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为什么不教给唐僧一些法术用来防身?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确实是《西游记》里不少读者会纳闷的地方。按理说,孙悟空本事最大,猪八戒和沙僧虽然不如猴哥,但也身怀绝技,为何就不教唐僧几招傍身呢?仔细想想,这背后原因还真不少,而且挺有讲究的。

首先,咱们得明白,唐僧的身份设定。他是个凡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肩负着西天取经的使命。他的“法力”体现在他的信念、他的慈悲、他的毅力,而不是什么打斗的本事。就像一个身先士卒的将军,他的作用是鼓舞士气、指引方向,而不是冲锋陷阵的那个。如果唐僧也学会了七十二变,会驾云腾雾,那他跟孙悟空还有什么区别?这不就削弱了他作为“师父”和“取经人”的独特性了。他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是那种不畏艰险、坚守初心的精神,这才是团队能够凝聚的关键。

其次,这事儿真不是想不想教,而是能不能教,教了有什么后果。

孙悟空方面: 咱们都知道,孙悟空本领的来源是道家法术,特别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和菩提祖师的传授。这些法术讲究的是“悟性”、“机缘”和“根基”。唐僧出身富贵,但资质平平,而且他修的是佛法,讲究的是慈悲为怀、清心寡欲,这跟孙悟空那种自由不羁、呼风唤雨的道家法术是截然不同的路子。你让唐僧去学个“筋斗云”,他可能连起步都难。更何况,孙悟空的许多法术,尤其是那些变化之术,比如七十二变,那是需要长时间的打坐、冥想、配合口诀和心法才能练成的。唐僧整天忙着念经、化斋、被妖怪抓,哪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修行”?就算悟空想教,唐僧也学不会,就算勉强学会点皮毛,那也是四不像,反而容易误事。

再者,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但他自己也得经历“五行山下五百年”的磨砺才能真正领悟佛法,改掉顽劣。他的本领是靠自己一步步闯出来的,不是别人灌输就能有的。如果他轻易把法术给了唐僧,这对他自己来说,是不是也少了一份历练的意义?而且,孙悟空虽然护主心切,但他骨子里还是有点傲气的,他觉得自己的本事就是保护唐僧的屏障,他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猪八戒方面: 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但他毕竟是天蓬元帅下凡,也有两把刷子,比如他的三十六变,虽然不如悟空,但也算厉害。但八戒的法术更像是他作为“天界高官”的职业技能,是那种讲究实用、但缺乏那种精妙变化和深邃哲理的。而且,猪八戒的性格大家都有目共睹,他本身就贪图享乐,遇事首先想到的是退缩。就算他会,他多半也懒得教,或者教了也教不明白。而且,八戒是个非常现实的角色,他知道唐僧是凡人,他觉得与其费劲教点学不会的东西,不如自己上去顶着。他甚至有时候还希望唐僧“倒霉”一点,这样他就能有机会回去当他的元帅。教唐僧法术,对他来说,感觉就像是多一份麻烦,而不是多一份保障。

沙僧方面: 沙僧是卷帘大将,也曾是天庭的近卫,他的本领体现在稳重和忠诚上。虽然他不像猴哥那样神通广大,但他的“降妖杖”也并非摆设,而且他是个相当踏实的人。然而,沙僧的法术可能更侧重于一些辅助性的技能,比如防御、阻挡、或者是一些简单的攻击手段。他的主要价值在于他的忠诚和勤恳,他把照顾师父、挑担子、安抚师弟当成自己的主要任务。他可能觉得自己的本领就是用来为师父“打下手”的,而不是用来主动进攻或防身的。而且,沙僧的性子比较沉闷,话不多,也不善于主动去“教导”别人。他更习惯于默默地执行命令和完成任务。

还有一点,从取经的“任务要求”来看,唐僧需要面对的磨难,很大程度上是用来考验他的“心性”,考验他对佛法的“坚定程度”。如果唐僧有了自保的能力,那这些磨难还有什么意义?他可能会变得依赖自己的法术,而不是依靠信念和团队的力量。这样一来,取经的“过程”就失去了它本应有的价值。那些妖怪抓他,也是为了逼出孙悟空的本事,也是为了给猪八戒、沙僧找事做,也是为了让唐僧经历磨难。如果唐僧自己就能把妖怪打跑,那取经路上还有什么“九九八十一难”可言?

最后,这也和《西游记》的叙事结构有关。孙悟空作为核心战力,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这些来自外部的冲突。他就像是一个移动的“安全气囊”和“战斗机”,只要有他在,唐僧在物理层面上的危险就被大大降低了。而唐僧的任务,是精神层面的引领。他负责保持队伍的“正能量”,负责解决队伍内部的“情绪问题”,负责在关键时刻用佛法感化一些妖怪。

所以啊,不是不想教,而是不合适教,也教不会,更不应该教。唐僧的“法术”是他的心,他的道,而不是他的招式。这就像一个乐队,主唱的职责是唱歌,吉他手是弹吉他,鼓手是打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贡献,强行让主唱去打鼓,那乐队还能奏出好听的音乐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著里,唐长老有四值功曹、五方揭谛和六兵六甲护教珈蓝随时护卫。。。

有这些贴身保镖,要什么法术防身。。。

被捆一捆算经历磨难了,西游记里面一半的妖精,连这些贴身护卫都打不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确实是《西游记》里不少读者会纳闷的地方。按理说,孙悟空本事最大,猪八戒和沙僧虽然不如猴哥,但也身怀绝技,为何就不教唐僧几招傍身呢?仔细想想,这背后原因还真不少,而且挺有讲究的。首先,咱们得明白,唐僧的身份设定。他是个凡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肩负着西天取经的使命。他的“法力”体现在.............
  • 回答
    西游记里,孙悟空能使唤土地公,猪八戒却不能,这事儿说起来可不简单,里面大有门道,得从他们的出身、本领,以及在天庭的地位说起。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得一点点捋。首先,说说孙悟空。他那本事,咱们都清楚,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自学成才,而且学的都是硬功夫。他学艺的时候,拜的是菩提祖师,这位老人家.............
  • 回答
    你说《西游记》里,孙悟空一不顺心就嚷嚷着回花果山,猪八戒闹脾气就惦记着高老庄,可沙悟净呢,好像从来没听他抱怨过要回什么“流沙河”是吧?这个问题问得挺好,也确实是很多读者纳闷的地方。这事儿吧,要说起来,其实跟他们各自的出身、经历,以及取经路上的心态都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咱们得说说这孙悟空。他是什么人?.............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假设!要是孙悟空会七十二变,猪八戒也有三十六变,那西天取经的路上,可真要热闹非凡,结局嘛……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个“变”的含义。在《西游记》里,“变”不仅仅是形体的变化,更是技艺、策略、以及对变化的掌握程度。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那可是变化无穷,随心所欲,上到九天.............
  • 回答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五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都修成了正果。然而,他们各自的封号却各有不同:唐僧和孙悟空成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则被封为八部天龙。对于为何他们会获得不同的果位和封号,书中都有着明确的解释,这与他们各自的前世因果.............
  • 回答
    要说《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战力,那可真是说来话长,也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得完。这老猴,你别看他有时闹腾得欢,关键时刻,那身本事可是货真价实的。开场即巅峰:大闹天宫的底气咱们先从他刚出场那会儿说起。石头里蹦出来,学艺得真传,这就不说了。关键是这老猴,天生一股子不服管的劲儿,再加上本事过硬,一下子就搅得天翻.............
  • 回答
    说起《西游记》里的“大闹天宫”,那可真是一段金光闪闪、回味无穷的精彩章回。这不仅仅是孙悟空一时的冲动和逞强,而是整部小说里一个极其关键的转折点,其“含金量”那叫一个高,简直是贯穿始终的“发动机”。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一、 人物塑造的巅峰之作:泼猴本色,桀骜不驯大闹天宫,是孙悟空这个角.............
  • 回答
    《西游记》里,孙悟空对待沙和尚的“客气”,其实并非源于什么深厚的兄弟情义,也不是因为沙僧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能让他如此敬重。细究起来,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必要之下的尊重”或者说是一种“形式上的礼遇”。咱们得从孙悟空的性格和他在取经团队中的地位说起。首先,孙悟空是天生叛逆.............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西游记》里一个颇为有趣的设定,很多读者读到孙悟空的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时,都会感到困惑:既然这么重,为什么那些小妖小怪,甚至有时候是那些看起来并不强壮的妖怪,却能随随便便地扛着或者挥舞它?这里面其实有几层原因可以解释,咱们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金箍棒的“重”是怎么来的。它不仅.............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孙悟空真的决定要跟天庭掰手腕,他可得好好谋划一番,毕竟天庭盘根错节,势力庞大。他得像个精明的战略家一样,看看谁是潜在的盟友,谁是需要拉拢的对象。首先,咱们得从孙悟空自己身上找线索。他当年大闹天宫,虽然被压五行山,但他的名头可不是盖的。那么多天兵天将,多少都和他交过.............
  • 回答
    《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力虽强,但碰上许多妖怪时,却屡屡要靠各路神仙佛祖搭救,这其中原因颇为复杂,绝非简单的“他很弱”就能概括。这背后,是作者吴承恩在塑造人物、推动情节、隐喻现实等多方面精心设计的体现。首先,我们得承认,孙悟空的本领确实高强。他学得了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手中还有一对.............
  • 回答
    《西游记》里,孙悟空那身本领,大家都看在眼里,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还有那如意金箍棒,简直是妖精界的噩梦。按理说,他一出马,那些小妖见了都得腿软,更别提那些稍微有点道行的妖怪了。可现实往往是,孙悟空虽然战斗力爆表,却没少被一些妖怪嚣张跋扈地对待。这事儿吧,细琢磨起来,有几层意思在里头。首先得说.............
  • 回答
    《西游记》原著里,孙悟空的“强”,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而且不能只看表面上的“打”。首先,他有强大的基础实力和天赋。 出身不凡,自带光环: 石猴出世,天生不凡。他的师傅是须菩提祖师,这可是个不得了的人物,通天彻地,道法高深。菩提祖师传授了他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这两种神通可不是随便什么妖怪都能会的。.............
  • 回答
    如果齐天大圣孙悟空真的踏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人类能不能把他抓住?这个问题,就像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一样,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咱们得从孙悟空本身的能力和现代人类的手段两方面掰开了说。首先,咱们得说说孙悟空。这老孙可是个自带“硬核BUFF”的存在。 七十二变: 这不仅仅是变成小虫子或者花草那么简单.............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可真是有意思,也正道出了《西游记》里不少读者心中的困惑。孙悟空那可是齐天大圣,搅得天翻地覆,连玉帝的老本都快被他掀翻了,可后来怎么碰上一些小小的妖怪,反而打得鼻青脸肿,狼狈不堪呢?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得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孙悟空刚出世的时候,那是个什么状态?他本是天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尤其是在当下这个PUA话题泛滥的时代。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唐僧对待孙悟空的行为,到底算不算PUA。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PUA是什么。它不是简单的“欺负”或者“批评”,而是一种更隐蔽、更具操纵性的精神控制手段。PUA的核心在于通过贬低、打击、制造不安全感、控制.............
  • 回答
    《西游记》中,孙悟空神通广大,大闹天宫时,十万天兵天将都奈何他不得,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之后,他却屡次被妖怪打败,甚至陷入险境,这同样也有着其深刻的逻辑和故事安排。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十万天兵为何拿不住孙悟空?孙悟空之所以能击败十万天兵,主要归结于以下几点:1. 孙悟空的强大个人实力: .............
  • 回答
    在《西游记》的浩瀚神话里,孙悟空大闹天宫、搅乱地府的情节,无疑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部分。其中,他那番“我老孙当年……”的自述,以及随之而来的“划掉生死簿”的壮举,更是将这位石猴的桀骜不驯刻画得淋漓尽致。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关键的问题:为何地府明明掌握着生死簿,却不趁此机会将孙悟空的名字改回来,让他彻.............
  • 回答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虽然道法高深,但未能完全制服孙悟空,最终需要如来佛祖出手,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并非简单归结为太上老君“隐恻之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太上老君的局限性与孙悟空的特殊性1. 法宝的针对性与孙悟空的顽劣: 金刚琢(金刚套): 太上老君最拿手的法宝之一.............
  • 回答
    《西游记》中的镇元子,这位地仙之祖,其修为境界之高,与孙悟空初登场时的毛头小子形象更是相去甚远。他坐镇万寿山五庄观,观内人参果堪称三界至宝,能延寿万年,非寻常仙神可得。如此一位道行深厚、地位尊崇的前辈,为何会屈尊降贵,与一个初出茅庐、闹得天宫鸡犬不宁的泼猴结拜为兄弟呢?这其中的缘由,绝非表面上看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