,唐朝的西域驻军似乎并未在当地形成大规模的“开枝散叶”,也就是与当地居民融合并建立长期、稳定繁衍的聚居点。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一、 军事任务的优先.............
  • 回答
    唐朝与高句丽之间,未能像一些历史叙事中所期望的那样,结成“兄弟之国”,共同对抗所谓的“蛮族”,这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恩怨、民族认同以及各自的战略考量。简单地将高句丽与周边其他民族划为“蛮族”,本身就是一种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视角,而唐朝与高句丽的互动,远比这种简单标签更为 nuanced。.............
  • 回答
    安史之乱后,唐朝并未重新启用府兵制,这并非简单的制度选择,而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必然结果。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府兵制本身的特点,以及安史之乱所带来的深刻变革,从而理解为何那个曾经支撑起大唐盛世的军事体系,在乱后已难以为继。一、府兵制:盛唐的基石,亦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府兵制,作为隋唐以来国家军.............
  • 回答
    唐朝的太监能够杀害皇帝,并非因为士兵普遍不听从皇帝的命令,而是因为在唐朝特定的政治环境下,太监势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掌握了对军队的实际控制权和影响,从而具备了发动宫廷政变的能力。这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以下是详细的解释:一、 太监势力在唐朝的崛起与壮大唐朝太监势力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