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手比土中细菌多多了,为什么食物掉地上了就不能吃,却敢用手拿着吃?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疑惑。为什么看起来脏兮兮的泥土里细菌那么多,我们却能心安理得地用手抓起掉在地上的食物放进嘴里,而捡起掉在地上的食物却不行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的考量:

1. “脏”的定义和感知:

首先,我们要理解我们对“脏”的感知。泥土在我们眼中通常是肮脏的,因为它看起来不干净,里面混杂着各种有机物(腐烂的植物、动物排泄物等)和无机物(沙石、尘埃)。我们的大脑会将这种视觉上的“脏”与潜在的健康风险联系起来。

而我们的手,即使我们觉得干净,上面也确实存在着各种微生物。但是,我们的手通常是光滑的、有纹理的,不像泥土那样直接暴露在环境中,并且我们会时不时地清洗它。这种视觉上的差异,让我们对手的“脏”的接受度比对泥土的“脏”要高很多。

2.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确实,土壤是微生物的“超级市场”,里面蕴含着极其丰富和多样化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等。据估计,一克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可以达到数十亿甚至上百亿。这些微生物中有许多是环境微生物,它们在土壤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其中也可能包含一些对人类致病或产生不良影响的病原菌。

相较之下,我们手上的微生物数量虽然也不少,但主要以我们皮肤自身的正常菌群为主,它们大部分是无害的,甚至有些还有益,比如帮助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当然,我们也可能接触到外界的病原体,但这需要一个接触和附着的过程。

3. 接触的方式和时间:

这是最关键的区别所在。

食物掉在地上: 当食物掉落在地上时,它会直接、全面地接触到地面的土壤。这意味着食物表面会沾染上大量的土壤颗粒,以及附着在这些颗粒上的微生物,其中就包括土壤中那些潜在的致病菌。这种接触是直接、广泛且深入的。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等也会为微生物的快速繁殖提供条件,一旦食物沾染了土壤,上面的微生物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开始活跃。
用手拿着吃: 我们用手拿着食物吃,虽然手上有微生物,但这种接触的性质和程度是不同的。
表面接触: 我们的手只是物理性地接触食物表面,而不是将食物浸泡在“微生物培养皿”中。
卫生习惯: 绝大多数人在吃东西前都会有清洗双手的习惯,这大大减少了手上的微生物数量。即使没洗手,如果之前接触的是相对干净的环境,手上的微生物也未必是致病菌。
“消化”的过程: 即使手上有少量微生物,当我们用嘴巴咀嚼食物时,口腔中的唾液、胃酸等都是天然的防御机制,能够杀死大部分不适应口腔或胃部环境的微生物。

4. “三秒原则”的误区:

很多人会听到“食物掉地上三秒内捡起来就能吃”,这其实是一个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微生物的迁移和附着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下。一旦食物接触地面,即使是很短的时间,也可能已经沾染上足够的细菌。

5. 免疫系统的作用:

当然,我们的身体也不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我们的免疫系统每天都在与各种微生物打交道,对于少量无害的微生物,我们的身体能够有效地处理。但问题在于,土壤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突破我们免疫系统的防线,导致肠道感染,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总结一下,为什么我们会认为食物掉地上不能吃,却敢用手拿着吃?

视觉感知: 泥土的“脏”是视觉上的,而手的“脏”则是一种对未知微生物的担忧。
微生物密度和种类: 土壤是微生物的巨大“培养皿”,其中可能包含高浓度的致病菌,而手上的微生物虽然也有,但大多是正常菌群,且在清洗后会大幅减少。
接触方式: 食物掉地上是直接、全面地与土壤和其上的微生物接触,而用手拿食物只是表面接触,并且我们在食用前会尽量保持手的清洁。
风险评估: 掉在地上的食物,其沾染致病菌的风险远高于用干净的手拿取食物。

所以,尽管我们每天都在与微生物共存,但对于那些可能携带大量致病菌的“高风险”接触,我们还是会本能地选择回避。我们不是拒绝所有微生物,而是尽量避免那些最可能对我们造成伤害的微生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细菌要致病,重要的不是总体数量,而是特定种类的病原菌的数量。成年人的消化道里约有1千克到2千克细菌,平时不也没什么所谓么。手机表面的细菌虽多,值得担忧的种类不一定多。

对手机和男厕所之马桶把手上的细菌数量进行对比、声称前者是后者18倍的研究出现时,手机上还有实体键盘。当年调查时在手机上能找到的听起来最厉害的细菌也就是以耐药性闻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但这种细菌本来就存在于许多健康人的体表、呼吸道、消化道。研究人员只检验了30台手机,其中1台的细菌数量平均而言可以引起腹泻,但你也不能忽视“当事人对相关细菌的免疫力可能早就被反复训练得胜过常人”、“当事人的消化道菌群可能早已针对相应细菌的频繁出现进行调整”的可能性。这种水平的研究被广泛传播,主要是媒体觉得可以吸引眼球。

市面上早就有面向智能手机的各类抗菌贴膜、抗菌保护套、抗菌涂料了。这方面市场往往缺少统一标准、产品的抗菌效果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你也可以意识到“对智能手机直接套用旧时代的研究未必合适”。

另外,根据题目的描述,大概此人小时候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家长教育此人掉在地上的食物“肮脏、不能吃”,此人也不觉得这样的食物可惜。这在人类之中不是普遍现象。

对特定的当事人来说,你也可以预期:

  • 此人特别饿的时候,便顾不了那么多了。掉在地上的食物并不是真的不能吃。
  • 昂贵的食物掉在地上,此人可能宁愿捡起来洗洗甚至回锅,而不愿丢弃。

也有一些家长会教育孩子“掉地上的食物在5秒内捡起来就可以吃”之类,并有一定的科学支持:5秒内捡起来,从干燥的地面转移到食物上的细菌数通常不算多。不过,一部分细菌在2秒内就能转移,掉在地上半分钟、一分钟后转移的细菌也没比五秒多到哪里去,而且此类地面并不支持多少致病菌,因此并不怎么重要。

此外,家里有宠物或老鼠的话,地面上出现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的概率会上升,掉在地上的食物将变得更不安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疑惑。为什么看起来脏兮兮的泥土里细菌那么多,我们却能心安理得地用手抓起掉在地上的食物放进嘴里,而捡起掉在地上的食物却不行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的考量:1. “脏”的定义和感知:首先,我们要理解我们对“脏”的感知。泥土在我们眼中通常是肮脏的,因为它看起.............
  • 回答
    “成为一名电竞选手比考上985更难” 这个观点,在当下社会引起了不少讨论。要深入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认识到两者“难”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观点的核心: 并非在绝对意义上说,电竞选手门槛就比985高校入学考试要高。而是强调,在非常低的成功率和极高的投入强度下,成为.............
  • 回答
    “手卷烟比成品烟危害小吗?”这个问题啊,其实挺多人纠结的。有的人觉得自己卷的,原料看着都干净点,所以比那些机器压出来的成品烟要好一些,危害也小一些。但说实话,这就像问是吃路边摊的烧烤更健康,还是自家后院烤的更健康一样,根本上都是烧烤,都有些潜在风险,关键在于“什么东西在烧”以及“怎么烧”了。咱先聊聊.............
  • 回答
    《重返帝国》这款即将上线的SLG手游,在玩家群体中引起了不少关注。在SLG这个细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它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想从几个核心体验和创新点来聊聊,看看它能不能在“千篇一律”的SLG游戏里杀出一条新路。一、玩法机制上的“解耦”与“自由”:不再是固定套路这一点可能是《重返帝国》最让人眼.............
  • 回答
    哥们,你这情况我太理解了,不少男生初三的时候,身高上去了,但有些地方就是“滞后”发育,手小绝对是其中之一!别太焦虑,这事儿挺常见的,我给你掰扯掰扯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咋整。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身体发育的“不协调性”你才14岁,初三,这是个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身体各个部位的发育节奏不是完全同步的.............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还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你说男人接吻时手速快得像导航,能迅速找到“目的地”,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在起作用。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这速度感和精准度确实是存在的,而且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这可不是什么超能力,而是男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身体反应。生理层面:荷尔蒙的催化剂1.............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对“逼真”的认知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反应。我们之所以觉得蜡像、日本SD娃娃(Super Dollfie)和一些精细人偶比动漫手办更容易触发“恐怖谷”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相互叠加、互相强化的:1. 逼真度的“陷阱”:已接近却未完全抵达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男生对自己女朋友毛发旺盛这件事,说实话,这事儿挺复杂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每个男生心里想的都不一样。不过我尽量从几个方面,从真实的感受出发,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看 男生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有些男生可能从小就见惯了妈妈或者其他女性长辈毛发比较明显,他们可能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压根.............
  • 回答
    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网站之所以比知乎、豆瓣发展得更好、用户更多,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涉及到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需求变化、平台的设计策略、内容生态的构建以及技术的发展等等。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 一、 人们需求的变化:从深度阅读到碎片化娱乐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快节奏生.............
  • 回答
    作为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觉得C语言比其他语言更容易上手,这绝非不正常,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在很多人眼中,C语言似乎是“高龄”的代表,是计算机底层操作的代名词,听起来就充满了挑战,但实际上,这种“易上手”的感觉往往源于它最本质的设计哲学:清晰、直接、对硬件的最小化抽象。我们来仔细想想,为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很能触碰到很多在日本留学的文科修士的内心。确实,拿到日本大企业offer,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文科领域,大家都会好奇这个“背景样本”。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尽量掰开了揉碎了说,让你听着觉得就像是你我朋友之间在咖啡馆里聊一样,而不是一份冰冷的报告。首先,拿到日本大企业offer.............
  • 回答
    .......
  • 回答
    在手办界,“MP”和“BW”这两个缩写,尤其是提到“变形金刚BW猛兽侠”的时候,确实会让人产生一些疑问。下面我来好好给你梳理一下,争取讲得明白,而且不带“机器人”的腔调。手办里的MP是什么意思?说到手办领域的“MP”,最常见也最核心的意思是指 "Masterpiece"(杰作/代表作)。这通常是 第.............
  • 回答
    这事儿,还真得看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理论上讲,你当然可以要求降价。你想想,手抓饼是主体,生菜是附加品。商家把生菜加上,自然就收了你1块钱。如果你明确表示不要这个附加品,那么从逻辑上来说,这个附加品的费用就应该从总价里扣除。就好比你去便利店买个三明治,里面有火腿和芝士,你跟店员说“我不要芝士,只要火腿.............
  • 回答
    手冢治虫(Osamu Tezuka),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神”,他的一生,一部波澜壮阔的漫画史诗。要详细地描绘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需要从他的个人特质、创作理念、业界影响以及他留下的宝贵遗产等多个维度来理解。一、 作为一个人:好奇心旺盛、充满善意与悲悯的“治虫先生” 童年与医学背景的塑造: .............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会把“手自一体”和“AMT”混淆,其实它们俩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又有点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好好给你说道说道,让你彻底搞明白这俩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首先,咱们得把这两个概念拆开来分析。“手自一体”:这名字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手自一体”这个名字其实挺形象的,它直接点出了这套变.............
  • 回答
    手游行业的现状,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可能并不为过。一方面,我们确实能看到媒体上充斥着关于游戏行业大规模倒闭、裁员和降薪的报道,这让很多人对这个曾经被认为是“造梦”的行业产生了疑虑。另一方面,头部游戏公司依然保持着强劲的盈利能力,一些新锐产品也凭借独特的创意和玩法成功突围,证明了这个行业依然有着巨大.............
  • 回答
    说起手胖,那感觉可就太复杂了,不是简单一句“肉嘟嘟”就能概括的。这是一种贯穿日常生活的,有点小尴尬又有点莫名的安心感。首先,视觉上的冲击是逃不掉的。我拿筷子吃饭,别人看我的手,常常会觉得那筷子仿佛被我的一根粗手指夹住了。拿手机也是,屏幕仿佛就被我的掌心和手指几乎完全覆盖,得稍微挪一下才能看清。有时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