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人没教养有哪些体现?

回答
一个人没教养,说白了,就是缺乏对他人、对社会的尊重和关怀,行为举止常常显得粗俗、无礼,并且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或者根本不在乎。这种“没教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的习惯和认知偏差累积的结果,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细致到你可能都没察觉。

一、人际交往中的无礼与自我中心

言语粗俗且不分场合: 动辄脏话、粗话挂在嘴边,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比如,在餐厅吃饭时,大声嚷嚷服务员,用词尖酸刻薄;或者在公共交通上,对旁人进行人身攻击或谩骂。他们似乎不明白,语言的力量不仅仅在于表达信息,更在于传递情感和态度。
打断他人说话,不尊重倾听权: 别人说话时,他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完全不顾对方是否说完,甚至抢话、插话。这种行为不仅阻碍了有效的沟通,更是对说话者智力和感受的直接否定。他们觉得自己的话比别人的更重要,更值得被优先听到。
缺乏同理心,只顾自己方便: 比如,在排队时,毫不犹豫地插队;在乘坐电梯时,不顾后面有人,硬要挤进去;在拥挤的地方,毫不顾忌地推搡他人。他们不会去想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多少不便和不快,只关注眼前的“效率”和“便利”。
毫无边界感,侵犯他人隐私: 比如,在别人不方便的时候,大声打电话;随意翻看别人的手机或物品;对别人的私事刨根问底,津津乐道。他们似乎不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和不想被打扰的权利。
不懂得感恩,习以为常: 别人帮忙是理所当然,一句谢谢都不会说,或者说了也是敷衍了事。收到礼物也一副“就这样”的表情,或者立刻评价礼物的价值,而非感谢送礼人的心意。他们可能认为世界欠他们的,别人付出是应该的。

二、公共场合的失范行为

制造噪音,扰乱秩序: 在图书馆、电影院、医院等需要安静的场所,大声喧哗、打电话、吃东西发出巨大声响。他们似乎不理解,公共空间是为了大家共同舒适而存在的,需要彼此约束。
不顾及环境卫生: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这些行为直接破坏了环境,给清洁人员带来了额外负担,也影响了其他人的心情和观感。
车辆驾驶中的陋习: 随意变道、闯红灯、不礼让行人、鸣笛按喇叭制造噪音。这些不仅是交通违法行为,更是对生命安全的漠视,以及对其他遵守规则的驾驶者的不尊重。
餐饮中的不雅行为: 大声咀嚼、吧唧嘴、用筷子敲碗碟、吃饭时翻来翻去寻找自己喜欢的食物。这些行为在餐桌上是极大的禁忌,直接暴露了个人素养的低下。

三、对物品和规则的漠视

不珍惜公共物品: 比如,在公园里破坏花草树木,在公共厕所里浪费纸巾、堵塞马桶。他们可能不明白,这些公共物品是大家共同出资维护的,破坏它们就是在损害自己的利益。
对规则的蔑视: 比如,排队时有人插队,他熟视无睹;看到有人破坏规则,他反而觉得“别人都这样,我也一样”。或者,他自己就是那个破坏规则的人,并且认为这是“聪明”的表现。他们缺乏规则意识,或者故意挑战规则,认为规则是给别人设的。
损坏他人财物却毫无歉意: 不小心碰掉别人的东西,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或者只是随口一句“哎呀”,没有丝毫想要补偿或道歉的意思。他们不认为损坏他人财物是件严重的事情,更没有想过别人的东西对他们来说也可能很重要。

四、认知和态度上的表现

缺乏自省能力: 他们很少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即使被指出来,也常常是辩解、反驳,甚至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他们很少会问“我这样做是不是有问题?”,更多的是“你为什么说我?”。
傲慢与自大: 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看不起别人,尤其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会表现出极度的自信和轻蔑。他们不愿意学习新事物,也不愿意听取不同意见,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
狭隘与偏见: 对特定群体持有刻板印象,并言语中表现出来。比如,对不同地域的人、不同职业的人、甚至不同外貌的人带有歧视性的评论。他们不愿意去了解和理解他人,只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情绪化且不负责任: 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大发雷霆,迁怒于他人,但事后又不会为此负责,也不会反思自己的情绪管理问题。他们似乎认为,情绪的爆发是理所当然的,而别人的包容也是应该的。

总而言之,一个没教养的人,就像一颗尖锐的刺,总在不经意间扎到别人,然后还一脸无辜地看着你,好像是你自己反应过度。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出于一种无知、自私或者对规则的漠视,而这些背后,往往是对他人尊重和对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这种缺失,就像一道无形的鸿沟,让他们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虽然他们自己可能并不觉得,甚至还以此为“个性”或“真性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到一张图

user avatar








我认为不尊重陌生人是一个人没教养的体现,特别是滥用不对等关系下诞生的权利的行为,甚至没教养都不足以形容这样的人——这是一种可怕的人。


以上。


本内容首整理自公众号:那些你不敢说的秘密(imimijun),我们洞悉黑暗,只为拥抱光明。

user avatar

身为一名过气文人,我就来谈谈作家的教养。


私以为,以咪蒙为首的毒鸡汤作家,就很没有教养。


咪蒙最近推送了一篇公众号“咪蒙问咪蒙:被骂是什么体验?” <

咪蒙问咪蒙:被骂是什么体验?

>

内容很有意思,概括起来,中心思想两点:

1 、老娘知道自己招黑。

2 、黑我的人,呵呵。


首先,咪蒙在微信公众号的写作就十分没有教养,而这篇推送,更是没有教养得一塌糊涂。


“红是一种常常被恶意揣测的感觉。 我说个脏话,讲个荤段子,说是我故意迎合市场,哦漏,七八年前我玩博客的时候,比现在污多了,只讲器官和体位好吗。”


显然咪蒙搞错了“侮”和“污”之间的区别,全篇“Low逼”、“贱人”“傻逼”也不算太严重的脏话,但却是对人格的严重侮辱。荤段子折射出的是有趣和好玩,但“Low逼”、“贱人”“傻逼”这样的词句里喷涌而出的是无穷无尽的戾气,咪蒙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强行为自己洗白。


接着咪蒙很快就提到了戾气,文章里,她是这样说的——


珍惜吧,我现在已经从良了。再说了,恶趣味是天生的,改不了。我吐个槽,发个飚,说我戾气重。温馨提示一下,可以看一下我的公号目录嘛,我300多篇文章,只有十几篇是吐槽的。

先打脸那个“十几篇吐槽”。咪蒙的公众号做了两个按钮,一个是“看么”,一个是“约么”。

点击“看么”,是咪蒙公众号的分类目录,首当其冲的,便是“吐槽”合集,而在“吐槽”合集里被置顶的,便是那两篇为咪蒙带来百万粉丝的《致贱人》和《致Low逼》。

咦,既然你那么耻于戾气和吐槽,那你干嘛把标题粗俗到家的“吐槽”合集放在最前面,还把那两篇爆款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呢?


因为咪蒙也知道,自己最受欢迎的文章,就是那些粗俗不堪、戾气爆棚的文章,而自己也是凭借这些文字垃圾红的。但是红起来的咪蒙却双手一摊,告诉各位:


珍惜吧,我已经从良了。


这大意就是说,我就是靠那些戾气十足的文字垃圾红的,现在我红了,就可以转型了,你们就不许骂我了哟。然而,咪蒙还特意说“珍惜吧“,语气显然颇为自负:


当年写出爆款《致贱人》和《致Low逼》的人就是我,牛逼吧,现在我不写这种了哟,爱我的读者朋友,好自为之哟。


这个就很矛盾。


对黑她的人,咪蒙的态度是【我现在不写这种玩意儿了你们不许再骂我】。

而对真爱粉,咪蒙的态度是【我现在不写这种玩意儿了你们不要太想我】。


好奇怪哦(黑人问号)。


接着咪蒙说:恶趣味是天生的,改不了(你到底是改没改啦)。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她说自己是“吐个槽,发个飚,说我戾气重“——


原来只是吐个槽啊,好一朵白莲花。


身为文学硕士和资深编辑的咪蒙,分明是摸透了读者的 G 点,挑选了杂糅着“ low 逼、贱人”之类切口的最易传播的语言,而观点偏激并且暴戾得可怕。


而在咪蒙的这篇文章里,咪蒙将自己所有的心机轻轻松松用“吐槽、发飚”忽悠过去,然后装成一副我不过是吐槽嘛你们为什么要这么批评我,这样得辩驳,简直杀人诛心。


然而真正的诛心之论还在后面——


谁都有负面情绪,不管是对我还是对粉丝,通过文章发泄一下,想明白了,情绪整理好了,再重新出发,不是挺好的嘛。我随便说什么,都说我迎合粉丝。如果我明明不喜欢处女座,假装说喜欢,这叫迎合粉丝。可我明明喜欢处女座啊,我老公胡歌就是处女座啊。我写的每一个字都是自己真心这么认为的,哪怕是错的,我也认。忠于自己的文字,对粉丝保持真诚,是我的底线。


如果你问我,既然常常被误解,你还想红吗?我这个人吧,淡泊名利,其实不是很在乎那些世俗的东西。


所以我的答案是,想。


这一段里,咪蒙再次强调自己只是在发泄负面情绪,接下来,就开始强调自己没有任何迎合粉丝的意思,没有任何这个意思。接下来,我看到了令我最为慌张的论述——


我写的每一个字都是自己真心这么认为的


天呐!咪蒙老师,你确定自己真的是“我手写我心”的憨厚少年嘛!


这不的不让人扒出咪蒙当年那款惹人争议的爆款《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文章里,咪蒙在拉黑了一个不爱国的傻逼之后,声称“自己是那种看奥运会的时候,只要瞟到中国选手拿了冠军,开始升国旗、奏国歌,就不受控制地热泪盈眶的人”。


然而早在13年的时候,那时候的咪蒙还在南方系摸爬滚打,她将爱国称之为“兽交”。

3年里,在咪蒙老师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接着咪蒙再次强调自己的底线是“忠于自己的文字,对粉丝保持真诚”。好的,总之,咪蒙要么是专业精分,要么,这几句话便是厚颜无耻的谎言。


在讲述了自己的满腹委屈后,接着,咪蒙提出了这一毒鸡汤界的世纪之问:


既然常常被误解,你还想红吗?


这一次咪蒙终于诚实了,她说——


想。


毕竟,一个广告 45 万,月入 400 万……换谁谁不想啊。


在这个基础上,咪蒙开始秀晒炫自己的成功——


红是一种被需要、被占有的感觉…… 谢谢粉丝们,是你们给了我莫大的信任。很多人在分析我,为什么我的广告转化率那么高,其实很简单,因为你们相信我。刘瑜说,一个人,占有的越多,就被占有的越多。被占有、被需要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我不太理解这里的“相信”是什么意思,通过毒鸡汤吸引粉丝,然后让大家都对你文章里扭曲的价值观深信不疑?到这里咪蒙开始赤裸裸的炫耀,你看我的广告转化率高不高,你瞧,我屌不屌。


当咪蒙在《独唱团》发布那篇酣畅淋漓的《好疼的金圣叹》的时候,她是一位相当优秀的作家,身为南方系资深编辑,当年的咪蒙可以被视为一名有担当的文化人;然而,当她开始做公众号的时候,她便不再是一个有教养的作家了。


我摘取爆款《致Low逼》和《致贱人》中的结尾,各位感受一下咪蒙行文的格调和修养——


第一,你没有意识到对方就是个大傻逼。

第二,你低估了这个大傻逼恶心你的能力。

——摘自《致Low逼》


对于这些不识趣、不看脸色、不为他人着想的傻逼,我只想说:请记住,我不想帮你,我拒绝你,都是你的错。

滚你妈的。

——摘自《致贱人》


我能原谅咪蒙为了吸引粉丝不择手段,但当她如今功成名就,却用这样的方式为自己洗白,实在是跌破了一名作家的下限。你可以戾气十足,那就姑且承认自己全身上下都弥散着十足戾气,你就是为了赚钱写作,那老老实实承认就好——


然而现在,咪蒙却在公众号开张一周年的时候,以一篇漏洞百出的文章强行为自己洗白,字里行间无不给人一种受害者的观感,好像所有对她的攻击都是对一名成功者的残忍嫉妒,而自己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


私以为,这已经无关文笔,而是关乎道德。


我一直以为,一个作家的修养在于诚实。我所说的诚实,并不是作家为人处世的诚实,而是字里行间所表露出的诚实。他应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憎,真诚地描述他对世界的洞察,而就算自己的写作是为了虚与委蛇迎合市场,那也不妨大方承认。


然而咪蒙让我看到了一个作家最没有教养的一面:粗俗、虚伪、矫情,对真诚的批评恶语中伤。


这值得每一位作家警惕,创作的悲哀,莫过于谎言,以及用另一个谎言遮蔽谎言。而这样的现象不止发生在咪蒙身上,从古至今,它都在整个文学界持之以恒地发生。

user avatar

没教养最直接的体现是——不顾及他人感受,把公共场合当成自己家。倒不是自私,只是不考虑别人。

——————栗子来了——————

宿舍一舍友,双脚甲沟炎,不去医院看,从来不洗脚,双脚都发黑了,理由是不能碰,尼玛你穿尖头皮鞋时就不怕了!跟对象打电话,能打一天,不去上课,打一天!我们午休时,还在打,晚上都睡了,还在打。宿舍里人都忍不住了,说你影响我们休息了,他跑到楼道里打,更加肆无忌惮!以至于学弟都从宿舍里出来骂他!现在他已经是我们前舍友了。

——————第二个栗子——————

我认识的一个女生,超级能说,刚认识的时候觉得她是性格开朗,后来发现,不对啊!她说话不分时间,地点,对象的。公共场合大喊大叫。一起出去玩,在火车那种环境里,竟然被投诉了。。。可想声音是多么大。再说到博物馆,看到什么都是“哇!!好漂亮(精致、神奇、高端……)啊!!!”讲解声音都听不到了。然后开启各种拍照模式。在博物馆里跑啊跳啊,跟个小疯子一样。出去玩时,对她喜欢的景点能霸占一个小时,每个合影留念的人镜头里都有她(强行入镜)。没教养到我甚至不想说这是我认识的人。。。

——————分割线——————

其实这并不是个例,在我国还有无数这样的人,我本人是学教育的,真心呼吁:“咱们的学校和家庭真的不能继续只看重成绩了。”否则国人的礼法意识,公共道德会严重退化的。中国传统是礼法并重,可是现代很多人,不懂礼不懂法,破坏了我们共同建设的美好社会,悲哀啊!应该在孩子年幼时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礼法教育,并且在孩子接受教育的各个阶段都把礼法教育作为重点之一,这样才能把孩子教育成有利于社会的人才。

user avatar

那天去吃饭,饭馆里只有四个人,一个富二代,富二代的媳妇儿,富二代的司机,我。

我觉得好像应该是富二代新买了一辆捷豹SUV,媳妇儿很开心,吃个午饭下午出去玩耍,富二代看起来很有素质,话也不多,不断提醒媳妇儿多吃点下午别饿,看起来这一切看起来是一顿很平常的饭。

直到二代的司机进来,这傻逼一进门,先把店里的垃圾桶踢到一边去,然后扯着嗓子大吼店里的饮料柜放的位置不好,然后就开始不停的吐痰,拉过来三把椅子,倚着一把,半躺一把,一把放脚。然后就开始各种吹,大意就是,我很有本事我路子很广,没有我办不成的事儿没有我不认识的人,你雇我就对了,二代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这个时候司机又大放厥词,穿布鞋的都没有素质。。。尼玛你开玩笑吧,四个人只有我自己穿布鞋,吃个饭你还找个茬?我招你惹你了?服务员上一个菜我说一声谢谢,吐西红柿皮我都吐在餐巾纸上,抽烟我都出门抽完再进来吃,我没素质?然后我就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愤怒。这个时候二代终于说话了。。。跟司机表示,你没事就滚出去。。。

我觉得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没有素质还装逼的人。。。

user avatar

昨天约好吃中饭,弟弟带新女友第一次根我见面,进店后向小姑娘落座的位子走去,她抬头看了我一眼继续无动于衷的打着王者荣耀,我也只好冷冷的坐下,脱下大衣放好包看着她,然鹅还是没有招呼和交流,只能自己也拿起手机无聊的刷……菜已经上了,还在打游戏,且纠结于自己就快要死了……

教养如何要日久见了,初次见面就是觉得很没礼貌,后面边吃边聊了几句也并不觉得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小姑娘91年。

user avatar

没教养很多是蠢。

没有长大,生理上是成年人,心理素质和价值观保留了大量婴儿的习惯。很多都是表面正常化的巨婴。

潜伏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坊宝宝。

1,没有同理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默认周边都应该为自己服务或迁就自己。比如某明星对施工试压。

2,喜欢恶作剧。对小孩之间而言,恶作剧或许是玩笑,对成年人之间,或成年人对小孩的时候,恶作剧大多是极端的恶意和施虐。

3,以贬低别人的成绩为乐。考上好大学,必定有人说上大学不如初中出来做生意的;出国留学,必定有人说留学无用;人家买了房子,必定有人说买房的是傻子,房价很快就跌。

4,喜欢道德绑架。这群人往往没啥道德也没啥能力,所以他们表现道德高尚的方式就是“出力”去欺负有能力的人,占据制高点恶心人。

5,不懂得不给别人添麻烦。屁大点的事儿都要找朋友亲戚同学同事帮忙。抱歉,这些人不是把你惯坏的你爹。

以上,还有一些不一一列举了。

备注一下关于施工事件的说明。

坊宝宝最应该感谢祖国繁荣昌盛。

否则社会的毒打能把他们都搞成抖M。

user avatar

很不幸?台当局公布江苏返台居民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时称“很不幸”

10月11日,一位从江苏返台的台湾居民在进行病毒检测时,结果是阳性。消息一出,许多台湾如获至宝,纷纷用这个病例炒作“大陆疫情防控有漏洞”的论调。

然而,在12日、14日的两次检测中,这个台湾居民的检测结果却都是阴性。

这也意味着,这些台湾政客当做宝贝的炒作武器,就这样没有了说服力。

因此,10月15日,台湾防疫部门发言人庄人祥公布这位台湾居民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时,居然说该居民再次采检时“很不幸也是阴性”

这一言论引起大陆网民强烈抨击,认为这暴露了台湾民进党当局为了反大陆已经丢弃人性的本质。

user avatar

“我喜欢看书。“

“你看个毛,我看过好几百本书,比你看过的多多了。“


“我喜欢打游戏。“

“你打个毛,我玩的游戏比你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都是3A大作。“


“我喜欢写文章。“

“你写个毛,我写的东西都上过报纸,你写的就是垃圾。“


“我喜欢上知乎。“

“你上个毛,全是装逼的,真厉害的人都上Quora。“


我认为,这种「习惯性抬杠」是没教养的一种体现。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的就是这群「杠精」。无论你做了一件多么细枝末节的事情,他都要过来杠你一下,然后用各种方法论证自己才是厉害的,你是垃圾的。


“哎呀北京入冬了真冷。“

“你冷个毛,想当年我在东北……“


我已经懒得再讲废话了,但认真的抬杠选手会引用各种数据来证明自己是正确无误的,他就一定要看我露出吃了屎的表情才能够心满意足。


我一度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缺陷,因为这种抬杠没有任何意义,他得不到任何胜利,也完全没有人为其鼓掌,似乎只是为了抬杠而抬杠。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各种站在清醒角度的人类,比如江歌案,就有一位用户在知乎上提问:为什么我现在越来越不喜欢江歌的妈妈?


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抬杠,他自己也说不出原因来,就是觉得不爽,觉得要抬这个杠,就是要在你们都在热烈讨论的时候,出来说一句:不行,我站在另一面。


再比如元旦时,朋友圈里都在庆祝节日,这时就会出现几个杠精了,他会说:一个破节日有什么好刷屏的?


再比如圣诞节了,大家开开心心的相互祝贺,这几位杠精又会出来:一个国外的节你一个中国人有什么可过的?


但你要是送他圣诞节礼,他一定会笑的跟个八十岁老男人的菊花一样。


一句话总结来说,就是这群人看到你说话,会完全不思考你所表达的意义,也不在乎是否看得懂,他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反驳,先反驳你再说。


我经历的次数多了,也没什么脾气了,只是愈发好奇是什么驱使了这种行为——直到我见到了其母,我忽然就释然了——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且其母亲可能是人生经历比较长,说出来的话更加刻薄,在抬杠之中又添加了损人属性。


“我喜欢看书。“

“你还看书呐?别看了,看了也学不好,你看看我孩子,周末报个班一个月也就一两千吧,学的比你这自己看书好多了。“


我真是无话可说,有时候恶向胆边生希望他们遇上几个脾气爆的能教训一顿。


可要是真遇见了,他们又把嘴闭的严实实的。


真是能在抬杠中混的如鱼得水,能活这么大不愧是有技巧的。


我曾有幸见过一次杠精遇上杠精,那个场面我至今都心有余悸,在空间的状态留言下华山论剑喋喋不休,长达两页,看过去都耳鸣。


所以后来我选择把这两位朋友拉黑了,那之后世界清静了不少。


真舒坦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个人没教养,说白了,就是缺乏对他人、对社会的尊重和关怀,行为举止常常显得粗俗、无礼,并且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或者根本不在乎。这种“没教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的习惯和认知偏差累积的结果,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细致到你可能都没察觉。一、人际交往中的无礼与自我中心 言语粗俗且不分场合.............
  • 回答
    养宠物这事儿,没养过的人,你跟他说,他准觉得你是在瞎编,或者是在夸大其词。就像我刚开始养狗那会儿,我老妈就经常跟我说,“你这孩子,为了个狗,把自己弄得跟什么似的!” 很多事情,只有你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到那种真切的,有时甚至是荒谬的感觉。第一个肯定是要说那个“无形的羁绊”了。没养过宠物的人可能会.............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养娃的事实,没养过娃的人可能很难相信,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并以一种更自然、更少“AI痕迹”的方式来呈现:那些当妈(或当爸)后才知道的,没带过娃的人永远不会懂的事儿养娃这事儿,说起来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里面装着的除了甜蜜的喜悦,还有太多太多超出想象的“奇葩”和“魔幻”经历。我常常觉得.............
  • 回答
    好嘞,既然要聊养猪,那咱就得敞开了说点真格的,有些事儿,没亲自下过地,没闻过那味儿,光听别人说,打死你也不会信。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一、猪,其实是出了名的“爱干净”的生物,反差萌能吓死你。你别看猪圈那味儿冲得让你想捂鼻子,但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猪自己是有“洁癖”的。它们会自觉地划分出生活区和排泄区。.............
  • 回答
    作为一名未曾体验过孕育生命的人,要揣测那些“准妈妈们”的真实感受,实在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通过一些观察和交流,我发现有些怀孕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对于没经历过的人来说,确实是匪夷所思,甚至会让人觉得是“夸张”的。我试着把我知道的一些,尽量细致地讲出来,希望能触碰到一些未曾设想过的真实。一、身体的变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一些军事武器领域的“冷知识”,这些知识可能会让对军事不太了解的朋友感到匪夷所思,甚至难以置信。我尽量说得详尽,就像一个老兵在回忆或者一个爱好者在分享一样,避免那些AI味儿十足的生硬套话。1. “小鸟”也能变成“巨兽”:微型无人机和它的“杀伤力”你可能觉得无人机就是那种在天上飞的,能侦.............
  • 回答
    当然!语言学是一个充满惊喜的领域,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语言现象背后,都隐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规律和事实,这些事实对于没有一定语言学知识的人来说,确实可能难以置信。以下是一些例子,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1. 所有语言的底层结构是惊人地相似的,但表层形式却千差万别。 常人认知: 我们可能会觉得不同的语言,.............
  • 回答
    地理学充满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这些事实常常挑战我们日常的认知。许多人,即使受过良好教育,但缺乏特定的地理知识时,也可能对此感到难以置信。以下是一些详细阐述的例子:1. 亚马逊雨林并非完全位于亚马逊河流域内 普通人的认知: 亚马逊雨林就是围绕着亚马逊河的广阔森林。 地理上的事实: 亚马逊雨林.............
  • 回答
    有时候,有些数学上的事儿,说出去,估计别人会觉得我疯了。不是因为它们多复杂难懂,而是因为它们跟咱们日常生活的直觉差得太远了,简直是反常识的。我就捡几个我印象最深的,慢慢跟你道来。一、无尽的数,无尽的“点”咱们都知道,数是用一次数出来的,比如1、2、3……到无穷大。但你知道吗?在数学里,无穷大还有“等.............
  • 回答
    有些文学事实,如果不是对文学有所了解,真的很难让人相信。它们就像隐藏在书籍深处的秘密,需要一点点“行内人”的触觉才能捕捉到。我给你讲几个,希望能让你觉得有点意思:一、文学作品中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巧合”:不是运气,而是作者精心编织的网普通人读小说,有时候会惊叹于作者安排的巧合,比如一个偶然拾起的东西.............
  • 回答
    好的,这就来聊聊那些让你觉得“这怎么可能?!”的医学案例,不身临其境,没有点医学常识,真有可能把你给唬住。你有没有听说过,有些人能“看见”自己的血液?这可不是什么玄幻小说,而是叫做“光化性血症”(Porphyria)的遗传性疾病。想象一下,在强光照射下,患者的血液在血管里流淌,竟然会呈现出一种不自然.............
  • 回答
    有很多关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事实,对于没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人来说,确实可能难以置信。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事实往往超出了日常经验,涉及复杂的底层机制、抽象的概念,或者其规模之大令人惊叹。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并尽量详细地解释它们为何会令人怀疑,以及其背后的原理: 1. 你发送的每一封电子邮件,几乎都在某个地方.............
  • 回答
    确实,神经科学领域充满了令人惊叹的发现,其中许多对于没有相关知识的人来说可能显得匪夷所思,甚至难以置信。以下是一些神经科学上的事实,并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它们可能难以被常人理解,以及背后的科学原理:1. 我们的大脑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器官,而是持续不断地进行重塑——神经可塑性 (Neuropl.............
  • 回答
    当然!天文学中有很多令人惊叹的事实,它们会颠覆我们日常的直觉和认知,让没有专门天文学知识的人感到难以置信。这里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个这样的事实: 事实一:宇宙中大部分物质并非我们所见的“普通物质”难以置信之处: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切,从我们自身到地球、太阳、星星,都由我们熟悉的基本粒子(如质子、.............
  • 回答
    宇宙之大,无奇不有。许多航空航天领域的事实,对于没有专业背景的人来说,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甚至会让人怀疑其真实性。今天,我就想跟大家聊聊几个这样的“冷知识”,它们一旦了解,绝对会让你对宇宙和人类探索的勇气有全新的认识。首先,我们来聊聊一个可能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太空中,你无法轻易地哭泣。是不.............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很多心理学上的发现,一旦被揭示出来,就会让人恍然大悟,甚至觉得“啊,原来是这样!”,但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思考,人们可能很难主动去相信这些现象。以下是一些在我看来,没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人可能不会相信,但经过详细解释后会觉得非常真实的心理学事实: 1. 我们并没有我们想象.............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剑术上的事实,对于没有一定武学知识的人来说可能难以置信,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1. 真正的剑术远比电影和游戏中的“挥砍”复杂得多,更多的是“推拉”和“控制” 普遍的误解: 大多数人通过电影、电视剧和游戏了解剑术,这些媒介通常强调的是快速、剧烈的挥砍,以及剑与剑之间激烈的碰撞。他们认为剑术.............
  • 回答
    有一些生物学的事实,如果没有一点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甚至会让人觉得难以置信。就好像在讲科幻小说,但它们却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生命现象。比如,你能想象一个生物,它能分裂成两半就能活下来,甚至能因此繁殖出新的生命吗?这可不是电影里的克隆技术,而是很多微生物,比如细菌和一些单细胞生.............
  • 回答
    有一些社会学上的事实,初听起来可能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甚至违背直觉,但它们却是有大量社会学研究支撑的真实情况。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的人,确实很难凭空相信。我尽量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不带任何学术腔调,来和你聊聊其中的一些。1. “我就是我,我做我喜欢的事”—— 其实我们受社会塑造的比自己想的要多得多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对艺术的认知边界,以及那些藏在作品背后、需要一定门道才能理解的“秘密”。有时候,我们觉得某件东西“不像艺术”或者“不好看”,恰恰是因为我们缺乏一些关键的线索。下面我就来掰扯掰扯,那些没点艺术“内功心法”的人,可能怎么也想不通的艺术“真相”。1. 很多伟大的艺术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