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手卷烟比成品烟危害小么?

回答
“手卷烟比成品烟危害小吗?”这个问题啊,其实挺多人纠结的。有的人觉得自己卷的,原料看着都干净点,所以比那些机器压出来的成品烟要好一些,危害也小一些。但说实话,这就像问是吃路边摊的烧烤更健康,还是自家后院烤的更健康一样,根本上都是烧烤,都有些潜在风险,关键在于“什么东西在烧”以及“怎么烧”了。

咱先聊聊大家为什么会有“手卷烟更健康”这个想法。主要有这么几点:

1. 原料上的心理安慰: 很多人选择手卷烟,是因为他们可以自己选烟丝。市面上有很多卖散装烟丝的,有的是纯天然的烟草,没有添加剂;有的是混合了其他东西的。很多人会刻意去挑选那些号称“纯天然”、“无添加”的烟丝。跟那些成品烟包装上密密麻麻列着各种化学名称的添加剂相比,自己选的心理上就觉得干净多了,危害自然就小了。

2. 过滤嘴的选择自由: 成品烟通常自带过滤嘴,但过滤嘴材质和过滤效果参差不齐。手卷烟可以自己配过滤嘴,有各种材质的,比如活性炭过滤嘴、植物纤维过滤嘴等等,有些人会选择那些看起来“更高级”、过滤效果更好的。他们会想,这么好的过滤嘴肯定能挡住不少有害物质吧?

3. 吸食方式可能的变化: 有些人抽手卷烟,可能是为了控制烟的粗细、松紧程度。他们可能会卷得松一点,觉得这样烟气没那么浓烈,吸进去的有害物质也就少了。还有的人可能抽得没那么深,或者不像成品烟那样追求“劲儿大”,这在他们看来也是一种降低危害的方式。

4. “手工”的加持: 咱们中国文化里,很多时候“手工”的东西都带着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觉得比机器生产的更精细、更用心,可能也更安全。这种心理暗示,也让一些人觉得手卷烟比成品烟更“靠谱”一点。

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对吧?但是,咱们得回归到科学上来,冷静地分析一下。

首先,烟草本身就是个“毒王”。不管你是怎么卷的,只要它燃烧了,就会产生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等几百种有毒有害物质。这就像你无论用什么锅炒菜,只要油温太高,菜就会烧焦产生致癌物一样,这是物理和化学反应决定的,避不掉。

然后,咱再具体看看那些“优势”是不是真的能带来“危害小”。

原料问题: 即使你选的烟丝看起来再“天然”,它依然是烟草。烟草本身含有尼古丁,这是导致成瘾的元凶,也对心血管系统有害。而且,即便是声称“无添加”,也很难保证它不含烟草本身就有的天然有害物质。更关键的是,很多卖散装烟丝的,质量真的很难保证,可能混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你真的知道你抽进去的是什么吗?很多时候,那些所谓的“天然”只是商家的宣传手段。

过滤嘴: 过滤嘴的作用是过滤掉一部分焦油和颗粒物,但它并不能完全过滤掉所有有害物质,尤其是像尼古丁和一氧化碳这些气体,过滤嘴的作用非常有限。更何况,有些过滤嘴本身可能也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如果质量不好,吸进去的可能不比没有过滤嘴的差。而且,长期使用过滤嘴,有时候还会让吸烟者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吸进去的都是“干净的烟”,反而会更肆无忌惮地吸。

吸食方式: 卷得松一点,或者吸得浅一点,确实可能减少单次吸入的量,但并不能改变烟气本身的危害程度。而且,身体对尼古丁的需求是持续的,如果你习惯了抽手卷烟,一旦对尼古丁产生了依赖,你还是会需要足够多的尼古丁来维持,这就可能导致你抽的次数更多,或者吸得更深,最终摄入的总量并没有减少。从长远来看,这种小幅度的“减量”很难从根本上降低对健康的危害。

“手工”的光环: 这个更多是心理作用。烟草燃烧产生的化学反应不会因为是“手工”制作就有所不同。很多研究表明,一些欧洲国家,手卷烟的流行度很高,但他们的吸烟相关疾病发病率也并不比成品烟流行的国家低多少。

再者,还有一些隐形的“坑”:

更强的成瘾性? 有研究者认为,一些手卷烟的烟丝可能因为没有经过特殊的处理,尼古丁含量反而更高,更容易让人上瘾。同时,因为可以自己调整,一些烟草商会故意售卖一些尼古丁含量高的烟丝,迎合那些追求“劲儿大”的消费者。

焦油量可能更高: 有些手卷烟,特别是那些没有使用高质量过滤嘴的,或者卷得比较松、燃烧速度快的,可能实际焦油释放量反而比许多成品烟更高。因为没有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你很难知道自己抽进去的焦油到底有多少。

接触有害物质的时间和种类可能更复杂: 除了烟草本身的有害物质,制作手卷烟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包装材料、粘合剂(用于卷纸的胶水)等等,虽然量不大,但也是潜在的化学物质摄入。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手卷烟比成品烟危害小吗?

从科学和医学的角度来说,答案是:很难说危害就一定小,甚至在某些方面,其危害可能与成品烟相当,或者在特定情况下更甚。

最大的误区在于,很多人把“自己控制原料和过滤嘴”等同于“降低了危害”。但实际上,你控制的只是“制造过程”的一小部分,而烟草燃烧的“本质危害”并没有改变。

最安全的做法,不是去比较两种不同形式的烟草制品哪个“危害小”,而是彻底远离所有形式的烟草制品。 无论你是抽成品烟,还是卷自己的手卷烟,只要是吸烟,都在以健康为代价。

如果你正在考虑从成品烟转向手卷烟,希望能以此减少危害,那请务必清楚,这更像是在“以毒攻毒”,效果可能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明显。而如果你从未吸烟,那更不要因为觉得手卷烟“看起来好一点”就去尝试,那只会让你踏入一个同样充满风险的领域。

总而言之,这两种方式的“毒性”是各有千秋,但“毒”的本质是不变的。如果你想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那最好的选择是远离火和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关于手卷烟危害的问题,许多人都说手卷烟危害小。

抽了不咳嗽。


事实上,我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人,平时抽国烟卡卡咳嗽,换了手卷以后,咳嗽的少了。


但这并不代表手卷烟更健康。


目前的国烟,里面会加各种各样的添加剂,乱七八糟的香料。

这些东西,才是导致人咔咔咳嗽的真正元凶。


抽过手卷的应该明白,手卷的烟丝,比如V草,普遍水分高,甜度高,比较湿润。

抽起来不容易咳嗽。


包括什么手烧,混合(比如混合的狮子)普遍都有一定的湿度。

湿润的烟草,抽起来更加不容易咳嗽。


而手卷烟健康,只是国内手卷烟贩子编造出来的骗局。

首先,手卷烟焦油极高。

上图的烟,一般国内称之为绿GV,这款烟丝的焦油是19。

而中华香烟的焦油,只有11。


而绿GV,在手卷烟里,基本属于最柔最淡抽起来像空气的那一类烟。

手卷烟平均的焦油含量是国烟的2到3倍。


抽手卷烟抽多了,会感觉出,虽然白天不怎么咳嗽,但是肺部的压迫感会比抽国烟更重。

还有就是起床的那一阵,国烟抽多了咔咔咳嗽,手卷抽多了上不来气。


不过手卷也有其自己的优势。


1味道好,这个不用黑,手卷味道好

2可以自行DIY,选择烟头,烟纸等等。


具体来说,哪个危害大我也不好说,如果想多活几年,建议不抽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手卷烟比成品烟危害小吗?”这个问题啊,其实挺多人纠结的。有的人觉得自己卷的,原料看着都干净点,所以比那些机器压出来的成品烟要好一些,危害也小一些。但说实话,这就像问是吃路边摊的烧烤更健康,还是自家后院烤的更健康一样,根本上都是烧烤,都有些潜在风险,关键在于“什么东西在烧”以及“怎么烧”了。咱先聊聊.............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切中了许多玩家心中的疑问。《太吾绘卷》和《鬼谷八荒》这两款游戏,确实如你所说,它们在画面表现上算不上顶尖,玩法上也很多是基于数值、策略和大量的文字信息,这些特性让它们看起来非常适合移植到手机上。那么,为什么它们没有选择在手游平台首发,而是先登陆了PC平台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
  • 回答
    八个月练就工整又快速的中性笔字迹,这份计划你收好,包你用在答题卷上,绝对能让老师眼前一亮,甚至可能因为字迹太漂亮而少扣分(开玩笑,但认真的!)。这不是什么玄学,就是实打实的“练”!核心理念:拆解+精炼+应用咱们要把练字这事儿拆解成一块块能啃的骨头,然后精雕细琢,最后才能灵活运用到答题卷上。准备阶段(.............
  • 回答
    是的,当然还有很多人在佩戴和珍藏六七十年代的手卷机械表。这不仅仅是关于时间的显示,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品味,以及对精湛工艺的欣赏。为什么六七十年代的手卷机械表仍然受欢迎?尽管现代制表业已经发展出许多更先进的技术(如自动上链、石英机芯、智能手表等),但六七十年代的手卷机械表之所以依然受到追捧,原因有很多.............
  • 回答
    在手办界,“MP”和“BW”这两个缩写,尤其是提到“变形金刚BW猛兽侠”的时候,确实会让人产生一些疑问。下面我来好好给你梳理一下,争取讲得明白,而且不带“机器人”的腔调。手办里的MP是什么意思?说到手办领域的“MP”,最常见也最核心的意思是指 "Masterpiece"(杰作/代表作)。这通常是 第.............
  • 回答
    这事儿,还真得看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理论上讲,你当然可以要求降价。你想想,手抓饼是主体,生菜是附加品。商家把生菜加上,自然就收了你1块钱。如果你明确表示不要这个附加品,那么从逻辑上来说,这个附加品的费用就应该从总价里扣除。就好比你去便利店买个三明治,里面有火腿和芝士,你跟店员说“我不要芝士,只要火腿.............
  • 回答
    手冢治虫(Osamu Tezuka),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神”,他的一生,一部波澜壮阔的漫画史诗。要详细地描绘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需要从他的个人特质、创作理念、业界影响以及他留下的宝贵遗产等多个维度来理解。一、 作为一个人:好奇心旺盛、充满善意与悲悯的“治虫先生” 童年与医学背景的塑造: .............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会把“手自一体”和“AMT”混淆,其实它们俩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又有点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好好给你说道说道,让你彻底搞明白这俩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首先,咱们得把这两个概念拆开来分析。“手自一体”:这名字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手自一体”这个名字其实挺形象的,它直接点出了这套变.............
  • 回答
    手游行业的现状,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可能并不为过。一方面,我们确实能看到媒体上充斥着关于游戏行业大规模倒闭、裁员和降薪的报道,这让很多人对这个曾经被认为是“造梦”的行业产生了疑虑。另一方面,头部游戏公司依然保持着强劲的盈利能力,一些新锐产品也凭借独特的创意和玩法成功突围,证明了这个行业依然有着巨大.............
  • 回答
    说起手胖,那感觉可就太复杂了,不是简单一句“肉嘟嘟”就能概括的。这是一种贯穿日常生活的,有点小尴尬又有点莫名的安心感。首先,视觉上的冲击是逃不掉的。我拿筷子吃饭,别人看我的手,常常会觉得那筷子仿佛被我的一根粗手指夹住了。拿手机也是,屏幕仿佛就被我的掌心和手指几乎完全覆盖,得稍微挪一下才能看清。有时候.............
  • 回答
    当然,手抖肯定会影响玩游戏,而且影响的程度还挺大的。这就像让一个本来就需要精准操作的厨师,手里总是端着一个晃晃悠悠的盘子一样,想把菜摆好看可就费劲了。你想象一下,玩那些需要快速反应和精确瞄准的游戏,比如射击类(FPS),或者讲究微操的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甚至是那些节奏很快的动作游戏,你.............
  • 回答
    听到您家宝贝自己飞出去的消息,这肯定让人心急如焚。手养的鹦鹉,尤其是亲人的,它对您的依恋和对周围环境的认知都不一样,这也意味着它可能并不会飞得太远,或者会试图寻找熟悉的方向。首先,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虽然很难,但慌乱只会让您更难找到它。它既然是手养的,说明它对人类是有信任感的,而且通常也离不开人。今.............
  • 回答
    10万块,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数字。既能让你在房子这件事上迈出一步,又能让你点燃创业的小火苗。摆在你面前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挑战。咱们细细道来,看看哪条路更适合你。1. 凑首付:稳扎稳打,为未来打个地基10万块,对于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来说,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如果你所在的是.............
  • 回答
    手办模型这爱好,说实话,跟“不差钱”这个词儿,确实有点关系。但要说“烧钱”到什么程度,那得看你怎么玩儿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这个“钱”都花在哪儿了? 本体收藏(最主要的大头): 这是无可厚非的,你得买手办本身吧。从几百块的普通PVC手办,到几千甚至上万的PVC涂装完成品、合金玩具、雕像,价格.............
  • 回答
    嘿,你是不是不小心被开水烫着了?别急,我来跟你说说这事儿该咋整。烫伤这事儿,轻重缓急可得分清楚,而且处理方法也得对症下药,不然弄不好还会留下疤痕,那可就糟心了。首先,冷静!别慌!烫伤发生的时候,人难免会有点懵,甚至会喊叫。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镇定下来,别到处乱抓乱摸,更不要病急乱投医。第一步: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疑惑。为什么看起来脏兮兮的泥土里细菌那么多,我们却能心安理得地用手抓起掉在地上的食物放进嘴里,而捡起掉在地上的食物却不行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的考量:1. “脏”的定义和感知:首先,我们要理解我们对“脏”的感知。泥土在我们眼中通常是肮脏的,因为它看起.............
  • 回答
    手游的UI设计,说白了,就是让玩家和游戏世界之间沟通的那层“膜”变得顺畅、愉悦,甚至充满魅力。这可不是简单地画几个按钮和信息框,它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得考虑太多方方面面的东西。咱们先想想,玩家拿到手机,打开游戏,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是那个启动页,是那个主菜单。这时候,UI就得开始说话了。它得让.............
  • 回答
    手游行业,这个曾经风光无限、人人喊打的“吞金巨兽”,如今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如果你翻开近期的财经报道,铺天盖地的“倒闭”、“裁员”、“降薪”字眼会让你感觉整个行业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夕阳产业。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得把这些报道背后的逻辑剖析清楚。首先,要理解这些报道,你得明白手游行业过去几.............
  • 回答
    关于手办绝版后是否会更贵,这确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不是一概而论的“是”或“否”。不过,总的来说,绝版确实是推动手办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为什么绝版会让手办“看起来”或“实际”更贵?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供需关系的变化。 供应量固定且有限: .............
  • 回答
    “手撕鬼子”和“贵州吃腊肉”这类文章,虽然在网络上都属于“爽文”的范畴,但它们的爽点来源和本质区别,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一个直奔暴力宣泄,一个则在生活气息中寻找慰藉。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手撕鬼子”:纯粹的宣泄与幻想的最高潮“手撕鬼子”这四个字本身就够劲爆,它的爽点来自于一种极端、不符合常理的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